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鸕鶿
|
lôo-tsî
|
魚鷹。禽鳥類。形狀像鴉,全身黑色,嘴長,喉嚨部分白色,善於潛水捕魚,喉下的皮膚擴大成囊狀,捕得魚後就放在囊內。正因為「鸕鶿」有這樣的特色,漁夫們常會利用這種鳥幫忙捕魚。
|
52
|
貓頭鳥
|
niau-thâu-tsiáu
|
貓頭鷹、夜鴞。禽鳥類。眼睛大而圓,肉食性,晝伏夜出,捕捉鼠、麻雀等小動物。
|
53
|
卵蛋
|
nn̄g-tuann
|
禽鳥類卵巢內未成熟的卵。
|
54
|
烏鴉
|
oo-a
|
禽鳥類。鳥綱燕雀目鴉科的通稱。
|
55
|
烏面抐桮
|
oo-bīn-lā-pue
|
黑面琵鷺。禽鳥類。黑色的嘴呈湯匙狀,體形似白鷺,全身羽毛為白色,後頸在夏季會長出黃色羽冠。通常生活在海濱、沼澤、河口及水田等地,以魚蝦、螺類為食。
|
56
|
烏骨雞
|
oo-kut-ke/oo-kut-kue
|
雞的品種之一,皮、骨都是黑色的,常用來燉補藥。
|
57
|
烏鶖
|
oo-tshiu
|
大卷尾。禽鳥類。是一種領域性很強的大型鳥禽,會攻擊鳶鳥等鷹類。在臺灣農村裡常可以看到烏鶖停在水牛背上吃牛身上的牛蜱。民俗說法,要是烏鶖在電線桿上築巢,當年度不會有颱風。
|
58
|
烏喙筆仔
|
oo-tshuì-pit-á
|
斑文鳥。禽鳥類。狀似麻雀,體色多呈黑褐色,胸前佈滿箭頭狀斑紋,鳥喙及其附近均為黑色,故稱為「烏喙筆仔」。是臺灣平地至丘陵地區常見的留鳥,多出現於農田、草原、竹林和灌叢中,常結伴而行。
|
59
|
斑鴿
|
pan-kah
|
斑鳩、鳴鳩。禽鳥類。頸部後方有黑色的斑狀輪環,善於鳴叫。
|
60
|
白鶴
|
pe̍h-ho̍h
|
禽鳥類。喙長,便於啄食小魚;腳長,便於涉水。
|
61
|
白翎鷥
|
pe̍h-līng-si
|
白鷺鷥。禽鳥類。在夏季時頭頂會長純白色長毛。常棲息在沼澤、田地,以水中的魚類、水生動物和昆蟲為食物。啄食田中害蟲,是一種益鳥。
|
62
|
白頭鵠仔
|
pe̍h-thâu-khok-á
|
白頭翁。禽鳥類。形體似畫眉,色灰黑,腹白。頭後部有一撮白斑羽毛。
|
63
|
伯勞仔
|
pit-lô-á
|
伯勞鳥。禽鳥類。較雀大,頭、額兩側為黑色,背灰褐色,性兇猛。在臺灣較常看到的有紅尾伯勞。九月以後從北方飛來的另一種是棕伯勞,外表十分美麗。
|
64
|
飛鳥
|
pue-tsiáu
|
指飛禽、鳥類。
|
65
|
相拍雞仔
|
sio-phah-ke-á/sio-phah-kue-á
|
鬥雞。禽鳥類。
使雞相鬥來決勝負的遊戲。
比喻好爭吵的人。
|
66
|
山後鳥
|
suann-āu-tsiáu
|
灰面鵟鷹、灰面鷲。禽鳥類。每年十月初至十月底從北半球南下至東南亞一帶渡冬,於臺灣過境期間,可在恆春滿州里附近觀賞。到來年三月底至四月中旬又北返,在彰化八卦山或臺北觀音山地區可看見;因為是由南路而來,又稱為「南路鷹」。
|
67
|
雉雞
|
thī-ke/thī-kue
|
禽鳥類。一種長尾的大型鳥類,雙翅圓而短,不善飛翔,但雙腳強而有力,善於奔走。嘴堅硬,適合啄食土中的食物。部分有頭冠或肉垂。雄雉尾長,羽毛鮮豔美麗,多為赤銅色或深綠色;雌鳥尾稍短,毛灰褐色。大多生活在隱蔽的森林之中。
|
68
|
畜
|
白
thik
|
泛稱所有的禽獸。
|
69
|
土雞仔
|
thóo-ke-á/thóo-kue-á
|
土雞。不是人工圈養吃飼料的雞。
|
70
|
竹雞仔
|
tik-ke-á/tik-kue-á
|
鳥類。雉科。臺灣特有種鳥類,雌雄同型,體型圓胖,尾極短。體背自頭、頸至背大致為褐色,而有黑色之括弧斑紋。翼有栗褐色與淡灰褐色相間之橫帶。棲息於中、低海拔之樹林底層,性極隱密,不易發現其蹤跡。
小流氓。破壞社會秩序或組織幫派的不法分子。
|
71
|
釣魚翁
|
tiò-hî-ang/tiò-hû-ang
|
翠鳥、魚狗。禽鳥類。臺灣地區常見留鳥的一種。大多棲息於平地至山麓、丘陵之溪流、池塘、湖沼等地。常單獨棲坐於離水面不高樹枝上,若發現魚蝦出現即刻入水捕捉,以喙尖咬緊其頭部,在樹幹上敲打後嚥食。
|
72
|
杜鵑
|
tōo-kuan
|
木本植物。在春夏會開紅、紫或白色的花,可供人觀賞用。
禽鳥類。嘴大、呈黑色,身體為灰褐色,胸、腹部有黑色橫條紋。尾巴白而長,也有橫紋。初夏時常在晝夜鳴叫,聲音聽起來尖銳又悲悽。
|
73
|
菜鴨
|
tshài-ah
|
專門養來食用的鴨子。
|
74
|
臭頭雞仔
|
tshàu-thâu-ke-á/tshàu-thâu-kue-á
|
指長癩痢頭無毛的禿雞。也比喻為被人批評、斥責而頹喪的人。
|
75
|
青苔仔
|
tshenn-tî-á/tshinn-tî-á
|
一種小型雀形目,綉眼鳥科鳥類。體長約11公分,頭部與背部大致為黃綠色,腹部淺灰色,眼睛四周有一明顯的白眼圈。
|
76
|
粟鳥仔
|
tshik-tsiáu-á
|
麻雀。禽鳥類。圓頭,短尾,栗褐色,身上雜有黑褐色斑點,翅膀短小,善於跳躍,以穀粒和昆蟲為主要食物。
|
77
|
𪁎雞
|
tshio-ke/tshio-kue
|
公雞、種雞。發春期的公雞。
|
78
|
厝角鳥仔
|
tshù-kak-tsiáu-á
|
麻雀。禽鳥類。圓頭,短尾,栗褐色,身上雜有黑褐色斑點,翅膀短小,善於跳躍,以穀粒和昆蟲為主要食物。
|
79
|
𤆬路雞
|
tshuā-lōo-ke/tshuā-lōo-kue
|
帶路雞、引路雞。在臺灣閩南傳統上,結婚禮俗中,新人第一次從娘家做客回家時,娘家會贈送新人一對雞,希望這對雞能常常帶新人回娘家做客。
|
80
|
鳥
|
白
tsiáu
|
禽鳥類的總稱。脊椎動物,卵生,全身被覆羽毛,有翅膀,大多能飛行,另外也有因為翅膀退化而不能飛行者。
|
81
|
鳥仔
|
tsiáu-á
|
小鳥。鳥類的通稱。
|
82
|
鳥仔岫
|
tsiáu-á-siū
|
鳥巢。
|
83
|
精牲
|
tsing-senn/tsing-sinn
|
畜生。家中豢養的家禽或家畜。有時也用來罵人。
|
84
|
水鴨
|
tsuí-ah
|
水鴨、野鴨。禽鳥類。野生,善游泳,會飛翔。閩南語中常和鴛鴦並列,認為鴛鴦為水鴨的一種。
|
85
|
鴛鴦
|
uan-iunn
|
禽鳥類。體型比鴨小,雄者為鴛,羽毛美麗,頭上有紫黑色的羽冠,翅膀的上方呈現黃褐色;雌的為鴦,全身呈現蒼褐色。棲息於池沼之中。
用來比喻夫妻或者情侶。
用來指成對的物品。
|
86
|
猛禽
|
bíng-khîm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87
|
家禽
|
ka-khîm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88
|
品種
|
phín-tsíng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89
|
天鵝
|
thian-gô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90
|
鴕鳥
|
tô-tsiáu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91
|
鳥類
|
tsiáu-luī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92
|
水鳥
|
tsuí-tsiáu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