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珊瑚
|
suan-ôo
|
刺絲胞動物(腔腸動物)。生活在暖海中,由許多珊瑚蟲集結而成,呈樹枝狀,有白、紅、粉紅等色。經過加工後,可做成各類飾品。
|
122
|
鱈魚
|
suat-hî/suat-hû
|
常見食用魚。產於寒冷的深海,肉為雪白色,質細而嫩。清蒸、煎炸皆宜。
|
123
|
𩸙
|
tāi
|
鯉魚。魚類。嘴的外觀呈鈍圓形,有長短觸鬚各一對。脊鰭長、尾鰭分叉。以水草及魚蝦貝類為食物。現在大多以人工飼養為主,主要做為食用魚。
|
124
|
𩸙仔
|
tāi-á
|
鯉魚。魚類。嘴的外觀呈鈍圓形,有長短觸鬚各一對。脊鰭長、尾鰭分叉。以水草及魚蝦貝類為食物。現在大多以人工飼養為主,主要做為食用魚。
|
125
|
豆腐鯊
|
tāu-hū-sua
|
魚類。鯨鯊,體長在八到十五公尺之間,有時可達十八公尺,是現存最大型的海洋魚類。因肉質白而細嫩如豆腐,在臺灣稱之為「豆腐鯊」。
|
126
|
蟶
|
than
|
貝類。外殼窄長呈剃刀狀,斧足大而活躍,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生長於潮間帶的泥沙中。肉質與牡蠣相似,味美可食。
|
127
|
䖳
|
thē
|
水母。刺絲胞動物(腔腸動物)。身體呈現透明,上有如傘的頭蓋,其下有多隻觸角,品種繁多,常有劇毒,亦有可食者。可食者曬乾後製成「海蜇皮」,為口感爽脆富彈性的涼拌菜。
|
128
|
塗龍
|
thôo-liông
|
土龍、蛇鰻。魚類。蛇鰻科,外觀如同鱸鰻,頭部較為方正,被認為是舒筋活骨的燉補食材,價格十分昂貴。
|
129
|
塗虱
|
thôo-sat
|
小鯰魚。魚類。背鰭大且長,為溫水性魚類。因雌魚成長速度較雄魚快,體型也較大,肉質鮮美,所以具有養殖價值。
|
130
|
塗魠
|
thôo-thoh
|
土托魚。魚類。身體扁長,牙齒銳利,為外洋或沿海性的大型掠食魚類。主產地為臺灣西南沿海。北部稱「疏齒」(se-khí)。著名的「塗魠魚羹」(thôo-thoh-hî kenn)就是以炸土托魚塊為主要材料,勾芡烹煮而成。
|
131
|
竹蟶
|
tik-than
|
貝類。蟶的一種。外型細長有如竹筒,所以稱為竹蟶。
|
132
|
菜蟳
|
tshài-tsîm
|
甲殼類動物。蟳類的一種,多肉。
|
133
|
草蝦
|
tsháu-hê
|
草對蝦。甲殼類節肢動物。全身覆蓋土色及黑褐色條紋,尾扇為紅色,可食用。現多為人工養殖,是臺灣重要水產養殖對象之一。
|
134
|
草魚
|
tsháu-hî/tsháu-hû
|
魚名。一種可食用的淡水魚,身體近似圓筒形,青黃色,有側腺,吃水草維生。
|
135
|
刺䲅
|
tshì-kui
|
六斑刺河豚。魚類。全身除吻端和尾鰭外,密佈長棘,頭部的棘較身體上之棘為長,無毒,味道鮮美,是饕客喜歡品嚐的一種海鮮。
|
136
|
赤鯮
|
tshiah-tsang
|
魚類。腹部呈白色,體側扁而鮮紅,身體多處部位有黃色斑點或斑紋。身長約二十到二十五公分,遍布臺灣四周的海域,以小魚、小蝦及透抽等為食。是屬於較高級的魚類。
|
137
|
蠘仔
|
tshi̍h-á
|
梭子蟹。甲殼類動物。殼兩端尖,狀如梭子,螯較為細長,有鋸齒。棲息於海底,可食用,肉質鮮美。
|
138
|
串仔
|
tshǹg-á
|
鮪魚。魚名。一種常見的食用魚,屬於迴游性魚類,肉質鮮美,可製生魚片或魚罐頭。
|
139
|
蟳
|
tsîm
|
甲殼類動物。海水蟹的一種,螯較為細長,比起螃蟹更為珍貴。
|
140
|
蟳仔
|
tsîm-á
|
螃蟹。甲殼類動物,分成頭、胸、腹等三部位,有兩隻強而有力的大螯腳,腹面密被著軟毛,棲息於水草、泥沙的淺海海底或潛伏在石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