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下港
|
ē-káng
|
指臺灣南部地方。
|
2
|
外位
|
guā-uī
|
外地。本地以外的地方。
|
3
|
海
|
hái
|
地球上鄰接大陸的水域。
|
4
|
海面
|
hái-bīn
|
海水的表面。
|
5
|
海岸
|
hái-huānn
|
海濱。銜接海洋邊緣的陸地。
海堤。隔離陸地與海的堤防,用以防止波浪的侵蝕及其他災害。
|
6
|
海洋
|
hái-iûnn
|
大海。海與洋的總稱。
|
7
|
海峽
|
hái-kiap
|
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片海域的狹窄水道。
|
8
|
海墘
|
hái-kînn
|
海邊、海濱、海岸。鄰接海洋邊緣的陸地。
|
9
|
海埔
|
hái-poo
|
海埔地、潮埔。潮流搬運沙泥堆積於潮間帶,所形成寬闊平坦的泥地。
|
10
|
海沙埔
|
hái-sua-poo
|
海灘。泛稱海邊的沙地。
|
11
|
海底
|
hái-té/hái-tué
|
海洋的底部。
|
12
|
海島
|
hái-tó
|
海洋上的島嶼。
|
13
|
荒埔
|
hng-poo
|
荒地。沒有開墾或已經荒蕪的土地。
|
14
|
河
|
hô
|
流水、水道的通稱。
像河一樣的物體。
|
15
|
磺水
|
hông-tsuí
|
溫泉、溫泉水。臺灣北部的溫泉多為硫磺泉,所以稱溫泉為「磺水」。
|
16
|
府城
|
Hú-siânn
|
古時候比縣高一級的地方政府所在地。
臺南市的舊稱。清朝臺灣府設在現今的臺南市。因為臺南市具有文化古都的地位,現今仍有人沿用舊稱。
|
17
|
岸
|
白
huānn
|
水域邊緣高出水面的地方。
田地周圍高出的邊界。
|
18
|
火山
|
hué-suann/hé-suann
|
因地熱作用,使地下岩漿所噴出的熔岩、岩塊及其他物質堆積在地面而形成的錐形山。
|
19
|
鹽埕
|
iâm-tiânn
|
海邊曬鹽的地方。
|
20
|
沿海
|
iân-hái
|
靠近海邊的地區。
|
21
|
洋
|
白
iûnn
|
比海更大的水域。
西方的、外國的。
|
22
|
熱帶
|
jia̍t-tài/lia̍t-tài
|
地球表面位在赤道與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此地帶受到太陽照射能量最多,全年溫度高且變化不大。
|
23
|
日
|
ji̍t/li̍t
|
太陽。
計算天數的單位。
日本的省稱。
|
24
|
角勢
|
kak-sì
|
地方、一帶。
|
25
|
江
|
kang
|
大的河流。
姓氏。
|
26
|
溝
|
白
kau
|
人工挖掘的水路。
溪河的小支流。
|
27
|
崁替
|
khàm
|
覆蓋在器物上的東西。
覆蓋。
隱瞞。
蓋印章。
山崖。指較陡直的崖面,或河階地型。
|
28
|
崁跤
|
khàm-kha
|
懸崖下。
地名。為常見依地形命名的地名。
|
29
|
崁頂
|
khàm-tíng
|
山崖上。
|
30
|
溪
|
khe/khue
|
河川。
|
31
|
溪仔
|
khe-á/khue-á
|
溪、小溪。
|
32
|
溪仔墘
|
khe-á-kînn/khue-á-kînn
|
河岸、溪畔。溪河的岸邊。
|
33
|
溪溝
|
khe-kau/khue-kau
|
夾在兩山之間的溪水。
|
34
|
溪埔
|
khe-poo/khue-poo
|
溪灘、河灘。河川兩旁的沙石地或草生地。
|
35
|
坑
|
白
khenn/khinn
|
山谷、溪谷。
|
36
|
坑溝
|
khenn-kau/khinn-kau
|
山間水溝或大水坑。
|
37
|
坑崁
|
khenn-khàm/khinn-khàm
|
山崖、山谷。
|
38
|
窟
|
khut
|
窪。
凹陷處。
計算窪、穴的單位。
|
39
|
𣮈頭山
|
khu̍t-thâu-suann
|
禿山。寸草不生的山。
|
40
|
崎替
|
kiā
|
斜坡。
陡峭。
|
41
|
崎仔
|
kiā-á
|
小山坡。
|
42
|
金山
|
kim-suann
|
出產黃金的山。
|
43
|
墘替
|
kînn
|
器物的邊緣。
指位置上處於邊緣的部分。
|
44
|
懸低坎
|
kuân-kē-khám
|
地面有高低落差不平順。
|
45
|
懸山
|
kuân suann
|
高山。
|
46
|
內山
|
lāi-suann
|
深山裡面。
|
47
|
內地
|
lāi-tē/lāi-tuē
|
距離邊界、沿海或港埠較遠的內陸地區。
|
48
|
南
|
lâm
|
方位名。早晨面朝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
|
49
|
南洋
|
Lâm-iûnn
|
中國清末時稱江蘇省等沿海地區一帶為南洋。
群島名,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泛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諸群島。
|
50
|
南極
|
lâm-ki̍k
|
地球的最南端,南緯九十度上。
|
51
|
南爿
|
lâm-pîng
|
南邊。南方。
|
52
|
里
|
lí
|
行政區域名。指居所、居處或聚落。
計算長度的單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現今一里等於五百公尺,一公里等於一千公尺,也等於三千三百台尺。
|
53
|
龍脈
|
liông-me̍h
|
山脈。
地脈。指土地的脈絡、地形的走勢。後指風水師形容地形的好壞。
|
54
|
漉糊糜
|
lo̍k-kôo-muê/lo̍k-kôo-bê
|
爛泥。稀爛的軟泥。又稱為「漉糊仔糜」。
|
55
|
瀨
|
luā
|
河流中的急流和淺灘。
|
56
|
崙仔
|
lūn-á
|
小山丘、小土坡。
|
57
|
嶺
|
白
niá
|
有道路可通的山頂。
|
58
|
陵替
|
niā
|
地勢或海面隆起的部分。
某些動物的背部。
|
59
|
爛塗
|
nuā-thôo
|
爛泥巴。
|
60
|
爛塗糜
|
nuā-thôo-muê/nuā-thôo-bê
|
爛泥漿。淤積混濁的泥漿。
|
61
|
湖
|
ôo
|
被陸地包圍,匯集大水的地方,或指曾是湖泊的小盆地。
|
62
|
北
|
白
pak
|
方位名。與「南」相對。
臺灣北部。
|
63
|
北京
|
Pak-kiann
|
城市名。位於中國河北省西北方,永定河北岸。名勝古蹟很多,是文化中心,也是一個陸運樞紐及軍政中心。
|
64
|
北極
|
pak-ki̍k
|
地球沿南北向的地軸旋轉,而此地軸的北端,稱為「北極」。
|
65
|
北部
|
pak-pōo
|
指某一地的北方區域。
|
66
|
平埔
|
pênn-poo/pînn-poo
|
平地、平野、平坦而空曠的原野。
|
67
|
平地
|
pênn-tē/pînn-tuē
|
平坦的土地。
|
68
|
浮崙
|
phû-lūn
|
沙洲。江海河流中由泥沙淤積而成的陸地。
|
69
|
邊
|
文
pian
|
地界。
止境。
|
70
|
埔
|
poo
|
泛指平坦的地方。
|
71
|
埠
|
俗
poo
|
水邊停泊船隻的地方。
|
72
|
本地
|
pún-tē/pún-tuē
|
居住在某地區的人自稱該地為「本地」。
|
73
|
西
|
白
sai
|
方位名。與「東」(tang)相對。西為太陽落下的方向。
|
74
|
西北
|
sai-pak
|
方位名。介於西方及北方之間。
|
75
|
西爿
|
sai-pîng
|
方位名。西邊、西方。
|
76
|
山
|
文
san
|
地形隆起的部分。
|
77
|
西
|
文
se
|
方位名。與「東」(tong)相對。西為太陽落下的方向。
|
78
|
勢
|
文
sè
|
地理形貌。
局面、情勢。
權力。
狀態、樣子。
心理上的感受。
|
79
|
世界
|
sè-kài
|
指地球上所有的地方或國家。
有高級、超級的形容意思。
|
80
|
死窟仔水
|
sí-khut-á-tsuí
|
死水。停聚而不能流通的水。
|
81
|
城
|
白
siânn
|
城牆。
都市。指範圍大、人口多,為文化、政治、經濟的都市。相對於「鄉」(hiong)。
城池。
|
82
|
城
|
文
sîng
|
釋義參見【城】siânn 條。
|
83
|
沙
|
白
sua
|
非常細碎的石子。
摸起來灰塵很多的樣子或是質感粗糙。
瓜果肉質鬆散,像沙子一樣。
|
84
|
沙漠
|
sua-bo̍k
|
地面覆蓋沙土,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土地。多分布在副熱帶高壓帶,年平均雨量不足二百五十公釐。
|
85
|
沙崙
|
sua-lūn
|
沙丘。
|
86
|
沙埔
|
sua-poo
|
溪流邊平坦的沙地。
|
87
|
沙線
|
sua-suànn
|
沙洲。
|
88
|
山
|
白
suann
|
地形隆起的部分。
陸地。
旱地。
|
89
|
山尾溜
|
suann-bué-liu/suann-bé-liu
|
山頂。
|
90
|
山腰
|
suann-io
|
半山腰、半山坡。半山處,介於山頂和山腳部分。
|
91
|
山溝
|
suann-kau
|
山澗、山谷。
|
92
|
山跤
|
suann-kha
|
山腳。山下靠近平地的部分。
|
93
|
山崁
|
suann-khàm
|
山崖。山陡直的側面。
|
94
|
山谷
|
suann-kok
|
山溝。兩山之間低窪且狹窄的地方。
|
95
|
山崙
|
suann-lūn
|
指地勢較一般平原為高的小山丘。
|
96
|
山嶺
|
suann-niá
|
山脈。連綿的高山。
|
97
|
山坪
|
suann-phiânn
|
山坡地。山凹間或山麓上較平坦的地或可耕地。
|
98
|
山勢
|
suann-sè
|
山的形勢。
|
99
|
山頭
|
suann-thâu
|
山頂。
喪葬用語,指墓的位置所在。
|
100
|
山頂
|
suann-tíng
|
山的最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