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部分符合 「學」 有84筆
序號 | 21 |
---|---|
詞目 | 教學 |
音讀 | kàu-ha̍k |
釋義 | 教師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
序號 | 22 |
---|---|
詞目 | 開學 |
音讀 | khai-ha̍k |
釋義 | 一學期課業開始。 |
序號 | 23 |
---|---|
詞目 | 科學 |
音讀 | kho-ha̍k |
釋義 | 以一定對象為研究範圍,依據實驗與邏輯推理,得到統一、確實的規律和真理。狹義專指自然科學,廣義則泛指一切有系統、有組織的知識而言。 |
序號 | 24 |
---|---|
詞目 | 公學校 |
音讀 | kong-ha̍k-hāu |
釋義 | 日治時期臺灣人就讀的基礎教育學校,相當於現在的小學。 |
序號 | 25 |
---|---|
詞目 | 學仔 |
音讀 | o̍h-á |
釋義 | 私塾。早期的學堂。 |
序號 | 26 |
---|---|
詞目 | 學仔仙 |
音讀 | o̍h-á-sian |
釋義 | 對古板、迂腐的知識分子的蔑稱。 |
序號 | 27 |
---|---|
詞目 | 學工夫 |
音讀 | o̍h kang-hu |
釋義 | 學習技藝或武藝。 |
序號 | 28 |
---|---|
詞目 | 學人 |
音讀 | o̍h--lâng |
釋義 | 模仿別人。 |
序號 | 29 |
---|---|
詞目 | 學堂 |
音讀 | o̍h-tn̂g |
釋義 | 學校。 |
序號 | 30 |
---|---|
詞目 | 學話 |
音讀 | o̍h-uē |
釋義 | 把一方聽來的話傳給另一方當事人,以激起兩方的矛盾。有搬弄是非的意味。 |
序號 | 31 |
---|---|
詞目 | 小學 |
音讀 | sió-ha̍k |
釋義 | 實施初級教育的學校。 |
序號 | 32 |
---|---|
詞目 | 數學 |
音讀 | sòo-ha̍k |
釋義 | 討論數量、形狀和它們之間關係的科學。其中包括了算術、代數、幾何、三角、解析幾何、微分、積分等。 |
序號 | 33 |
---|---|
詞目 | 散學 |
音讀 | suànn-o̍h |
釋義 | 放學、下課。 |
序號 | 34 |
---|---|
詞目 | 大學 |
音讀 | tāi-ha̍k |
釋義 | 國家學制上最高單位,凡具備三學院者稱為大學,不足者則稱為獨立學院。 |
序號 | 35 |
---|---|
詞目 | 偷走學 |
音讀 | thau-tsáu-o̍h |
釋義 | 逃學。學生無故不到學校上課,在外遊蕩。 |
序號 | 36 |
---|---|
詞目 | 退學 |
音讀 | thè-ha̍k |
釋義 | 學生因為嚴重違反校規或是不及格的科目達到一定比例,而被學校當局勒令不得繼續在校就讀。 |
序號 | 37 |
---|---|
詞目 | 中學 |
音讀 | tiong-ha̍k |
釋義 | 指實施中等教育的學校,程度介於小學和大學之間,舊分初高兩級,期限各三年,今初級中學已經劃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的教育範疇內。 |
序號 | 38 |
---|---|
詞目 | 督學 |
音讀 | tok-ha̍k |
釋義 | 督察學校教學情形的行政人員。 |
序號 | 39 |
---|---|
詞目 | 同學 |
音讀 | tông-ha̍k |
釋義 | 指在同一個班級中或學校裡一起求學的伙伴。 |
序號 | 40 |
---|---|
詞目 | 走學 |
音讀 | tsáu-o̍h |
釋義 | 逃學、翹課。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21 | 教學 | kàu-ha̍k | 教師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
22 | 開學 | khai-ha̍k | 一學期課業開始。 |
23 | 科學 | kho-ha̍k | 以一定對象為研究範圍,依據實驗與邏輯推理,得到統一、確實的規律和真理。狹義專指自然科學,廣義則泛指一切有系統、有組織的知識而言。 |
24 | 公學校 | kong-ha̍k-hāu | 日治時期臺灣人就讀的基礎教育學校,相當於現在的小學。 |
25 | 學仔 | o̍h-á | 私塾。早期的學堂。 |
26 | 學仔仙 | o̍h-á-sian | 對古板、迂腐的知識分子的蔑稱。 |
27 | 學工夫 | o̍h kang-hu | 學習技藝或武藝。 |
28 | 學人 | o̍h--lâng | 模仿別人。 |
29 | 學堂 | o̍h-tn̂g | 學校。 |
30 | 學話 | o̍h-uē | 把一方聽來的話傳給另一方當事人,以激起兩方的矛盾。有搬弄是非的意味。 |
31 | 小學 | sió-ha̍k | 實施初級教育的學校。 |
32 | 數學 | sòo-ha̍k | 討論數量、形狀和它們之間關係的科學。其中包括了算術、代數、幾何、三角、解析幾何、微分、積分等。 |
33 | 散學 | suànn-o̍h | 放學、下課。 |
34 | 大學 | tāi-ha̍k | 國家學制上最高單位,凡具備三學院者稱為大學,不足者則稱為獨立學院。 |
35 | 偷走學 | thau-tsáu-o̍h | 逃學。學生無故不到學校上課,在外遊蕩。 |
36 | 退學 | thè-ha̍k | 學生因為嚴重違反校規或是不及格的科目達到一定比例,而被學校當局勒令不得繼續在校就讀。 |
37 | 中學 | tiong-ha̍k | 指實施中等教育的學校,程度介於小學和大學之間,舊分初高兩級,期限各三年,今初級中學已經劃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的教育範疇內。 |
38 | 督學 | tok-ha̍k | 督察學校教學情形的行政人員。 |
39 | 同學 | tông-ha̍k | 指在同一個班級中或學校裡一起求學的伙伴。 |
40 | 走學 | tsáu-o̍h | 逃學、翹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