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蟲、兩棲類
有27筆,第2頁
| 序號 | 21 |
|---|---|
| 詞目 | 臭腥公 |
| 音讀 | tshàu-tshenn-kong/tshàu-tshinn-kong |
| 華語釋義 | 臭青公、隆脊蛇。爬蟲類動物。體型粗大,為棕色或褐色,無毒。幼蛇呈淺棕色,有黑色或深棕色的小斑點散雜其間,和成蛇體色差異大。棲息於雜木林或農墾地,性情活潑,好攻擊。在遇危急或被捕捉時,會於肛門處發出惡臭,所以稱為「臭腥公」。 |
| 序號 | 22 |
|---|---|
| 詞目 | 青竹絲 |
| 音讀 | tshenn-tik-si/tshinn-tik-si |
| 華語釋義 | 爬蟲類動物。又名「赤尾青竹絲」。背部呈草綠色,尾部赤色,含劇毒,常棲息在草樹叢中。 |
| 序號 | 23 |
|---|---|
| 詞目 | 螿蜍 |
| 音讀 | tsiunn-tsî |
| 華語釋義 | 蟾蜍、癩蝦蟆。兩棲類動物。形狀像青蛙,行動遲緩,背部有疣,具有劇毒。 |
| 序號 | 24 |
|---|---|
| 詞目 | 蛇 |
| 音讀 | 白 tsuâ |
| 華語釋義 | 爬蟲類動物。身體為圓長形,沒有四肢,身上佈有鱗片,舌頭細長而分叉,隨著生長過程會產生蛻皮現象。生殖方式為卵生或卵胎生,分有毒跟無毒二種。十二生肖排序第六的生肖。 |
| 序號 | 25 |
|---|---|
| 詞目 | 水雞 |
| 音讀 | tsuí-ke/tsuí-kue |
| 華語釋義 | 青蛙。兩棲類動物。腳上有蹼,擅長跳躍、游泳。多生活在水邊,常在夜間活動。 女人的生殖器。臺灣南部的「水雞」又指女性的生殖器,為了避諱,便把青蛙叫做「四跤仔」(sì-kha-á)。 |
| 序號 | 26 |
|---|---|
| 詞目 | 海龜 |
| 音讀 | hái-ku |
| 華語釋義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 序號 | 27 |
|---|---|
| 詞目 | 兩棲 |
| 音讀 | lióng-tshe |
| 華語釋義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華語釋義 |
|---|---|---|---|
| 21 | 臭腥公 | tshàu-tshenn-kong/tshàu-tshinn-kong | 臭青公、隆脊蛇。爬蟲類動物。體型粗大,為棕色或褐色,無毒。幼蛇呈淺棕色,有黑色或深棕色的小斑點散雜其間,和成蛇體色差異大。棲息於雜木林或農墾地,性情活潑,好攻擊。在遇危急或被捕捉時,會於肛門處發出惡臭,所以稱為「臭腥公」。 |
| 22 | 青竹絲 | tshenn-tik-si/tshinn-tik-si | 爬蟲類動物。又名「赤尾青竹絲」。背部呈草綠色,尾部赤色,含劇毒,常棲息在草樹叢中。 |
| 23 | 螿蜍 | tsiunn-tsî | 蟾蜍、癩蝦蟆。兩棲類動物。形狀像青蛙,行動遲緩,背部有疣,具有劇毒。 |
| 24 | 蛇 | 白 tsuâ | 爬蟲類動物。身體為圓長形,沒有四肢,身上佈有鱗片,舌頭細長而分叉,隨著生長過程會產生蛻皮現象。生殖方式為卵生或卵胎生,分有毒跟無毒二種。十二生肖排序第六的生肖。 |
| 25 | 水雞 | tsuí-ke/tsuí-kue | 青蛙。兩棲類動物。腳上有蹼,擅長跳躍、游泳。多生活在水邊,常在夜間活動。 女人的生殖器。臺灣南部的「水雞」又指女性的生殖器,為了避諱,便把青蛙叫做「四跤仔」(sì-kha-á)。 |
| 26 | 海龜 | hái-ku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
| 27 | 兩棲 | lióng-tshe |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