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符合 「龍」 有5筆

序號1龍
序號 1
詞目
音讀 lîng
釋義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十二生肖排序第五的生肖。 人工仿製之龍形器物,節慶時由多人耍弄之陣式。
序號2龍
序號 2
詞目
音讀 liông
釋義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十二生肖排序第五的生肖。 人工仿製之龍形器物。
序號3龍
序號 3
詞目
音讀 gîng
釋義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序號4龍
序號 4
詞目
音讀 long
釋義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序號5龍
序號 5
詞目
音讀 Lîng
釋義 附錄-百家姓
完全符合 「龍」 有5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lîng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十二生肖排序第五的生肖。 人工仿製之龍形器物,節慶時由多人耍弄之陣式。
2 liông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十二生肖排序第五的生肖。 人工仿製之龍形器物。
3 gîng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4 long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5 Lîng 附錄-百家姓

部分符合 「龍」 有42筆

序號1海龍王
序號 1
詞目 海龍王
音讀 Hái-lîng-ông
釋義 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龍宮的主宰者。
序號2護龍
序號 2
詞目 護龍
音讀 hōo-lîng
釋義 廂房。傳統三合院或四合院左右兩旁的廂房。
序號3蛟龍
序號 3
詞目 蛟龍
音讀 kau-liông
釋義 傳說中的水怪,外型似龍,能引起洪水。
序號4起蛟龍
序號 4
詞目 起蛟龍
音讀 khí-kau-lîng
釋義 海嘯。
序號5弄龍
序號 5
詞目 弄龍
音讀 lāng-lîng
釋義 舞龍。一種民俗活動。由一群受過訓練的人舞弄用布、竹子做成的長龍,有時飛騰,有時翻躍,配合前頭手拿龍珠開道的人指揮前進。通常在年節慶典或迎神賽會時演出,可增添祥和熱鬧的氣氛。
序號6掠龍
序號 6
詞目 掠龍
音讀 lia̍h-lîng
釋義 按摩。
序號7掠龍的
序號 7
詞目 掠龍的
音讀 lia̍h-lîng--ê
釋義 按摩師。以按摩為業的人。這種稱呼帶有輕視的意味。
序號8龍眼
序號 8
詞目 龍眼
音讀 lîng-gíng
釋義 木本植物。樹皮為黃褐色或灰褐色,四月開花,果實為黃褐色,肉白色透明,甜美可食。
序號9龍眼乾
序號 9
詞目 龍眼乾
音讀 lîng-gíng-kuann
釋義 龍眼乾。曬乾的龍眼果肉,也可指曬乾的龍眼(含殼),可直接食用或泡茶等。
序號10龍蝦
序號 10
詞目 龍蝦
音讀 lîng-hê
釋義 動物名。節肢動物,以甲殼類、貝類等為食,棲息於近海。身長七、八寸至一尺許,體赤褐色,眼一對,觸角兩對。是餐廳高級的食用蝦類。
序號11龍船
序號 11
詞目 龍船
音讀 lîng-tsûn
釋義 龍舟。龍形的船,端午節時用來做競技比賽。
序號12龍銀
序號 12
詞目 龍銀
音讀 liông-gîn/lîng-gûn
釋義 清末民初或日治時期官方所鑄,幣面有雕龍且流通於市面的銀質硬幣。
序號13龍鳳
序號 13
詞目 龍鳳
音讀 liông-hōng
釋義 吉祥物,指龍與鳳凰,用來比喻夫妻。
序號14龍骨
序號 14
詞目 龍骨
音讀 liông-kut
釋義 脊椎骨。 一種中藥。古代動物骨骼的化石,有鎮靜、收斂的功效。 船體的中樑。
序號15龍脈
序號 15
詞目 龍脈
音讀 liông-me̍h
釋義 山脈。 地脈。指土地的脈絡、地形的走勢。後指風水師形容地形的好壞。
序號16烏龍仔
序號 16
詞目 烏龍仔
音讀 oo-liông-á
釋義 黃斑黑蟋蟀。昆蟲名。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只有公蟋蟀才被養來做競鬥用。
序號17烏龍茶
序號 17
詞目 烏龍茶
音讀 oo-liông-tê
釋義 主要產於廣東、福建、臺灣三地的半發酵茶,發酵程度達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是臺灣最早製造銷售的茶葉,在歐美頗受歡迎。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所產的凍頂烏龍茶以及新竹縣北埔鄉、峨眉鄉所產的白毫心烏龍茶(又稱椪風茶或東方美人茶)頗富盛名。
序號18扒龍船
序號 18
詞目 扒龍船
音讀 pê-lîng-tsûn
釋義 划龍舟。端午節的慶祝活動。按照習俗,農曆五月五日這天,眾人組成船隊,划動雕刻成龍形的木舟,彼此競賽,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序號19鼻龍
序號 19
詞目 鼻龍
音讀 phīnn-liông
釋義 鼻瘜肉。指鼻腔內的贅生物,形狀像葡萄子,顏色呈灰白色或淡紅色,半透明狀,摸起來感覺柔軟但卻不會痛。
序號20沙龍巴斯
序號 20
詞目 沙龍巴斯
音讀 sa-long-pa-suh
釋義 一種醫治酸痛用的貼布品牌。借自日語傷痛貼布商標「サロンパス」。
部分符合 「龍」 有42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海龍王 Hái-lîng-ông 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龍宮的主宰者。
2 護龍 hōo-lîng 廂房。傳統三合院或四合院左右兩旁的廂房。
3 蛟龍 kau-liông 傳說中的水怪,外型似龍,能引起洪水。
4 起蛟龍 khí-kau-lîng 海嘯。
5 弄龍 lāng-lîng 舞龍。一種民俗活動。由一群受過訓練的人舞弄用布、竹子做成的長龍,有時飛騰,有時翻躍,配合前頭手拿龍珠開道的人指揮前進。通常在年節慶典或迎神賽會時演出,可增添祥和熱鬧的氣氛。
6 掠龍 lia̍h-lîng 按摩。
7 掠龍的 lia̍h-lîng--ê 按摩師。以按摩為業的人。這種稱呼帶有輕視的意味。
8 龍眼 lîng-gíng 木本植物。樹皮為黃褐色或灰褐色,四月開花,果實為黃褐色,肉白色透明,甜美可食。
9 龍眼乾 lîng-gíng-kuann 龍眼乾。曬乾的龍眼果肉,也可指曬乾的龍眼(含殼),可直接食用或泡茶等。
10 龍蝦 lîng-hê 動物名。節肢動物,以甲殼類、貝類等為食,棲息於近海。身長七、八寸至一尺許,體赤褐色,眼一對,觸角兩對。是餐廳高級的食用蝦類。
11 龍船 lîng-tsûn 龍舟。龍形的船,端午節時用來做競技比賽。
12 龍銀 liông-gîn/lîng-gûn 清末民初或日治時期官方所鑄,幣面有雕龍且流通於市面的銀質硬幣。
13 龍鳳 liông-hōng 吉祥物,指龍與鳳凰,用來比喻夫妻。
14 龍骨 liông-kut 脊椎骨。 一種中藥。古代動物骨骼的化石,有鎮靜、收斂的功效。 船體的中樑。
15 龍脈 liông-me̍h 山脈。 地脈。指土地的脈絡、地形的走勢。後指風水師形容地形的好壞。
16 烏龍仔 oo-liông-á 黃斑黑蟋蟀。昆蟲名。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只有公蟋蟀才被養來做競鬥用。
17 烏龍茶 oo-liông-tê 主要產於廣東、福建、臺灣三地的半發酵茶,發酵程度達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是臺灣最早製造銷售的茶葉,在歐美頗受歡迎。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所產的凍頂烏龍茶以及新竹縣北埔鄉、峨眉鄉所產的白毫心烏龍茶(又稱椪風茶或東方美人茶)頗富盛名。
18 扒龍船 pê-lîng-tsûn 划龍舟。端午節的慶祝活動。按照習俗,農曆五月五日這天,眾人組成船隊,划動雕刻成龍形的木舟,彼此競賽,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19 鼻龍 phīnn-liông 鼻瘜肉。指鼻腔內的贅生物,形狀像葡萄子,顏色呈灰白色或淡紅色,半透明狀,摸起來感覺柔軟但卻不會痛。
20 沙龍巴斯 sa-long-pa-suh 一種醫治酸痛用的貼布品牌。借自日語傷痛貼布商標「サロンパ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