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炮仔
|
phàu-á
|
鞭炮。古時為了驅鬼,用火燃燒竹子,發出劈啪的響聲。現在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巨大聲響,常在喜慶時燃放。
|
102
|
浮動
|
phû-tāng
|
魚漂、浮漂。垂釣時拴在釣魚線上的浮物。
|
103
|
變猴弄
|
pìnn-kâu-lāng
|
耍猴戲。由訓練者指揮已經馴服的猴子表演的雜耍。
使花招作弄人。
|
104
|
布袋戲
|
pòo-tē-hì
|
掌中戲、布袋戲。是盛行於中國的閩南一帶及臺灣的木偶戲之一,因為木偶的身形如同布袋,又以手掌和五指操弄,所以又稱「掌中戲」。
|
105
|
跋替
|
pua̍h
|
跌、滾落。
賭博。
擲筊。
|
106
|
跋筊
|
pua̍h-kiáu
|
賭博。以金錢下注來決勝負的遊戲。
|
107
|
跋牌仔
|
pua̍h-pâi-á
|
用紙牌、骨牌、麻將牌等各樣賭具賭博。
|
108
|
歕雞胿仔
|
pûn ke-kui-á/pûn kue-kui-á
|
吹氣球。
|
109
|
歕觱仔
|
pûn pi-á
|
吹哨子。
|
110
|
不求人
|
put-kiû-jîn/put-kiû-lîn
|
如意。搔癢的器具,又叫做「孫仔手」(sun-á-tshiú)、「阿孫手」(a-sun-tshiú)。
打麻將的術語。胡牌者不吃牌而自摸,謂之「門前清,不求人。」
|
111
|
踅街
|
se̍h-ke/se̍h-kue
|
逛街。在街頭散步閒遊。
|
112
|
小鬼仔殼
|
siáu-kuí-á-khak
|
面具。
|
113
|
小丑仔
|
siáu-thiú-á
|
戲劇或馬戲團中表演滑稽逗趣腳色的人。
比喻舉止不莊重,善於逗趣的人。
|
114
|
相拍雞仔
|
sio-phah-ke-á/sio-phah-kue-á
|
鬥雞。禽鳥類。
使雞相鬥來決勝負的遊戲。
比喻好爭吵的人。
|
115
|
小旦
|
sió-tuànn
|
戲劇裡,飾演年輕貌美的女子的角色。
|
116
|
十八骰仔
|
si̍p-pat-tâu-á
|
骰子。一種遊戲或賭博用的小方塊。六面分別刻上一、二、三、四、五、六點,一、四漆紅色,其餘為黑色。
|
117
|
收音機
|
siu-im-ki
|
收聽無線電廣播的電器。
|
118
|
收集
|
siu-tsi̍p
|
聚集、蒐集。
|
119
|
收藏
|
siu-tsông
|
收集儲藏貴重的物品。
所收藏的物品。
|
120
|
泅
|
siû
|
游泳。
游水或戲水。
|
121
|
泅水
|
siû-tsuí
|
游泳。
|
122
|
賞月
|
siúnn-gue̍h/siúnn-ge̍h
|
觀賞月色。
|
123
|
耍替
|
sńg
|
玩、遊戲。
|
124
|
四色牌
|
sù-sik-pâi
|
一種賭博用的紙牌,尺寸只有食指大小,分為四種顏色,每色皆有如同象棋「將、士、象」等的字樣,是流行於福建地區及臺灣的民間娛樂。
|
125
|
仕
|
sū
|
做官、任職。
象棋中的棋子名。
|
126
|
骰仔
|
tâu-á
|
骰子。一種遊戲或賭博用的小方塊。六面分別刻上一、二、三、四、五、六點,一、四漆紅色,其餘為黑色。
|
127
|
底片
|
té-phìnn/tué-phìnn
|
照相時用來感光的膠片。
|
128
|
硩落去
|
teh--lo̍h-khì
|
壓下去。
押注、押下去。指賭博。
|
129
|
踢毽子
|
that-kiàn-tsí
|
用腳踢起毽子的遊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動。
|
130
|
拆票
|
thiah-phiò
|
買票。購買車票、入場票等票證。
撕票。撕毀票證或是殺害被綁架的人。
|
131
|
拆單
|
thiah-tuann
|
買票。
|
132
|
天九牌
|
thian-kiú-pâi
|
天九、牌九。一種紙牌或骨牌的賭博遊戲。
|
133
|
跳年
|
thiàu-nî
|
跳房子、跳格子。一種小孩子的遊戲。在地上畫上幾個方格子,排列成十字形或方形,遊戲者用單腳沿著地面邊跳邊踢瓦片或小石子,依次序經過各方格,跳完畢就可以占一個格子當作房子,不讓人經過。當全部的格子占滿之後,以占得多的為勝。
|
134
|
跳索仔
|
thiàu-soh-á
|
跳繩。一種跳過繩子的運動或遊戲。通常是雙手各抓繩子之一端,把繩子掄成圓圈,趁繩子靠近地面時起腳跳過去。有單腳跳、雙腳跳、交叉跳、轉身跳等多種花樣。
|
135
|
丑仔
|
thiú-á
|
滑稽的腳色。
|
136
|
塗尪仔
|
thôo-ang-á
|
土偶。用泥土捏成的小人像。
|
137
|
電影
|
tiān-iánn
|
把人物的動作、言語攝製成影片,利用強光映射在銀幕上,以供人觀賞的影戲。
|
138
|
電影戲園
|
tiān-iánn-hì-hn̂g
|
電影院。
|
139
|
燈猜
|
ting-tshai
|
燈謎。是元宵節或中秋節時的傳統活動之一,通常將謎語黏貼在花燈、牆壁上或是掛在繩子上供人猜射。
|
140
|
東
|
文
tong
|
方位名,與「西」相對。
主人。
向贏錢的賭徒抽取一部分的利益給提供賭博場所的人。
|
141
|
東筊
|
tong kiáu
|
賭博時向贏家抽頭。
|
142
|
童謠
|
tông-iâu
|
兒童吟唱的歌謠。
|
143
|
雜誌
|
tsa̍p-tsì
|
含有多類文章,定期出版的刊物。
|
144
|
走相逐
|
tsáu-sio-jiok/tsáu-sio-lip
|
賽跑。
你跑我追、互相追逐的遊戲。
|
145
|
走相掠
|
tsáu-sio-lia̍h
|
你跑我追、被抓到的當鬼的遊戲。
|
146
|
柴頭尪仔
|
tshâ-thâu-ang-á
|
木偶、木頭人。
指像木頭一樣,沒有反應,沒有表情的人。
|
147
|
插牌
|
tshap-pâi
|
洗牌。把紙牌適度的摻和均勻,重整序次。
|
148
|
捙輾斗
|
tshia-liàn-táu
|
翻跟斗、翻跟頭。
|
149
|
韆鞦
|
tshian-tshiu
|
鞦韆。一種遊戲和運動的器具。在ㄇ形的木架或鐵架上,繫上兩根等長的繩子,下面拴上一塊平版。人可站在或坐在板子上,用身體或腳蹬的力量前後擺盪。
|
150
|
蹌箍螺
|
tshiáng-khoo-lê
|
兒童遊戲的一種。單腳繞圈而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