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拍通關
|
phah-thong-kuan
|
打通關。在酒宴上向人輪番敬酒一個巡迴。
|
102
|
捀斗
|
phâng-táu
|
喪禮中,由長子或者長孫捧著裝神主牌的木斗。
|
103
|
炮
|
phàu
|
一種發射鐵石彈丸或炮彈的重型兵器。
爆竹、鞭炮。
|
104
|
聘金
|
phìng-kim
|
男子娶妻時贈給女方的禮金。
|
105
|
聘禮
|
phìng-lé
|
定親時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
|
106
|
伴嫁
|
phuānn-kè
|
伴娘、陪嫁。陪伴新娘行婚禮的女子。
|
107
|
伴手
|
phuānn-tshiú
|
拜訪親友時,攜帶的小禮物。
|
108
|
伴娶
|
phuānn-tshuā
|
伴郎。指婚禮中陪伴新郎迎娶的男子。
陪同新郎去迎娶新娘。
|
109
|
煏桌
|
piak-toh
|
宴客時,來的客人超過預期,以致請客的桌數不夠坐。
|
110
|
便媒人
|
piān-muê-lâng
|
名義上的媒人。
落花媒人。指現成的媒人。
|
111
|
捒做堆
|
sak-tsò-tui/sak-tsuè-tui
|
一種不舉行婚禮的成親方式。通常是童養媳長大後直接和男方成為夫婦的成親方式。這種儀式大都利用除夕夜一家團圓時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做為婚禮的酒席,便不需再選黃道吉日,亦不需鋪張。
|
112
|
送日仔
|
sàng-ji̍t-á/sàng-li̍t-á
|
傳統婚俗中,男女訂婚後,男方通知女方迎娶的時間。
|
113
|
送嫁
|
sàng-kè
|
伴娘、陪嫁。陪伴新娘行婚禮的女子。
|
114
|
送定
|
sàng-tiānn
|
下聘。男家擇定吉日,向女家致送訂婚聘禮。聘禮一般包括聘金、金飾、羊豬、禮燭、禮炮、禮餅、蓮蕉花盆等。
|
115
|
送上山
|
sàng-tsiūnn-suann
|
跟隨喪家的行列,將靈柩送到山上的墓地安葬。
|
116
|
世事
|
sè-sū
|
世間的種種事情。
交際往來的禮俗,婚喪喜慶的禮節。
|
117
|
四片仔
|
sì-phìnn-á
|
薄棺。只有四片木板的棺材,非常簡陋。
|
118
|
新婚
|
sin-hun
|
剛結婚不久。
|
119
|
新人
|
sin-lâng
|
新婚的男女。
新進的人員。
|
120
|
新郎
|
sin-lông
|
稱剛結婚或者正要舉行婚禮的男子。
|
121
|
新娘
|
sin-niû
|
稱剛結婚或者正要舉行婚禮的女子。
|
122
|
新娘花
|
sin-niû-hue
|
文竹。植物名,可作成供觀賞的盆栽或室內的觀葉植物。
傳統婚俗戴於新娘頭上的花形髮飾。
新娘在婚禮所持的人造花。
|
123
|
新娘桌
|
sin-niû-toh
|
結婚喜宴中,新郎、新娘所坐的主桌。
|
124
|
成家
|
sîng-ka
|
結婚、組織家庭。
|
125
|
成親
|
sîng-tshin
|
結婚、成婚。男女嫁娶,成為夫婦。
|
126
|
相親
|
siòng-tshin
|
男女雙方以結婚為前提,經人介紹後,約定日期的初次正式見面。
|
127
|
壽衣
|
siū-i
|
預先裁製好,等候入殮時所穿的衣服。
|
128
|
壽板
|
siū-pán
|
棺材、壽材。裝殮屍體的器具,大多用木材製成。
|
129
|
喪事
|
song-sū
|
人死後的殮葬、哀祭等事宜。
|
130
|
山頭
|
suann-thâu
|
山頂。
喪葬用語,指墓的位置所在。
|
131
|
打桶
|
tánn-tháng
|
人死之後入棺未下葬,停柩在家中。
|
132
|
硩定
|
teh-tiānn
|
從前訂婚時,男方送來聘禮,稱為「送定」。女方收下男方聘禮時必須回禮,稱為「硩定」。
|
133
|
透尾
|
thàu-bué/thàu-bé
|
事情進行到最後、到末尾。通常指夫妻白頭偕老。
|
134
|
頭帛
|
thâu-pe̍h
|
孝巾。喪禮時死者親屬綁在頭上的白布。
|
135
|
頭旬
|
thâu-sûn
|
頭七。人死後第七天。
|
136
|
頭七
|
thâu-tshit
|
人死後,每隔七天奠祭一次,第一個七日稱為「頭七」。民間傳說死者到這一天才知道自己已死,靈魂會回到家裡巡視,喪家會在這天延請僧人在靈前誦經致祭。
|
137
|
退婚
|
thè-hun
|
解除婚約。
|
138
|
替身
|
thè-sin/thuè-sin
|
代替別人的人。
一種迷信用品。把紙片剪成人形,在巫術中使用。
由竹片或紙做成的陪葬物。
|
139
|
退定
|
thè-tiānn
|
退婚、悔婚。退掉已經定下來的親事。
退回契約的定金。
|
140
|
提親
|
thê-tshin
|
提起婚嫁之事。今多指男方至女方家中表示欲婚娶而請求同意。
|
141
|
添粧
|
thiam-tsng
|
舊指女方親友贈送新娘的禮物或禮金。
|
142
|
帖
|
thiap
|
請柬。
供臨寫摹仿用的習字範本。
計算中藥量劑的單位。
|
143
|
帖仔
|
thiap-á
|
請帖。邀請赴宴或參加典禮的通知書。
|
144
|
伨替
|
thīn
|
支持、推舉。
取其平均。
婚配。
互相理會、爭執。
|
145
|
兔仔尾
|
thòo-á-bué/thòo-á-bé
|
哀杖。出殯時,孝子手中所拿的杖子。
|
146
|
豬跤麵線
|
ti-kha-mī-suànn/tu-kha-mī-suànn
|
豬腳麵線。豬腳與麵線一起煮成的食物,民間習俗認為吃豬腳麵線可以去除霉運。過生日的時候也常食用豬腳麵線,象徵長壽。
|
147
|
訂婚
|
tīng-hun
|
文定。男女雙方在結婚前締定婚約的儀式。原應寫為「定婚」,今從華語寫法寫為「訂婚」。
|
148
|
張老
|
tiunn-lāu
|
老人家為自己準備後事所要用的東西。
|
149
|
幢幡
|
tông-huan
|
出殯時書寫死者名籍的白布旗幟。
|
150
|
洞房
|
tōng-pông
|
新婚夫婦的房間。
圓房。
|
151
|
走赦馬
|
tsáu-sià-bé
|
喪家在喪禮中請道士做法事的時候,道士手裡拿著紙馬紙人,在法壇四周來回遊走,是一種為死者超渡的儀式。
|
152
|
祭文
|
tsè-bûn
|
祭祀的時候所誦讀的文章。
|
153
|
坐桌
|
tsē-toh
|
入座、赴宴。應邀參加宴會。
|
154
|
柴頭
|
tshâ-thâu
|
木柴、木頭。
呆板。形容一個人木訥、不解風情。
棺材。
指祖先的牌位。
|
155
|
綵
|
tshái
|
繡有吉祥圖案的紅綾布,喜慶時掛在門楣上。
|
156
|
請人客
|
tshiánn-lâng-kheh
|
請客、宴客。
|
157
|
請帖
|
tshiánn-thiap
|
請柬。邀請客人光臨的帖子。
|
158
|
請桌
|
tshiánn-toh
|
宴客、請客。
|
159
|
親事
|
tshin-sū
|
婚姻大事。
|
160
|
手指
|
tshiú-tsí
|
戒指。套在手指頭上的環形飾物。
|
161
|
娶替
|
tshuā
|
男子帶女子入門成親。
|
162
|
娶某
|
tshuā-bóo
|
娶妻子。
|
163
|
娶新娘
|
tshuā-sin-niû
|
娶媳婦、辦喜事。
|
164
|
娶新婦
|
tshuā-sin-pū
|
娶媳婦。
|
165
|
春仔花
|
tshun-á-hue
|
日日春、長春花。花名。
草本植物。莖細長而強健、葉痕明顯,葉子呈橢圓形,為濃綠色。花有五瓣,顏色多,全年都能開花。
年節在供桌上所插的人造花也稱為「春仔花」。
喜慶時,婦女在頭上裝飾用的花。
|
166
|
出嫁
|
tshut-kè
|
出閣。指女子結婚,嫁到夫家。
|
167
|
出山
|
tshut-suann
|
出殯。
|
168
|
指腹為婚
|
tsí pak uî hun
|
兩對夫婦在彼此妻子懷孕時,為腹中的胎兒定下婚約,如果將來雙方妻子所生下的孩子為一男一女,長大後就讓他們結為夫妻。
|
169
|
食桌
|
tsia̍h-toh
|
喝喜酒、吃喜酒。參加喜筵、飯局。
|
170
|
招魂
|
tsiau-hûn
|
指招回生者或死者之魂。
|
171
|
祝賀
|
tsiok-hō
|
道賀、祝福。
|
172
|
上山頭
|
tsiūnn-suann-thâu
|
送葬到墓地,護送棺木到墓地。
|
173
|
粧
|
白
tsng
|
女子出嫁時的陪嫁物。
|
174
|
做人
|
tsò--lâng/tsuè--lâng
|
女孩子許配給人家。
|
175
|
做生日
|
tsò-senn-ji̍t/tsuè-sinn-li̍t
|
慶生、過生日。舉行生日的慶祝活動。
|
176
|
做旬
|
tsò-sûn/tsuè-sûn
|
人過世後,每七天要做一旬,請和尚尼姑來誦經,並且燒香祭拜、焚燒紙錢給故人用,共有七旬,四十九天。
|
177
|
做親情
|
tsò-tshin-tsiânn/tsuè-tshin-tsiânn
|
作媒。替人說媒提親,撮合婚姻。
結親。締結成姻親。
|
178
|
葬
|
tsòng
|
屍體掩埋、處理的方式。
|
179
|
主婚
|
tsú-hun
|
主持婚事。
|
180
|
主人
|
tsú-lâng
|
擺設宴席款待賓客的人。
指擁有物業產權的人。
|
181
|
紙厝
|
tsuá-tshù
|
紙糊的模型屋,一種用來陪葬的假物,有家具、奴婢,汽車等,是在死後七七四十九天做尾日時焚燒給死者,供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使用。
|
182
|
帶孝
|
tuà-hà
|
死者的親屬和親戚,在一定喪期內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纏黑紗、頭上紮麻繩等,表示哀悼。
|
183
|
大餅
|
tuā-piánn
|
喜餅、禮餅。訂婚時女方贈給親友的餅。
|
184
|
大壽
|
tuā-siū
|
指重要的生日,多用於五十歲以上逢十的生日。
一個人尚未過世前就預先購買好的備用棺木。
|
185
|
對看
|
tuì-khuànn
|
相看。相互觀看。
相親。男女雙方經人介紹後,擇定日期,初次正式會面。
|
186
|
對年
|
tuì-nî
|
人死後滿一周年。
|
187
|
完婚
|
uân-hun
|
完成終身大事。
|
188
|
換紅
|
uānn-âng
|
喪期服滿後脫下孝衣,換上日常的衣服。
|
189
|
遺言
|
uî-giân
|
遺書、遺囑。人在臨終前所遺留的言辭。
|
190
|
遺書
|
uî-su
|
死者所遺留下來的文字。
|
191
|
遺囑
|
uî-tsiok
|
遺書、遺囑。人在臨終前所遺留的言辭。
|
192
|
哀傷
|
ai-siong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193
|
喜宴
|
hí-iàn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194
|
喜氣
|
hí-khì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195
|
婚姻
|
hun-in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196
|
宴請
|
iàn-tshiánn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197
|
結婚
|
kiat-hun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198
|
求婚
|
kiû-hun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199
|
盛會
|
sīng-huē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200
|
祝壽
|
tsiok-siū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