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沃花
|
ak-hue
|
澆花。
|
2
|
沃肥
|
ak-puî
|
澆肥。為植物澆水肥。
|
3
|
挽草
|
bán tsháu
|
用手拔草。
|
4
|
米
|
bí
|
去殼的稻穀。
細小成粒似米的東西。
指狀如米粒的果實、果肉。
計算長度的單位。
|
5
|
米絞
|
bí-ká
|
碾米機、精米機。將稻穀壓碎或者除去穀殼的機器。
碾米廠、精米廠。將稻穀壓碎或者除去穀殼的場所。
|
6
|
米間
|
bí-king
|
穀倉。存放稻米的地方。
碾米廠。有些碾米廠也兼有穀倉的功能,可以讓米農寄放稻米。
|
7
|
米攕
|
bí-tshiám
|
可以刺穿米袋取出米粒樣本的小工具。
|
8
|
米粟
|
bí-tshik
|
穀物。穀類作物的通稱。
|
9
|
木材
|
bo̍k-tsâi
|
截斷的原木,經過初步的製材加工,成為提供建築和製作器物用的材料。
|
10
|
挨米
|
e-bí
|
礱米、碾米。舊時用塗礱去除稻穀的外皮,現代改為機器去除稻穀的外皮,仍叫做「挨米」。
磨米。將米磨成米漿。
|
11
|
牛杙仔
|
gû-khi̍t-á
|
用來栓牛的小木樁。
|
12
|
牛鼻圈
|
gû-phīnn-khian
|
牛鼻環。用來套在牛鼻子上的器具。外觀為一個鐵環。
|
13
|
牛索
|
gû-soh
|
一端綁在牛鼻環上用來牽牛的繩子。
|
14
|
牛捽仔
|
gû-sut-á
|
趕牛的時候,用來抽打牛的鞭子。
|
15
|
牛擔
|
gû-tann
|
牛軛。一種架在牛背或脖子上以負載牛車或犁的拉力的器具。
|
16
|
牛喙罨
|
gû-tshuì-am
|
用來將牛嘴套住的器具。防止牛在耕作時吃東西。
戲稱口罩。
|
17
|
鄉村
|
hiong-tshun
|
農村、鄉下。鄉下的村落。
|
18
|
荒
|
白
hng
|
荒蕪。
|
19
|
荒埔
|
hng-poo
|
荒地。沒有開墾或已經荒蕪的土地。
|
20
|
風鼓
|
hong-kóo
|
早期一種分離不實稻穀與粗糠的器具。稻穀曬乾後,送進風鼓,經由風力吹送的力道,可分離出飽滿的稻穀、不實的稻穀及灰砂碎屑。灰砂碎屑由後方飛出當垃圾處理,不實穀物稱冇粟,可餵雞鴨,飽滿穀子挑進倉庫儲存。
水果名。或稱「香果」(hiang-kó)。
|
21
|
戽斗
|
hòo-táu
|
農家用來舀水的器具,形狀略似斗狀。
下排齒比上排齒突出的嘴形。俗稱「地包天」。
|
22
|
戽水
|
hòo-tsuí
|
潑水、灑水。
引水灌溉。
|
23
|
掖秧仔
|
iā ng-á
|
播稻種。秧田做好時,將發芽的稻穀撒在秧田裡,數日後便會長出秧苗。
|
24
|
掖種
|
iā-tsíng
|
播種、撒種。散播種子在土壤中,使其生長。
|
25
|
舀肥
|
iúnn-puî
|
指舊式的農業社會中,舀取排泄物做為肥料的行為。
|
26
|
爪仔
|
jiáu-á/niáu-á
|
竹製或鐵製的耙草爪形農具。
爪子。
|
27
|
尿桸
|
jiō-hia/liō-hia
|
農人在施肥時,用來舀水肥的杓子。
|
28
|
茭荖仔
|
ka-ló-á
|
簍。一種用來裝米的農具。
|
29
|
加擔
|
ka-tann
|
牛拉東西時架在牛脖子上的東西。
|
30
|
甲箬笠
|
kah-ha̍h-le̍h
|
用竹葉做成的斗笠。
|
31
|
𩛩肥
|
kauh-puî
|
將糞便、枯葉、垃圾等腐爛的有機廢棄物置於挖好的坑內,加水浸泡一段時間,讓它分解、發酵成為肥料。
|
32
|
鍥
|
keh/kueh
|
用來割草的農具,類似鐮刀。
|
33
|
鍥仔
|
keh-á/kueh-á
|
一種鐮刀,用來收割穀物或割茅草等。
|
34
|
耞仔
|
kénn-á/kínn-á
|
連耞。用以敲打穀物、豆類的農具,用竹、木製成,在頂端穿孔接榫,綁著兩束活動的竹筒。使用時,先把收割下來還連著稻穀的稻子平擺在廣場上,農人拿著連耞在稻穗上拍打,稻穀就會陸續掉落在地上,達到脫穀的目的。
|
35
|
牽牛
|
khan-gû
|
拉牛前進。
天牛。昆蟲的一種。
|
36
|
筧替
|
khiò
|
導水用的竹管,最常用於田裡。通常是竹管劈成兩半,打通各個關節,連接成一條水橋。
用導水管導水。
|
37
|
杙替
|
khi̍t
|
栓繫獸類或車船用的小木樁。
|
38
|
杙仔
|
khi̍t-á
|
木樁。形狀像釘子,下端尖尖可釘入地上。
車船邊木,用於堆高貨物防止掉落。
栓繫獸類或車船用的小木樁。如牧人隨身帶著,可隨時打在地上,方便繫牛繩的木樁。
|
39
|
鋸
|
kì/kù
|
用鋸子鋸物。
用來斷開木頭的工具,邊緣有尖齒。
|
40
|
激腦
|
kik-ló
|
蒸製樟腦油。以前提煉樟腦,是將樟樹皮削掉,再放入大木桶中,再用高壓氣蒸煮,來提煉樟腦。
|
41
|
筧
|
白
kíng
|
引導水用的竹管,最常用於田裡。通常是竹管劈成兩半,打通各個關節,連接成一條水橋。
|
42
|
揀茶
|
kíng-tê
|
篩選茶葉。在一堆烘焙過的茶葉中,挑選並加以分級,並剔除雜屑的工作,現在多為老婦人的副業。
|
43
|
割耙
|
kuah-pē
|
用來耙碎土塊並加以整平的一種農具。
|
44
|
割稻仔
|
kuah-tiū-á
|
收割稻子。
|
45
|
瓜笠仔
|
kue-le̍h-á
|
用竹篾和竹葉做成的斗笠。
|
46
|
六月冬
|
la̍k-gue̍h-tang/la̍k-ge̍h-tang
|
夏稻、夏穫。夏季收穫的農作物、第一期稻作所收成的農作物。
六月的收穫期。
|
47
|
磟碡
|
la̍k-ta̍k
|
用來壓埋土塊、雜草,將田地整平成軟泥的農具。外觀似「曰」字型,中間為一滾筒,軸心有葉片,前由牛隻拖行,人以兩腳於其上前後踩踏,以增加重量。
|
48
|
湳田
|
làm-tshân
|
爛泥田。
|
49
|
犁
|
lê
|
耕地用的農具。
使用犁頭耕地。
引申為猛衝、蠻幹。
低頭的樣子。
|
50
|
犁田
|
lê-tshân
|
耕田。用犁翻攪田土,準備耕種。
摔車、撇輪。騎摩托車摔車。摩托車頭沒控制好而翻覆在地上,很像牛犁在犁田一樣。是近年新創的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