食物、飲料、煙酒

有910筆,第12頁

序號551肥肉
序號 551
詞目 肥肉
音讀 puî-bah
釋義 多脂肪質的肉類。 比喻有利可圖的人、事或物。
序號552沙拉油
序號 552
詞目 沙拉油
音讀 sa-lá-iû
釋義 一種由植物種子精煉而成的食用油。
序號553沙茶
序號 553
詞目 沙茶
音讀 sa-te
釋義 用扁魚、蒜酥、麻粉和各種香料調製而成的一種調味料。多用於吃火鍋時的沾醬。 一種由沙茶及椰油為作料的烤肉醬,流行於南洋一帶,在臺灣是指沙茶醬。借自印尼語satay。
序號554西刀舌
序號 554
詞目 西刀舌
音讀 sai-to-tsi̍h
釋義 紫貝、西施舌。貝類。狀似蛤蜊而較長,足突出,如人舌,肉鮮美可口。產於海岸沙中。
序號555三文魚
序號 555
詞目 三文魚
音讀 sam-bûn-hî/sam-bûn-hû
釋義 指鮭魚。過去常用來製成罐頭。借自英語salmon。
序號556三界娘仔
序號 556
詞目 三界娘仔
音讀 sam-kài-niû-á
釋義 將魚、食蚊魚。魚名。是臺灣瀕臨絕種魚類之一,類似大肚魚,大多生長在清水溝及稻田內,可以食用。
序號557三牲
序號 557
詞目 三牲
音讀 sam-sing
釋義 本指牛、羊、豬等三種祭品。今則多指雞、魚、豬等三種祭品。
序號558三層
序號 558
詞目 三層
音讀 sam-tsân
釋義 五花肉。指肥瘦夾雜的豬肉。
序號559三層肉
序號 559
詞目 三層肉
音讀 sam-tsân-bah
釋義 五花肉。指肥瘦夾雜的豬肉。
序號560山珍海味
序號 560
詞目 山珍海味
音讀 san-tin-hái-bī
釋義 山中和海中所生產的各式各樣的珍貴食品。
序號561瘦肉
序號 561
詞目 瘦肉
音讀 sán-bah
釋義 瘦肉、精肉。
序號562三頓
序號 562
詞目 三頓
音讀 sann tǹg
釋義 三餐。
序號563虱目魚
序號 563
詞目 虱目魚
音讀 sat-ba̍k-hî/sat-ba̍k-hû
釋義 魚類。呈紡錘形,長約二十到三十公分,口小,尾鰭分叉,細刺多,善於跳躍。臺灣西南部較多,屏東地區叫「海草魚」(hái-tsháu-hî),是臺灣地區重要的食用魚,在街市上到處有賣虱目魚作為食材的各式食品,像虱目魚粥、虱目魚湯。
序號564黍
序號 564
詞目
音讀 sé/sué
釋義 禾本植物。似小米而稍大,穀實白黃,具有黏性,可食亦可釀酒。也可泛指一般五穀雜糧。
序號565黍仔
序號 565
詞目 黍仔
音讀 sé-á/sué-á
釋義 穀類。小米,或者泛稱大多數的五穀雜糧。
序號566雪仔柑
序號 566
詞目 雪仔柑
音讀 seh-á-kam
釋義 雪柑、雪橙。水果名。柑橘類的品種之一,果實為圓形或長圓形,果皮為橙黃色,不易剝離,果肉多汁且味甘,酸度強。
序號567生菇
序號 567
詞目 生菇
音讀 senn-koo/sinn-koo
釋義 發霉。
序號568生腸
序號 568
詞目 生腸
音讀 senn-tn̂g/sinn-tn̂g
釋義 指動物的子宮及輸卵管,常被飲食攤用來當冷盤或熱炒。
序號569西瓜
序號 569
詞目 西瓜
音讀 si-kue
釋義 瓜果類。果實外觀呈球形或橢圓形,果皮有白綠色的蛇斑,果肉通常為紅色或黃色,水分多,滋味甜,是夏天消暑解渴的好水果。
序號570四破
序號 570
詞目 四破
音讀 sì-phuà
釋義 藍圓鰺。魚類。屬鰺科,為臺灣常見海中迴游魚類,兩側尾端有明顯的硬鱗片,是很普遍的食用魚。
序號571四秀仔
序號 571
詞目 四秀仔
音讀 sì-siù-á
釋義 零食、零嘴。
序號572石榴
序號 572
詞目 石榴
音讀 sia̍h-liû
釋義 瓜果植物。高約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果實熟時會自行裂開,種子多漿,可食。
序號573仙桃
序號 573
詞目 仙桃
音讀 sian-thô
釋義 指神話故事中西天王母桃園中所栽種的桃子。 蛋黃果。俗稱仙桃。半落葉喬木,葉柄短,全綠,結核果,可供食用。果實成熟時外皮為橙黃色,果肉為橘黃色,很像煮熟的蛋黃。
序號574仙草
序號 574
詞目 仙草
音讀 sian-tsháu
釋義 脣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產於全省中、低海拔山野之地,屬於無汙染作物,其味甘、膠性重,經由採收、曬乾、洗淨、熬煮、萃取等加工程序製成仙草凍、仙草汁等食品。
序號575鱔魚
序號 575
詞目 鱔魚
音讀 siān-hî/siān-hû
釋義 魚類。身體呈蛇形、圓柱狀,顏色褐黃,有深色斑點,表皮黏滑,沒有鱗片。鰭與鰓器官都已經退化,體內無鰾,是一種退化的魚。多分布在印度半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臺灣等地區,屬於淡水魚。
序號576宵夜
序號 576
詞目 宵夜
音讀 siau-iā
釋義 夜間的點心。
序號577紹興酒
序號 577
詞目 紹興酒
音讀 siāu-hing-tsiú
釋義 產於浙江紹興縣的黃酒,有糯米製和黃米製兩種。新製的酒辛烈無香味,貯藏數月後,則變成芳香醇美。陳年紹興酒是經過五年的儲藏,風味更香醇。
序號578釋迦
序號 578
詞目 釋迦
音讀 sik-khia
釋義 釋迦牟尼。佛教的始祖,簡稱「釋迦」。 釋迦果。水果一種。果肉乳白色,味道甜美,內含黑色有光澤的種子,外形為多角形的疣狀凸起,類似釋迦牟尼佛像的頭,所以稱為「釋迦」。在屏東的佛教信徒因為忌諱「釋迦牟尼」,所以改稱「貓梨仔」(niau-lâi-á)。
序號579參茸
序號 579
詞目 參茸
音讀 sim-jiông/sim-liông
釋義 人參跟鹿茸製成的藥酒。參茸藥酒的簡稱。
序號580燒肉
序號 580
詞目 燒肉
音讀 sio-bah
釋義 先油炸再以湯汁燒煮而成的肉。
序號581燒酒
序號 581
詞目 燒酒
音讀 sio-tsiú
釋義 酒。
序號582燒酒雞
序號 582
詞目 燒酒雞
音讀 sio-tsiú-ke/sio-tsiú-kue
釋義 將雞肉放入加有藥膳的米酒中燉煮而成,能促進新陳代謝、消化吸收及血液循環,是冬天活血暖身、舒筋養骨、溫補虛寒的最佳食補。
序號583燒酒螺
序號 583
詞目 燒酒螺
音讀 sio-tsiú-lê
釋義 軟體動物。一種體型很小的螺。經常以醬油、酒、辣椒等材料醃製,在臺灣的許多觀光景點常有攤販販售,因大量捕撈,臺灣原產的燒酒螺已日漸稀少。
序號584小玉仔
序號 584
詞目 小玉仔
音讀 sió-gio̍k-á
釋義 小玉西瓜。瓜果類。果肉為黃色的西瓜。
序號585小管仔
序號 585
詞目 小管仔
音讀 sió-kńg-á
釋義 軟體動物名。胴部呈圓錐形或長筒形,鰭較大,多位於後端。腕有十隻,有兩隻較長的觸腕,內有吸盤二行,觸腕穗吸盤四行。
序號586小白菜
序號 586
詞目 小白菜
音讀 sió-pe̍h-tshài
釋義 葉菜類。形似油菜,葉柄呈白色,可食用,也可以入藥。
序號587小腸
序號 587
詞目 小腸
音讀 sió-tn̂g
釋義 在腸的上部,較大腸細長,上接胃部,下連大腸,有消化和吸收的功用,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
序號588松茸
序號 588
詞目 松茸
音讀 siông-jiông/siông-liông
釋義 蕈菇類。散發獨特的香味,日本人嗜食。被視為珍貴的食材。又稱「洋菇」。
序號589食
序號 589
詞目
音讀 si̍t
釋義 吃的東西。
序號590食物
序號 590
詞目 食物
音讀 si̍t-bu̍t
釋義 泛指吃的東西。
序號591食品
序號 591
詞目 食品
音讀 si̍t-phín
釋義 指可以供食用的物品。
序號592收泔
序號 592
詞目 收泔
音讀 siu-ám
釋義 利用開大火或靜置的方式,將稀飯中的水分減少。
序號593霜仔
序號 593
詞目 霜仔
音讀 sng-á
釋義 冰品通稱。
序號594霜仔枝
序號 594
詞目 霜仔枝
音讀 sng-á-ki
釋義 冰棒。將果汁、糖水或各種液態甜品倒入製冰模型內,放入冷凍庫製成棍棒狀的冰品。
序號595酸筍
序號 595
詞目 酸筍
音讀 sng-sún
釋義 竹筍經由發酵、曬乾等過程,製成帶有酸味口感的「酸筍」。
序號596桑材
序號 596
詞目 桑材
音讀 sng-tsâi
釋義 桑樹。木本植物。葉子呈卵形,葉緣有粗鋸齒狀,可以用來飼蠶。樹皮可以製作紙張,材質堅硬,可以製作家具。果實可食用和製成中藥。 桑椹、桑葚。桑樹的果實。
序號597宋米仔
序號 597
詞目 宋米仔
音讀 sòng-bí-á
釋義 指小蝦乾。由呂宋進口的蝦米,故名。
序號598素
序號 598
詞目
音讀 sòo
釋義 樸實無華,沒有複雜的裝飾。 不是屬於肉類、葷菜類的食物。 本質、原本的,不加裝飾。 平常、夙昔。 事物的基本成分。
序號599素食
序號 599
詞目 素食
音讀 sòo-si̍t
釋義 素餐。指不含葷腥食物的餐點。 吃素。不食用葷腥的食物。
序號600四神湯
序號 600
詞目 四神湯
音讀 sù-sîn-thng
釋義 以淮山(山藥的一種)、蓮子、伏苓、芡實四種中藥材,加上薏仁、豬小腸等熬煮而成的湯品,性溫和滋補,營養美味。
有910筆,第12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551 肥肉 puî-bah 多脂肪質的肉類。 比喻有利可圖的人、事或物。
552 沙拉油 sa-lá-iû 一種由植物種子精煉而成的食用油。
553 沙茶 sa-te 用扁魚、蒜酥、麻粉和各種香料調製而成的一種調味料。多用於吃火鍋時的沾醬。 一種由沙茶及椰油為作料的烤肉醬,流行於南洋一帶,在臺灣是指沙茶醬。借自印尼語satay。
554 西刀舌 sai-to-tsi̍h 紫貝、西施舌。貝類。狀似蛤蜊而較長,足突出,如人舌,肉鮮美可口。產於海岸沙中。
555 三文魚 sam-bûn-hî/sam-bûn-hû 指鮭魚。過去常用來製成罐頭。借自英語salmon。
556 三界娘仔 sam-kài-niû-á 將魚、食蚊魚。魚名。是臺灣瀕臨絕種魚類之一,類似大肚魚,大多生長在清水溝及稻田內,可以食用。
557 三牲 sam-sing 本指牛、羊、豬等三種祭品。今則多指雞、魚、豬等三種祭品。
558 三層 sam-tsân 五花肉。指肥瘦夾雜的豬肉。
559 三層肉 sam-tsân-bah 五花肉。指肥瘦夾雜的豬肉。
560 山珍海味 san-tin-hái-bī 山中和海中所生產的各式各樣的珍貴食品。
561 瘦肉 sán-bah 瘦肉、精肉。
562 三頓 sann tǹg 三餐。
563 虱目魚 sat-ba̍k-hî/sat-ba̍k-hû 魚類。呈紡錘形,長約二十到三十公分,口小,尾鰭分叉,細刺多,善於跳躍。臺灣西南部較多,屏東地區叫「海草魚」(hái-tsháu-hî),是臺灣地區重要的食用魚,在街市上到處有賣虱目魚作為食材的各式食品,像虱目魚粥、虱目魚湯。
564 sé/sué 禾本植物。似小米而稍大,穀實白黃,具有黏性,可食亦可釀酒。也可泛指一般五穀雜糧。
565 黍仔 sé-á/sué-á 穀類。小米,或者泛稱大多數的五穀雜糧。
566 雪仔柑 seh-á-kam 雪柑、雪橙。水果名。柑橘類的品種之一,果實為圓形或長圓形,果皮為橙黃色,不易剝離,果肉多汁且味甘,酸度強。
567 生菇 senn-koo/sinn-koo 發霉。
568 生腸 senn-tn̂g/sinn-tn̂g 指動物的子宮及輸卵管,常被飲食攤用來當冷盤或熱炒。
569 西瓜 si-kue 瓜果類。果實外觀呈球形或橢圓形,果皮有白綠色的蛇斑,果肉通常為紅色或黃色,水分多,滋味甜,是夏天消暑解渴的好水果。
570 四破 sì-phuà 藍圓鰺。魚類。屬鰺科,為臺灣常見海中迴游魚類,兩側尾端有明顯的硬鱗片,是很普遍的食用魚。
571 四秀仔 sì-siù-á 零食、零嘴。
572 石榴 sia̍h-liû 瓜果植物。高約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果實熟時會自行裂開,種子多漿,可食。
573 仙桃 sian-thô 指神話故事中西天王母桃園中所栽種的桃子。 蛋黃果。俗稱仙桃。半落葉喬木,葉柄短,全綠,結核果,可供食用。果實成熟時外皮為橙黃色,果肉為橘黃色,很像煮熟的蛋黃。
574 仙草 sian-tsháu 脣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產於全省中、低海拔山野之地,屬於無汙染作物,其味甘、膠性重,經由採收、曬乾、洗淨、熬煮、萃取等加工程序製成仙草凍、仙草汁等食品。
575 鱔魚 siān-hî/siān-hû 魚類。身體呈蛇形、圓柱狀,顏色褐黃,有深色斑點,表皮黏滑,沒有鱗片。鰭與鰓器官都已經退化,體內無鰾,是一種退化的魚。多分布在印度半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臺灣等地區,屬於淡水魚。
576 宵夜 siau-iā 夜間的點心。
577 紹興酒 siāu-hing-tsiú 產於浙江紹興縣的黃酒,有糯米製和黃米製兩種。新製的酒辛烈無香味,貯藏數月後,則變成芳香醇美。陳年紹興酒是經過五年的儲藏,風味更香醇。
578 釋迦 sik-khia 釋迦牟尼。佛教的始祖,簡稱「釋迦」。 釋迦果。水果一種。果肉乳白色,味道甜美,內含黑色有光澤的種子,外形為多角形的疣狀凸起,類似釋迦牟尼佛像的頭,所以稱為「釋迦」。在屏東的佛教信徒因為忌諱「釋迦牟尼」,所以改稱「貓梨仔」(niau-lâi-á)。
579 參茸 sim-jiông/sim-liông 人參跟鹿茸製成的藥酒。參茸藥酒的簡稱。
580 燒肉 sio-bah 先油炸再以湯汁燒煮而成的肉。
581 燒酒 sio-tsiú 酒。
582 燒酒雞 sio-tsiú-ke/sio-tsiú-kue 將雞肉放入加有藥膳的米酒中燉煮而成,能促進新陳代謝、消化吸收及血液循環,是冬天活血暖身、舒筋養骨、溫補虛寒的最佳食補。
583 燒酒螺 sio-tsiú-lê 軟體動物。一種體型很小的螺。經常以醬油、酒、辣椒等材料醃製,在臺灣的許多觀光景點常有攤販販售,因大量捕撈,臺灣原產的燒酒螺已日漸稀少。
584 小玉仔 sió-gio̍k-á 小玉西瓜。瓜果類。果肉為黃色的西瓜。
585 小管仔 sió-kńg-á 軟體動物名。胴部呈圓錐形或長筒形,鰭較大,多位於後端。腕有十隻,有兩隻較長的觸腕,內有吸盤二行,觸腕穗吸盤四行。
586 小白菜 sió-pe̍h-tshài 葉菜類。形似油菜,葉柄呈白色,可食用,也可以入藥。
587 小腸 sió-tn̂g 在腸的上部,較大腸細長,上接胃部,下連大腸,有消化和吸收的功用,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
588 松茸 siông-jiông/siông-liông 蕈菇類。散發獨特的香味,日本人嗜食。被視為珍貴的食材。又稱「洋菇」。
589 si̍t 吃的東西。
590 食物 si̍t-bu̍t 泛指吃的東西。
591 食品 si̍t-phín 指可以供食用的物品。
592 收泔 siu-ám 利用開大火或靜置的方式,將稀飯中的水分減少。
593 霜仔 sng-á 冰品通稱。
594 霜仔枝 sng-á-ki 冰棒。將果汁、糖水或各種液態甜品倒入製冰模型內,放入冷凍庫製成棍棒狀的冰品。
595 酸筍 sng-sún 竹筍經由發酵、曬乾等過程,製成帶有酸味口感的「酸筍」。
596 桑材 sng-tsâi 桑樹。木本植物。葉子呈卵形,葉緣有粗鋸齒狀,可以用來飼蠶。樹皮可以製作紙張,材質堅硬,可以製作家具。果實可食用和製成中藥。 桑椹、桑葚。桑樹的果實。
597 宋米仔 sòng-bí-á 指小蝦乾。由呂宋進口的蝦米,故名。
598 sòo 樸實無華,沒有複雜的裝飾。 不是屬於肉類、葷菜類的食物。 本質、原本的,不加裝飾。 平常、夙昔。 事物的基本成分。
599 素食 sòo-si̍t 素餐。指不含葷腥食物的餐點。 吃素。不食用葷腥的食物。
600 四神湯 sù-sîn-thng 以淮山(山藥的一種)、蓮子、伏苓、芡實四種中藥材,加上薏仁、豬小腸等熬煮而成的湯品,性溫和滋補,營養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