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暗號
|
àm-hō
|
祕密的口令或記號。
|
2
|
尾聲
|
bué-siann/bé-siann
|
原指樂曲或套曲中的最後一樂章。現多用來指活動或事情快要結束的階段。
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
3
|
文
|
bûn
|
語言的符號,多指文字或文章。
文言。
斯文、文雅。
|
4
|
文言
|
bûn-giân
|
用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相對於白話。
|
5
|
文字
|
bûn-jī/bûn-lī
|
人類用來表示觀念、記錄語言的符號。
|
6
|
語
|
白
gí/gú
|
用口頭表達的話。
|
7
|
語言
|
gí-giân/gú-giân
|
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情達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
|
8
|
語法
|
gí-huat/gú-huat
|
語詞、語句形成的規律。
|
9
|
言
|
giân
|
話語,所說的話。
字。
|
10
|
言語
|
giân-gí/giân-gú
|
指人類所說的話,是用來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
|
11
|
言論
|
giân-lūn
|
言談。表示意見的言語。
|
12
|
言詞
|
giân-sû
|
由語言表達的詞句或語彙。
|
13
|
五四三
|
gōo-sì-sann
|
沒有意義、沒有內容的話。
|
14
|
語
|
文
gú
|
用口頭表達的話。
|
15
|
海口腔
|
hái-kháu-khiunn
|
由泉州同安腔而來,但腔調較同安腔更重,又因為說此腔調的人多居住在西部沿海與河口地帶,所以稱此種腔調為「海口腔」。從桃園市新屋西南角的蚵間村以南,一直沿著海岸線,直到嘉義的東石、蒜頭、布袋,都是泉州腔的勢力,這一長條的泉州腔因為處在海邊,故俗稱「海口腔」。最明顯的語音特徵就是陰上變調是中升調。
|
16
|
譀古
|
hàm-kóo
|
指荒誕不實際的故事。
誇張荒唐。
|
17
|
譀話
|
hàm-uē
|
空話。不切實際的話。
|
18
|
漢文
|
hàn-bûn
|
用漢字書寫的文言文。
|
19
|
漢字
|
hàn-jī/hàn-lī
|
用來記錄漢語的傳統文字。
|
20
|
好喙
|
hó-tshuì
|
嘴巴甜。
說好說歹、好言好語。
|
21
|
好話
|
hó-uē
|
讚美、好聽的話。
吉祥話。
|
22
|
號碼
|
hō-bé
|
表示事物次第的數目字。
|
23
|
方言
|
hong-giân
|
同一語言的地區或社會階層變體。
|
24
|
呼音
|
hoo-im
|
根據反切發出聲音以切得某字之音。
|
25
|
符號
|
hû-hō
|
含特別意義以供辨識的記號。
|
26
|
吩咐
|
huan-hù
|
叮嚀、叮囑。
口頭上派遺、囑咐。有上級命令下屬的意味。
交代。
預訂。
|
27
|
廢話
|
huì-uē
|
沒有意義的話。
|
28
|
音
|
im
|
聲響。
|
29
|
字
|
jī/lī
|
文字。書寫的符號,用來傳達訊息。
字據、證明文件較古的用法。
|
30
|
字母
|
jī-bú/lī-bú
|
拼音文字或音節文字的書寫符號,如希臘字母、阿拉伯字母、英文字母。
傳統聲韻學稱聲母的代表字為字母。如三十六字母。
|
31
|
字眼
|
jī-gán/lī-gán
|
指字、詞。
|
32
|
字爿
|
jī-pîng/lī-pîng
|
偏旁。指漢字合體字的上下左右任一部分。
|
33
|
字劃
|
jī-ue̍h/lī-ue̍h
|
筆畫、字畫。指字跡的一筆一畫,皆為組合成字的要件。
|
34
|
入聲
|
ji̍p-siann/li̍p-siann
|
漢語的調類之一,指以塞音為韻尾的促音節,現今華語音中已無入聲,但是在閩南語和客語中仍有保留。
|
35
|
加替
|
ka
|
名詞前綴。置於某些特定名詞之前形成完整的詞。可能為語言底層的殘留,所以一般用字不固定,有一些已與其他漢字組成固定詞彙。
|
36
|
交替
|
ka
|
動詞前綴。置於某些特定動詞之前形成完整的詞。可能為語言底層的殘留,所以一般用字不固定,有一些已與其他漢字組成固定詞彙。
|
37
|
誡
|
kài
|
格言、教條。
|
38
|
交代
|
kau-tài
|
囑咐、吩咐。
遞交、移交。
解釋、說明。
|
39
|
加話
|
ke-uē
|
廢話。無意義且多餘的話語。
爭論。
|
40
|
跤模手印
|
kha-bôo-tshiú-ìn
|
手印和腳印,因人各不同,易於辨識,所以供狀、契據等文件常以此為憑證。
|
41
|
尻川後話
|
kha-tshng-āu-uē
|
閒話、閒言閒語。
|
42
|
歁話
|
khám-uē
|
傻話。
|
43
|
口音
|
kháu-im
|
各地方所特有的說話方式及腔調。
|
44
|
口頭
|
kháu-thâu
|
指用言語表示,不是用文字或者行動來表明。
|
45
|
客話
|
Kheh-uē
|
客家話。
|
46
|
忌
|
khī
|
禁戒。
|
47
|
徛叉仔
|
khiā-tshe-á
|
叉號。用來表示「不認可」、「否定」的意義。
|
48
|
腔
|
白
khiunn
|
口音、說話的聲調和語氣。
|
49
|
腔口
|
khiunn-kháu
|
口音、腔調。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
|
50
|
記號
|
kì-hō
|
用做標記,可以清楚辨別的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