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符合 「香」 有34筆

序號21五香
序號 21
詞目 五香
音讀 ngóo-hiang
釋義 指茴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五種香料,是烹調食物時所添加的佐料。
序號22麝香
序號 22
詞目 麝香
音讀 siā-hiunn
釋義 雄麝腹部麝腺的分泌物。呈黃褐色或暗赤色,香味濃烈,乾燥後可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
序號23燒香
序號 23
詞目 燒香
音讀 sio-hiunn
釋義 燃香禮拜神佛。是佛教、道教以及民間傳統信仰的祭祀禮儀。
序號24線香
序號 24
詞目 線香
音讀 suànn-hiunn
釋義 用木屑加香料所製成的細長如線的香。通常用於祭拜。
序號25添油香
序號 25
詞目 添油香
音讀 thiam-iû-hiunn
釋義 捐獻香油錢給寺廟。
序號26聽香
序號 26
詞目 聽香
音讀 thiann-hiunn
釋義 一種臺灣舊有習俗。在元宵或中秋夜時,在神前燒香默禱,表明欲測之事,而後請示方向後,用所聽的第一句話來判斷吉凶。
序號27臭香
序號 27
詞目 臭香
音讀 tshàu-hiunn
釋義 黑斑病。地瓜被蟻象蟲啃食過,變黑又發臭。
序號28七里香
序號 28
詞目 七里香
音讀 tshit-lí-hiong
釋義 月橘之別名,又名月桔,芸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盛開時濃郁花香傳甚遠,故有此名。 臺灣海桐之別名,海桐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花白色密生枝頂,香氣濃郁,原產於恆春半島和蘭嶼低海拔山區。
序號29搶頭香
序號 29
詞目 搶頭香
音讀 tshiúnn-thâu-hiunn
釋義 燒頭香。在農曆大年初一或是其他重要的節慶時,信徒們爭相禮神拜佛並在香爐中插下第一柱香,以示虔誠和祈求賜福。 拔頭籌、捷足先登。原意是指信徒爭燒第一柱香,後來比喻為搶先一步得到先機。
序號30進香
序號 30
詞目 進香
音讀 tsìn-hiunn
釋義 上香。佛教徒、道教徒到遠處的寺廟燒香拜神。
序號31淨香
序號 31
詞目 淨香
音讀 tsīng-hiunn
釋義 抹香、香料。一種放置在香爐內的焚香。
序號32香山
序號 32
詞目 香山
音讀 Hiong-san
釋義 火車線站名
序號33香山區
序號 33
詞目 香山區
音讀 Hiong-san-khu
釋義 新竹市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序號34有燒香有保庇,有食藥有行氣。
序號 34
詞目 有燒香有保庇,有食藥有行氣。
音讀 Ū sio-hiunn ū pó-pì, ū tsia̍h io̍h ū kiânn-khì.
釋義 燒香拜佛就會得到神佛保佑,吃藥就會有療效。比喻只要努力或是付出,就會有所收穫或是助益。亦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部分符合 「香」 有34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21 五香 ngóo-hiang 指茴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五種香料,是烹調食物時所添加的佐料。
22 麝香 siā-hiunn 雄麝腹部麝腺的分泌物。呈黃褐色或暗赤色,香味濃烈,乾燥後可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
23 燒香 sio-hiunn 燃香禮拜神佛。是佛教、道教以及民間傳統信仰的祭祀禮儀。
24 線香 suànn-hiunn 用木屑加香料所製成的細長如線的香。通常用於祭拜。
25 添油香 thiam-iû-hiunn 捐獻香油錢給寺廟。
26 聽香 thiann-hiunn 一種臺灣舊有習俗。在元宵或中秋夜時,在神前燒香默禱,表明欲測之事,而後請示方向後,用所聽的第一句話來判斷吉凶。
27 臭香 tshàu-hiunn 黑斑病。地瓜被蟻象蟲啃食過,變黑又發臭。
28 七里香 tshit-lí-hiong 月橘之別名,又名月桔,芸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盛開時濃郁花香傳甚遠,故有此名。 臺灣海桐之別名,海桐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花白色密生枝頂,香氣濃郁,原產於恆春半島和蘭嶼低海拔山區。
29 搶頭香 tshiúnn-thâu-hiunn 燒頭香。在農曆大年初一或是其他重要的節慶時,信徒們爭相禮神拜佛並在香爐中插下第一柱香,以示虔誠和祈求賜福。 拔頭籌、捷足先登。原意是指信徒爭燒第一柱香,後來比喻為搶先一步得到先機。
30 進香 tsìn-hiunn 上香。佛教徒、道教徒到遠處的寺廟燒香拜神。
31 淨香 tsīng-hiunn 抹香、香料。一種放置在香爐內的焚香。
32 香山 Hiong-san 火車線站名
33 香山區 Hiong-san-khu 新竹市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34 有燒香有保庇,有食藥有行氣。 Ū sio-hiunn ū pó-pì, ū tsia̍h io̍h ū kiânn-khì. 燒香拜佛就會得到神佛保佑,吃藥就會有療效。比喻只要努力或是付出,就會有所收穫或是助益。亦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