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器具、活動
有427筆,第15頁
| 序號 | 281 | 
|---|---|
| 詞目 | 天意 | 
| 音讀 | thinn-ì | 
| 華語釋義 | 上天的旨意,非人類意志所能控制的。 | 
| 序號 | 282 | 
|---|---|
| 詞目 | 天公金 | 
| 音讀 | Thinn-kong-kim | 
| 華語釋義 | 天金、大壽金。金紙的一種,專門燒給玉皇大帝的金紙,是金紙中最大張的。 | 
| 序號 | 283 | 
|---|---|
| 詞目 | 天頂 | 
| 音讀 | thinn-tíng | 
| 華語釋義 | 天上。 | 
| 序號 | 284 | 
|---|---|
| 詞目 | 抽籤 | 
| 音讀 | thiu-tshiam | 
| 華語釋義 | 在廟中抽取竹籤,以用來卜吉凶。又或者當事情難以決定時,做紙籤抽取以成決定。 | 
| 序號 | 285 | 
|---|---|
| 詞目 | 討命 | 
| 音讀 | thó-miā | 
| 華語釋義 | 索命。冤魂向加害者要求償命。 | 
| 序號 | 286 | 
|---|---|
| 詞目 | 桃花 | 
| 音讀 | thô-hue | 
| 華語釋義 | 桃樹所開的花。 桃花星。術數用語。星相、命學家認為是凶星,男命為癆瘵,女命為風塵,經常有感情糾紛。 | 
| 序號 | 287 | 
|---|---|
| 詞目 | 託夢 | 
| 音讀 | thok-bāng | 
| 華語釋義 | 鬼神藉由夢境的方式,向作夢的人陳述事實的真相。 | 
| 序號 | 288 | 
|---|---|
| 詞目 | 通書 | 
| 音讀 | thong-su | 
| 華語釋義 |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記載陰陽兩種曆法,以及節氣、忌宜、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 | 
| 序號 | 289 | 
|---|---|
| 詞目 | 土符仔 | 
| 音讀 | thóo-hû-á | 
| 華語釋義 | 原指民間的符籙,後常用來諷指太過潦草的字或胡亂的畫作。 | 
| 序號 | 290 | 
|---|---|
| 詞目 | 豬公 | 
| 音讀 | ti-kong/tu-kong | 
| 華語釋義 | 拜拜敬神用的大公豬。臺灣民間常有飼養豬公的比賽,宰殺之後在豬公的嘴巴中塞鳳梨或橘子,頭上或身上結紅綵,敬拜神明。 撲滿、存錢筒。貯存錢幣的筒子,常會做成豬的形狀。 | 
| 序號 | 291 | 
|---|---|
| 詞目 | 點眼 | 
| 音讀 | tiám-gán | 
| 華語釋義 | 替神像開眼。指雕刻成功後,只剩下眼睛未上漆,在正式膜拜或神明壽誕時,在其眼睛上漆。 | 
| 序號 | 292 | 
|---|---|
| 詞目 | 點穴 | 
| 音讀 | tiám-hia̍t | 
| 華語釋義 | 地理師堪定的墓穴位置。 指拳術師用手指點人身上的穴位,使其麻木。 | 
| 序號 | 293 | 
|---|---|
| 詞目 | 鼎 | 
| 音讀 | 白 tiánn | 
| 華語釋義 | 烹飪的大鍋。 指烹飪時的火候。 專門用來燒紙錢的器具。 | 
| 序號 | 294 | 
|---|---|
| 詞目 | 兆 | 
| 音讀 | tiāu | 
| 華語釋義 | 一萬億。 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後則通稱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跡象。 | 
| 序號 | 295 | 
|---|---|
| 詞目 | 鎮煞 | 
| 音讀 | tìn-suah | 
| 華語釋義 | 鎮邪。用法術或符咒鎮壓邪魔鬼怪。 | 
| 序號 | 296 | 
|---|---|
| 詞目 | 燈猜 | 
| 音讀 | ting-tshai | 
| 華語釋義 | 燈謎。是元宵節或中秋節時的傳統活動之一,通常將謎語黏貼在花燈、牆壁上或是掛在繩子上供人猜射。 | 
| 序號 | 297 | 
|---|---|
| 詞目 | 中元 | 
| 音讀 | Tiong-guân | 
| 華語釋義 | 中元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七月十五日,在這一天除了要參加廟裡為孤魂野鬼所舉辦的普渡之外,也會準備豐盛的飯菜在自家門口祭拜好兄弟,俗稱「拜門口」(pài mn̂g-kháu)。傳說如果供品太少或飯菜不夠豐盛就會遭到好兄弟的報復,所以中元節是一年之中祭品最多的節日。 | 
| 序號 | 298 | 
|---|---|
| 詞目 | 中秋 | 
| 音讀 | Tiong-tshiu | 
| 華語釋義 |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 
| 序號 | 299 | 
|---|---|
| 詞目 | 中秋餅 | 
| 音讀 | Tiong-tshiu-piánn | 
| 華語釋義 | 月餅。一種包餡的糕餅點心,為中秋節應時的食品。 | 
| 序號 | 300 | 
|---|---|
| 詞目 | 中秋節 | 
| 音讀 | Tiong-tshiu-tseh/Tiong-tshiu-tsueh | 
| 華語釋義 |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華語釋義 | 
|---|---|---|---|
| 281 | 天意 | thinn-ì | 上天的旨意,非人類意志所能控制的。 | 
| 282 | 天公金 | Thinn-kong-kim | 天金、大壽金。金紙的一種,專門燒給玉皇大帝的金紙,是金紙中最大張的。 | 
| 283 | 天頂 | thinn-tíng | 天上。 | 
| 284 | 抽籤 | thiu-tshiam | 在廟中抽取竹籤,以用來卜吉凶。又或者當事情難以決定時,做紙籤抽取以成決定。 | 
| 285 | 討命 | thó-miā | 索命。冤魂向加害者要求償命。 | 
| 286 | 桃花 | thô-hue | 桃樹所開的花。 桃花星。術數用語。星相、命學家認為是凶星,男命為癆瘵,女命為風塵,經常有感情糾紛。 | 
| 287 | 託夢 | thok-bāng | 鬼神藉由夢境的方式,向作夢的人陳述事實的真相。 | 
| 288 | 通書 | thong-su |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記載陰陽兩種曆法,以及節氣、忌宜、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 | 
| 289 | 土符仔 | thóo-hû-á | 原指民間的符籙,後常用來諷指太過潦草的字或胡亂的畫作。 | 
| 290 | 豬公 | ti-kong/tu-kong | 拜拜敬神用的大公豬。臺灣民間常有飼養豬公的比賽,宰殺之後在豬公的嘴巴中塞鳳梨或橘子,頭上或身上結紅綵,敬拜神明。 撲滿、存錢筒。貯存錢幣的筒子,常會做成豬的形狀。 | 
| 291 | 點眼 | tiám-gán | 替神像開眼。指雕刻成功後,只剩下眼睛未上漆,在正式膜拜或神明壽誕時,在其眼睛上漆。 | 
| 292 | 點穴 | tiám-hia̍t | 地理師堪定的墓穴位置。 指拳術師用手指點人身上的穴位,使其麻木。 | 
| 293 | 鼎 | 白 tiánn | 烹飪的大鍋。 指烹飪時的火候。 專門用來燒紙錢的器具。 | 
| 294 | 兆 | tiāu | 一萬億。 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後則通稱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跡象。 | 
| 295 | 鎮煞 | tìn-suah | 鎮邪。用法術或符咒鎮壓邪魔鬼怪。 | 
| 296 | 燈猜 | ting-tshai | 燈謎。是元宵節或中秋節時的傳統活動之一,通常將謎語黏貼在花燈、牆壁上或是掛在繩子上供人猜射。 | 
| 297 | 中元 | Tiong-guân | 中元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七月十五日,在這一天除了要參加廟裡為孤魂野鬼所舉辦的普渡之外,也會準備豐盛的飯菜在自家門口祭拜好兄弟,俗稱「拜門口」(pài mn̂g-kháu)。傳說如果供品太少或飯菜不夠豐盛就會遭到好兄弟的報復,所以中元節是一年之中祭品最多的節日。 | 
| 298 | 中秋 | Tiong-tshiu |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 
| 299 | 中秋餅 | Tiong-tshiu-piánn | 月餅。一種包餡的糕餅點心,為中秋節應時的食品。 | 
| 300 | 中秋節 | Tiong-tshiu-tseh/Tiong-tshiu-tsueh | 中秋節、八月節。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與春節、端午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通常這天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柚子、賞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