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蓮蕉
|
liân-tsiau
|
草本植物。又稱為「美人蕉」,婚嫁常象徵「早生貴子」。
|
102
|
綠豆仔
|
li̍k-tāu-á
|
豆類。葉子呈卵狀菱形,開黃色蝶形花,花謝後結線形莢果。莢果內含綠色種子,種子可供煮湯或磨粉製成食品。
|
103
|
綠豆鬼
|
li̍k-tāu-kuí
|
外型小、質地過硬的綠豆,浸泡在水中無法泡開且久煮仍不爛,常被棄食。
|
104
|
菱角
|
lîng-kak
|
菱的果實,水生,秋天成熟。有二角或四角的外形,外殼為紫黑色,內部果肉為白色,生食或熟食皆可。
|
105
|
柳丁
|
liú-ting
|
瓜果類。呈圓球形,果頂有圓圈,表皮有溝紋,果肉為深黃色,汁多味甜。
|
106
|
榴槤
|
liû-liân
|
瓜果類。為榴槤樹之果實。形狀為球形或長橢圓形,表面有許多硬刺,果肉嫩甜綿蜜,口感像冰淇淋,有一股特殊的濃郁氣味,屬於熱帶水果,被稱為果王。
|
107
|
農作物
|
lông-tsok-bu̍t
|
栽種於農田的植物。
|
108
|
蘆黍
|
lôo-sé/lôo-sué
|
高粱。草本植物,性耐炎熱乾旱,金門、澎湖種植很多。最重要的用途為提供釀製高梁酒。
|
109
|
蕗蕎
|
lōo-giō
|
薤。一種像大蒜的植物,生長初期葉片像細蔥,莖端像韭菜;後期根莖鱗片結球像珠蔥。大多用來醃漬做成醬菜。
|
110
|
馬鈴薯
|
má-lîng-tsî/má-lîng-tsû
|
洋芋。根莖類。含有豐富澱粉,味道甘美。因為地下塊莖圓形如馬鈴狀,所以稱為「馬鈴薯」。在歐美為主食,臺灣則多作為蔬菜來搭配食用。
|
111
|
麻
|
白
muâ
|
桑本科植物的總稱,草本植物,莖部強韌,纖維長,可為紡織材料,果實可榨油或做為飼料。
喪服、孝服的名稱,是用「麻」的粗纖維做成的。
芝麻。
|
112
|
梅仔
|
muê-á/m̂-á
|
梅子。梅樹的果實。是一種核果,味道酸,可以醃製成蜜餞,生津止渴。
|
113
|
林菝仔
|
ná-pua̍t-á
|
番石榴、芭樂。瓜果類。葉對生,花白色,可以食用,富含維生素C。
|
114
|
荔枝
|
nāi-tsi
|
水果名。呈球形或卵圓形,外皮有紋狀,果肉白色多汁,味道甘美。其極品有名「玉荷包」者,價格甚為昂貴。
|
115
|
黃豆
|
n̂g-tāu
|
大豆。曬乾的毛豆。表皮呈現黃色的豆類,可用來製做豆腐、豆漿等食物。
|
116
|
薁蕘
|
ò-giô
|
愛玉子、愛玉。木本植物,果實球形,成熟後為黃綠色。將果實浸在水中搓揉,會滲出透明膠質,結成果凍,可用來做涼粉,為夏季清涼食品。
|
117
|
王梨
|
ông-lâi
|
鳳梨。瓜果類。原產南美洲,臺灣於清代康熙末年開始栽培。鳳梨一年四季都有生產,但生產旺季在四至八月。依照民間習俗,在商家開市拜拜或候選人競選時,大家總是拿鳳梨來祈福,因為它除了食用外,還存有閩南語「旺來」的吉祥含意。
|
118
|
烏璇石
|
oo-suān-tsio̍h
|
黑鑽石。瓜果類。一種蓮霧的品種。產於高雄市六龜區,果形大,無子多汁,果色深紅,甜度高,為了與屏東產的「烏真珠」(oo-tsin-tsu)一別苗頭,故命名為「烏璇石」。
|
119
|
烏豆
|
oo-tāu
|
黑豆。草本豆科植物。莢果有短柄,扁平線狀呈長橢圓形。可製成醬油做為調味料,或於中醫入藥,有解毒利尿的功效。
|
120
|
烏真珠
|
oo-tsin-tsu
|
黑珍珠。瓜果類。一種蓮霧品種的外號。盛產於屏東縣林邊鄉。因汁多,味甜,果皮顏色紅中帶黑,而且發亮,所以稱為「烏真珠」,是名貴的水果。
|
121
|
烏棗
|
oo-tsó
|
黑棗。瓜果類。呈球形或橢圓形,原色為黃色,貯藏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黑褐色,味甜。可食及作藥用。
|
122
|
芋
|
白
ōo
|
芋頭。根莖類。多肉,含豐富澱粉質,可供食用。葉大如短箭狀,有長柄,綠色。夏日開黃白色花,花單性,呈穗狀花序。根作鬚狀生於球莖下端。
|
123
|
芋仔
|
ōo-á
|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地下莖呈圓形或橢圓形,俗稱「芋頭」,含有豐富的澱粉質,為一般我們食用的部分。其地上莖稱芋稈(ōo-kuáinn),可做蔬菜。
|
124
|
芋莖
|
ōo-huâinn
|
芋的莖,可食用。
|
125
|
放屁豆
|
pàng-phuì-tāu
|
豆類。可採食,也可榨油。多分布在印度東部和埃及,臺灣各地也常可見到零星栽培。因為食用過後,會使人放屁,所以在南部又叫「放屁豆仔」。
|
126
|
白柚
|
pe̍h-iū
|
瓜果類。一種肉白汁多的柚子品種,形狀渾圓,體積比文旦大。
|
127
|
白韭菜
|
pe̍h-kú-tshài
|
韭黃,葉菜類。以遮光方式培育出來的韭菜,因為未行光合作用,所以顏色偏白黃,因此得名。
|
128
|
白菜
|
pe̍h-tshài
|
大白菜。葉菜類,又稱結球白菜。一種可食用的蔬菜,莖扁薄而白,葉闊大,呈淡綠色。
|
129
|
拍某菜
|
phah-bóo-tshài
|
茼蒿。植物名。菊科茼蒿屬,一年生草本。高至70公分,葉互生,邊緣有不規則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嫩莖及葉可食,為臺灣地區冬季盛產蔬菜之一。一般常用來搭配火鍋或鹹湯圓,由於莖葉的水分多,煮過後會大量失水,只剩一點點,會讓丈夫誤以為被妻子吃掉,所以舊時又稱之為「拍某菜」。
|
130
|
芳瓜
|
phang-kue
|
香瓜。瓜果類。一年生蔓生草本,原產於熱帶地方的印度和非洲一帶,可以食用。因為果實帶有香氣,所以稱「芳瓜」。
|
131
|
澎湖菜瓜
|
Phênn-ôo tshài-kue/Phînn-ôo tshài-kue
|
稜角絲瓜、角瓜。瓜果類。是澎湖特產的絲瓜,外表有條溝狀花紋,下大上小,呈圓錐狀。質脆味美,和臺灣絲瓜大相逕庭。因為有十個稜角,所以又叫「十捻」,和「雜念」諧音,有句歇後語「澎湖菜瓜──十捻」,就是從這個意象引申出來的。
|
132
|
椪柑
|
phòng-kam
|
橘子的一種。為臺灣特有的柑橘種類,果皮鼓起,鬆軟易剝,是年節喜慶常食用的水果。
|
133
|
蘋果
|
phông-kó
|
瓜果類。形狀近圓形,顏色有黃、紅、青綠色等,味道酸甜,也可用來造酒。
|
134
|
蘋果檨
|
phông-kó-suāinn
|
芒果的一種。為外國引進的改良品種,果粒扁長呈蛋形,果肉肥厚,果皮像蘋果般紅並帶斑點。又叫「愛文」(ài-bûn)。
|
135
|
葡萄
|
phû-tô
|
水果名。呈球形或者橢圓形,為紫色或淡綠色,果肉半透明,酸甜多汁,可以生食、乾製和釀酒。
|
136
|
枇杷
|
pî-pê
|
瓜果類。葉子與果實都呈現橢圓形,略似琵琶,果實可以食用,葉子和核可以入藥。
|
137
|
扁豆
|
pínn-tāu
|
皇帝豆、扁豆。豆類。莖蔓生,葉互生,有長柄,開白色或紫色花,莢果呈新月形,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可食用。豆粒極大,風味絕佳,居豆類之冠。
|
138
|
匏
|
pû
|
瓜果類。外觀呈葫蘆狀,為常見食材,可直接烹調,亦可製成菜乾。曬乾剖開除去中間乾燥的果肉後,可當作杓子使用。
|
139
|
匏仔
|
pû-á
|
匏瓜、葫蘆。瓜果類。莖細長,卷鬚會纏繞在其他物品之上。瓜果又粗又長,剛長出來的時候會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和藥用。也可用來做為舀水的工具,叫「匏桸」。
|
140
|
菝仔
|
pua̍t-á
|
番石榴、芭樂。瓜果類。葉對生,花白色,可以食用,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
141
|
菠薐仔
|
pue-lîng-á/pe-lîng-á
|
菠菜。葉菜類,葉子略呈三角形,根部紅色,葉嫩綠,有甜味,含有豐富的鐵質。可供作蔬菜食用。
|
142
|
黍
|
sé/sué
|
禾本植物。似小米而稍大,穀實白黃,具有黏性,可食亦可釀酒。也可泛指一般五穀雜糧。
|
143
|
黍仔
|
sé-á/sué-á
|
穀類。小米,或者泛稱大多數的五穀雜糧。
|
144
|
雪仔柑
|
seh-á-kam
|
雪柑、雪橙。水果名。柑橘類的品種之一,果實為圓形或長圓形,果皮為橙黃色,不易剝離,果肉多汁且味甘,酸度強。
|
145
|
西瓜
|
si-kue
|
瓜果類。果實外觀呈球形或橢圓形,果皮有白綠色的蛇斑,果肉通常為紅色或黃色,水分多,滋味甜,是夏天消暑解渴的好水果。
|
146
|
石榴
|
sia̍h-liû
|
瓜果植物。高約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果實熟時會自行裂開,種子多漿,可食。
|
147
|
仙桃
|
sian-thô
|
指神話故事中西天王母桃園中所栽種的桃子。
蛋黃果。俗稱仙桃。半落葉喬木,葉柄短,全綠,結核果,可供食用。果實成熟時外皮為橙黃色,果肉為橘黃色,很像煮熟的蛋黃。
|
148
|
仙草
|
sian-tsháu
|
脣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產於全省中、低海拔山野之地,屬於無汙染作物,其味甘、膠性重,經由採收、曬乾、洗淨、熬煮、萃取等加工程序製成仙草凍、仙草汁等食品。
|
149
|
釋迦
|
sik-khia
|
釋迦牟尼。佛教的始祖,簡稱「釋迦」。
釋迦果。水果一種。果肉乳白色,味道甜美,內含黑色有光澤的種子,外形為多角形的疣狀凸起,類似釋迦牟尼佛像的頭,所以稱為「釋迦」。在屏東的佛教信徒因為忌諱「釋迦牟尼」,所以改稱「貓梨仔」(niau-lâi-á)。
|
150
|
小玉仔
|
sió-gio̍k-á
|
小玉西瓜。瓜果類。果肉為黃色的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