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有149筆,第1頁

序號1案
序號 1
詞目
音讀 àn
華語釋義 牽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
序號2買票
序號 2
詞目 買票
音讀 bé-phiò/bué-phiò
華語釋義 選舉時候選人或其樁腳送給選民金錢或其他好處,要求選民投票給自己,是一項違法的行為。 購買機票或車票。
序號3民主
序號 3
詞目 民主
音讀 bîn-tsú
華語釋義 國家主權屬於全國人民,國家施政以民意為準則,人民得依法選舉民意代表,以控制國家政策的政治體制。
序號4衙門
序號 4
詞目 衙門
音讀 gê-mn̂g
華語釋義 古時官員辦公的機關。
序號5議會
序號 5
詞目 議會
音讀 gī-huē
華語釋義 由人民代表組成的參政機關。可行使立法權。在內閣制國家中,兼有監督政府的權力。
序號6議長
序號 6
詞目 議長
音讀 gī-tiúnn
華語釋義 議會組織中的主席。由議員互選產生,有一定的任期。對外代表全會,對內綜理議會會務,維持議場秩序,並整理議案。
序號7元首
序號 7
詞目 元首
音讀 guân-siú
華語釋義 一國最高的首長。在君主國家,大多為世襲的君主;在共和國家則稱作總統、主席等,大致由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序號8鄉鎮
序號 8
詞目 鄉鎮
音讀 hiong-tìn
華語釋義 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為「鄉」和「鎮」的統稱。 人口和商業活動規模較小的市鎮。
序號9戶口抄本
序號 9
詞目 戶口抄本
音讀 hōo-kháu-tshau-pún
華語釋義 戶籍謄本。戶政機關戶籍登記的抄錄本。
序號10戶籍
序號 10
詞目 戶籍
音讀 hōo-tsi̍k
華語釋義 政府登記各戶人數、職業、籍貫等的資料簿冊。
序號11會議
序號 11
詞目 會議
音讀 huē-gī
華語釋義 為商議事情而依一定議程進行的聚會。
序號12擁護
序號 12
詞目 擁護
音讀 ióng-hōo
華語釋義 支持、愛護。
序號13區
序號 13
詞目
音讀 khu
華語釋義 地域、一定的範圍。 行政單位名,在縣市之下。
序號14區公所
序號 14
詞目 區公所
音讀 khu-kong-sóo
華語釋義 市以下的地方自治組織,承受市長的命令,辦理自治行政及交辦事項。
序號15扛轎
序號 15
詞目 扛轎
音讀 kng-kiō
華語釋義 抬轎子。 支持。選舉時幫候選人做事、拉抬人氣、票數。
序號16公文
序號 16
詞目 公文
音讀 kong-bûn
華語釋義 機關行號或行政單位裡頭,處理或聯繫公務的文書。
序號17公所
序號 17
詞目 公所
音讀 kong-sóo
華語釋義 指鄉鎮市公所。 處理某一地區公眾事務的場所。
序號18縣長
序號 18
詞目 縣長
音讀 kuān-tiúnn
華語釋義 一縣的最高行政首長。
序號19官僚
序號 19
詞目 官僚
音讀 kuann-liâu
華語釋義 原意指官員、官吏。 引申為作威作福的官吏。 仗著官位、權勢擺威風的行為。
序號20官場
序號 20
詞目 官場
音讀 kuann-tiûnn
華語釋義 政治界。 官員、官吏階層的生活世界。
序號21官員
序號 21
詞目 官員
音讀 kuann-uân
華語釋義 官吏。具有一定職等的政府工作人員。
序號22鄰
序號 22
詞目
音讀 lîn
華語釋義 在附近的、旁邊的。 行政劃分的最小單位。
序號23立案
序號 23
詞目 立案
音讀 li̍p-àn
華語釋義 在政府機關註冊登記。
序號24落選
序號 24
詞目 落選
音讀 lo̍k-suán
華語釋義 沒被選上、選舉失利。
序號25內閣
序號 25
詞目 內閣
音讀 luē-koh
華語釋義 立憲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設有閣揆一人,和閣員若干人。
序號26內政
序號 26
詞目 內政
音讀 luē-tsìng
華語釋義 國家內部的政事。
序號27施政
序號 27
詞目 施政
音讀 si-tsìng
華語釋義 施行政務。
序號28申請
序號 28
詞目 申請
音讀 sin-tshíng
華語釋義 向上級或相關單位說明理由,提出請求。 人民對政府或下級對上級的請求事項。
序號29聖旨
序號 29
詞目 聖旨
音讀 sìng-tsí
華語釋義 古代帝王所頒布的命令。
序號30算數
序號 30
詞目 算數
音讀 sǹg-siàu
華語釋義 計算帳目。 與人爭執較量,以解決糾紛,往往含有報復之意。
序號31所
序號 31
詞目
音讀 sóo
華語釋義 處所、場地。 機關單位。 指示代名詞。
序號32宣言
序號 32
詞目 宣言
音讀 suan-giân
華語釋義 政府、政黨、其他團體或個人,用文書宣示對某件事的主張,稱為「宣言」。
序號33選舉
序號 33
詞目 選舉
音讀 suán-kí/suán-kú
華語釋義 用選票或舉手等表決方式,來選出代表或負責人。
序號34選票
序號 34
詞目 選票
音讀 suán-phiò
華語釋義 選舉時用來填寫或圈選被選舉人姓名的票張。
序號35稅
序號 35
詞目
音讀 suè/sè
華語釋義 繳納給政府或物主的租賃金。 租賃。
序號36稅金
序號 36
詞目 稅金
音讀 suè-kim/sè-kim
華語釋義 人民繳納租稅的金額。
序號37投票
序號 37
詞目 投票
音讀 tâu-phiò
華語釋義 選舉或表決的一種方式。將意見反應在選票上,再投入票箱。
序號38太監
序號 38
詞目 太監
音讀 thài-kàm
華語釋義 宦官。古時候宮廷中侍奉君王和其家族家屬的官員,由閹割後的男子來擔任。
序號39貪官汙吏
序號 39
詞目 貪官汙吏
音讀 tham-kuann-ù-lī
華語釋義 貪汙、收賄的官員。
序號40提名
序號 40
詞目 提名
音讀 thê-miâ
華語釋義 推薦。提出適當人選做為正式的候選人。
序號41柱仔跤
序號 41
詞目 柱仔跤
音讀 thiāu-á-kha
華語釋義 樁腳。俗稱選舉時替候選人拉票,掌握基本票源的地方人物。 柱子的根基部位。
序號42朝
序號 42
詞目
音讀 tiâu
華語釋義 某一世系帝王的統治時期,或某位君王的統治時期。
序號43朝代
序號 43
詞目 朝代
音讀 tiâu-tāi
華語釋義 專指一姓帝王所統治的時代。
序號44檔案
序號 44
詞目 檔案
音讀 tóng-àn
華語釋義 分類保存的各種文件和資料。 電腦中相關資料的組合。
序號45黨派
序號 45
詞目 黨派
音讀 tóng-phài
華語釋義 因為思想、行為、信念等歧異,而組成的派系黨別。
序號46當選
序號 46
詞目 當選
音讀 tòng-suán
華語釋義 選舉時,得到合於法定的多數票而選上。
序號47在野
序號 47
詞目 在野
音讀 tsāi-iá
華語釋義 本來指不在朝廷擔任官職,後來借指不作官、不當政。
序號48坐位
序號 48
詞目 坐位
音讀 tsē-uī
華語釋義 座位。 登基、即位。
序號49市長
序號 49
詞目 市長
音讀 tshī-tiúnn
華語釋義 治理一市的行政首長。
序號50食錢
序號 50
詞目 食錢
音讀 tsia̍h-tsînn
華語釋義 收賄、貪汙。
有149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1 àn 牽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
2 買票 bé-phiò/bué-phiò 選舉時候選人或其樁腳送給選民金錢或其他好處,要求選民投票給自己,是一項違法的行為。 購買機票或車票。
3 民主 bîn-tsú 國家主權屬於全國人民,國家施政以民意為準則,人民得依法選舉民意代表,以控制國家政策的政治體制。
4 衙門 gê-mn̂g 古時官員辦公的機關。
5 議會 gī-huē 由人民代表組成的參政機關。可行使立法權。在內閣制國家中,兼有監督政府的權力。
6 議長 gī-tiúnn 議會組織中的主席。由議員互選產生,有一定的任期。對外代表全會,對內綜理議會會務,維持議場秩序,並整理議案。
7 元首 guân-siú 一國最高的首長。在君主國家,大多為世襲的君主;在共和國家則稱作總統、主席等,大致由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8 鄉鎮 hiong-tìn 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為「鄉」和「鎮」的統稱。 人口和商業活動規模較小的市鎮。
9 戶口抄本 hōo-kháu-tshau-pún 戶籍謄本。戶政機關戶籍登記的抄錄本。
10 戶籍 hōo-tsi̍k 政府登記各戶人數、職業、籍貫等的資料簿冊。
11 會議 huē-gī 為商議事情而依一定議程進行的聚會。
12 擁護 ióng-hōo 支持、愛護。
13 khu 地域、一定的範圍。 行政單位名,在縣市之下。
14 區公所 khu-kong-sóo 市以下的地方自治組織,承受市長的命令,辦理自治行政及交辦事項。
15 扛轎 kng-kiō 抬轎子。 支持。選舉時幫候選人做事、拉抬人氣、票數。
16 公文 kong-bûn 機關行號或行政單位裡頭,處理或聯繫公務的文書。
17 公所 kong-sóo 指鄉鎮市公所。 處理某一地區公眾事務的場所。
18 縣長 kuān-tiúnn 一縣的最高行政首長。
19 官僚 kuann-liâu 原意指官員、官吏。 引申為作威作福的官吏。 仗著官位、權勢擺威風的行為。
20 官場 kuann-tiûnn 政治界。 官員、官吏階層的生活世界。
21 官員 kuann-uân 官吏。具有一定職等的政府工作人員。
22 lîn 在附近的、旁邊的。 行政劃分的最小單位。
23 立案 li̍p-àn 在政府機關註冊登記。
24 落選 lo̍k-suán 沒被選上、選舉失利。
25 內閣 luē-koh 立憲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設有閣揆一人,和閣員若干人。
26 內政 luē-tsìng 國家內部的政事。
27 施政 si-tsìng 施行政務。
28 申請 sin-tshíng 向上級或相關單位說明理由,提出請求。 人民對政府或下級對上級的請求事項。
29 聖旨 sìng-tsí 古代帝王所頒布的命令。
30 算數 sǹg-siàu 計算帳目。 與人爭執較量,以解決糾紛,往往含有報復之意。
31 sóo 處所、場地。 機關單位。 指示代名詞。
32 宣言 suan-giân 政府、政黨、其他團體或個人,用文書宣示對某件事的主張,稱為「宣言」。
33 選舉 suán-kí/suán-kú 用選票或舉手等表決方式,來選出代表或負責人。
34 選票 suán-phiò 選舉時用來填寫或圈選被選舉人姓名的票張。
35 suè/sè 繳納給政府或物主的租賃金。 租賃。
36 稅金 suè-kim/sè-kim 人民繳納租稅的金額。
37 投票 tâu-phiò 選舉或表決的一種方式。將意見反應在選票上,再投入票箱。
38 太監 thài-kàm 宦官。古時候宮廷中侍奉君王和其家族家屬的官員,由閹割後的男子來擔任。
39 貪官汙吏 tham-kuann-ù-lī 貪汙、收賄的官員。
40 提名 thê-miâ 推薦。提出適當人選做為正式的候選人。
41 柱仔跤 thiāu-á-kha 樁腳。俗稱選舉時替候選人拉票,掌握基本票源的地方人物。 柱子的根基部位。
42 tiâu 某一世系帝王的統治時期,或某位君王的統治時期。
43 朝代 tiâu-tāi 專指一姓帝王所統治的時代。
44 檔案 tóng-àn 分類保存的各種文件和資料。 電腦中相關資料的組合。
45 黨派 tóng-phài 因為思想、行為、信念等歧異,而組成的派系黨別。
46 當選 tòng-suán 選舉時,得到合於法定的多數票而選上。
47 在野 tsāi-iá 本來指不在朝廷擔任官職,後來借指不作官、不當政。
48 坐位 tsē-uī 座位。 登基、即位。
49 市長 tshī-tiúnn 治理一市的行政首長。
50 食錢 tsia̍h-tsînn 收賄、貪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