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構造

有374筆,第1頁

序號1頷
序號 1
詞目
音讀 ām
華語釋義 脖子。
序號2頷胿
序號 2
詞目 頷胿
音讀 ām-kui
華語釋義 脖子的前面部分。
序號3頷頸
序號 3
詞目 頷頸
音讀 ām-kún
華語釋義 脖子。
序號4頷腮
序號 4
詞目 頷腮
音讀 ām-tshi
華語釋義 耳朵的下方,腮頰的後方部分。
序號5尪仔頭
序號 5
詞目 尪仔頭
音讀 ang-á-thâu
華語釋義 玩偶的頭。 面孔、五官長相。 瞳孔。
序號6紅筋
序號 6
詞目 紅筋
音讀 âng-kin/âng-kun
華語釋義 血管。動物體內血液循環流通的管道,有動脈、靜脈、微血管三種。
序號7喉鐘
序號 7
詞目 喉鐘
音讀 âu-tsing
華語釋義 小舌、懸雍垂。口腔內軟顎中央的一個圓錘形物體。
序號8後跤
序號 8
詞目 後跤
音讀 āu-kha
華語釋義 後腿、後腳。一般用在「扯後腿」之意,即阻撓他人行動,使其不能達到目的。 動物長在後面的兩隻腳。
序號9後擴
序號 9
詞目 後擴
音讀 āu-khok
華語釋義 後腦杓。頭後面比較突出的部分。
序號10後齻
序號 10
詞目 後齻
音讀 āu-tsan
華語釋義 泛稱所有的臼齒。 智齒。也就是第三大臼齒,因為該齒位於上下顎最深處,通常由門牙正中算起第八顆的牙齒就稱為智齒。由於其萌出之時間常在十六至二十歲左右,恰好是發育過程中邁入成人,智慧較成熟的階段,故稱為智齒。
序號11肉
序號 11
詞目
音讀 bah
華語釋義 動物體中介於皮和骨骼之間的柔韌組織。 果核外可以食用的部分。 刀刃以外的刀身部分。 以肉類為材料作成的食品。 指人豐腴的樣子。
序號12䆀指
序號 12
詞目 䆀指
音讀 bái-tsáinn
華語釋義 無名指。
序號13眉
序號 13
詞目
音讀 bâi
華語釋義 眉毛。 像眉形物。
序號14目
序號 14
詞目
音讀 ba̍k
華語釋義 眼睛。 節。 細孔。 量詞。計算節的單位,或指圍棋遊戲中的棋子。
序號15目眉
序號 15
詞目 目眉
音讀 ba̍k-bâi
華語釋義 眉毛。
序號16目蚶
序號 16
詞目 目蚶
音讀 ba̍k-ham
華語釋義 眼瞼。眼球前的軟皮肌肉組織,邊緣長有睫毛,可以保護眼球。 眼睛稍微腫脹。
序號17目空
序號 17
詞目 目空
音讀 ba̍k-khang
華語釋義 眼窩。含有眼球的凹狀頭骨結構。
序號18目箍
序號 18
詞目 目箍
音讀 ba̍k-khoo
華語釋義 眼眶。
序號19目頭
序號 19
詞目 目頭
音讀 ba̍k-thâu
華語釋義 眉頭。兩眉毛之間。
序號20目睫毛
序號 20
詞目 目睫毛
音讀 ba̍k-tsiah-mn̂g
華語釋義 眼睫毛。長在眼皮邊上的毛。
序號21目睭
序號 21
詞目 目睭
音讀 ba̍k-tsiu
華語釋義 眼睛。
序號22目睭仁
序號 22
詞目 目睭仁
音讀 ba̍k-tsiu-jîn/ba̍k-tsiu-lîn
華語釋義 眼珠、眼球。
序號23目睭毛
序號 23
詞目 目睭毛
音讀 ba̍k-tsiu-mn̂g
華語釋義 睫毛。
序號24目睭皮
序號 24
詞目 目睭皮
音讀 ba̍k-tsiu-phuê/ba̍k-tsiu-phê
華語釋義 眼皮、眼瞼。眼睛外部可以開合的軟皮。
序號25眉
序號 25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眉毛。
序號26面
序號 26
詞目
音讀 bīn
華語釋義 臉。 計算平面物體的單位。
序號27面肉
序號 27
詞目 面肉
音讀 bīn-bah
華語釋義 臉部。臉部容貌、肌膚及外觀。
序號28面模仔
序號 28
詞目 面模仔
音讀 bīn-bôo-á
華語釋義 臉龐、臉蛋,臉的輪廓。
序號29面形
序號 29
詞目 面形
音讀 bīn-hîng
華語釋義 臉形。
序號30面油
序號 30
詞目 面油
音讀 bīn-iû
華語釋義 面霜。一種化妝保養品。 指臉部因為天氣太熱或其他因素而分泌出來的油脂。
序號31面貌
序號 31
詞目 面貌
音讀 bīn-māu
華語釋義 面容、容貌。
序號32目
序號 32
詞目
音讀 bo̍k
華語釋義 眼睛。 名稱、標題。 大項中再分的細目。
序號33尾二指
序號 33
詞目 尾二指
音讀 bué-jī-tsáinn/bé-lī-tsáinn
華語釋義 無名指。
序號34尾溜
序號 34
詞目 尾溜
音讀 bué-liu/bé-liu
華語釋義 事、物的末端、頂端。 動物的尾巴或人的屁股。 順序的最後、最終。
序號35尾胴骨
序號 35
詞目 尾胴骨
音讀 bué-tâng-kut/bé-tâng-kut
華語釋義 薦骨。位於脊柱下端,由五塊退化的椎骨癒合而成。形似三角,上接腰椎,下接尾骨,兩側與髖骨構成骨盆腔。
序號36尾指
序號 36
詞目 尾指
音讀 bué-tsáinn/bé-tsáinn
華語釋義 小指,手或腳的第五指。
序號37下頦
序號 37
詞目 下頦
音讀 ē-hâi
華語釋義 下巴。臉部嘴脣以下的部位。
序號38下𦜆
序號 38
詞目 下𦜆
音讀 ē-ham
華語釋義 下巴、下顎。
序號39下顎
序號 39
詞目 下顎
音讀 ē-kok
華語釋義 下巴。一般稱「下巴」為「下頦」(ē-hâi),「下顎」多在面相當中使用。
序號40牙
序號 40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螺絲紋。
序號41眼
序號 41
詞目
音讀 gán
華語釋義 瞄、看一下、過目一下。 眼睛。
序號42眼力
序號 42
詞目 眼力
音讀 gán-li̍k
華語釋義 眼睛看東西的能力。 見識。辨別事物是非好壞的能力。
序號43顏
序號 43
詞目
音讀 gân
華語釋義 臉、面部。 姓氏。
序號44牙
序號 44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人和動物口腔內咀嚼研磨的器官。 一種民間習俗。商家在農曆每月初二、十六日備牲禮祭拜土地公和孤魂野鬼等,祈求生意興隆,稱為做牙。
序號45牙槽
序號 45
詞目 牙槽
音讀 gê-tsô
華語釋義 齒槽。包圍牙根,使牙根嵌入的凸凹腔。
序號46牙槽骨
序號 46
詞目 牙槽骨
音讀 gê-tsô-kut
華語釋義 下顎骨。顎骨的一部分,能夠作開閉運動,發揮咀嚼功能。
序號47齴牙
序號 47
詞目 齴牙
音讀 giàng-gê
華語釋義 突出嘴脣外的牙齒。 張牙舞爪。
序號48蟯桮
序號 48
詞目 蟯桮
音讀 giô-pue
華語釋義 大的蚌殼。也用來比喻女性的生殖器官。
序號49𦜆
序號 49
詞目 𦜆
音讀 ham
華語釋義 顎。口腔內部上下壁部分。
序號50肺
序號 50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動物呼吸器官之一,位於胸腔,分左右兩扇,左二葉,右三葉。
有374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1 ām 脖子。
2 頷胿 ām-kui 脖子的前面部分。
3 頷頸 ām-kún 脖子。
4 頷腮 ām-tshi 耳朵的下方,腮頰的後方部分。
5 尪仔頭 ang-á-thâu 玩偶的頭。 面孔、五官長相。 瞳孔。
6 紅筋 âng-kin/âng-kun 血管。動物體內血液循環流通的管道,有動脈、靜脈、微血管三種。
7 喉鐘 âu-tsing 小舌、懸雍垂。口腔內軟顎中央的一個圓錘形物體。
8 後跤 āu-kha 後腿、後腳。一般用在「扯後腿」之意,即阻撓他人行動,使其不能達到目的。 動物長在後面的兩隻腳。
9 後擴 āu-khok 後腦杓。頭後面比較突出的部分。
10 後齻 āu-tsan 泛稱所有的臼齒。 智齒。也就是第三大臼齒,因為該齒位於上下顎最深處,通常由門牙正中算起第八顆的牙齒就稱為智齒。由於其萌出之時間常在十六至二十歲左右,恰好是發育過程中邁入成人,智慧較成熟的階段,故稱為智齒。
11 bah 動物體中介於皮和骨骼之間的柔韌組織。 果核外可以食用的部分。 刀刃以外的刀身部分。 以肉類為材料作成的食品。 指人豐腴的樣子。
12 䆀指 bái-tsáinn 無名指。
13 bâi 眉毛。 像眉形物。
14 ba̍k 眼睛。 節。 細孔。 量詞。計算節的單位,或指圍棋遊戲中的棋子。
15 目眉 ba̍k-bâi 眉毛。
16 目蚶 ba̍k-ham 眼瞼。眼球前的軟皮肌肉組織,邊緣長有睫毛,可以保護眼球。 眼睛稍微腫脹。
17 目空 ba̍k-khang 眼窩。含有眼球的凹狀頭骨結構。
18 目箍 ba̍k-khoo 眼眶。
19 目頭 ba̍k-thâu 眉頭。兩眉毛之間。
20 目睫毛 ba̍k-tsiah-mn̂g 眼睫毛。長在眼皮邊上的毛。
21 目睭 ba̍k-tsiu 眼睛。
22 目睭仁 ba̍k-tsiu-jîn/ba̍k-tsiu-lîn 眼珠、眼球。
23 目睭毛 ba̍k-tsiu-mn̂g 睫毛。
24 目睭皮 ba̍k-tsiu-phuê/ba̍k-tsiu-phê 眼皮、眼瞼。眼睛外部可以開合的軟皮。
25 眉毛。
26 bīn 臉。 計算平面物體的單位。
27 面肉 bīn-bah 臉部。臉部容貌、肌膚及外觀。
28 面模仔 bīn-bôo-á 臉龐、臉蛋,臉的輪廓。
29 面形 bīn-hîng 臉形。
30 面油 bīn-iû 面霜。一種化妝保養品。 指臉部因為天氣太熱或其他因素而分泌出來的油脂。
31 面貌 bīn-māu 面容、容貌。
32 bo̍k 眼睛。 名稱、標題。 大項中再分的細目。
33 尾二指 bué-jī-tsáinn/bé-lī-tsáinn 無名指。
34 尾溜 bué-liu/bé-liu 事、物的末端、頂端。 動物的尾巴或人的屁股。 順序的最後、最終。
35 尾胴骨 bué-tâng-kut/bé-tâng-kut 薦骨。位於脊柱下端,由五塊退化的椎骨癒合而成。形似三角,上接腰椎,下接尾骨,兩側與髖骨構成骨盆腔。
36 尾指 bué-tsáinn/bé-tsáinn 小指,手或腳的第五指。
37 下頦 ē-hâi 下巴。臉部嘴脣以下的部位。
38 下𦜆 ē-ham 下巴、下顎。
39 下顎 ē-kok 下巴。一般稱「下巴」為「下頦」(ē-hâi),「下顎」多在面相當中使用。
40 螺絲紋。
41 gán 瞄、看一下、過目一下。 眼睛。
42 眼力 gán-li̍k 眼睛看東西的能力。 見識。辨別事物是非好壞的能力。
43 gân 臉、面部。 姓氏。
44 人和動物口腔內咀嚼研磨的器官。 一種民間習俗。商家在農曆每月初二、十六日備牲禮祭拜土地公和孤魂野鬼等,祈求生意興隆,稱為做牙。
45 牙槽 gê-tsô 齒槽。包圍牙根,使牙根嵌入的凸凹腔。
46 牙槽骨 gê-tsô-kut 下顎骨。顎骨的一部分,能夠作開閉運動,發揮咀嚼功能。
47 齴牙 giàng-gê 突出嘴脣外的牙齒。 張牙舞爪。
48 蟯桮 giô-pue 大的蚌殼。也用來比喻女性的生殖器官。
49 𦜆 ham 顎。口腔內部上下壁部分。
50 動物呼吸器官之一,位於胸腔,分左右兩扇,左二葉,右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