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有230筆,第3頁

序號101山洞
序號 101
詞目 山洞
音讀 suann-tōng
華語釋義 位在山林之中,自然形成的洞穴。
序號102水
序號 102
詞目
音讀 suí
華語釋義 各種江、河等水域的通稱。 傳統中醫對「尿液」的一種別稱。
序號103礁
序號 103
詞目
音讀 ta
華語釋義 暗藏在海或河中的岩石。
序號104淡水
序號 104
詞目 淡水
音讀 Tām-tsuí
華語釋義 地名。在臺北市西北,淡水河河口的北岸。早期淡水港為貿易主要出入港,市面繁榮,而今河口淤塞,風光不再,街景多留有昔日色彩,具歷史意義。
序號105東海
序號 105
詞目 東海
音讀 Tang-hái
華語釋義 海洋名。位於長江口以南、臺灣海峽以北,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南部都濱臨這個海域。
序號106東洋
序號 106
詞目 東洋
音讀 Tang-iûnn
華語釋義 亞洲。 日本。從清代以來到近代對日本的稱呼。
序號107東爿
序號 107
詞目 東爿
音讀 tang-pîng
華語釋義 東邊。
序號108東西南北
序號 108
詞目 東西南北
音讀 tang-sai-lâm-pak
華語釋義 四個方位的合稱。
序號109地
序號 109
詞目
音讀 tē/tuē
華語釋義 人類萬物棲息生長的場所。 區域、位置。
序號110地形
序號 110
詞目 地形
音讀 tē-hîng/tuē-hîng
華語釋義 地表的起伏、形狀、輪廓等特徵。
序號111地方
序號 111
詞目 地方
音讀 tē-hng/tuē-hng
華語釋義 區域、地區。 對國家或中央政府而言。
序號112地號名
序號 112
詞目 地號名
音讀 tē-hō-miâ/tuē-hō-miâ
華語釋義 地名。
序號113地界
序號 113
詞目 地界
音讀 tē-kài/tuē-kài
華語釋義 區域、地盤。
序號114地理
序號 114
詞目 地理
音讀 tē-lí/tuē-lí
華語釋義 研究地球上或某一地區的山川、氣候等科學。 風水。
序號115地皮
序號 115
詞目 地皮
音讀 tē-phuê/tuē-phê
華語釋義 供建築房屋使用的土地。
序號116地點
序號 116
詞目 地點
音讀 tē-tiám/tuē-tiám
華語釋義 所在的地方。
序號117潭
序號 117
詞目
音讀 thâm
華語釋義 深水池。
序號118潭仔
序號 118
詞目 潭仔
音讀 thâm-á
華語釋義 小水池。
序號119透流
序號 119
詞目 透流
音讀 thàu-lâu
華語釋義 急流。 從一而終、有始有終。
序號120土
序號 120
詞目
音讀 thóo
華語釋義 土壤。亦為五行之一。 形容人的個性粗曠率直。 本地的、具有地方性的。
序號121土地
序號 121
詞目 土地
音讀 thóo-tē/thóo-tuē
華語釋義 指土壤或者是地表上面的部分。 指一個國家的領土、封疆。 專門指耕地。
序號122塗
序號 122
詞目
音讀 thôo
華語釋義 泥土。 土壤、土地。 形容事情一團糟、完蛋了。
序號123塗沙
序號 123
詞目 塗沙
音讀 thôo-sua
華語釋義 沙塵。 沙土。沙和黏土的混合土壤。
序號124炭空
序號 124
詞目 炭空
音讀 thuànn-khang
華語釋義 專門開採煤礦的礦坑。
序號125鎮
序號 125
詞目
音讀 tìn
華語釋義 行政單位,大約等同於鄉。 壓制、防禦。 占。
序號126中和
序號 126
詞目 中和
音讀 tiong-hô
華語釋義 公正和平。 化學名詞。 城市名。位於新北市境內,以舊時的中坑、漳和二莊得名。建設上一度落後永和,自華中橋通車後,已能與永和並駕齊驅。境內名勝古蹟首推圓通寺。
序號127唐山
序號 127
詞目 唐山
音讀 Tn̂g-suann
華語釋義 海外華僑對中國的稱呼。此一稱呼的來源,有一說為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國人多來自背山面海的閩粵,愈向內地深入,山勢愈高,整個中國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測的大山,再與歷史上聲威遠播的唐相聯,遂有唐山一稱。早期臺灣民間亦稱中國為「唐山」。
序號128島
序號 128
詞目
音讀 tó/tóo
華語釋義 海中或湖中被水圍繞的陸地。
序號129洞
序號 129
詞目
音讀 tōng
華語釋義 深穴。
序號130田
序號 130
詞目
音讀 tshân
華語釋義 可供耕作或作資源開發的土地。「田」裡有水,在閩南話中,「田」是指「水田」,「園」是指「旱田」。
序號131田園
序號 131
詞目 田園
音讀 tshân-hn̂g
華語釋義 耕地、農田園圃。也引申為表示田地景觀。
序號132田岸
序號 132
詞目 田岸
音讀 tshân-huānn
華語釋義 田埂。在田裡可以行走,或用來劃分田界的小路。
序號133田岸路
序號 133
詞目 田岸路
音讀 tshân-huānn-lōo
華語釋義 田埂。在田裡可以行走,或用來劃分田界的小路。
序號134田庄
序號 134
詞目 田庄
音讀 tshân-tsng
華語釋義 鄉下、鄉村。
序號135草埔
序號 135
詞目 草埔
音讀 tsháu-poo
華語釋義 草坪、草場。長滿青草的平地。
序號136草地
序號 136
詞目 草地
音讀 tsháu-tē/tsháu-tuē
華語釋義 鄉下。
序號137市內
序號 137
詞目 市內
音讀 tshī-lāi
華語釋義 城市的範圍以內。
序號138深坑
序號 138
詞目 深坑
音讀 tshim-khenn/tshim-khinn
華語釋義 深的溪溝。 鄉鎮區名。位於臺北盆地東南邊緣,四周山脈環繞,有景美溪流貫其中。因為地勢低窪有如坑底,所以稱為「深坑」。目前不但是新北市,也是全國最小的區。著名的特產是豆腐。
序號139清水
序號 139
詞目 清水
音讀 tshing-tsuí
華語釋義 乾淨的水。 地名。清水區,位於臺中市沿海地區。
序號140村
序號 140
詞目
音讀 tshun
華語釋義 山間或鄉野有人居住的地方。 行政區畫的單位。
序號141石
序號 141
詞目
音讀 tsio̍h
華語釋義 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質。 以石材製成的物品。 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 姓氏。
序號142石仔
序號 142
詞目 石仔
音讀 tsio̍h-á
華語釋義 碎石。細碎的小石子。
序號143石牌
序號 143
詞目 石牌
音讀 tsio̍h-pâi
華語釋義 用石頭做為材質的牌子。臺灣有很多地方以「石牌」為地名,大多因為當地有做為地域邊界的石牌。
序號144石碑
序號 144
詞目 石碑
音讀 tsio̍h-pi
華語釋義 上面刻有文字或圖案的石塊,可供紀念或作為標誌用。
序號145石頭仔
序號 145
詞目 石頭仔
音讀 tsio̍h-thâu-á
華語釋義 小石頭、小石子。石頭的小碎塊。
序號146石洞
序號 146
詞目 石洞
音讀 tsio̍h-tōng
華語釋義 四周圍都是岩石的洞穴。
序號147州
序號 147
詞目
音讀 tsiu
華語釋義 古代行政區域的名稱。 水中可居住的沙地。
序號148洲
序號 148
詞目
音讀 tsiu
華語釋義 水中的陸塊。 以地球的大塊陸地為主,所劃分的區域稱為「洲」。
序號149上崎
序號 149
詞目 上崎
音讀 tsiūnn-kiā
華語釋義 上坡。
序號150庄
序號 150
詞目
音讀 tsng
華語釋義 田家村莊。
有230筆,第3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
101 山洞 suann-tōng 位在山林之中,自然形成的洞穴。
102 suí 各種江、河等水域的通稱。 傳統中醫對「尿液」的一種別稱。
103 ta 暗藏在海或河中的岩石。
104 淡水 Tām-tsuí 地名。在臺北市西北,淡水河河口的北岸。早期淡水港為貿易主要出入港,市面繁榮,而今河口淤塞,風光不再,街景多留有昔日色彩,具歷史意義。
105 東海 Tang-hái 海洋名。位於長江口以南、臺灣海峽以北,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南部都濱臨這個海域。
106 東洋 Tang-iûnn 亞洲。 日本。從清代以來到近代對日本的稱呼。
107 東爿 tang-pîng 東邊。
108 東西南北 tang-sai-lâm-pak 四個方位的合稱。
109 tē/tuē 人類萬物棲息生長的場所。 區域、位置。
110 地形 tē-hîng/tuē-hîng 地表的起伏、形狀、輪廓等特徵。
111 地方 tē-hng/tuē-hng 區域、地區。 對國家或中央政府而言。
112 地號名 tē-hō-miâ/tuē-hō-miâ 地名。
113 地界 tē-kài/tuē-kài 區域、地盤。
114 地理 tē-lí/tuē-lí 研究地球上或某一地區的山川、氣候等科學。 風水。
115 地皮 tē-phuê/tuē-phê 供建築房屋使用的土地。
116 地點 tē-tiám/tuē-tiám 所在的地方。
117 thâm 深水池。
118 潭仔 thâm-á 小水池。
119 透流 thàu-lâu 急流。 從一而終、有始有終。
120 thóo 土壤。亦為五行之一。 形容人的個性粗曠率直。 本地的、具有地方性的。
121 土地 thóo-tē/thóo-tuē 指土壤或者是地表上面的部分。 指一個國家的領土、封疆。 專門指耕地。
122 thôo 泥土。 土壤、土地。 形容事情一團糟、完蛋了。
123 塗沙 thôo-sua 沙塵。 沙土。沙和黏土的混合土壤。
124 炭空 thuànn-khang 專門開採煤礦的礦坑。
125 tìn 行政單位,大約等同於鄉。 壓制、防禦。 占。
126 中和 tiong-hô 公正和平。 化學名詞。 城市名。位於新北市境內,以舊時的中坑、漳和二莊得名。建設上一度落後永和,自華中橋通車後,已能與永和並駕齊驅。境內名勝古蹟首推圓通寺。
127 唐山 Tn̂g-suann 海外華僑對中國的稱呼。此一稱呼的來源,有一說為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國人多來自背山面海的閩粵,愈向內地深入,山勢愈高,整個中國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測的大山,再與歷史上聲威遠播的唐相聯,遂有唐山一稱。早期臺灣民間亦稱中國為「唐山」。
128 tó/tóo 海中或湖中被水圍繞的陸地。
129 tōng 深穴。
130 tshân 可供耕作或作資源開發的土地。「田」裡有水,在閩南話中,「田」是指「水田」,「園」是指「旱田」。
131 田園 tshân-hn̂g 耕地、農田園圃。也引申為表示田地景觀。
132 田岸 tshân-huānn 田埂。在田裡可以行走,或用來劃分田界的小路。
133 田岸路 tshân-huānn-lōo 田埂。在田裡可以行走,或用來劃分田界的小路。
134 田庄 tshân-tsng 鄉下、鄉村。
135 草埔 tsháu-poo 草坪、草場。長滿青草的平地。
136 草地 tsháu-tē/tsháu-tuē 鄉下。
137 市內 tshī-lāi 城市的範圍以內。
138 深坑 tshim-khenn/tshim-khinn 深的溪溝。 鄉鎮區名。位於臺北盆地東南邊緣,四周山脈環繞,有景美溪流貫其中。因為地勢低窪有如坑底,所以稱為「深坑」。目前不但是新北市,也是全國最小的區。著名的特產是豆腐。
139 清水 tshing-tsuí 乾淨的水。 地名。清水區,位於臺中市沿海地區。
140 tshun 山間或鄉野有人居住的地方。 行政區畫的單位。
141 tsio̍h 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質。 以石材製成的物品。 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 姓氏。
142 石仔 tsio̍h-á 碎石。細碎的小石子。
143 石牌 tsio̍h-pâi 用石頭做為材質的牌子。臺灣有很多地方以「石牌」為地名,大多因為當地有做為地域邊界的石牌。
144 石碑 tsio̍h-pi 上面刻有文字或圖案的石塊,可供紀念或作為標誌用。
145 石頭仔 tsio̍h-thâu-á 小石頭、小石子。石頭的小碎塊。
146 石洞 tsio̍h-tōng 四周圍都是岩石的洞穴。
147 tsiu 古代行政區域的名稱。 水中可居住的沙地。
148 tsiu 水中的陸塊。 以地球的大塊陸地為主,所劃分的區域稱為「洲」。
149 上崎 tsiūnn-kiā 上坡。
150 tsng 田家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