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符合 「教」 有2筆

序號1教
序號 1
詞目
音讀
釋義 傳授知識、技能、道理或解答疑惑。 引申為指使的意思。
序號2教
序號 2
詞目
音讀 kàu
釋義 宗教。 傳授知識、技能、道理或解答疑惑。
完全符合 「教」 有2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傳授知識、技能、道理或解答疑惑。 引申為指使的意思。
2 kàu 宗教。 傳授知識、技能、道理或解答疑惑。

部分符合 「教」 有59筆

序號1佛教
序號 1
詞目 佛教
音讀 Hu̍t-kàu
釋義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由釋迦牟尼佛所創,認為人會善惡輪迴,教導人要有慈悲心,息滅貪、瞋、痴才能自輪迴中得到解脫。信徒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東亞和東南亞最多,對中華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序號2央教
序號 2
詞目 央教
音讀 iang-kah/iong-kah
釋義 囑託。央託差遣人去辦事。
序號3入教
序號 3
詞目 入教
音讀 ji̍p-kàu/li̍p-kàu
釋義 信教、皈依。
序號4家教
序號 4
詞目 家教
音讀 ka-kàu
釋義 家庭中的禮法,或者是父母對子女的管教。 指家庭教師。
序號5教示
序號 5
詞目 教示
音讀 kà-sī
釋義 教訓、訓示。教導訓誨。
序號6教冊
序號 6
詞目 教冊
音讀 kà-tsheh
釋義 教書。教導學生學習各種知識。
序號7教務
序號 7
詞目 教務
音讀 kàu-bū
釋義 學校裡關於教學方面的行政事務。
序號8教學
序號 8
詞目 教學
音讀 kàu-ha̍k
釋義 教師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序號9教訓
序號 9
詞目 教訓
音讀 kàu-hùn
釋義 教導訓誡。 從失敗或錯誤中學習到的經驗。
序號10教育
序號 10
詞目 教育
音讀 kàu-io̍k
釋義 教導培育。 一種有關培育人才、訓練技能,以期能幫助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序號11教官
序號 11
詞目 教官
音讀 kàu-kuann
釋義 在學校中教授軍事訓練課程的人。 軍隊或軍事學校的教員。
序號12教授
序號 12
詞目 教授
音讀 kàu-siū
釋義 在大學及專科以上學校任教的教師中,等級最高者。
序號13教師
序號 13
詞目 教師
音讀 kàu-su
釋義 教授學生、傳授知識的人。
序號14教員
序號 14
詞目 教員
音讀 kàu-uân
釋義 擔任教學工作的人員。
序號15牽教
序號 15
詞目 牽教
音讀 khan-kà
釋義 前輩對後輩提攜和教導;有時具反諷用法,意指多方教唆,把人帶壞。
序號16基督教
序號 16
詞目 基督教
音讀 Ki-tok-kàu
釋義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西元一世紀時,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初期流行於亞細亞西部,現在遍及世界。十一世紀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又從天主教分裂出許多新教派,基督教則屬於新教。
序號17領教
序號 17
詞目 領教
音讀 líng-kàu
釋義 接受別人的指導。
序號18三教
序號 18
詞目 三教
音讀 sam-kàu
釋義 佛、儒、道三教的合稱。
序號19受教
序號 19
詞目 受教
音讀 siū-kàu
釋義 接受他人教誨。
序號20刣雞教猴
序號 20
詞目 刣雞教猴
音讀 thâi-ke-kà-kâu/thâi-kue-kà-kâu
釋義 殺雞儆猴、殺一儆百。懲罰一個人以警告其他人服從的權術。
部分符合 「教」 有59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佛教 Hu̍t-kàu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由釋迦牟尼佛所創,認為人會善惡輪迴,教導人要有慈悲心,息滅貪、瞋、痴才能自輪迴中得到解脫。信徒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東亞和東南亞最多,對中華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2 央教 iang-kah/iong-kah 囑託。央託差遣人去辦事。
3 入教 ji̍p-kàu/li̍p-kàu 信教、皈依。
4 家教 ka-kàu 家庭中的禮法,或者是父母對子女的管教。 指家庭教師。
5 教示 kà-sī 教訓、訓示。教導訓誨。
6 教冊 kà-tsheh 教書。教導學生學習各種知識。
7 教務 kàu-bū 學校裡關於教學方面的行政事務。
8 教學 kàu-ha̍k 教師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9 教訓 kàu-hùn 教導訓誡。 從失敗或錯誤中學習到的經驗。
10 教育 kàu-io̍k 教導培育。 一種有關培育人才、訓練技能,以期能幫助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11 教官 kàu-kuann 在學校中教授軍事訓練課程的人。 軍隊或軍事學校的教員。
12 教授 kàu-siū 在大學及專科以上學校任教的教師中,等級最高者。
13 教師 kàu-su 教授學生、傳授知識的人。
14 教員 kàu-uân 擔任教學工作的人員。
15 牽教 khan-kà 前輩對後輩提攜和教導;有時具反諷用法,意指多方教唆,把人帶壞。
16 基督教 Ki-tok-kàu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西元一世紀時,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初期流行於亞細亞西部,現在遍及世界。十一世紀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又從天主教分裂出許多新教派,基督教則屬於新教。
17 領教 líng-kàu 接受別人的指導。
18 三教 sam-kàu 佛、儒、道三教的合稱。
19 受教 siū-kàu 接受他人教誨。
20 刣雞教猴 thâi-ke-kà-kâu/thâi-kue-kà-kâu 殺雞儆猴、殺一儆百。懲罰一個人以警告其他人服從的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