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馬仔
|
bé-á
|
小馬。
腿子。比喻供人差遣、跑腿的人。
|
2
|
馬面
|
bé-bīn
|
馬臉,指人的臉形較長。
指地獄中的鬼卒。
|
3
|
馬戲
|
bé-hì
|
原來專指在馬上所做的表演,現在泛稱各種雜技表演。
|
4
|
馬花糋
|
bé-hue-tsìnn
|
兩相好,又名雙胞胎。以麵粉製作的油炸甜點。
|
5
|
馬鮫
|
bé-ka
|
土托魚、鰆魚。魚名。體長側扁,背部灰綠色,腹部銀白色,身體側面約有五十至六十條褐色橫帶。分布很廣,臺灣盛產於西南沿海,尤其以臺南、高雄沿海及澎湖近海最多。是高級的食用魚類之一。
|
6
|
馬齒豆
|
bé-khí-tāu
|
蠶豆。豆類,莖粗大,偶數羽狀複葉,互生。春天開蝶形花,莢果為狹長橢圓形、稍扁平、肥厚、被細毛。種子橢圓形,可食用及入藥,莖葉可作綠肥。
|
7
|
馬褂
|
bé-kuà
|
舊時騎馬穿在長袍外面的對襟短褂,原為滿清的服裝,今變成常服或禮服。
|
8
|
馬力
|
bé-la̍t
|
計算功率的單位。指單位時間內,測定發動機所做的功。
|
9
|
馬鞭
|
bé-pinn
|
驅趕馬匹的鞭子。
|
10
|
馬頭
|
bé-thâu
|
魚名。身體呈現長紡錘狀,頭部下側截平,上面則是呈現圓錐形,因為形狀很像馬的頭,所以才稱為「馬頭魚」。
|
11
|
馬薺
|
bé-tsî
|
荸薺。根莖類。生於溼地或沼澤,地下莖呈球形,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
|
12
|
馬鞍
|
bé-uann
|
置放在馬背上的坐墊。兩邊高,中間低,方便騎乘。
|
13
|
牛聲馬喉
|
gû-siann-bé-âu
|
破嗓子。形容人歌聲難聽。
大聲吆喝。
|
14
|
花條馬
|
hue-tiâu-bé
|
斑馬。
|
15
|
野馬
|
iá-bé
|
野生的馬。也用來指稱不受束縛的人。
|
16
|
甲馬
|
kah-bé
|
祭祀神明用的紙錢的一種,黃底紅字,上面印有盔甲、弓刀、長靴、或是神馬、馬夫等圖案,用來迎神及送神。
|
17
|
徛馬勢
|
khiā-bé-sè/khiā-bé-sì
|
半蹲、蹲馬步。
|
18
|
落屎馬
|
làu-sái-bé
|
罵人飯桶。原來是指拉肚子的馬,引申作沒有用的人。
沒有用。
|
19
|
碌硞馬
|
lo̍k-kho̍k-bé
|
指一個四處奔走、非常忙碌的人。
指馬匹跑個不停。「碌硞」是馬跑步的聲音。
小孩子所乘坐的玩具木馬,能夠前後晃動。
|
20
|
惡馬
|
ok-bé
|
兇猛的馬。
|
21
|
敗馬
|
pāi-bé
|
出軌、拋錨。車子脫軌或因車胎爆裂而傾倒。
失敗。
|
22
|
斑馬
|
pan-bé
|
哺乳動物。馬的一種。毛淡黃或銀白色,身上有二色相間的斑紋,是群棲動物。非洲為主要產地。
|
23
|
跑馬
|
pháu-bé
|
騎馬馳騁、遊玩。
賽馬。
|
24
|
報馬仔
|
pò-bé-á
|
本來指的是傳遞消息的人,後多用以指告密者、通風報信者。
嘴快、有話藏不住,馬上說出來的人。
|
25
|
三跤馬
|
sann-kha-bé
|
三腳架、三角架。用來安放、架設照相機及測量儀器的器具。有三個支柱的架子。
|
26
|
砂馬仔
|
sua-bé-á
|
招潮蟹。動物名。最大的特徵是雄蟹擁有一大一小相差懸殊的一對螯。招潮蟹會做出舞動大螯的動作,像是在呼喚潮水似的,所以得名。
|
27
|
鐵馬
|
thih-bé
|
腳踏車。一種利用雙腳踩踏板前進的兩輪車。
|
28
|
走馬燈
|
tsáu-bé-ting
|
一種有彩繪的燈飾。以木或竹條為軸,圍一個圓筒紙輪,紙輪中放置蠟燭,燭火點燃後,因為紙輪受空氣對流的影響就會旋轉。
|
29
|
走赦馬
|
tsáu-sià-bé
|
喪家在喪禮中請道士做法事的時候,道士手裡拿著紙馬紙人,在法壇四周來回遊走,是一種為死者超渡的儀式。
|
30
|
馬路
|
bé-lōo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31
|
馬桶
|
bé-tháng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32
|
馬車
|
bé-tshia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33
|
海馬
|
hái-bé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34
|
騎馬
|
khiâ-bé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35
|
無牛駛馬。
|
Bô gû sái bé.
|
沒有牛只能用馬匹來替代。形容退而求其次,暫且代用的無奈。
|
36
|
勇勇馬縛佇將軍柱。
|
Ióng-ióng bé pa̍k tī tsiong-kun-thiāu.
|
「將軍柱」指官府堂前兩旁的大石柱。健壯的馬被綁在將軍柱上,任憑有多大的力氣或多麼善跑也派不上用場。引申為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或指不能知人善任。
|
37
|
徛懸山,看馬相踢。
|
Khiā kuân suann, khuànn bé sio-that.
|
站在高岡上,看著山腳下的馬互踢。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觀,有幸災樂禍看好戲之意。
|
38
|
行船走馬三分命。
|
Kiânn-tsûn tsáu-bé sann hun miā.
|
航海、騎馬很危險,做這一行的只有三分的存活機會。意謂從事交通運輸行業的人,喪失生命的風險很高。
|
39
|
惡馬惡人騎。
|
Ok bé ok lâng khiâ.
|
意為很難馴服的馬,總會有比牠更凶惡的騎士來馴服。比喻壞人自有比他更凶惡的人來懲治他,即一物剋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