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
豬跤
|
ti-kha/tu-kha
|
豬腳。豬腿的下部位,包括豬蹄和上面的筒狀部分。
|
702
|
豬跤箍
|
ti-kha-khoo/tu-kha-khoo
|
指切成塊狀的豬腳。
|
703
|
豬跤麵線
|
ti-kha-mī-suànn/tu-kha-mī-suànn
|
豬腳麵線。豬腳與麵線一起煮成的食物,民間習俗認為吃豬腳麵線可以去除霉運。過生日的時候也常食用豬腳麵線,象徵長壽。
|
704
|
豬肝
|
ti-kuann/tu-kuann
|
豬的肝臟。
|
705
|
豬心
|
ti-sim/tu-sim
|
豬的心臟。
|
706
|
豬頭皮
|
ti-thâu-phuê/tu-thâu-phê
|
豬頭部分的皮肉。
腮腺炎。病名。一種由病毒引發急性傳染病。患部通常在耳下的腮腺。發病時會發燒,腮腺所在位置會浮腫、疼痛。五到十歲小孩最容易感染,患過一次就終身免疫。成人若染上,有時會有其他併發症。
|
707
|
豬腸仔
|
ti-tn̂g-á/tu-tn̂g-á
|
豬腸子。
|
708
|
豬肚
|
ti-tōo/tu-tōo
|
豬的胃。
|
709
|
豬菜
|
ti-tshài/tu-tshài
|
番薯藤。通常連葉帶藤切成小段拿來餵食豬隻。
|
710
|
豬舌
|
ti-tsi̍h/tu-tsi̍h
|
豬的舌頭。
|
711
|
點心
|
tiám-sim
|
有別於正餐所吃的食物,如糕餅類、小吃等。
|
712
|
點心擔
|
tiám-sim-tànn
|
賣點心小吃的攤販。
|
713
|
鼎疕
|
tiánn-phí
|
鍋巴。煮飯時黏結在鍋底上的一層燒焦米飯,通常呈微黃或黑色。
|
714
|
鼎邊趖
|
tiánn-pinn-sô
|
一種小吃。以麵糊在熱鍋上急敷,隨即將薄糊取下,切成長條狀,再加入蔥、薑、魷魚、香菇、金針、肉等煮熟即成。
|
715
|
竹筍
|
tik-sún
|
竹子地下莖所生的嫩芽。可供食用,亦可入藥,有消渴、利尿的療效。
|
716
|
竹蟶
|
tik-than
|
貝類。蟶的一種。外型細長有如竹筒,所以稱為竹蟶。
|
717
|
甜瓜
|
tinn-kue
|
香瓜。瓜果類。一年生蔓生草本,原產於熱帶地方的印度和非洲一帶,果實帶有香氣,可以食用。
|
718
|
甜粿
|
tinn-kué/tinn-ké
|
甜年糕。
|
719
|
甜路
|
tinn-lōo
|
甜品、甜食。甜味點心的總稱。
|
720
|
甜豆
|
tinn-tāu
|
甜豌豆。甜度比豌豆高,是新的品種,多用來炒食。
|
721
|
甜茶
|
tinn-tê
|
加了糖的茶,通常是指訂婚或結婚時,用來招待客人的飲料。
|
722
|
甜湯
|
tinn-thng
|
製成湯狀的甜食。
|
723
|
中晝
|
tiong-tàu
|
中午、午時。
指午餐。
|
724
|
中晝飯
|
tiong-tàu-pn̄g
|
中餐、午飯。
|
725
|
中晝頓
|
tiong-tàu-tǹg
|
午餐、午飯。
|
726
|
中秋餅
|
Tiong-tshiu-piánn
|
月餅。一種包餡的糕餅點心,為中秋節應時的食品。
|
727
|
長年菜
|
tn̂g-nî-tshài
|
葉菜類。多指煮熟的整片芥菜。藉著切成長條的芥菜來象徵長壽。
|
728
|
肚
|
tóo
|
腹部、肚子。
稍微突起的肌肉。
護腰帶、荷包。
|
729
|
肚
|
tōo
|
腹部、肚子。
牲畜的胃。
心腸、肚量。
|
730
|
度小月
|
tōo-sió-gue̍h/tōo-sió-ge̍h
|
指度過較不景氣的時機。
臺南擔仔麵的名店。
|
731
|
早起
|
tsá-khí
|
早上、早晨。
早餐。
|
732
|
早起頓
|
tsá-khí-tǹg
|
早餐、早飯。
|
733
|
早頓
|
tsá-tǹg
|
早餐。
|
734
|
早齋
|
tsá-tsai
|
早上吃素。
|
735
|
榨菜
|
tsà-tshài
|
將變種芥菜膨大成瘤狀的莖,加辣椒、香料等醃製成硬脆的食品。以大陸四川涪陵所生產的最有名。
|
736
|
齋
|
文
tsai
|
素食的餐飯。
書房、學舍。
|
737
|
在來米
|
tsāi-lâi-bí
|
臺灣稻米類型之一。屬於秈稻型的稻米。臺灣早期由中國大陸引入秈稻品種,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粳稻品種。為了區別起見,改良後的秈稻品種稱作「在來米」;改良後的粳稻品種則稱作「蓬萊米」(hông-lâi-bí)。
|
738
|
粽
|
tsàng
|
端午節節慶食品,以竹籜或月桃葉包裹糯米及餡料,綁成角錐形,蒸煮之後撥開竹籜食用,有多種口味。
|
739
|
柴魚
|
tshâ-hî/tshâ-hû
|
鰹魚乾。將鰹魚除去內臟後蒸熟,再用慢火烘烤成堅硬薰黃的魚乾,然後刨成薄片。因形狀和顏色像柴,所以稱為「柴魚」。
|
740
|
菜
|
tshài
|
青菜。
指一道道的料理。
指素食。
|
741
|
菜鴨
|
tshài-ah
|
專門養來食用的鴨子。
|
742
|
菜尾
|
tshài-bué/tshài-bé
|
殘羹、剩菜。多指喜宴中大家吃不完所剩下的菜餚。
|
743
|
菜花
|
tshài-hue
|
花椰菜。葉菜類。為甘藍的變種,莖硬而肥大,葉寬大,基部鈍形,邊緣呈波狀,平滑無毛。花部成肉質塊狀,可供食用。
尖銳溼疣,也稱性器疣或性病疣,俗稱椰菜花或菜花,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臺南、高雄一帶,對韭菜花的簡稱。
|
744
|
菜燕
|
tshài-iàn
|
洋菜、洋粉。由石花菜或龍鬚菜等紅藻體內抽出來的膠狀物質,可用於製造布丁、羊羹等食品。
|
745
|
菜油
|
tshài-iû
|
利用油菜的種子所壓榨出來的食用油。
|
746
|
菜擴
|
tshài-khok
|
大頭菜。根莖類。甘藍菜的一種,莖部肥大成圓球狀,口感如同瓜果,可煮湯。
|
747
|
菜瓜
|
tshài-kue
|
絲瓜。瓜果類。一年生草本,果實長形,嫩時可供食用,成熟後內多網狀纖維,可以用來做菜瓜布。
|
748
|
菜包
|
tshài-pau
|
用豬肉、蝦仁、香菇及蘿蔔絲等為內餡,再用糯米糰包成橢圓形,放在棕葉上用蒸籠蒸。使用的時節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冬至等。
|
749
|
菜配
|
tshài-phuè/tshài-phè
|
菜肴。
|
750
|
菜脯
|
tshài-póo
|
蘿蔔乾。蘿蔔切條晾晒,等到稍微柔軟後,再用鹽和香料搓拌的加工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