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作物

有238筆,第1頁

序號1紅肉李
序號 1
詞目 紅肉李
音讀 âng-bah-lí
華語釋義 李子的品種之一。在臺灣的李子當中,是最大型的品種,盛產季節在五、六月間,成熟後,果皮呈紫紅色,果肉為深紅色,皮薄肉厚,並帶有微微的酸味。
序號2紅莧菜
序號 2
詞目 紅莧菜
音讀 âng-hīng-tshài
華語釋義 蔬菜名。莖細長,葉呈菱狀卵圓形,有全綠與帶紅兩種,全綠色稱為「莧菜」,帶有紅色者稱為「紅莧菜」。花黃綠色,莖嫩,葉可食。臺灣常見的蔬菜,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兩縣為多。
序號3紅柿
序號 3
詞目 紅柿
音讀 âng-khī
華語釋義 甜柿、軟柿。瓜果類。成熟後,有的加工去澀方可食用,有的可以直接採食,口感甜軟,也可以先削皮,然後曬乾或烘乾,做成柿餅。
序號4紅豆仔
序號 4
詞目 紅豆仔
音讀 âng-tāu-á
華語釋義 豆類。葉為複葉,由三枚小葉組成,莢細長,表面光滑無毛,內含七至十粒暗紅色種子,此種子即為「紅豆仔」。
序號5紅菜
序號 5
詞目 紅菜
音讀 âng-tshài
華語釋義 紅鳳菜。葉菜類。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菊科植物,莖幹分枝繁多,葉呈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葉背為紫紅色,且煮熟後的汁液亦呈紫紅色,因此閩南語大都稱做「紅菜」。 茄子。臺南、高雄一帶,因茄子的外形隱喻男性生殖器而避用,改稱為「紅菜」。
序號6紅菜頭
序號 6
詞目 紅菜頭
音讀 âng-tshài-thâu
華語釋義 胡蘿蔔、紅蘿蔔。根莖類。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所以在日治時代又叫「人蔘」,也有臺灣人學日語「人蔘」發音,稱之為jîn-jín 或lîn-jím。
序號7紅棗
序號 7
詞目 紅棗
音讀 âng-tsó
華語釋義 瓜果類。一種棗類。晒乾之後表皮呈紅色,所以叫做「紅棗」,可入藥。
序號8肉豆
序號 8
詞目 肉豆
音讀 bah-tāu
華語釋義 扁豆、沿籬豆、蛾眉豆。豆類。莢果扁平略弓曲,有紅、白兩種花系,可供食用。
序號9慢冬
序號 9
詞目 慢冬
音讀 bān-tang
華語釋義 指二期稻作。
序號10馬齒豆
序號 10
詞目 馬齒豆
音讀 bé-khí-tāu
華語釋義 蠶豆。豆類,莖粗大,偶數羽狀複葉,互生。春天開蝶形花,莢果為狹長橢圓形、稍扁平、肥厚、被細毛。種子橢圓形,可食用及入藥,莖葉可作綠肥。
序號11馬薺
序號 11
詞目 馬薺
音讀 bé-tsî
華語釋義 荸薺。根莖類。生於溼地或沼澤,地下莖呈球形,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
序號12麥
序號 12
詞目
音讀 be̍h
華語釋義 穀類。為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夏月開花結實,種子可以用來磨麵粉,製糖或者釀酒。
序號13麥仔
序號 13
詞目 麥仔
音讀 be̍h-á
華語釋義 麥子。穀類。遍植於中國大陸北方,可分為大麥、小麥,夏季開花結穗。它可用來磨成麵粉,也可製糖和釀酒。
序號14敏豆
序號 14
詞目 敏豆
音讀 bín-tāu
華語釋義 四季豆。豆類。莖細長,纏繞於其他物體上,葉互生,夏開白色或粉紅色蝶形花。果實呈橢圓形,藏於肉質長筴中,有白色、褐色或黑色等不同顏色,豆莢及果實可供食用。
序號15木瓜
序號 15
詞目 木瓜
音讀 bo̍k-kue
華語釋義 番木瓜。植物名,也稱為「木瓜」。番瓜木科番木瓜屬,草質小喬木。葉具長柄,掌狀分裂。全株有乳汁,雌雄異株,果實卵圓形或橢圓形,成熟後為黃色。供生食或製果汁,可入藥。 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花分紅白,梨果也稱為「木瓜」,橢圓形。原產於中國大陸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可食亦可供藥用。
序號16木耳
序號 16
詞目 木耳
音讀 bo̍k-ní
華語釋義 蕈菇類。生長在朽腐的樹幹上,成片狀,一邊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絲體生長後,生子實體,形狀長得像人的耳朵,徑大約一公寸,內面平滑,呈現暗褐色,外面有柔軟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以供食用。
序號17文旦
序號 17
詞目 文旦
音讀 bûn-tàn
華語釋義 瓜果類。果實呈上小下大的洋梨形,果皮粗,呈淺綠色,果肉呈淡黃白色,白底透紅,紅色稍紅等幾種,柔軟多汁,氣味芳香。臺灣地區以麻豆文旦為最有名。
序號18牛𡳞脬檨
序號 18
詞目 牛𡳞脬檨
音讀 gû-lān-pha-suāinn
華語釋義 瓜果類。芒果的一種品名,大小及外形像牛的陰囊。
序號19番薯
序號 19
詞目 番薯
音讀 han-tsî/han-tsû
華語釋義 地瓜、甘藷。根莖類。除了供食用外,還能製成澱粉或粉絲;也可以作為酒精、燒酒、飴糖、醋、醬油等釀造原料。
序號20薟薑仔
序號 20
詞目 薟薑仔
音讀 hiam-kiunn-á
華語釋義 辣椒。
有238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1 紅肉李 âng-bah-lí 李子的品種之一。在臺灣的李子當中,是最大型的品種,盛產季節在五、六月間,成熟後,果皮呈紫紅色,果肉為深紅色,皮薄肉厚,並帶有微微的酸味。
2 紅莧菜 âng-hīng-tshài 蔬菜名。莖細長,葉呈菱狀卵圓形,有全綠與帶紅兩種,全綠色稱為「莧菜」,帶有紅色者稱為「紅莧菜」。花黃綠色,莖嫩,葉可食。臺灣常見的蔬菜,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兩縣為多。
3 紅柿 âng-khī 甜柿、軟柿。瓜果類。成熟後,有的加工去澀方可食用,有的可以直接採食,口感甜軟,也可以先削皮,然後曬乾或烘乾,做成柿餅。
4 紅豆仔 âng-tāu-á 豆類。葉為複葉,由三枚小葉組成,莢細長,表面光滑無毛,內含七至十粒暗紅色種子,此種子即為「紅豆仔」。
5 紅菜 âng-tshài 紅鳳菜。葉菜類。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菊科植物,莖幹分枝繁多,葉呈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葉背為紫紅色,且煮熟後的汁液亦呈紫紅色,因此閩南語大都稱做「紅菜」。 茄子。臺南、高雄一帶,因茄子的外形隱喻男性生殖器而避用,改稱為「紅菜」。
6 紅菜頭 âng-tshài-thâu 胡蘿蔔、紅蘿蔔。根莖類。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所以在日治時代又叫「人蔘」,也有臺灣人學日語「人蔘」發音,稱之為jîn-jín 或lîn-jím。
7 紅棗 âng-tsó 瓜果類。一種棗類。晒乾之後表皮呈紅色,所以叫做「紅棗」,可入藥。
8 肉豆 bah-tāu 扁豆、沿籬豆、蛾眉豆。豆類。莢果扁平略弓曲,有紅、白兩種花系,可供食用。
9 慢冬 bān-tang 指二期稻作。
10 馬齒豆 bé-khí-tāu 蠶豆。豆類,莖粗大,偶數羽狀複葉,互生。春天開蝶形花,莢果為狹長橢圓形、稍扁平、肥厚、被細毛。種子橢圓形,可食用及入藥,莖葉可作綠肥。
11 馬薺 bé-tsî 荸薺。根莖類。生於溼地或沼澤,地下莖呈球形,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
12 be̍h 穀類。為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夏月開花結實,種子可以用來磨麵粉,製糖或者釀酒。
13 麥仔 be̍h-á 麥子。穀類。遍植於中國大陸北方,可分為大麥、小麥,夏季開花結穗。它可用來磨成麵粉,也可製糖和釀酒。
14 敏豆 bín-tāu 四季豆。豆類。莖細長,纏繞於其他物體上,葉互生,夏開白色或粉紅色蝶形花。果實呈橢圓形,藏於肉質長筴中,有白色、褐色或黑色等不同顏色,豆莢及果實可供食用。
15 木瓜 bo̍k-kue 番木瓜。植物名,也稱為「木瓜」。番瓜木科番木瓜屬,草質小喬木。葉具長柄,掌狀分裂。全株有乳汁,雌雄異株,果實卵圓形或橢圓形,成熟後為黃色。供生食或製果汁,可入藥。 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花分紅白,梨果也稱為「木瓜」,橢圓形。原產於中國大陸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可食亦可供藥用。
16 木耳 bo̍k-ní 蕈菇類。生長在朽腐的樹幹上,成片狀,一邊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絲體生長後,生子實體,形狀長得像人的耳朵,徑大約一公寸,內面平滑,呈現暗褐色,外面有柔軟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以供食用。
17 文旦 bûn-tàn 瓜果類。果實呈上小下大的洋梨形,果皮粗,呈淺綠色,果肉呈淡黃白色,白底透紅,紅色稍紅等幾種,柔軟多汁,氣味芳香。臺灣地區以麻豆文旦為最有名。
18 牛𡳞脬檨 gû-lān-pha-suāinn 瓜果類。芒果的一種品名,大小及外形像牛的陰囊。
19 番薯 han-tsî/han-tsû 地瓜、甘藷。根莖類。除了供食用外,還能製成澱粉或粉絲;也可以作為酒精、燒酒、飴糖、醋、醬油等釀造原料。
20 薟薑仔 hiam-kiunn-á 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