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器具、活動

有414筆,第3頁

序號201司公鈃
序號 201
詞目 司公鈃
音讀 sai-kong-giang
釋義 帝鐘、三清鈴。道士作法時的重要法器,通常為黃銅製造,有柄,柄的上端為山字形,稱作劍。 臺灣百合、山蒜頭。草本植物。具有白色或淡黃色的肉質鱗莖。花期在春末夏初,花朵為喇叭狀,味道芳香,為白色具有紫褐色條紋。
序號202司公壇
序號 202
詞目 司公壇
音讀 sai-kong-tuânn
釋義 道士施行法術的法壇。
序號203三牲
序號 203
詞目 三牲
音讀 sam-sing
釋義 本指牛、羊、豬等三種祭品。今則多指雞、魚、豬等三種祭品。
序號204送神
序號 204
詞目 送神
音讀 sàng-sîn
釋義 祭灶神。一種民間習俗。舊俗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灶神會到天庭陳報人間善惡,民間則於此時藉祭祀送灶神上天。
序號205送上山
序號 205
詞目 送上山
音讀 sàng-tsiūnn-suann
釋義 跟隨喪家的行列,將靈柩送到山上的墓地安葬。
序號206殺生
序號 206
詞目 殺生
音讀 sat-sing
釋義 佛教用語。直接或間接殺害生物的行為均屬之。
序號207掃墓
序號 207
詞目 掃墓
音讀 sàu-bōng/sàu-bōo
釋義 上墳。祭掃墳墓。大多是在清明節前後到先人的墳墓打掃、祭拜。閩南地區的風俗還有壓墓紙,表示幫先人換屋瓦。有一些在墓地附近放牛羊的牧童會前來乞討祭品,稱作「挹墓粿」(ip-bōng-kué)。
序號208西方
序號 208
詞目 西方
音讀 se-hong
釋義 淨土。佛家所指的極樂世界。 方位名。與東方相對。
序號209西天
序號 209
詞目 西天
音讀 se-thian
釋義 佛教經典中認為極樂世界在西方,所以淨土宗信徒常以「西天」稱佛地。
序號210世俗
序號 210
詞目 世俗
音讀 sè-sio̍k
釋義 社會上流傳的風俗習慣。 世間、俗世。
序號211生相
序號 211
詞目 生相
音讀 senn-siùnn/sinn-siùnn
釋義 生肖。
序號212寺
序號 212
詞目
音讀
釋義 供奉神佛的地方。
序號213謝願
序號 213
詞目 謝願
音讀 siā-guān
釋義 還願。求神以後,得遂所願,就照當初的許諾來謝神。
序號214謝神
序號 214
詞目 謝神
音讀 siā-sîn
釋義 酬神。報謝神明。民間通常會殺豬公祭祀以及在神明面前表演戲劇。
序號215仙拚仙
序號 215
詞目 仙拚仙
音讀 sian-piànn-sian
釋義 仙人之間的拚鬥。引申為相互之間傾全力爭鬥。
序號216仙丹
序號 216
詞目 仙丹
音讀 sian-tan
釋義 神仙所煉的靈藥,據說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變成神仙。 比喻非常有效的靈藥。
序號217仙桃
序號 217
詞目 仙桃
音讀 sian-thô
釋義 指神話故事中西天王母桃園中所栽種的桃子。 蛋黃果。俗稱仙桃。半落葉喬木,葉柄短,全綠,結核果,可供食用。果實成熟時外皮為橙黃色,果肉為橘黃色,很像煮熟的蛋黃。
序號218仙洞
序號 218
詞目 仙洞
音讀 sian-tōng
釋義 仙人居住的地方,也專指基隆出名的景點。
序號219禪
序號 219
詞目
音讀 siân
釋義 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本意為「靜思」,今常泛指有智慧、有深意的事物。
序號220消災解厄
序號 220
詞目 消災解厄
音讀 siau-tsai-kái-eh
釋義 消除災禍、解掉災難。
序號221新春
序號 221
詞目 新春
音讀 sin-tshun
釋義 指初春,陰曆的第一個月。 指農曆新年。
序號222神轎
序號 222
詞目 神轎
音讀 sîn-kiō
釋義 放有神像或神符的轎子。
序號223神像
序號 223
詞目 神像
音讀 sîn-siōng
釋義 神明的畫像、塑像。
序號224神桌
序號 224
詞目 神桌
音讀 sîn-toh
釋義 供桌。祭祀時擺設供品、香爐、燭臺等的案桌。
序號225神主牌仔
序號 225
詞目 神主牌仔
音讀 sîn-tsú-pâi-á
釋義 靈牌、神主。設位致祭時所用的死者或祖先的靈牌。多為木製,狹長形,上面書寫死者姓名;後來泛指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牌位。
序號226神位
序號 226
詞目 神位
音讀 sîn-uī
釋義 安置佛像或祖先牌位的地方。
序號227牲醴
序號 227
詞目 牲醴
音讀 sing-lé
釋義 牲畜宰殺潔淨之後的祭品。
序號228聖經
序號 228
詞目 聖經
音讀 sìng-king
釋義 聖賢所著的經典。 基督教的經典。分舊約和新約兩種,各國譯本達千餘種之多。
序號229城隍廟
序號 229
詞目 城隍廟
音讀 Sîng-hông-biō
釋義 供奉城隍爺和他屬下的廟宇。
序號230燒香
序號 230
詞目 燒香
音讀 sio-hiunn
釋義 燃香禮拜神佛。是佛教、道教以及民間傳統信仰的祭祀禮儀。
序號231燒金
序號 231
詞目 燒金
音讀 sio-kim
釋義 燒紙錢。祭拜之後將供奉的紙錢拿去焚燒,獻給鬼神。一般分燒金紙與燒銀紙;前者祭拜神明,稱為燒金;後者獻給鬼魂,稱燒銀紙。
序號232小銀
序號 232
詞目 小銀
音讀 sió-gîn/sió-gûn
釋義 小張的冥紙,上面貼有銀箔。
序號233俗名
序號 233
詞目 俗名
音讀 sio̍k-miâ
釋義 佛門子弟在俗世中,尚未出家前的名字,稱為「俗名」。 通俗的名稱、非正式名稱。
序號234相
序號 234
詞目
音讀 siòng
釋義 狀貌、儀態。 照片。 宰相。 盯視。 算命、占卜。 趁、看準、算準。
序號235相命
序號 235
詞目 相命
音讀 siòng-miā
釋義 算命。根據人的生辰八字,以陰陽五行推斷人的命運吉凶禍福。
序號236上元
序號 236
詞目 上元
音讀 Siōng-guân
釋義 元宵節、上元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天官大帝誕辰,清晨會祭拜三界公。
序號237誦經
序號 237
詞目 誦經
音讀 siōng-king
釋義 佛教徒或僧尼念經。 指人嘴裡嘮叨不停,像在念經。
序號238十字架
序號 238
詞目 十字架
音讀 si̍p-jī-kè/si̍p-lī-kè
釋義 西洋古代的一種刑具。由於耶穌基督為了救贖世人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後世就用十字架來代表基督本身或對基督教的信仰。
序號239收驚
序號 239
詞目 收驚
音讀 siu-kiann
釋義 指小孩子或大人受到驚嚇,魂魄離開軀體,所以請道士或收驚婆做法,將魂魄收回來。
序號240收瀾
序號 240
詞目 收瀾
音讀 siu-nuā
釋義 一種民間習俗。在嬰兒出生滿四個月時,外婆家會贈送中間有孔的口酥餅「收瀾餅」(siu-nuā-piánn),用紅絲線串綁起來,掛在嬰兒胸前,表示幫嬰兒收口水,使嬰兒日後不會再那麼容易流口水。
序號241繡球
序號 241
詞目 繡球
音讀 siù-kiû
釋義 用絲綢結成的球狀物。在古典小說裡常有拋繡球招親的故事。
序號242壽金
序號 242
詞目 壽金
音讀 siū-kim
釋義 用於神佛誕辰,或祈福的紙錢。有分大花壽金、二花壽金兩種。
序號243相
序號 243
詞目
音讀 siùnn
釋義 生肖歸屬。 樣態、性情。
序號244象桮
序號 244
詞目 象桮
音讀 siūnn-pue
釋義 擲筊時擲出一反一正的筊杯,表示神明應允。
序號245算命
序號 245
詞目 算命
音讀 sǹg-miā
釋義 根據人的生辰八字,以陰陽五行推斷人的命運吉凶禍福。
序號246宋江陣
序號 246
詞目 宋江陣
音讀 Sòng-kang-tīn
釋義 一種民俗武術表演的陣式。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組成,共一百零八人。陣中備有盔甲、盾牌、短刀、雙斧等兵器,以表演傳統武術為主。
序號247疏
序號 247
詞目
音讀 sòo
釋義 祈禱文。 解釋原文的稱為注,解釋注文的稱為疏。
序號248素食
序號 248
詞目 素食
音讀 sòo-si̍t
釋義 素餐。指不含葷腥食物的餐點。 吃素。不食用葷腥的食物。
序號249煞著
序號 249
詞目 煞著
音讀 suah--tio̍h
釋義 犯煞、相沖。
序號250線香
序號 250
詞目 線香
音讀 suànn-hiunn
釋義 用木屑加香料所製成的細長如線的香。通常用於祭拜。
序號251踏蹺
序號 251
詞目 踏蹺
音讀 ta̍h-khiau
釋義 踩高蹺。一種民俗技藝。常在迎神賽會的陣仗中演出。
序號252丹
序號 252
詞目
音讀 tan
釋義 精煉的藥劑。 紅色。 寺廟香爐中的香灰。
序號253陳三五娘
序號 253
詞目 陳三五娘
音讀 Tân-sann-Gōo-niû
釋義 民間傳說,也是歌仔戲著名戲目。泉州陳三在燈會中邂逅潮州黃五娘,一見鍾情,五娘以荔枝為信,陳三假扮磨鏡師,故意弄破寶鏡賣身黃家,但五娘已許婚給紈絝子弟林大,卻在丫鬟益春的協助下私奔,經過一番波折,二人終成眷屬。又名「荔鏡記」。
序號254冬節圓
序號 254
詞目 冬節圓
音讀 tang-tseh-înn/tang-tsueh-înn
釋義 冬至湯圓、冬節湯圓。冬至那天吃的湯圓,閩南習俗認為吃過冬至湯圓後就年長一歲。
序號255童
序號 255
詞目
音讀 tâng
釋義 神明附身在人身上,以展示神喻或卜問吉凶。
序號256投胎
序號 256
詞目 投胎
音讀 tâu-thai
釋義 靈魂投入母胎,轉生人間。
序號257地獄
序號 257
詞目 地獄
音讀 tē-ga̍k/tuē-ga̍k
釋義 宗教上所指人死後亡靈受審判和處罰的地方。引申為充滿黑暗、痛苦的環境。
序號258硩驚
序號 258
詞目 硩驚
音讀 teh-kiann
釋義 壓驚。指人受驚後,請道士作法或用酒食、吃藥的方式壓驚。
序號259探墓厝
序號 259
詞目 探墓厝
音讀 thàm-bōng-tshù/thàm-bōo-tshù
釋義 掃墓。
序號260踢毽子
序號 260
詞目 踢毽子
音讀 that-kiàn-tsí
釋義 用腳踢起毽子的遊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動。
序號261頭牙
序號 261
詞目 頭牙
音讀 thâu-gê
釋義 土地公生日。漢族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是土地公生日,也是農曆年後第一次祭祀土地公,所以該次的祭祀土地公稱做「頭牙」。
序號262頭旬
序號 262
詞目 頭旬
音讀 thâu-sûn
釋義 頭七。人死後第七天。
序號263頭七
序號 263
詞目 頭七
音讀 thâu-tshit
釋義 人死後,每隔七天奠祭一次,第一個七日稱為「頭七」。民間傳說死者到這一天才知道自己已死,靈魂會回到家裡巡視,喪家會在這天延請僧人在靈前誦經致祭。
序號264替身
序號 264
詞目 替身
音讀 thè-sin/thuè-sin
釋義 代替別人的人。 一種迷信用品。把紙片剪成人形,在巫術中使用。 由竹片或紙做成的陪葬物。
序號265退童
序號 265
詞目 退童
音讀 thè-tâng
釋義 附在乩童身上的神靈離去。
序號266拆字
序號 266
詞目 拆字
音讀 thiah-jī/thiah-lī
釋義 測字。一種算命的方法,依字形構造測知吉凶禍福。
序號267拆日仔
序號 267
詞目 拆日仔
音讀 thiah-ji̍t-á/thiah-li̍t-á
釋義 指相命師幫人看日子。
序號268添福壽
序號 268
詞目 添福壽
音讀 thiam-hok-siū
釋義 添福添壽。 逢年有閏月時,出嫁的女兒應送母親一樣禮物,為母親去災解禍,稱為「添福壽」或「添壽」,母親則以湯圓、花生等吉祥物回禮,是臺灣民間的一種習俗。
序號269添油香
序號 269
詞目 添油香
音讀 thiam-iû-hiunn
釋義 捐獻香油錢給寺廟。
序號270天理
序號 270
詞目 天理
音讀 thian-lí
釋義 天道。自然、倫常的法則。
序號271天堂
序號 271
詞目 天堂
音讀 thian-tông
釋義 信仰宗教者以為人死後居住的快樂世界。
序號272廳
序號 272
詞目
音讀 thiann
釋義 祠堂、正堂。位於入門的正面,供奉神明的地方,是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房間。 指寬敞的房間,常用來會客、宴客或辦公等。 省政府行政機關的稱呼。 指營利或表演性質的場所。
序號273聽香
序號 273
詞目 聽香
音讀 thiann-hiunn
釋義 一種臺灣舊有習俗。在元宵或中秋夜時,在神前燒香默禱,表明欲測之事,而後請示方向後,用所聽的第一句話來判斷吉凶。
序號274跳加冠
序號 274
詞目 跳加冠
音讀 thiàu-ka-kuan
釋義 跳加官。傳統戲劇開場或喜慶節日宴會時,會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身穿紅袍,手裡拿表示慶賀的字幅,有討吉祥、祝福之意。
序號275跳童
序號 275
詞目 跳童
音讀 thiàu-tâng
釋義 降乩、起乩。民間寺廟或宮壇作法事時,神明降靈或鬼魂附身在乩童身上,以傳達旨意。
序號276天意
序號 276
詞目 天意
音讀 thinn-ì
釋義 上天的旨意,非人類意志所能控制的。
序號277天公金
序號 277
詞目 天公金
音讀 Thinn-kong-kim
釋義 天金、大壽金。金紙的一種,專門燒給玉皇大帝的金紙,是金紙中最大張的。
序號278天頂
序號 278
詞目 天頂
音讀 thinn-tíng
釋義 天上。
序號279抽籤
序號 279
詞目 抽籤
音讀 thiu-tshiam
釋義 在廟中抽取竹籤,以用來卜吉凶。又或者當事情難以決定時,做紙籤抽取以成決定。
序號280討命
序號 280
詞目 討命
音讀 thó-miā
釋義 索命。冤魂向加害者要求償命。
序號281桃花
序號 281
詞目 桃花
音讀 thô-hue
釋義 桃樹所開的花。 桃花星。術數用語。星相、命學家認為是凶星,男命為癆瘵,女命為風塵,經常有感情糾紛。
序號282託夢
序號 282
詞目 託夢
音讀 thok-bāng
釋義 鬼神藉由夢境的方式,向作夢的人陳述事實的真相。
序號283通書
序號 283
詞目 通書
音讀 thong-su
釋義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記載陰陽兩種曆法,以及節氣、忌宜、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
序號284土符仔
序號 284
詞目 土符仔
音讀 thóo-hû-á
釋義 原指民間的符籙,後常用來諷指太過潦草的字或胡亂的畫作。
序號285豬公
序號 285
詞目 豬公
音讀 ti-kong/tu-kong
釋義 拜拜敬神用的大公豬。臺灣民間常有飼養豬公的比賽,宰殺之後在豬公的嘴巴中塞鳳梨或橘子,頭上或身上結紅綵,敬拜神明。 撲滿、存錢筒。貯存錢幣的筒子,常會做成豬的形狀。
序號286點眼
序號 286
詞目 點眼
音讀 tiám-gán
釋義 替神像開眼。指雕刻成功後,只剩下眼睛未上漆,在正式膜拜或神明壽誕時,在其眼睛上漆。
序號287點穴
序號 287
詞目 點穴
音讀 tiám-hia̍t
釋義 地理師堪定的墓穴位置。 指拳術師用手指點人身上的穴位,使其麻木。
序號288鼎
序號 288
詞目
音讀 tiánn
釋義 烹飪的大鍋。 指烹飪時的火候。 專門用來燒紙錢的器具。
序號289兆
序號 289
詞目
音讀 tiāu
釋義 一萬億。 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後則通稱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跡象。
序號290鎮煞
序號 290
詞目 鎮煞
音讀 tìn-suah
釋義 鎮邪。用法術或符咒鎮壓邪魔鬼怪。
序號291燈猜
序號 291
詞目 燈猜
音讀 ting-tshai
釋義 燈謎。是元宵節或中秋節時的傳統活動之一,通常將謎語黏貼在花燈、牆壁上或是掛在繩子上供人猜射。
序號292中元
序號 292
詞目 中元
音讀 Tiong-guân
釋義 中元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七月十五日,在這一天除了要參加廟裡為孤魂野鬼所舉辦的普渡之外,也會準備豐盛的飯菜在自家門口祭拜好兄弟,俗稱「拜門口」(pài mn̂g-kháu)。傳說如果供品太少或飯菜不夠豐盛就會遭到好兄弟的報復,所以中元節是一年之中祭品最多的節日。
序號293中秋
序號 293
詞目 中秋
音讀 Tiong-tshiu
釋義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序號294中秋餅
序號 294
詞目 中秋餅
音讀 Tiong-tshiu-piánn
釋義 月餅。一種包餡的糕餅點心,為中秋節應時的食品。
序號295中秋節
序號 295
詞目 中秋節
音讀 Tiong-tshiu-tseh/Tiong-tshiu-tsueh
釋義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序號296重陽節
序號 296
詞目 重陽節
音讀 Tiông-iông-tseh/Tiông-iông-tsueh
釋義 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九月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起源於為了除去瘟疫,在這天要配戴茱萸葉子、飲菊花酒、舉家登高。臺灣則盛行於此日放風箏,並定為敬老節。
序號297長年菜
序號 297
詞目 長年菜
音讀 tn̂g-nî-tshài
釋義 葉菜類。多指煮熟的整片芥菜。藉著切成長條的芥菜來象徵長壽。
序號298桌帷
序號 298
詞目 桌帷
音讀 toh-uî
釋義 在廟宇或廳堂等場所的方桌上所覆蓋的一塊桌布,前擺垂下遮住方桌正面,多會繡上吉祥圖案。
序號299度晬
序號 299
詞目 度晬
音讀 tōo-tsè
釋義 嬰兒過週歲生日。嬰兒出生滿一年。當天要準備牲禮和紅龜祭拜神明和祖先。生母的娘家以「頭尾禮」和「紅龜」作賀禮。女嬰通常只收頭尾禮,不做度晬。當天也會準備十二項跟職業有關的工具放在竹篩給嬰兒選取,用來斷定小孩以後的職業。
序號300財子壽
序號 300
詞目 財子壽
音讀 tsâi-tsú-siū
釋義 太極金、大百壽金。印有財子壽神像的金紙,常用於神明生日,為祭祀高等神明的金紙。 指人生所求的三件事:錢財、子女、長壽。
有414筆,第3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201 司公鈃 sai-kong-giang 帝鐘、三清鈴。道士作法時的重要法器,通常為黃銅製造,有柄,柄的上端為山字形,稱作劍。 臺灣百合、山蒜頭。草本植物。具有白色或淡黃色的肉質鱗莖。花期在春末夏初,花朵為喇叭狀,味道芳香,為白色具有紫褐色條紋。
202 司公壇 sai-kong-tuânn 道士施行法術的法壇。
203 三牲 sam-sing 本指牛、羊、豬等三種祭品。今則多指雞、魚、豬等三種祭品。
204 送神 sàng-sîn 祭灶神。一種民間習俗。舊俗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灶神會到天庭陳報人間善惡,民間則於此時藉祭祀送灶神上天。
205 送上山 sàng-tsiūnn-suann 跟隨喪家的行列,將靈柩送到山上的墓地安葬。
206 殺生 sat-sing 佛教用語。直接或間接殺害生物的行為均屬之。
207 掃墓 sàu-bōng/sàu-bōo 上墳。祭掃墳墓。大多是在清明節前後到先人的墳墓打掃、祭拜。閩南地區的風俗還有壓墓紙,表示幫先人換屋瓦。有一些在墓地附近放牛羊的牧童會前來乞討祭品,稱作「挹墓粿」(ip-bōng-kué)。
208 西方 se-hong 淨土。佛家所指的極樂世界。 方位名。與東方相對。
209 西天 se-thian 佛教經典中認為極樂世界在西方,所以淨土宗信徒常以「西天」稱佛地。
210 世俗 sè-sio̍k 社會上流傳的風俗習慣。 世間、俗世。
211 生相 senn-siùnn/sinn-siùnn 生肖。
212 供奉神佛的地方。
213 謝願 siā-guān 還願。求神以後,得遂所願,就照當初的許諾來謝神。
214 謝神 siā-sîn 酬神。報謝神明。民間通常會殺豬公祭祀以及在神明面前表演戲劇。
215 仙拚仙 sian-piànn-sian 仙人之間的拚鬥。引申為相互之間傾全力爭鬥。
216 仙丹 sian-tan 神仙所煉的靈藥,據說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變成神仙。 比喻非常有效的靈藥。
217 仙桃 sian-thô 指神話故事中西天王母桃園中所栽種的桃子。 蛋黃果。俗稱仙桃。半落葉喬木,葉柄短,全綠,結核果,可供食用。果實成熟時外皮為橙黃色,果肉為橘黃色,很像煮熟的蛋黃。
218 仙洞 sian-tōng 仙人居住的地方,也專指基隆出名的景點。
219 siân 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本意為「靜思」,今常泛指有智慧、有深意的事物。
220 消災解厄 siau-tsai-kái-eh 消除災禍、解掉災難。
221 新春 sin-tshun 指初春,陰曆的第一個月。 指農曆新年。
222 神轎 sîn-kiō 放有神像或神符的轎子。
223 神像 sîn-siōng 神明的畫像、塑像。
224 神桌 sîn-toh 供桌。祭祀時擺設供品、香爐、燭臺等的案桌。
225 神主牌仔 sîn-tsú-pâi-á 靈牌、神主。設位致祭時所用的死者或祖先的靈牌。多為木製,狹長形,上面書寫死者姓名;後來泛指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牌位。
226 神位 sîn-uī 安置佛像或祖先牌位的地方。
227 牲醴 sing-lé 牲畜宰殺潔淨之後的祭品。
228 聖經 sìng-king 聖賢所著的經典。 基督教的經典。分舊約和新約兩種,各國譯本達千餘種之多。
229 城隍廟 Sîng-hông-biō 供奉城隍爺和他屬下的廟宇。
230 燒香 sio-hiunn 燃香禮拜神佛。是佛教、道教以及民間傳統信仰的祭祀禮儀。
231 燒金 sio-kim 燒紙錢。祭拜之後將供奉的紙錢拿去焚燒,獻給鬼神。一般分燒金紙與燒銀紙;前者祭拜神明,稱為燒金;後者獻給鬼魂,稱燒銀紙。
232 小銀 sió-gîn/sió-gûn 小張的冥紙,上面貼有銀箔。
233 俗名 sio̍k-miâ 佛門子弟在俗世中,尚未出家前的名字,稱為「俗名」。 通俗的名稱、非正式名稱。
234 siòng 狀貌、儀態。 照片。 宰相。 盯視。 算命、占卜。 趁、看準、算準。
235 相命 siòng-miā 算命。根據人的生辰八字,以陰陽五行推斷人的命運吉凶禍福。
236 上元 Siōng-guân 元宵節、上元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天官大帝誕辰,清晨會祭拜三界公。
237 誦經 siōng-king 佛教徒或僧尼念經。 指人嘴裡嘮叨不停,像在念經。
238 十字架 si̍p-jī-kè/si̍p-lī-kè 西洋古代的一種刑具。由於耶穌基督為了救贖世人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後世就用十字架來代表基督本身或對基督教的信仰。
239 收驚 siu-kiann 指小孩子或大人受到驚嚇,魂魄離開軀體,所以請道士或收驚婆做法,將魂魄收回來。
240 收瀾 siu-nuā 一種民間習俗。在嬰兒出生滿四個月時,外婆家會贈送中間有孔的口酥餅「收瀾餅」(siu-nuā-piánn),用紅絲線串綁起來,掛在嬰兒胸前,表示幫嬰兒收口水,使嬰兒日後不會再那麼容易流口水。
241 繡球 siù-kiû 用絲綢結成的球狀物。在古典小說裡常有拋繡球招親的故事。
242 壽金 siū-kim 用於神佛誕辰,或祈福的紙錢。有分大花壽金、二花壽金兩種。
243 siùnn 生肖歸屬。 樣態、性情。
244 象桮 siūnn-pue 擲筊時擲出一反一正的筊杯,表示神明應允。
245 算命 sǹg-miā 根據人的生辰八字,以陰陽五行推斷人的命運吉凶禍福。
246 宋江陣 Sòng-kang-tīn 一種民俗武術表演的陣式。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組成,共一百零八人。陣中備有盔甲、盾牌、短刀、雙斧等兵器,以表演傳統武術為主。
247 sòo 祈禱文。 解釋原文的稱為注,解釋注文的稱為疏。
248 素食 sòo-si̍t 素餐。指不含葷腥食物的餐點。 吃素。不食用葷腥的食物。
249 煞著 suah--tio̍h 犯煞、相沖。
250 線香 suànn-hiunn 用木屑加香料所製成的細長如線的香。通常用於祭拜。
251 踏蹺 ta̍h-khiau 踩高蹺。一種民俗技藝。常在迎神賽會的陣仗中演出。
252 tan 精煉的藥劑。 紅色。 寺廟香爐中的香灰。
253 陳三五娘 Tân-sann-Gōo-niû 民間傳說,也是歌仔戲著名戲目。泉州陳三在燈會中邂逅潮州黃五娘,一見鍾情,五娘以荔枝為信,陳三假扮磨鏡師,故意弄破寶鏡賣身黃家,但五娘已許婚給紈絝子弟林大,卻在丫鬟益春的協助下私奔,經過一番波折,二人終成眷屬。又名「荔鏡記」。
254 冬節圓 tang-tseh-înn/tang-tsueh-înn 冬至湯圓、冬節湯圓。冬至那天吃的湯圓,閩南習俗認為吃過冬至湯圓後就年長一歲。
255 tâng 神明附身在人身上,以展示神喻或卜問吉凶。
256 投胎 tâu-thai 靈魂投入母胎,轉生人間。
257 地獄 tē-ga̍k/tuē-ga̍k 宗教上所指人死後亡靈受審判和處罰的地方。引申為充滿黑暗、痛苦的環境。
258 硩驚 teh-kiann 壓驚。指人受驚後,請道士作法或用酒食、吃藥的方式壓驚。
259 探墓厝 thàm-bōng-tshù/thàm-bōo-tshù 掃墓。
260 踢毽子 that-kiàn-tsí 用腳踢起毽子的遊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動。
261 頭牙 thâu-gê 土地公生日。漢族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是土地公生日,也是農曆年後第一次祭祀土地公,所以該次的祭祀土地公稱做「頭牙」。
262 頭旬 thâu-sûn 頭七。人死後第七天。
263 頭七 thâu-tshit 人死後,每隔七天奠祭一次,第一個七日稱為「頭七」。民間傳說死者到這一天才知道自己已死,靈魂會回到家裡巡視,喪家會在這天延請僧人在靈前誦經致祭。
264 替身 thè-sin/thuè-sin 代替別人的人。 一種迷信用品。把紙片剪成人形,在巫術中使用。 由竹片或紙做成的陪葬物。
265 退童 thè-tâng 附在乩童身上的神靈離去。
266 拆字 thiah-jī/thiah-lī 測字。一種算命的方法,依字形構造測知吉凶禍福。
267 拆日仔 thiah-ji̍t-á/thiah-li̍t-á 指相命師幫人看日子。
268 添福壽 thiam-hok-siū 添福添壽。 逢年有閏月時,出嫁的女兒應送母親一樣禮物,為母親去災解禍,稱為「添福壽」或「添壽」,母親則以湯圓、花生等吉祥物回禮,是臺灣民間的一種習俗。
269 添油香 thiam-iû-hiunn 捐獻香油錢給寺廟。
270 天理 thian-lí 天道。自然、倫常的法則。
271 天堂 thian-tông 信仰宗教者以為人死後居住的快樂世界。
272 thiann 祠堂、正堂。位於入門的正面,供奉神明的地方,是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房間。 指寬敞的房間,常用來會客、宴客或辦公等。 省政府行政機關的稱呼。 指營利或表演性質的場所。
273 聽香 thiann-hiunn 一種臺灣舊有習俗。在元宵或中秋夜時,在神前燒香默禱,表明欲測之事,而後請示方向後,用所聽的第一句話來判斷吉凶。
274 跳加冠 thiàu-ka-kuan 跳加官。傳統戲劇開場或喜慶節日宴會時,會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身穿紅袍,手裡拿表示慶賀的字幅,有討吉祥、祝福之意。
275 跳童 thiàu-tâng 降乩、起乩。民間寺廟或宮壇作法事時,神明降靈或鬼魂附身在乩童身上,以傳達旨意。
276 天意 thinn-ì 上天的旨意,非人類意志所能控制的。
277 天公金 Thinn-kong-kim 天金、大壽金。金紙的一種,專門燒給玉皇大帝的金紙,是金紙中最大張的。
278 天頂 thinn-tíng 天上。
279 抽籤 thiu-tshiam 在廟中抽取竹籤,以用來卜吉凶。又或者當事情難以決定時,做紙籤抽取以成決定。
280 討命 thó-miā 索命。冤魂向加害者要求償命。
281 桃花 thô-hue 桃樹所開的花。 桃花星。術數用語。星相、命學家認為是凶星,男命為癆瘵,女命為風塵,經常有感情糾紛。
282 託夢 thok-bāng 鬼神藉由夢境的方式,向作夢的人陳述事實的真相。
283 通書 thong-su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記載陰陽兩種曆法,以及節氣、忌宜、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
284 土符仔 thóo-hû-á 原指民間的符籙,後常用來諷指太過潦草的字或胡亂的畫作。
285 豬公 ti-kong/tu-kong 拜拜敬神用的大公豬。臺灣民間常有飼養豬公的比賽,宰殺之後在豬公的嘴巴中塞鳳梨或橘子,頭上或身上結紅綵,敬拜神明。 撲滿、存錢筒。貯存錢幣的筒子,常會做成豬的形狀。
286 點眼 tiám-gán 替神像開眼。指雕刻成功後,只剩下眼睛未上漆,在正式膜拜或神明壽誕時,在其眼睛上漆。
287 點穴 tiám-hia̍t 地理師堪定的墓穴位置。 指拳術師用手指點人身上的穴位,使其麻木。
288 tiánn 烹飪的大鍋。 指烹飪時的火候。 專門用來燒紙錢的器具。
289 tiāu 一萬億。 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後則通稱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跡象。
290 鎮煞 tìn-suah 鎮邪。用法術或符咒鎮壓邪魔鬼怪。
291 燈猜 ting-tshai 燈謎。是元宵節或中秋節時的傳統活動之一,通常將謎語黏貼在花燈、牆壁上或是掛在繩子上供人猜射。
292 中元 Tiong-guân 中元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七月十五日,在這一天除了要參加廟裡為孤魂野鬼所舉辦的普渡之外,也會準備豐盛的飯菜在自家門口祭拜好兄弟,俗稱「拜門口」(pài mn̂g-kháu)。傳說如果供品太少或飯菜不夠豐盛就會遭到好兄弟的報復,所以中元節是一年之中祭品最多的節日。
293 中秋 Tiong-tshiu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294 中秋餅 Tiong-tshiu-piánn 月餅。一種包餡的糕餅點心,為中秋節應時的食品。
295 中秋節 Tiong-tshiu-tseh/Tiong-tshiu-tsueh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296 重陽節 Tiông-iông-tseh/Tiông-iông-tsueh 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九月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起源於為了除去瘟疫,在這天要配戴茱萸葉子、飲菊花酒、舉家登高。臺灣則盛行於此日放風箏,並定為敬老節。
297 長年菜 tn̂g-nî-tshài 葉菜類。多指煮熟的整片芥菜。藉著切成長條的芥菜來象徵長壽。
298 桌帷 toh-uî 在廟宇或廳堂等場所的方桌上所覆蓋的一塊桌布,前擺垂下遮住方桌正面,多會繡上吉祥圖案。
299 度晬 tōo-tsè 嬰兒過週歲生日。嬰兒出生滿一年。當天要準備牲禮和紅龜祭拜神明和祖先。生母的娘家以「頭尾禮」和「紅龜」作賀禮。女嬰通常只收頭尾禮,不做度晬。當天也會準備十二項跟職業有關的工具放在竹篩給嬰兒選取,用來斷定小孩以後的職業。
300 財子壽 tsâi-tsú-siū 太極金、大百壽金。印有財子壽神像的金紙,常用於神明生日,為祭祀高等神明的金紙。 指人生所求的三件事:錢財、子女、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