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業
有141筆,第2頁
序號 | 51 |
---|---|
詞目 | 笠 |
音讀 | 白 le̍h |
華語釋義 | 斗笠。以竹籜或蒲葵製成,可用來遮陽。 |
序號 | 52 |
---|---|
詞目 | 農 |
音讀 | lông |
華語釋義 | 指耕種事業。 以耕作為業的人。 |
序號 | 53 |
---|---|
詞目 | 農民 |
音讀 | lông-bîn |
華語釋義 | 農夫、農人。 |
序號 | 54 |
---|---|
詞目 | 農民曆 |
音讀 | lông-bîn-li̍k |
華語釋義 |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記載陰陽兩種曆法,以及節氣、忌宜、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 |
序號 | 55 |
---|---|
詞目 | 農業 |
音讀 | lông-gia̍p |
華語釋義 | 在土地上從事耕耘土地、栽培作物和飼養生物的生產事業。 |
序號 | 56 |
---|---|
詞目 | 農具 |
音讀 | lông-kū |
華語釋義 | 農夫耕作時所需的工具。 |
序號 | 57 |
---|---|
詞目 | 農場 |
音讀 | lông-tiûnn |
華語釋義 | 大規模栽培農產品或改良品種的場所。 |
序號 | 58 |
---|---|
詞目 | 農作物 |
音讀 | lông-tsok-bu̍t |
華語釋義 | 栽種於農田的植物。 |
序號 | 59 |
---|---|
詞目 | 秧船 |
音讀 | ng-tsûn |
華語釋義 | 用來放置秧苗的木製平底圓盆,可以飄浮在水田上,隨農夫插秧時移動、取用秧苗。 |
序號 | 60 |
---|---|
詞目 | 贌田 |
音讀 | pa̍k-tshân |
華語釋義 | 租田。租用田地耕作。 |
序號 | 61 |
---|---|
詞目 | 耙 |
音讀 | pê |
華語釋義 | 一種用來整平地面土塊的舊式農具,亦可用於推送地上物使聚攏或散開,由一條橫木上附平排尖齒,加上長柄構成。 使用耙子將土翻平,或將東西聚攏、散開。 |
序號 | 62 |
---|---|
詞目 | 耙仔 |
音讀 | pê-á |
華語釋義 | 耙子。耙草用的小鋤頭。 |
序號 | 63 |
---|---|
詞目 | 耙柫 |
音讀 | pê-put |
華語釋義 | 用來扒穀的工具。 |
序號 | 64 |
---|---|
詞目 | 耙 |
音讀 | pē |
華語釋義 | 一種用來使地面土塊平整或地上物聚攏、散開的舊式農具,由一條橫木上附平排尖齒,加上長柄構成。 |
序號 | 65 |
---|---|
詞目 | 拋荒 |
音讀 | pha-hng |
華語釋義 | 田地棄耕,讓它任意荒廢。 |
序號 | 66 |
---|---|
詞目 | 歹年冬 |
音讀 | pháinn-nî-tang |
華語釋義 | 荒年、歉歲。農作物收成不好的年頭。 |
序號 | 67 |
---|---|
詞目 | 播 |
音讀 | pòo |
華語釋義 | 放送、傳布。 |
序號 | 68 |
---|---|
詞目 | 佈稻仔 |
音讀 | pòo-tiū-á |
華語釋義 | 插秧。將稻的秧苗插植於水田之中,為栽種水稻的過程之一。 |
序號 | 69 |
---|---|
詞目 | 佈田 |
音讀 | pòo-tshân |
華語釋義 | 插秧。將稻的秧苗插植於水田中。為水稻栽培的過程之一。 |
序號 | 70 |
---|---|
詞目 | 佈田管 |
音讀 | pòo-tshân-kóng |
華語釋義 | 蒔田管。一種用竹管或鐵皮作成,套在拇指上,朝外的部分呈尖刃形,專門用來插秧的農具。 |
序號 | 71 |
---|---|
詞目 | 簸箕 |
音讀 | puà-ki |
華語釋義 | 一種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的器具,可揚去穀類糠皮,也能用來盛物。 |
序號 | 72 |
---|---|
詞目 | 培替 |
音讀 | puē |
華語釋義 | 為植物增土。 |
序號 | 73 |
---|---|
詞目 | 瘦田 |
音讀 | sán tshân |
華語釋義 | 瘠田、薄田,貧瘠的田地。 |
序號 | 74 |
---|---|
詞目 | 摔粟 |
音讀 | siak-tshik |
華語釋義 | 用力摔成把的稻子,使稻穀脫粒,是脫穀機未發明前的脫穀方式。 |
序號 | 75 |
---|---|
詞目 | 芟 |
音讀 | 白 sing |
華語釋義 | 除草。 |
序號 | 76 |
---|---|
詞目 | 相換工 |
音讀 | sio-uānn-kang |
華語釋義 | 互相幫忙工作,並以工作互抵工資。此詞源自早期農忙時期,鄰里間因應人力不足問題,彼此輪流至他人田裡協助農務。 |
序號 | 77 |
---|---|
詞目 | 失收 |
音讀 | sit-siu |
華語釋義 | 歉收。形容農作物收成不好。 |
序號 | 78 |
---|---|
詞目 | 收成 |
音讀 | siu-sîng |
華語釋義 | 農作物的收割情形。 泛指各種有形無形的成績或成果。 |
序號 | 79 |
---|---|
詞目 | 擔肥 |
音讀 | tann-puî |
華語釋義 | 挑糞。挑糞到田裡當肥料。早期臺灣農村常有的農業活動。 |
序號 | 80 |
---|---|
詞目 | 茶園 |
音讀 | tê-hn̂g |
華語釋義 | 種植茶樹的園地、園子。 |
序號 | 81 |
---|---|
詞目 | 茶山 |
音讀 | tê-suann |
華語釋義 | 種植茶的山地。 |
序號 | 82 |
---|---|
詞目 | 硩枝 |
音讀 | teh-ki |
華語釋義 | 插條、插枝。將植物的枝條斜切,插入水中或是土壤中,保持適當的溫度,使其生根成長的繁殖方式。 |
序號 | 83 |
---|---|
詞目 | 鐵牛仔 |
音讀 | thih-gû-á |
華語釋義 | 耕耘機。用來代替牛隻耕地的機械化農具。 |
序號 | 84 |
---|---|
詞目 | 糶米 |
音讀 | thiò-bí |
華語釋義 | 出售米糧。 |
序號 | 85 |
---|---|
詞目 | 塗礱 |
音讀 | thôo-lâng |
華語釋義 | 礱殼機。能除去穀粒的外殼,使它變成糙米的機具。 |
序號 | 86 |
---|---|
詞目 | 鋤頭 |
音讀 | tî-thâu/tû-thâu |
華語釋義 | 用來除草鬆土的農具。 |
序號 | 87 |
---|---|
詞目 | 佃戶 |
音讀 | tiān-hōo |
華語釋義 | 租借他人土地耕種,按期納租的農家。 |
序號 | 88 |
---|---|
詞目 | 稻埕 |
音讀 | tiū-tiânn |
華語釋義 | 晒穀場。用以曝晒稻穀的場地。 |
序號 | 89 |
---|---|
詞目 | 稻草人 |
音讀 | tiū-tsháu-lâng |
華語釋義 | 用稻草做成的假人,樹立在田間,用來驅逐啄食農作物的鳥類。也用來比喻徒具外表,卻無內涵、功用的人、物。 |
序號 | 90 |
---|---|
詞目 | 早冬 |
音讀 | tsá-tang |
華語釋義 | 臺灣的稻作一年兩收,「早冬」即第一期的稻作。 |
序號 | 91 |
---|---|
詞目 | 栽 |
音讀 | tsai |
華語釋義 | 種植。 樹木的幼苗。 魚的幼苗。 |
序號 | 92 |
---|---|
詞目 | 栽培 |
音讀 | tsai-puê |
華語釋義 | 種植。 教養培育人才。 提拔。 |
序號 | 93 |
---|---|
詞目 | 在來米 |
音讀 | tsāi-lâi-bí |
華語釋義 | 臺灣稻米類型之一。屬於秈稻型的稻米。臺灣早期由中國大陸引入秈稻品種,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粳稻品種。為了區別起見,改良後的秈稻品種稱作「在來米」;改良後的粳稻品種則稱作「蓬萊米」(hông-lâi-bí)。 |
序號 | 94 |
---|---|
詞目 | 柴鍥 |
音讀 | tshâ-keh/tshâ-kueh |
華語釋義 | 柴刀、砍刀、劈刀。砍柴、劈柴所用的刀子。 |
序號 | 95 |
---|---|
詞目 | 柴刀 |
音讀 | tshâ-to |
華語釋義 | 砍刀、劈刀。砍柴、劈柴用的刀子。 |
序號 | 96 |
---|---|
詞目 | 插枝 |
音讀 | tshah-ki |
華語釋義 | 扦插繁殖法。一種植物無性繁殖的方法。將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如枝、葉、根等由母株切離,插於適宜的床土中,使之發新根、枝葉,而成為獨立的新個體。 |
序號 | 97 |
---|---|
詞目 | 菜園 |
音讀 | tshài-hn̂g |
華語釋義 | 種蔬菜的園圃。 |
序號 | 98 |
---|---|
詞目 | 菜股 |
音讀 | tshài-kóo |
華語釋義 | 種菜的菜畦。 |
序號 | 99 |
---|---|
詞目 | 田替 |
音讀 | tshân |
華語釋義 | 可供耕作或作資源開發的土地。「田」裡有水,在閩南話中,「田」是指「水田」,「園」是指「旱田」。 |
序號 | 100 |
---|---|
詞目 | 田園 |
音讀 | tshân-hn̂g |
華語釋義 | 耕地、農田園圃。也引申為表示田地景觀。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華語釋義 |
---|---|---|---|
51 | 笠 | 白 le̍h | 斗笠。以竹籜或蒲葵製成,可用來遮陽。 |
52 | 農 | lông | 指耕種事業。 以耕作為業的人。 |
53 | 農民 | lông-bîn | 農夫、農人。 |
54 | 農民曆 | lông-bîn-li̍k |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記載陰陽兩種曆法,以及節氣、忌宜、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 |
55 | 農業 | lông-gia̍p | 在土地上從事耕耘土地、栽培作物和飼養生物的生產事業。 |
56 | 農具 | lông-kū | 農夫耕作時所需的工具。 |
57 | 農場 | lông-tiûnn | 大規模栽培農產品或改良品種的場所。 |
58 | 農作物 | lông-tsok-bu̍t | 栽種於農田的植物。 |
59 | 秧船 | ng-tsûn | 用來放置秧苗的木製平底圓盆,可以飄浮在水田上,隨農夫插秧時移動、取用秧苗。 |
60 | 贌田 | pa̍k-tshân | 租田。租用田地耕作。 |
61 | 耙 | pê | 一種用來整平地面土塊的舊式農具,亦可用於推送地上物使聚攏或散開,由一條橫木上附平排尖齒,加上長柄構成。 使用耙子將土翻平,或將東西聚攏、散開。 |
62 | 耙仔 | pê-á | 耙子。耙草用的小鋤頭。 |
63 | 耙柫 | pê-put | 用來扒穀的工具。 |
64 | 耙 | pē | 一種用來使地面土塊平整或地上物聚攏、散開的舊式農具,由一條橫木上附平排尖齒,加上長柄構成。 |
65 | 拋荒 | pha-hng | 田地棄耕,讓它任意荒廢。 |
66 | 歹年冬 | pháinn-nî-tang | 荒年、歉歲。農作物收成不好的年頭。 |
67 | 播 | pòo | 放送、傳布。 |
68 | 佈稻仔 | pòo-tiū-á | 插秧。將稻的秧苗插植於水田之中,為栽種水稻的過程之一。 |
69 | 佈田 | pòo-tshân | 插秧。將稻的秧苗插植於水田中。為水稻栽培的過程之一。 |
70 | 佈田管 | pòo-tshân-kóng | 蒔田管。一種用竹管或鐵皮作成,套在拇指上,朝外的部分呈尖刃形,專門用來插秧的農具。 |
71 | 簸箕 | puà-ki | 一種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的器具,可揚去穀類糠皮,也能用來盛物。 |
72 | 培替 | puē | 為植物增土。 |
73 | 瘦田 | sán tshân | 瘠田、薄田,貧瘠的田地。 |
74 | 摔粟 | siak-tshik | 用力摔成把的稻子,使稻穀脫粒,是脫穀機未發明前的脫穀方式。 |
75 | 芟 | 白 sing | 除草。 |
76 | 相換工 | sio-uānn-kang | 互相幫忙工作,並以工作互抵工資。此詞源自早期農忙時期,鄰里間因應人力不足問題,彼此輪流至他人田裡協助農務。 |
77 | 失收 | sit-siu | 歉收。形容農作物收成不好。 |
78 | 收成 | siu-sîng | 農作物的收割情形。 泛指各種有形無形的成績或成果。 |
79 | 擔肥 | tann-puî | 挑糞。挑糞到田裡當肥料。早期臺灣農村常有的農業活動。 |
80 | 茶園 | tê-hn̂g | 種植茶樹的園地、園子。 |
81 | 茶山 | tê-suann | 種植茶的山地。 |
82 | 硩枝 | teh-ki | 插條、插枝。將植物的枝條斜切,插入水中或是土壤中,保持適當的溫度,使其生根成長的繁殖方式。 |
83 | 鐵牛仔 | thih-gû-á | 耕耘機。用來代替牛隻耕地的機械化農具。 |
84 | 糶米 | thiò-bí | 出售米糧。 |
85 | 塗礱 | thôo-lâng | 礱殼機。能除去穀粒的外殼,使它變成糙米的機具。 |
86 | 鋤頭 | tî-thâu/tû-thâu | 用來除草鬆土的農具。 |
87 | 佃戶 | tiān-hōo | 租借他人土地耕種,按期納租的農家。 |
88 | 稻埕 | tiū-tiânn | 晒穀場。用以曝晒稻穀的場地。 |
89 | 稻草人 | tiū-tsháu-lâng | 用稻草做成的假人,樹立在田間,用來驅逐啄食農作物的鳥類。也用來比喻徒具外表,卻無內涵、功用的人、物。 |
90 | 早冬 | tsá-tang | 臺灣的稻作一年兩收,「早冬」即第一期的稻作。 |
91 | 栽 | tsai | 種植。 樹木的幼苗。 魚的幼苗。 |
92 | 栽培 | tsai-puê | 種植。 教養培育人才。 提拔。 |
93 | 在來米 | tsāi-lâi-bí | 臺灣稻米類型之一。屬於秈稻型的稻米。臺灣早期由中國大陸引入秈稻品種,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粳稻品種。為了區別起見,改良後的秈稻品種稱作「在來米」;改良後的粳稻品種則稱作「蓬萊米」(hông-lâi-bí)。 |
94 | 柴鍥 | tshâ-keh/tshâ-kueh | 柴刀、砍刀、劈刀。砍柴、劈柴所用的刀子。 |
95 | 柴刀 | tshâ-to | 砍刀、劈刀。砍柴、劈柴用的刀子。 |
96 | 插枝 | tshah-ki | 扦插繁殖法。一種植物無性繁殖的方法。將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如枝、葉、根等由母株切離,插於適宜的床土中,使之發新根、枝葉,而成為獨立的新個體。 |
97 | 菜園 | tshài-hn̂g | 種蔬菜的園圃。 |
98 | 菜股 | tshài-kóo | 種菜的菜畦。 |
99 | 田替 | tshân | 可供耕作或作資源開發的土地。「田」裡有水,在閩南話中,「田」是指「水田」,「園」是指「旱田」。 |
100 | 田園 | tshân-hn̂g | 耕地、農田園圃。也引申為表示田地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