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飲料、煙酒

有910筆,第11頁

序號501泡麵
序號 501
詞目 泡麵
音讀 phàu-mī
釋義 速食麵、方便麵。一種速食食品。用熱水沖泡即可食用。 泡麵。
序號502澎湖菜瓜
序號 502
詞目 澎湖菜瓜
音讀 Phênn-ôo tshài-kue/Phînn-ôo tshài-kue
釋義 稜角絲瓜、角瓜。瓜果類。是澎湖特產的絲瓜,外表有條溝狀花紋,下大上小,呈圓錐狀。質脆味美,和臺灣絲瓜大相逕庭。因為有十個稜角,所以又叫「十捻」,和「雜念」諧音,有句歇後語「澎湖菜瓜──十捻」,就是從這個意象引申出來的。
序號503皮蛋
序號 503
詞目 皮蛋
音讀 phî-tàn
釋義 用石灰、黏土、食鹽、稻殼和水混合後包裹在雞蛋或鴨蛋的表面醃製,醃製完成後蛋白呈深褐色透明,蛋黃呈墨綠色,有腥騷味。
序號504骿條
序號 504
詞目 骿條
音讀 phiann-liâu
釋義 里肌肉。
序號505硼砂
序號 505
詞目 硼砂
音讀 phîng-se
釋義 一種主要構造成分為「硼酸鈉」的化合物,經常被用在魚丸、年糕、油麵等食品加工上,可使食物有良好的色澤、韌性,兼具防腐效果,但卻對人體有害。
序號506粕
序號 506
詞目
音讀 phoh
釋義 指物體被壓榨過後,失去水分的殘渣。
序號507豐沛
序號 507
詞目 豐沛
音讀 phong-phài
釋義 菜餚豐盛。
序號508膨風龜
序號 508
詞目 膨風龜
音讀 phòng-hong-ku
釋義 麵龜,一種用麵粉做成的食品,大多用在年節祭拜的時候。 指愛吹牛的人。
序號509椪柑
序號 509
詞目 椪柑
音讀 phòng-kam
釋義 橘子的一種。為臺灣特有的柑橘種類,果皮鼓起,鬆軟易剝,是年節喜慶常食用的水果。
序號510膨餅
序號 510
詞目 膨餅
音讀 phòng-piánn
釋義 香餅、月子餅。宜蘭與臺南地區常見的傳統點心。一種發酵製成的餅乾,早期會加上雞蛋,以麻油慢煎至全熟,做為婦女坐月子的補品。宜蘭地區習慣加開水或飲品調食。 挨罵、碰釘子。
序號511蘋果
序號 511
詞目 蘋果
音讀 phông-kó
釋義 瓜果類。形狀近圓形,顏色有黃、紅、青綠色等,味道酸甜,也可用來造酒。
序號512蘋果檨
序號 512
詞目 蘋果檨
音讀 phông-kó-suāinn
釋義 芒果的一種。為外國引進的改良品種,果粒扁長呈蛋形,果肉肥厚,果皮像蘋果般紅並帶斑點。又叫「愛文」(ài-bûn)。
序號513麩
序號 513
詞目
音讀 phoo
釋義 米麥等穀物的穀皮粉屑。 碎屑、皮屑。
序號514葡萄
序號 514
詞目 葡萄
音讀 phû-tô
釋義 水果名。呈球形或者橢圓形,為紫色或淡綠色,果肉半透明,酸甜多汁,可以生食、乾製和釀酒。
序號515葡萄酒
序號 515
詞目 葡萄酒
音讀 phû-tô-tsiú
釋義 以葡萄釀製的酒類。
序號516破布子
序號 516
詞目 破布子
音讀 phuà-pòo-tsí
釋義 朴子、樹子。植物名。紫草科破布子屬。落葉喬木。初夏結子,滿樹纍纍如小粒佛珠般。依成熟度的差異,果實分為黃、橙、青等色,以黃色成熟度最佳,青色較生澀。醃漬後可當做佐飯的配菜或做為烹調用的調味,富含膠質。
序號517配料
序號 517
詞目 配料
音讀 phuè-liāu/phè-liāu
釋義 佐料、配料。烹飪時或搭配菜餚的佐料。
序號518配頭
序號 518
詞目 配頭
音讀 phuè-thâu/phè-thâu
釋義 配料。烹煮食物時所用的配菜。
序號519扁食
序號 519
詞目 扁食
音讀 pián-si̍t
釋義 餛飩、抄手。一種用麵粉做成薄皮,內包肉餡,煮熟後可食用的食品。
序號520便飯
序號 520
詞目 便飯
音讀 piān-pn̄g
釋義 日常吃的飯食。 現成的飯菜。
序號521便當
序號 521
詞目 便當
音讀 piān-tong
釋義 用飯盒裝的飯菜。源自日語「弁当(べんとう)」。
序號522便菜
序號 522
詞目 便菜
音讀 piān-tshài
釋義 平常吃的家常菜。 現成的菜肴。
序號523便菜飯
序號 523
詞目 便菜飯
音讀 piān-tshài-pn̄g
釋義 便飯、家常飯。
序號524餅
序號 524
詞目
音讀 piánn
釋義 用米粉或麵粉做成的扁平狀食品。 扁平狀像餅一樣的東西。
序號525餅幼仔
序號 525
詞目 餅幼仔
音讀 piánn-iù-á
釋義 餅屑。
序號526餅店
序號 526
詞目 餅店
音讀 piánn-tiàm
釋義 販賣糕餅的商店。
序號527檳榔
序號 527
詞目 檳榔
音讀 pin-nn̂g
釋義 植物名。常綠喬木。枝幹通直,羽狀複葉叢生於幹頂,果實味澀而微甘,切開後加入石灰、荖花,可供嚼食。
序號528冰枝
序號 528
詞目 冰枝
音讀 ping-ki
釋義 冰棒。在模型中倒入各式各樣的材料,並插入竹條或木條,放在冷凍庫中,凍結成的棒狀冰品。
序號529冰糖
序號 529
詞目 冰糖
音讀 ping-thn̂g
釋義 用精糖濃液煮製而成的塊狀食糖,多為白色透明的結晶體。
序號530扁魚
序號 530
詞目 扁魚
音讀 pínn-hî/pínn-hû
釋義 比目魚、鰜鰈魚。魚名。體形側扁、不對稱像盤子。兩隻眼睛長在同一側,有眼的一側呈深褐色,無眼的一側為淡色,平臥在海底。口大,牙尖銳,背鰭前部有棘。分布於中國南海、東海南部以及紅海、印度洋等區域。 小魚乾。曬乾的小魚,魚片。
序號531扁豆
序號 531
詞目 扁豆
音讀 pínn-tāu
釋義 皇帝豆、扁豆。豆類。莖蔓生,葉互生,有長柄,開白色或紫色花,莢果呈新月形,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可食用。豆粒極大,風味絕佳,居豆類之冠。
序號532飯
序號 532
詞目
音讀 pn̄g
釋義 煮熟的米。
序號533飯疕
序號 533
詞目 飯疕
音讀 pn̄g-phí
釋義 鍋巴。煮米飯時黏在鍋底的一層微焦的飯。
序號534飯湯
序號 534
詞目 飯湯
音讀 pn̄g-thng
釋義 湯泡飯、湯飯。將清湯汁淋在白米飯上,再用火煮到沸騰,但是飯粒仍保持完整的一種簡便餐點。
序號535飯菜
序號 535
詞目 飯菜
音讀 pn̄g-tshài
釋義 食物。米飯和菜餚,主食和副食的合稱。
序號536飯丸
序號 536
詞目 飯丸
音讀 pn̄g-uân
釋義 飯糰。將糯米飯作成糰狀,內包油條、肉鬆、蘿蔔乾或糖、花生粉等的餐點。
序號537噗薰
序號 537
詞目 噗薰
音讀 pok-hun
釋義 抽煙。
序號538磅米芳
序號 538
詞目 磅米芳
音讀 pōng-bí-phang
釋義 爆米花。先將米放進一種特殊加熱器,下面升炭火加熱,裡面的米粒會急速膨脹,過一段時間,把加熱器打開,此時會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同時冒出許多白煙。隨後再加入糖漿使其黏合,再切成塊狀食用。
序號539磅皮
序號 539
詞目 磅皮
音讀 pōng-phuê/pōng-phê
釋義 用油炸過的豬皮,使它不再堅韌,組織變鬆脆,是一種可保存較久的食物。
序號540脯
序號 540
詞目
音讀 póo
釋義 乾製或醃製而成的脫水食品。 乾癟。枯乾而沒有水分。
序號541酺
序號 541
詞目
音讀 pôo
釋義 含有大量活微生物及酶類糖化發酵劑。 製作湯圓時,將糯米團「粞」(tshè),取一小塊先蒸熟,便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再將它揉入「粞」(tshè)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
序號542匏
序號 542
詞目
音讀
釋義 瓜果類。外觀呈葫蘆狀,為常見食材,可直接烹調,亦可製成菜乾。曬乾剖開除去中間乾燥的果肉後,可當作杓子使用。
序號543匏仔
序號 543
詞目 匏仔
音讀 pû-á
釋義 匏瓜、葫蘆。瓜果類。莖細長,卷鬚會纏繞在其他物品之上。瓜果又粗又長,剛長出來的時候會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和藥用。也可用來做為舀水的工具,叫「匏桸」。
序號544半天筍
序號 544
詞目 半天筍
音讀 puàn-thian-sún
釋義 檳榔的嫩莖,可供食用。
序號545魬魚
序號 545
詞目 魬魚
音讀 puánn-hî/puánn-hû
釋義 魬鯛。體側扁呈卵圓形,腹部為銀色,背鰭上有三、四個延長成絲狀的棘,生活在大陸棚海域。為高經濟性食用魚,多以拖網捕獲。
序號546半生熟
序號 546
詞目 半生熟
音讀 puànn-tshenn-si̍k/puànn-tshinn-si̍k
釋義 半生不熟。形容食物煮得不夠熟透。
序號547半精白
序號 547
詞目 半精白
音讀 puànn-tsiann-pe̍h
釋義 半肥半瘦的肉。
序號548菝仔
序號 548
詞目 菝仔
音讀 pua̍t-á
釋義 番石榴、芭樂。瓜果類。葉對生,花白色,可以食用,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序號549菠薐仔
序號 549
詞目 菠薐仔
音讀 pue-lîng-á/pe-lîng-á
釋義 菠菜。葉菜類,葉子略呈三角形,根部紅色,葉嫩綠,有甜味,含有豐富的鐵質。可供作蔬菜食用。
序號550飛烏
序號 550
詞目 飛烏
音讀 pue-oo
釋義 飛魚、文鰩魚。魚類。身體長,呈現紡錘狀,背部為蒼黑色,腹部為白色。胸鰭很大,張開的時候看起來就像燕子的翅膀,能飛離水面數尺,蘭嶼為著名的產地。
有910筆,第1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501 泡麵 phàu-mī 速食麵、方便麵。一種速食食品。用熱水沖泡即可食用。 泡麵。
502 澎湖菜瓜 Phênn-ôo tshài-kue/Phînn-ôo tshài-kue 稜角絲瓜、角瓜。瓜果類。是澎湖特產的絲瓜,外表有條溝狀花紋,下大上小,呈圓錐狀。質脆味美,和臺灣絲瓜大相逕庭。因為有十個稜角,所以又叫「十捻」,和「雜念」諧音,有句歇後語「澎湖菜瓜──十捻」,就是從這個意象引申出來的。
503 皮蛋 phî-tàn 用石灰、黏土、食鹽、稻殼和水混合後包裹在雞蛋或鴨蛋的表面醃製,醃製完成後蛋白呈深褐色透明,蛋黃呈墨綠色,有腥騷味。
504 骿條 phiann-liâu 里肌肉。
505 硼砂 phîng-se 一種主要構造成分為「硼酸鈉」的化合物,經常被用在魚丸、年糕、油麵等食品加工上,可使食物有良好的色澤、韌性,兼具防腐效果,但卻對人體有害。
506 phoh 指物體被壓榨過後,失去水分的殘渣。
507 豐沛 phong-phài 菜餚豐盛。
508 膨風龜 phòng-hong-ku 麵龜,一種用麵粉做成的食品,大多用在年節祭拜的時候。 指愛吹牛的人。
509 椪柑 phòng-kam 橘子的一種。為臺灣特有的柑橘種類,果皮鼓起,鬆軟易剝,是年節喜慶常食用的水果。
510 膨餅 phòng-piánn 香餅、月子餅。宜蘭與臺南地區常見的傳統點心。一種發酵製成的餅乾,早期會加上雞蛋,以麻油慢煎至全熟,做為婦女坐月子的補品。宜蘭地區習慣加開水或飲品調食。 挨罵、碰釘子。
511 蘋果 phông-kó 瓜果類。形狀近圓形,顏色有黃、紅、青綠色等,味道酸甜,也可用來造酒。
512 蘋果檨 phông-kó-suāinn 芒果的一種。為外國引進的改良品種,果粒扁長呈蛋形,果肉肥厚,果皮像蘋果般紅並帶斑點。又叫「愛文」(ài-bûn)。
513 phoo 米麥等穀物的穀皮粉屑。 碎屑、皮屑。
514 葡萄 phû-tô 水果名。呈球形或者橢圓形,為紫色或淡綠色,果肉半透明,酸甜多汁,可以生食、乾製和釀酒。
515 葡萄酒 phû-tô-tsiú 以葡萄釀製的酒類。
516 破布子 phuà-pòo-tsí 朴子、樹子。植物名。紫草科破布子屬。落葉喬木。初夏結子,滿樹纍纍如小粒佛珠般。依成熟度的差異,果實分為黃、橙、青等色,以黃色成熟度最佳,青色較生澀。醃漬後可當做佐飯的配菜或做為烹調用的調味,富含膠質。
517 配料 phuè-liāu/phè-liāu 佐料、配料。烹飪時或搭配菜餚的佐料。
518 配頭 phuè-thâu/phè-thâu 配料。烹煮食物時所用的配菜。
519 扁食 pián-si̍t 餛飩、抄手。一種用麵粉做成薄皮,內包肉餡,煮熟後可食用的食品。
520 便飯 piān-pn̄g 日常吃的飯食。 現成的飯菜。
521 便當 piān-tong 用飯盒裝的飯菜。源自日語「弁当(べんとう)」。
522 便菜 piān-tshài 平常吃的家常菜。 現成的菜肴。
523 便菜飯 piān-tshài-pn̄g 便飯、家常飯。
524 piánn 用米粉或麵粉做成的扁平狀食品。 扁平狀像餅一樣的東西。
525 餅幼仔 piánn-iù-á 餅屑。
526 餅店 piánn-tiàm 販賣糕餅的商店。
527 檳榔 pin-nn̂g 植物名。常綠喬木。枝幹通直,羽狀複葉叢生於幹頂,果實味澀而微甘,切開後加入石灰、荖花,可供嚼食。
528 冰枝 ping-ki 冰棒。在模型中倒入各式各樣的材料,並插入竹條或木條,放在冷凍庫中,凍結成的棒狀冰品。
529 冰糖 ping-thn̂g 用精糖濃液煮製而成的塊狀食糖,多為白色透明的結晶體。
530 扁魚 pínn-hî/pínn-hû 比目魚、鰜鰈魚。魚名。體形側扁、不對稱像盤子。兩隻眼睛長在同一側,有眼的一側呈深褐色,無眼的一側為淡色,平臥在海底。口大,牙尖銳,背鰭前部有棘。分布於中國南海、東海南部以及紅海、印度洋等區域。 小魚乾。曬乾的小魚,魚片。
531 扁豆 pínn-tāu 皇帝豆、扁豆。豆類。莖蔓生,葉互生,有長柄,開白色或紫色花,莢果呈新月形,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可食用。豆粒極大,風味絕佳,居豆類之冠。
532 pn̄g 煮熟的米。
533 飯疕 pn̄g-phí 鍋巴。煮米飯時黏在鍋底的一層微焦的飯。
534 飯湯 pn̄g-thng 湯泡飯、湯飯。將清湯汁淋在白米飯上,再用火煮到沸騰,但是飯粒仍保持完整的一種簡便餐點。
535 飯菜 pn̄g-tshài 食物。米飯和菜餚,主食和副食的合稱。
536 飯丸 pn̄g-uân 飯糰。將糯米飯作成糰狀,內包油條、肉鬆、蘿蔔乾或糖、花生粉等的餐點。
537 噗薰 pok-hun 抽煙。
538 磅米芳 pōng-bí-phang 爆米花。先將米放進一種特殊加熱器,下面升炭火加熱,裡面的米粒會急速膨脹,過一段時間,把加熱器打開,此時會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同時冒出許多白煙。隨後再加入糖漿使其黏合,再切成塊狀食用。
539 磅皮 pōng-phuê/pōng-phê 用油炸過的豬皮,使它不再堅韌,組織變鬆脆,是一種可保存較久的食物。
540 póo 乾製或醃製而成的脫水食品。 乾癟。枯乾而沒有水分。
541 pôo 含有大量活微生物及酶類糖化發酵劑。 製作湯圓時,將糯米團「粞」(tshè),取一小塊先蒸熟,便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再將它揉入「粞」(tshè)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
542 瓜果類。外觀呈葫蘆狀,為常見食材,可直接烹調,亦可製成菜乾。曬乾剖開除去中間乾燥的果肉後,可當作杓子使用。
543 匏仔 pû-á 匏瓜、葫蘆。瓜果類。莖細長,卷鬚會纏繞在其他物品之上。瓜果又粗又長,剛長出來的時候會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和藥用。也可用來做為舀水的工具,叫「匏桸」。
544 半天筍 puàn-thian-sún 檳榔的嫩莖,可供食用。
545 魬魚 puánn-hî/puánn-hû 魬鯛。體側扁呈卵圓形,腹部為銀色,背鰭上有三、四個延長成絲狀的棘,生活在大陸棚海域。為高經濟性食用魚,多以拖網捕獲。
546 半生熟 puànn-tshenn-si̍k/puànn-tshinn-si̍k 半生不熟。形容食物煮得不夠熟透。
547 半精白 puànn-tsiann-pe̍h 半肥半瘦的肉。
548 菝仔 pua̍t-á 番石榴、芭樂。瓜果類。葉對生,花白色,可以食用,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549 菠薐仔 pue-lîng-á/pe-lîng-á 菠菜。葉菜類,葉子略呈三角形,根部紅色,葉嫩綠,有甜味,含有豐富的鐵質。可供作蔬菜食用。
550 飛烏 pue-oo 飛魚、文鰩魚。魚類。身體長,呈現紡錘狀,背部為蒼黑色,腹部為白色。胸鰭很大,張開的時候看起來就像燕子的翅膀,能飛離水面數尺,蘭嶼為著名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