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畫

有34筆,第1頁

序號1也著箠,也著糜。
序號 1
詞目 也著箠,也著糜。
音讀 Iā tio̍h tshuê, iā tio̍h muê.
釋義 也要竹鞭,也要稀飯。「箠」是用來當作體罰用具的竹鞭。這句話表示教養小孩也得責打、也得疼愛。比喻父母教導子女要寬嚴得宜、慈威並施、賞罰並重、教養兼顧,要撫育也要矯正,方有效果。
序號2乞食下大願。
序號 2
詞目 乞食下大願。
音讀 Khit-tsia̍h hē tuā guān.
釋義 乞丐的能力有限,卻許下超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大願望。比喻夢想也要衡量現實,不宜不自量力。
序號3乞食也有三年好運。
序號 3
詞目 乞食也有三年好運。
音讀 Khit-tsia̍h iā ū sann nî hó-ūn.
釋義 乞丐也有三年的好運。說明人不會一生都是落魄的,勉勵人毋須因一時的挫折、低潮而灰心喪志,即使潦倒如乞丐,也會有運氣好轉的時候。比喻風水輪流轉。
序號4乞食趕廟公。
序號 4
詞目 乞食趕廟公。
音讀 Khit-tsia̍h kuánn biō-kong.
釋義 寺廟的廟祝收容乞丐,提供他們吃住,沒想到乞丐非但不知感激,甚至還得寸進尺、忘恩負義,將廟祝趕走霸占寺廟。比喻喧賓奪主。
序號5乞食身,皇帝喙。
序號 5
詞目 乞食身,皇帝喙。
音讀 Khit-tsia̍h sin, hông-tè tshuì.
釋義 乞丐身分,皇帝口吻。意為身為乞丐,口氣卻大如皇帝。比喻人說話大言不慚,與自己實際身份不相稱。
序號6弓蕉吐囝為囝死。
序號 6
詞目 弓蕉吐囝為囝死。
音讀 King-tsio thòo kiánn uī kiánn sí.
釋義 香蕉吐子為子死。香蕉發新芽以後,本株就會而死去,比喻父母為了子女,總是無盡的犧牲奉獻。
序號7久長病,無孝子。
序號 7
詞目 久長病,無孝子。
音讀 Kú-tn̂g pēnn, bô hàu-tsú.
釋義 父母長年臥病在床,子女往往無法隨侍在側,因而陷入身不由己的窘境,致使最終得背負不孝子之罵名。比喻久病床前無孝子。
序號8三分人,七分妝。
序號 8
詞目 三分人,七分妝。
音讀 Sann hun lâng, tshit hun tsng.
釋義 人的外表三分是靠天生的長相,七分是靠適當的裝扮。提醒人要注意穿著打扮,更能增添個人的魅力。
序號9三日無餾,𬦰上樹。
序號 9
詞目 三日無餾,𬦰上樹。
音讀 Sann ji̍t bô liū, peh-tsiūnn tshiū.
釋義 三天不溫習,學過的東西就爬上了樹梢。說明學過的東西要勤加溫習,稍有怠惰,很快所學的東西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序號10三跤步一坎店。
序號 10
詞目 三跤步一坎店。
音讀 Sann kha-pōo tsi̍t khám tiàm.
釋義 走三步就有一間店。形容市景繁榮,商店林立。 意指同類的店鋪多,同行之間的競爭很激烈。
序號11三講,四毋著。
序號 11
詞目 三講,四毋著。
音讀 Sann kóng, sì m̄-tio̍h.
釋義 說三句話,錯四個地方。指人說話頻頻出錯。
序號12三人共五目,日後無長短跤話。
序號 12
詞目 三人共五目,日後無長短跤話。
音讀 Sann lâng kāng gōo ba̍k, ji̍t-āu bô tn̂g-té-kha-uē.
釋義 三個人總共五隻眼睛,以後不能再說長道短。原故事為媒人婆替兩腳一長一短的青年,與瞎了一隻眼的女子相親,媒人為促成婚事,故意隱藏雙方的缺陷,在結婚前以雙關語說在場三人總共五隻眼睛,決定的事情日後便不得再說長就短。比喻共同商議後所做的決定,事後不得反悔。
序號13三年一閏,好歹照輪。
序號 13
詞目 三年一閏,好歹照輪。
音讀 Sann nî tsi̍t jūn, hó-pháinn tsiàu lûn.
釋義 三年一次閏月,好壞輪流來。農曆每二、三年會有一個閏月,多出來的這個月按曆法分派到不同月份,所以說「好歹照輪」。這句話指風水輪流轉,人生的際遇,不會永遠順利,也不會永遠困窘。
序號14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序號 14
詞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音讀 Sann-pah la̍k-tsa̍p hâng, hâng-hâng tshut tsiōng-guân.
釋義 各行各業都有出類拔萃的人。狀元是指各行業的頂尖人物,比喻不論從事何種行業,都可出人頭地。
序號15三代粒積,一代窮空。
序號 15
詞目 三代粒積,一代窮空。
音讀 Sann tāi lia̍p-tsik, tsi̍t tāi khîng-khong.
釋義 三代累積,一代敗光。即三代人辛苦累積的財富,卻被後代一人揮霍殆盡。比喻創業艱辛,守成要謹慎。
序號16大甲溪放草魚──有準無。
序號 16
詞目 大甲溪放草魚──有準無。
音讀 Tāi-kah-khe pàng tsháu-hî──ū tsún bô.
釋義 在大甲溪邊流放魚苗,一旦放出去就不會回頭,形容東西離手了,就再也不會回來。比喻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序號17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
序號 17
詞目 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
音讀 Tshian-kim bé tshù, bān kim bé tshù-pinn.
釋義 千金買房子,萬金買好鄰居。形容敦親睦鄰之重要,或指擇鄰而處,好的鄰居對居住品質的影響很大。
序號18千算萬算,毋值天一劃。
序號 18
詞目 千算萬算,毋值天一劃。
音讀 Tshian sǹg bān sǹg, m̄-ta̍t thinn tsi̍t ue̍h.
釋義 形容人百般算計仍敵不過老天爺的輕輕一筆,把之前的努力都一筆勾銷。說明人再如何汲汲營營算計,遇見天災或意外,還是不敵自然的力量。也指人的經營算計不敵命運的捉弄。
序號19千途萬途,毋值得翻田塗。
序號 19
詞目 千途萬途,毋值得翻田塗。
音讀 Tshian tôo bān tôo, m̄ ta̍t-tit huan tshân thôo.
釋義 相較於各行各業,耕田才是最務實的行業。反映早期重農輕商的思想。
序號20上轎才欲放尿。
序號 20
詞目 上轎才欲放尿。
音讀 Tsiūnn kiō tsiah beh pàng-jiō.
釋義 新娘上花轎前才說要去小便,耽誤了時辰。比喻做事未能預先準備,事到臨頭才趕緊設法處理。
序號21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
序號 21
詞目 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
音讀 Tsiūnn-suann khuànn suann-sì, ji̍p-mn̂g khuànn lâng ì.
釋義 上山要觀察山勢,進門要觀察主人心意。指做人要隨時注意環境的變化,懂得察顏觀色,行事才能合宜。
序號22上踏枋,上眠床,無洗跤睏中央。
序號 22
詞目 上踏枋,上眠床,無洗跤睏中央。
音讀 Tsiūnn ta̍h-pang, tsiūnn bîn-tshn̂g, bô sé kha khùn tiong-ng.
釋義 踩上床前的踏板,接著上了床,不但沒洗腳還睡在床中央。比喻得寸進尺,欺人太甚。
序號23大紅花毋知䆀,圓仔花䆀毋知。
序號 23
詞目 大紅花毋知䆀,圓仔花䆀毋知。
音讀 Tuā-âng-hue m̄ tsai bái, înn-á-hue bái m̄ tsai.
釋義 朱槿不知自己醜,千日紅醜不自知。嘲諷人沒有察覺自己醜陋,還四處炫耀。 比喻不知藏拙或不知羞恥。
序號24大目新娘無看見灶。
序號 24
詞目 大目新娘無看見灶。
音讀 Tuā-ba̍k sin-niû bô khuànn-kìnn tsàu.
釋義 大眼睛的新娘沒看到灶。通常用於揶揄人眼睛雖大,但卻看不到顯而易見的物品。
序號25大狗盤牆,細狗看樣。
序號 25
詞目 大狗盤牆,細狗看樣。
音讀 Tuā káu puânn tshiûnn, sè káu khuànn-iūnn.
釋義 大狗翻牆,小狗學樣。形容父母、長輩的所作所為,皆為子女、晚輩的學習對象,小孩會模仿大人做壞事。多用於負面意涵,強調身教的重要。
序號26大格雞慢啼。
序號 26
詞目 大格雞慢啼。
音讀 Tuā-keh ke bān thî.
釋義 大骨架的公雞比較慢啼叫。「格」指體格、骨架,骨架較大的公雞需要較長的時間成長,所以開始啼叫的時間也比較遲。比喻大器晚成。當人表現不盡人意,或一時不得志,尤其是小孩表現欠佳之時,常用此話鼓勵。
序號27大人愛趁錢,囡仔愛過年。
序號 27
詞目 大人愛趁錢,囡仔愛過年。
音讀 Tuā-lâng ài thàn-tsînn, gín-á ài kuè-nî.
釋義 大人喜歡賺錢,小孩喜歡過年。於昔日農業社會,家家戶戶普遍貧窮,父母為了生活所需,只要有錢賺,就不遺餘力去做;反而是小孩子最喜歡過年,有壓歲錢可花、有新衣可穿、有糖果可吃,整日樂不可支。比喻大人、小孩各有所好。
序號28大人儉一喙,囡仔食甲飫。
序號 28
詞目 大人儉一喙,囡仔食甲飫。
音讀 Tuā-lâng khiām tsi̍t tshuì, gín-á tsia̍h kah uì.
釋義 大人省一口,小孩吃到膩。意即大人少吃一口食物,就能讓食量較小的小孩子吃得飽,甚至吃到膩了。這是老人家疼愛小孩子的用語。
序號29大人生日食肉,囡仔生日食拍。
序號 29
詞目 大人生日食肉,囡仔生日食拍。
音讀 Tuā-lâng senn-ji̍t tsia̍h bah, gín-á senn-ji̍t tsia̍h phah.
釋義 大人生日吃肉,小孩生日挨打。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打孩子是提醒他母親受的苦難。小孩生日時常會藉機要求一些東西,大人就用這句押韻的話,戲謔地告訴孩子不能要求太多。
序號30大細目,懸低耳。
序號 30
詞目 大細目,懸低耳。
音讀 Tuā-sè-ba̍k, kuân-kē-hīnn.
釋義 大小眼,高低耳。眼睛一大一小為偏心的比喻,耳朵一高一低為偏聽的比喻。用來形容人處事不公正。
序號31大鼎未滾,細鼎沖沖滾。
序號 31
詞目 大鼎未滾,細鼎沖沖滾。
音讀 Tuā tiánn buē kún, sè tiánn tshiâng-tshiâng-kún.
釋義 大鍋裡的湯還沒滾,小鍋裡的湯就滾得要掀開鍋蓋了。也就是滿瓶水不響,半瓶水響叮噹,形容有才學的人話少,一知半解的人說個不停。
序號32大腸告小腸。
序號 32
詞目 大腸告小腸。
音讀 Tuā-tn̂g kò sió-tn̂g.
釋義 大腸裡沒有東西,控告小腸沒有把食物送過來。形容飢腸轆轆,肚子非常餓。
序號33大舌閣興喋。
序號 33
詞目 大舌閣興喋。
音讀 Tuā-tsi̍h koh hìng thi̍h.
釋義 口吃又愛說話。「喋」本指人說話結結巴巴,「興喋」在這裡指喜歡說話或插嘴。通常不指稱真正口吃的人,而是用來形容人話說不清楚,偏偏又很愛表示意見。
序號34大碗閣滿墘。
序號 34
詞目 大碗閣滿墘。
音讀 Tuā uánn koh buán kînn.
釋義 盛得已經滿到碗的上緣來了。比喻東西量多質好,物超所值。 有時引申為人心不足,貪得無厭,要得很多。
有34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也著箠,也著糜。 Iā tio̍h tshuê, iā tio̍h muê. 也要竹鞭,也要稀飯。「箠」是用來當作體罰用具的竹鞭。這句話表示教養小孩也得責打、也得疼愛。比喻父母教導子女要寬嚴得宜、慈威並施、賞罰並重、教養兼顧,要撫育也要矯正,方有效果。
2 乞食下大願。 Khit-tsia̍h hē tuā guān. 乞丐的能力有限,卻許下超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大願望。比喻夢想也要衡量現實,不宜不自量力。
3 乞食也有三年好運。 Khit-tsia̍h iā ū sann nî hó-ūn. 乞丐也有三年的好運。說明人不會一生都是落魄的,勉勵人毋須因一時的挫折、低潮而灰心喪志,即使潦倒如乞丐,也會有運氣好轉的時候。比喻風水輪流轉。
4 乞食趕廟公。 Khit-tsia̍h kuánn biō-kong. 寺廟的廟祝收容乞丐,提供他們吃住,沒想到乞丐非但不知感激,甚至還得寸進尺、忘恩負義,將廟祝趕走霸占寺廟。比喻喧賓奪主。
5 乞食身,皇帝喙。 Khit-tsia̍h sin, hông-tè tshuì. 乞丐身分,皇帝口吻。意為身為乞丐,口氣卻大如皇帝。比喻人說話大言不慚,與自己實際身份不相稱。
6 弓蕉吐囝為囝死。 King-tsio thòo kiánn uī kiánn sí. 香蕉吐子為子死。香蕉發新芽以後,本株就會而死去,比喻父母為了子女,總是無盡的犧牲奉獻。
7 久長病,無孝子。 Kú-tn̂g pēnn, bô hàu-tsú. 父母長年臥病在床,子女往往無法隨侍在側,因而陷入身不由己的窘境,致使最終得背負不孝子之罵名。比喻久病床前無孝子。
8 三分人,七分妝。 Sann hun lâng, tshit hun tsng. 人的外表三分是靠天生的長相,七分是靠適當的裝扮。提醒人要注意穿著打扮,更能增添個人的魅力。
9 三日無餾,𬦰上樹。 Sann ji̍t bô liū, peh-tsiūnn tshiū. 三天不溫習,學過的東西就爬上了樹梢。說明學過的東西要勤加溫習,稍有怠惰,很快所學的東西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10 三跤步一坎店。 Sann kha-pōo tsi̍t khám tiàm. 走三步就有一間店。形容市景繁榮,商店林立。 意指同類的店鋪多,同行之間的競爭很激烈。
11 三講,四毋著。 Sann kóng, sì m̄-tio̍h. 說三句話,錯四個地方。指人說話頻頻出錯。
12 三人共五目,日後無長短跤話。 Sann lâng kāng gōo ba̍k, ji̍t-āu bô tn̂g-té-kha-uē. 三個人總共五隻眼睛,以後不能再說長道短。原故事為媒人婆替兩腳一長一短的青年,與瞎了一隻眼的女子相親,媒人為促成婚事,故意隱藏雙方的缺陷,在結婚前以雙關語說在場三人總共五隻眼睛,決定的事情日後便不得再說長就短。比喻共同商議後所做的決定,事後不得反悔。
13 三年一閏,好歹照輪。 Sann nî tsi̍t jūn, hó-pháinn tsiàu lûn. 三年一次閏月,好壞輪流來。農曆每二、三年會有一個閏月,多出來的這個月按曆法分派到不同月份,所以說「好歹照輪」。這句話指風水輪流轉,人生的際遇,不會永遠順利,也不會永遠困窘。
14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Sann-pah la̍k-tsa̍p hâng, hâng-hâng tshut tsiōng-guân. 各行各業都有出類拔萃的人。狀元是指各行業的頂尖人物,比喻不論從事何種行業,都可出人頭地。
15 三代粒積,一代窮空。 Sann tāi lia̍p-tsik, tsi̍t tāi khîng-khong. 三代累積,一代敗光。即三代人辛苦累積的財富,卻被後代一人揮霍殆盡。比喻創業艱辛,守成要謹慎。
16 大甲溪放草魚──有準無。 Tāi-kah-khe pàng tsháu-hî──ū tsún bô. 在大甲溪邊流放魚苗,一旦放出去就不會回頭,形容東西離手了,就再也不會回來。比喻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17 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 Tshian-kim bé tshù, bān kim bé tshù-pinn. 千金買房子,萬金買好鄰居。形容敦親睦鄰之重要,或指擇鄰而處,好的鄰居對居住品質的影響很大。
18 千算萬算,毋值天一劃。 Tshian sǹg bān sǹg, m̄-ta̍t thinn tsi̍t ue̍h. 形容人百般算計仍敵不過老天爺的輕輕一筆,把之前的努力都一筆勾銷。說明人再如何汲汲營營算計,遇見天災或意外,還是不敵自然的力量。也指人的經營算計不敵命運的捉弄。
19 千途萬途,毋值得翻田塗。 Tshian tôo bān tôo, m̄ ta̍t-tit huan tshân thôo. 相較於各行各業,耕田才是最務實的行業。反映早期重農輕商的思想。
20 上轎才欲放尿。 Tsiūnn kiō tsiah beh pàng-jiō. 新娘上花轎前才說要去小便,耽誤了時辰。比喻做事未能預先準備,事到臨頭才趕緊設法處理。
21 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 Tsiūnn-suann khuànn suann-sì, ji̍p-mn̂g khuànn lâng ì. 上山要觀察山勢,進門要觀察主人心意。指做人要隨時注意環境的變化,懂得察顏觀色,行事才能合宜。
22 上踏枋,上眠床,無洗跤睏中央。 Tsiūnn ta̍h-pang, tsiūnn bîn-tshn̂g, bô sé kha khùn tiong-ng. 踩上床前的踏板,接著上了床,不但沒洗腳還睡在床中央。比喻得寸進尺,欺人太甚。
23 大紅花毋知䆀,圓仔花䆀毋知。 Tuā-âng-hue m̄ tsai bái, înn-á-hue bái m̄ tsai. 朱槿不知自己醜,千日紅醜不自知。嘲諷人沒有察覺自己醜陋,還四處炫耀。 比喻不知藏拙或不知羞恥。
24 大目新娘無看見灶。 Tuā-ba̍k sin-niû bô khuànn-kìnn tsàu. 大眼睛的新娘沒看到灶。通常用於揶揄人眼睛雖大,但卻看不到顯而易見的物品。
25 大狗盤牆,細狗看樣。 Tuā káu puânn tshiûnn, sè káu khuànn-iūnn. 大狗翻牆,小狗學樣。形容父母、長輩的所作所為,皆為子女、晚輩的學習對象,小孩會模仿大人做壞事。多用於負面意涵,強調身教的重要。
26 大格雞慢啼。 Tuā-keh ke bān thî. 大骨架的公雞比較慢啼叫。「格」指體格、骨架,骨架較大的公雞需要較長的時間成長,所以開始啼叫的時間也比較遲。比喻大器晚成。當人表現不盡人意,或一時不得志,尤其是小孩表現欠佳之時,常用此話鼓勵。
27 大人愛趁錢,囡仔愛過年。 Tuā-lâng ài thàn-tsînn, gín-á ài kuè-nî. 大人喜歡賺錢,小孩喜歡過年。於昔日農業社會,家家戶戶普遍貧窮,父母為了生活所需,只要有錢賺,就不遺餘力去做;反而是小孩子最喜歡過年,有壓歲錢可花、有新衣可穿、有糖果可吃,整日樂不可支。比喻大人、小孩各有所好。
28 大人儉一喙,囡仔食甲飫。 Tuā-lâng khiām tsi̍t tshuì, gín-á tsia̍h kah uì. 大人省一口,小孩吃到膩。意即大人少吃一口食物,就能讓食量較小的小孩子吃得飽,甚至吃到膩了。這是老人家疼愛小孩子的用語。
29 大人生日食肉,囡仔生日食拍。 Tuā-lâng senn-ji̍t tsia̍h bah, gín-á senn-ji̍t tsia̍h phah. 大人生日吃肉,小孩生日挨打。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打孩子是提醒他母親受的苦難。小孩生日時常會藉機要求一些東西,大人就用這句押韻的話,戲謔地告訴孩子不能要求太多。
30 大細目,懸低耳。 Tuā-sè-ba̍k, kuân-kē-hīnn. 大小眼,高低耳。眼睛一大一小為偏心的比喻,耳朵一高一低為偏聽的比喻。用來形容人處事不公正。
31 大鼎未滾,細鼎沖沖滾。 Tuā tiánn buē kún, sè tiánn tshiâng-tshiâng-kún. 大鍋裡的湯還沒滾,小鍋裡的湯就滾得要掀開鍋蓋了。也就是滿瓶水不響,半瓶水響叮噹,形容有才學的人話少,一知半解的人說個不停。
32 大腸告小腸。 Tuā-tn̂g kò sió-tn̂g. 大腸裡沒有東西,控告小腸沒有把食物送過來。形容飢腸轆轆,肚子非常餓。
33 大舌閣興喋。 Tuā-tsi̍h koh hìng thi̍h. 口吃又愛說話。「喋」本指人說話結結巴巴,「興喋」在這裡指喜歡說話或插嘴。通常不指稱真正口吃的人,而是用來形容人話說不清楚,偏偏又很愛表示意見。
34 大碗閣滿墘。 Tuā uánn koh buán kînn. 盛得已經滿到碗的上緣來了。比喻東西量多質好,物超所值。 有時引申為人心不足,貪得無厭,要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