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
雞跤爪
|
ke-kha-jiáu/kue-kha-niáu
|
雞爪子。
|
252
|
雞胘
|
ke-kiān/kue-kiān
|
雞的砂囊,可食。
|
253
|
雞卷
|
ke-kńg/kue-kńg
|
用豆腐皮裹肉餡後油炸的一種食物。也叫「肉繭」(bah-kián),又叫「五香捲」,南部的人叫「肉繭仔」(bah-kián-á)。用「網紗油」做的叫做「網紗糋」。
|
254
|
雞卵
|
ke-nn̄g/kue-nn̄g
|
雞蛋。
|
255
|
雞卵卷
|
ke-nn̄g-kńg/kue-nn̄g-kńg
|
蛋卷。用雞蛋、麵粉等原料調勻烘培,捲成長圓形的食品。
|
256
|
雞卵糕
|
ke-nn̄g-ko/kue-nn̄g-ko
|
蛋糕。用雞蛋、麵粉、糖、香料等和勻製成的糕點。
|
257
|
雞腹內
|
ke-pak-lāi/kue-pak-lāi
|
雞內臟、雞雜。
|
258
|
雞翼
|
ke-si̍t/kue-si̍t
|
雞翅膀。
|
259
|
雞酒
|
ke-tsiú/kue-tsiú
|
麻油雞。以薑及大量的麻油、米酒燉雞,是一道常見食補,產婦坐月子時必備的藥膳。
|
260
|
芥藍仔
|
kè-nâ-á
|
芥藍菜。葉菜類。高二十至六十公分,葉叢生於莖頂,葉柄長,葉形上尖下圓,花為白色或黃色,嫩葉可供食用,富含鈣、磷及鐵質。
|
261
|
羹
|
白
kenn/kinn
|
芶芡而成的濃稠湯汁。
|
262
|
茭白筍
|
kha-pe̍h-sún
|
根莖類。菰的嫩莖,因受黑穗菌寄生而肥大成筍狀,可供食用,也叫「茭白」。
|
263
|
麴
|
khak
|
將白米或麥蒸熟後,經過發酵再曬乾的酒媒;可用來釀酒。
|
264
|
汽水
|
khì-tsuí
|
將碳酸氣溶於水中,再加入糖和果汁而成的飲料。
|
265
|
柿仔
|
khī-á
|
柿子。瓜果類。柿樹的果實,大多為圓形或扁圓形,果皮有大紅、橙紅兩色,果肉則為紅黃色。大致可分為甜柿及澀柿兩類。
|
266
|
柿粿
|
khī-kué/khī-ké
|
柿餅。把柿子壓扁、晒乾後製成的餅狀食品。
|
267
|
柿餅
|
khī-piánn
|
柿餅。把柿子壓扁、晒乾後製成的餅狀食品。
|
268
|
圈仔
|
khian-á
|
掛在物體上的環扣。
一種麵粉製的食品。呈扁平狀,通常無餡。
|
269
|
芹菜珠
|
khîn-tshài-tsu/khûn-tshài-tsu
|
切碎的芹菜粒,通常用來做為調味品。
|
270
|
糠
|
白
khng
|
穀粒的內、外皮。
|
271
|
洘頭糜
|
khó-thâu-muê/khó-thâu-bê
|
湯水很少的稀飯、稠稀飯。
|
272
|
觳仔炱
|
khok-á-te
|
一種油炸小吃,先將豆芽菜、韭菜舖在鮮蠔上,再摻上一層麵粉漿,下鍋炸成圓扁形。吃時沾上醬料,口感酥脆,在彰化王功一帶最著名。
|
273
|
炕肉飯
|
khòng-bah-pn̄g
|
將白飯配上一些當令的菜餚,再加上一塊用滷料燉煮過的五花肉,為臺灣常見的飯。
|
274
|
礦泉水
|
khòng-tsuânn-tsuí
|
山泉水。富含礦物質的泉水,有些可以飲用,有些具有醫療效用。
|
275
|
可可仔
|
khoo-khóo-ah
|
可可。可可樹的種子經過烘焙、研磨後所沖泡出來的飲料,可以熱食、冷食,味道微苦回甘。借自英語cocoa。
|
276
|
苦瓜
|
khóo-kue
|
瓜果類。帶有苦味的瓜類植物,果實是長圓形或卵圓形,兩頭尖,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用來燉湯或炒鹹蛋、豆豉等。也可入藥,做成苦瓜丹。
|
277
|
苦茶油
|
khóo-tê-iû
|
由苦茶樹的種子壓榨製成的油。具有潤肝、清血、健胃整腸的功用。可當作一般食用油烹煮食物,也可製成護髮劑或治療燙傷的藥膏。
|
278
|
闊腹
|
khuah-pak
|
魚類。臺灣馬加鰆,鯖科,體延長,側扁,中央脊長而高。背鰭前半部為黑色,後面為白色有黑緣。本島各地皆有產,以西部沿岸較多,是經濟價值高的食用魚。
|
279
|
枝仔冰
|
ki-á-ping
|
冰棒。在模型中倒入果汁、糖水、紅豆湯或牛奶,並插入竹枝或木條,放置在冰箱中凍結而成的棒狀冰品。
|
280
|
旗魚
|
kî-hî/kî-hû
|
魚類。體長可達一丈餘,呈紡錘狀。嘴尖而細長,無鱗,背鰭大而似旗,故名為旗魚。好游泳於海水上層,每年春季向北洄游,秋季則向南遷徙。肉多刺少,高油質,是重要的經濟魚類。
|
281
|
劍筍
|
kiàm-sún
|
箭筍、箭竹筍。箭竹所生出來的筍子。味道苦中帶甘。
|
282
|
鹹魚
|
kiâm-hî/kiâm-hû
|
用鹽醃漬過的魚。
|
283
|
鹹圓仔
|
kiâm-înn-á
|
鹹湯圓。湯圓有時有鹹味內餡,通常煮成湯加茼蒿菜吃。
|
284
|
鹹焗雞
|
kiâm-ko̍k-ke/kiâm-ko̍k-kue
|
菜名。將鹽均勻鋪在鍋底,再將雞整隻攤平在鹽上,蓋緊鍋子,用小火乾烤,待六分熟時翻面再烤。起鍋前,用蔥油沾嫩表皮再灑上胡椒粉即可。
|
285
|
鹹粿
|
kiâm-kué/kiâm-ké
|
點心。指鹹味道的粿的總稱,例如蘿蔔糕、油蔥粿等。
|
286
|
鹹鰱魚
|
kiâm-liân-hî/kiâm-liân-hû
|
用鹽醃漬的鮭魚。鮭魚又稱「紅鰱魚」(âng-liân-hî)。
|
287
|
鹹糜
|
kiâm-muê/kiâm-bê
|
鹹稀飯。米飯添加一些食材熬煮成的稀飯。
|
288
|
鹹卵
|
kiâm-nn̄g
|
鹹鴨蛋。用紅土加鹽包住鴨蛋醃漬而成。通常用來搭配粥吃。
|
289
|
鹹酸甜
|
kiâm-sng-tinn
|
蜜餞。一種用蜜糖浸漬成的食品。
|
290
|
鹹酥雞
|
kiâm-soo-ke/kiâm-soo-kue
|
一種小吃。將雞胸肉切小塊,再用醬油、糖、酒跟五香粉等醃漬入味,然後沾上麵粉或番薯粉在鍋中油炸至金黃色再販售。
|
291
|
鹹菜
|
kiâm-tshài
|
酸菜。將芥菜先曬軟,再加鹽用手搓揉,或用腳踩踏,把菜裡的汁液濾出,然後醃漬在容器內,等到發酵,顏色轉黃之後即可食用。
|
292
|
腱子肉
|
kiàn-tsí-bah
|
腱肉。牲畜的小腿上肌肉發達的部分。
|
293
|
桔
|
kiat
|
木本植物。柑橘類果樹的總稱。
|
294
|
桔仔
|
kiat-á
|
金桔、酸橘。瓜果類。果實為圓形,皮苦肉酸,加工做蜜餞、果醬或茶飲食用。
|
295
|
桔仔餅
|
kiat-á-piánn
|
桔餅。將桔仔用糖、麥芽糖等醃漬而成的傳統食品。單吃可以治咳嗽;和薑、蛋合煮可以驅寒及預防感冒。
|
296
|
桔仔汁
|
kiat-á-tsiap
|
桔子汁。金桔所榨成的汁。
|
297
|
金含
|
kim-kâm
|
一種糖果,硬如鐵石,形如彈珠,大小像桔子或酸李,顏色有綠白或紅白等相間,如果不咬破,輕輕的含在嘴裡,可以含上很長一段時間。
|
298
|
金桔仔
|
kim-kiat-á
|
金桔、酸橘。瓜果類。果實為圓形,皮苦肉酸,加工做蜜餞、果醬或茶飲食用。
|
299
|
金瓜
|
kim-kue
|
南瓜。瓜果類。果實為扁圓或長圓形, 有黃、綠、或紅色等,可以食用。種子另有驅蟲的效用。
|
300
|
金針
|
kim-tsiam
|
草本植物。葉子細長,花形和百合相似,有橙紅或黃紅色。一般在花尚未全開時就採下來,經過日晒、蒸熟、烘乾後,便是食用的金針。
針灸時用來刺激穴道的長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