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民眾

有107筆,第1頁

序號1民
序號 1
詞目
音讀 bîn
釋義 百姓。 相對於政府、官方而言。
序號2民意
序號 2
詞目 民意
音讀 bîn-ì
釋義 多數人對於某種社會公共問題的見解。
序號3民間
序號 3
詞目 民間
音讀 bîn-kan
釋義 指百姓生活、一般社會。
序號4民心
序號 4
詞目 民心
音讀 bîn-sim
釋義 人民的心意。
序號5民俗
序號 5
詞目 民俗
音讀 bîn-sio̍k
釋義 民間百姓的風俗習慣和傳統。
序號6民眾
序號 6
詞目 民眾
音讀 bîn-tsiòng
釋義 泛指一般人民。
序號7民主
序號 7
詞目 民主
音讀 bîn-tsú
釋義 國家主權屬於全國人民,國家施政以民意為準則,人民得依法選舉民意代表,以控制國家政策的政治體制。
序號8牡丹
序號 8
詞目 牡丹
音讀 bóo-tan
釋義 木科植物。落葉灌木,葉子呈羽狀,春季發葉後開花,有紅、白、黃、紫等顏色。除供觀賞外,其根還可做為藥用。 地名。
序號9議會
序號 9
詞目 議會
音讀 gī-huē
釋義 由人民代表組成的參政機關。可行使立法權。在內閣制國家中,兼有監督政府的權力。
序號10外國
序號 10
詞目 外國
音讀 guā-kok
釋義 指本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序號11元首
序號 11
詞目 元首
音讀 guân-siú
釋義 一國最高的首長。在君主國家,大多為世襲的君主;在共和國家則稱作總統、主席等,大致由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序號12夏
序號 12
詞目
音讀
釋義 一年中的第二季。 古朝代名。 姓氏。
序號13鄉鎮
序號 13
詞目 鄉鎮
音讀 hiong-tìn
釋義 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為「鄉」和「鎮」的統稱。 人口和商業活動規模較小的市鎮。
序號14鄉長
序號 14
詞目 鄉長
音讀 hiong-tiúnn
釋義 地方政府之行政區域為「鄉」的行政首長職稱。
序號15鄉親
序號 15
詞目 鄉親
音讀 hiong-tshin
釋義 稱呼同鄉里的人。
序號16鄉村
序號 16
詞目 鄉村
音讀 hiong-tshun
釋義 農村、鄉下。鄉下的村落。
序號17皇帝
序號 17
詞目 皇帝
音讀 hông-tè
釋義 在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天子)的稱號,開始於秦始皇。
序號18府
序號 18
詞目
音讀
釋義 處理國家事務的機關或者官員辦公的地方。 尊稱別人的住宅。 臺南市的舊稱,府城的簡稱。
序號19府城
序號 19
詞目 府城
音讀 Hú-siânn
釋義 古時候比縣高一級的地方政府所在地。 臺南市的舊稱。清朝臺灣府設在現今的臺南市。因為臺南市具有文化古都的地位,現今仍有人沿用舊稱。
序號20番社
序號 20
詞目 番社
音讀 huan-siā
釋義 早期對原住民聚落的稱呼,今稱為「部落」。
有107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bîn 百姓。 相對於政府、官方而言。
2 民意 bîn-ì 多數人對於某種社會公共問題的見解。
3 民間 bîn-kan 指百姓生活、一般社會。
4 民心 bîn-sim 人民的心意。
5 民俗 bîn-sio̍k 民間百姓的風俗習慣和傳統。
6 民眾 bîn-tsiòng 泛指一般人民。
7 民主 bîn-tsú 國家主權屬於全國人民,國家施政以民意為準則,人民得依法選舉民意代表,以控制國家政策的政治體制。
8 牡丹 bóo-tan 木科植物。落葉灌木,葉子呈羽狀,春季發葉後開花,有紅、白、黃、紫等顏色。除供觀賞外,其根還可做為藥用。 地名。
9 議會 gī-huē 由人民代表組成的參政機關。可行使立法權。在內閣制國家中,兼有監督政府的權力。
10 外國 guā-kok 指本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11 元首 guân-siú 一國最高的首長。在君主國家,大多為世襲的君主;在共和國家則稱作總統、主席等,大致由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12 一年中的第二季。 古朝代名。 姓氏。
13 鄉鎮 hiong-tìn 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為「鄉」和「鎮」的統稱。 人口和商業活動規模較小的市鎮。
14 鄉長 hiong-tiúnn 地方政府之行政區域為「鄉」的行政首長職稱。
15 鄉親 hiong-tshin 稱呼同鄉里的人。
16 鄉村 hiong-tshun 農村、鄉下。鄉下的村落。
17 皇帝 hông-tè 在帝制時代,最高統治者(天子)的稱號,開始於秦始皇。
18 處理國家事務的機關或者官員辦公的地方。 尊稱別人的住宅。 臺南市的舊稱,府城的簡稱。
19 府城 Hú-siânn 古時候比縣高一級的地方政府所在地。 臺南市的舊稱。清朝臺灣府設在現今的臺南市。因為臺南市具有文化古都的地位,現今仍有人沿用舊稱。
20 番社 huan-siā 早期對原住民聚落的稱呼,今稱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