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兒竹
|
bâ-jî-tik/bâ-lî-tik
|
孟宗竹、毛竹。禾本植物。根莖細長,地下莖中空,有明顯的節,節上有一條環狀突起。葉子多為三葉一叢,表面綠色,背面稍帶白色。花穗多數密集為針披狀圓柱形,淡綠色。是優良的建築材料,也可用來製造器物。
|
|
2
|
劍竹
|
kiàm-tik
|
箭竹。禾本植物。竹子的一種,較其他竹子為細小,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山區;嫩筍亦可供食用。
|
|
3
|
觀音竹
|
kuan-im-tik
|
鳳凰竹。禾本植物。根莖叢生,形小葉長,種植在岩石上,經冬不凋。多栽植在庭園中,以供觀賞。
|
|
4
|
桂竹
|
kuì-tik
|
禾本植物。一種莖幹長直的竹子,可以做房屋的建築材料和農具。桂竹筍在每年四月清明節前後開始發芽,叫做「春筍」。
|
|
5
|
桂竹筍
|
kuì-tik-sún
|
桂竹所生的筍子。桂竹筍的形狀比其他種的竹筍細長,盛產於四、五月間,筍期短。稍微有酸味。
|
|
6
|
綠竹
|
li̍k-tik
|
禾本植物。臺灣原生種的叢生竹類,全省普遍都有栽植,用來供作採筍用。
|
|
7
|
綠竹筍
|
li̍k-tik-sún
|
根莖類。一種體積比麻竹筍小,前端略微彎曲,肉質細嫩的竹筍。夏季很受歡迎的食材,煮湯、炒食、涼拌皆宜。
|
|
8
|
蘆竹
|
lôo-tik
|
蘆葦。草本植物。種子可隨風飛散,傳到遠方,多生於溪流、沼澤或溼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莖細嫩光澤,可編織蘆簾、蘆蓆。
|
|
9
|
麻竹
|
muâ-tik
|
禾本科植物。枝幹巨大,莖高達二十餘公尺,徑三十公分許。葉長可達三十公分。端午節包粽子所用的竹葉以麻竹葉為佳,因為它的韌度較好,所包的粽子有一股清香的竹葉味。麻竹的地下莖所生的嫩芽即麻竹筍,可供食用。
|
|
10
|
麻竹筍
|
muâ-tik-sún
|
麻竹所生的筍子。筍殼為深色,有絨毛,形體比其他種的筍子壯碩。生長快速,一天可以長半尺長,纖維比較粗,可以製成筍乾、筍尾、筍絲、筍片、醬筍。
|
|
11
|
竹仔
|
tik-á
|
竹子。泛指各種竹類植物。
|
|
12
|
竹仔枝
|
tik-á-ki
|
竹子的枝條。
|
|
13
|
竹目
|
tik-ba̍k
|
竹節。
|
|
14
|
竹篾仔
|
tik-bi̍h-á
|
竹篾。薄而狹長的細竹片,可用以編製竹簍、竹籃等。
|
|
15
|
竹模
|
tik-bôo
|
竹叢。
|
|
16
|
竹箬
|
tik-ha̍h
|
竹籜。包裹於竹子外部會脫落的硬葉。
|
|
17
|
竹䈄
|
tik-ham
|
兩竹目間的段落。
|
|
18
|
竹葉
|
tik-hio̍h
|
竹子的葉子,狹長形,一端尖一端圓,長在竹枝尾端。
|
|
19
|
竹雞仔
|
tik-ke-á/tik-kue-á
|
鳥類。雉科。臺灣特有種鳥類,雌雄同型,體型圓胖,尾極短。體背自頭、頸至背大致為褐色,而有黑色之括弧斑紋。翼有栗褐色與淡灰褐色相間之橫帶。棲息於中、低海拔之樹林底層,性極隱密,不易發現其蹤跡。
小流氓。破壞社會秩序或組織幫派的不法分子。
|
|
20
|
竹雞仔車
|
tik-ke-á-tshia/tik-kue-á-tshia
|
野雞車。未經登記而非法營業的客運。
|
|
21
|
竹跤
|
tik-kha
|
竹林底下。
|
|
22
|
竹箍
|
tik-khoo
|
以薄竹片作成箍狀,用來將木桶等器具束起來。
切短而且沒有剖開的竹幹。
|
|
23
|
竹篙
|
tik-ko
|
竹竿。用竹的莖幹做成的竿子。
|
|
24
|
竹篙叉
|
tik-ko-tshe
|
指分叉成Y字型的樹枝,或者是小竹竿上接上一個Y字型的頭,專門用來將晾衣服的竹竿撐高或取下。
|
|
25
|
竹篙厝
|
tik-ko-tshù
|
舊時對長條街屋的稱呼,指單開間、長條狀的平面格局,一進一進向後延伸的店屋。
|
|
26
|
竹管
|
tik-kóng
|
竹筒。
|
|
27
|
竹管仔飯
|
tik-kóng-á-pn̄g
|
竹筒飯。
|
|
28
|
竹膜
|
tik-mo̍oh
|
竹子的內膜,專門用來黏貼在笛子的膜孔上,讓笛子的音色嘹亮。
|
|
29
|
竹棑
|
tik-pâi
|
竹筏、竹排。用數根竹子並排綁成,為渡水的簡便工具。
|
|
30
|
竹耙
|
tik-pê
|
竹子做的用來耙土、耙物的農具。
|
|
31
|
竹披仔
|
tik-phi-á
|
用竹子編織成的盤形竹器。
|
|
32
|
竹筍
|
tik-sún
|
竹子地下莖所生的嫩芽。可供食用,亦可入藥,有消渴、利尿的療效。
|
|
33
|
竹筒
|
tik-tâng
|
將竹子橫截成段,節和節之間中空的部分,可以用來盛裝物品,所以稱為「竹筒」。
|
|
34
|
竹蟶
|
tik-than
|
貝類。蟶的一種。外型細長有如竹筒,所以稱為竹蟶。
|
|
35
|
竹田嬰
|
tik-tshân-enn/tik-tshân-inn
|
竹蜻蜓。一種古老的兒童玩具。簡單的製作法是在螺旋槳狀的竹片中央插入細竹棒作軸,狀似蜻蜓,搓轉細軸,可使其整個飛轉而出。
|
|
36
|
竹筅
|
tik-tshíng
|
用來刷洗碗盤的竹刷子。
|
|
37
|
竹蓆
|
tik-tshio̍h
|
用竹篾編製而成的蓆子,可供夏日睡臥消暑。
|
|
38
|
竹扦
|
tik-tshuann
|
小竹刺。
|
|
39
|
青竹絲
|
tshenn-tik-si/tshinn-tik-si
|
爬蟲類動物。又名「赤尾青竹絲」。背部呈草綠色,尾部赤色,含劇毒,常棲息在草樹叢中。
|
|
40
|
刺竹
|
tshì-tik
|
植物名。有刺,多種植在住宅周圍防盜,竹身肉厚強韌,可作生活器具或家具等。
|
|
41
|
刺竹筍
|
tshì-tik-sún
|
刺竹所生的筍子,帶有稍許的苦味,少人食用,食用前必須先將苦水煮出來,或是作成「酸筍」(sng-sún),以避免苦味。
|
|
42
|
箭竹仔筍
|
tsìnn-tik-á-sún
|
箭竹新發的幼筍。
|
|
43
|
義竹鄉
|
Gī-tik-hiong
|
嘉義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44
|
二竹圍
|
Jī-tik-uî
|
嘉義縣義竹(附錄-地名-舊地名)
|
|
45
|
蘆竹區
|
Lôo-tik-khu
|
桃園市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46
|
蘆竹厝
|
Lôo-tik-tshù
|
桃園市蘆竹(附錄-地名-舊地名)
|
|
47
|
路竹
|
Lōo-tik
|
火車線站名
|
|
48
|
路竹區
|
Lōo-tik-khu
|
高雄市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49
|
北新竹
|
Pak-sin-tik
|
火車線站名
|
|
50
|
半路竹
|
Puànn-lōo-tik
|
高雄市路竹(附錄-地名-舊地名)
|
|
51
|
新竹
|
Sin-tik
|
火車線站名
|
|
52
|
新竹縣
|
Sin-tik-kuān
|
縣市(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53
|
新竹市
|
Sin-tik-tshī
|
縣市(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54
|
松竹
|
Siông-tik
|
臺中捷運綠線站名
|
|
55
|
松竹
|
Siông-tik
|
火車線站名
|
|
56
|
東竹
|
Tang-tik
|
火車線站名
|
|
57
|
竹仔山
|
Tik-á-suann
|
附錄-地名-山脈名
|
|
58
|
竹崎
|
Tik-kiā
|
火車線站名
|
|
59
|
竹崎鄉
|
Tik-kiā-hiong
|
嘉義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60
|
竹南
|
Tik-lâm
|
火車線站名
|
|
61
|
竹南鎮
|
Tik-lâm-tìn
|
苗栗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62
|
竹北
|
Tik-pak
|
火車線站名
|
|
63
|
竹北市
|
Tik-pak-tshī
|
新竹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64
|
竹山鎮
|
Tik-san-tìn
|
臺中市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65
|
竹東
|
Tik-tang
|
火車線站名
|
|
66
|
竹東鎮
|
Tik-tang-tìn
|
新竹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67
|
竹頭崎
|
Tik-thâu-kiā
|
嘉義縣竹崎(附錄-地名-舊地名)
|
|
68
|
竹中
|
Tik-tiong
|
火車線站名
|
|
69
|
竹塘鄉
|
Tik-tn̂g-hiong
|
彰化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70
|
竹塹
|
Tik-tshàm
|
新竹(附錄-地名-舊地名)
|
|
71
|
竹田
|
Tik-tshân
|
火車線站名
|
|
72
|
竹田鄉
|
Tik-tshân-hiong
|
屏東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
73
|
歹竹出好筍。
|
Pháinn tik tshut hó sún.
|
壞竹子卻長出好筍子。比喻在惡劣的外在環境下仍能養成優秀的人。
|
|
74
|
歹竹出好筍,好竹出痀崙。
|
Pháinn tik tshut hó sún, hó tik tshut ku-lún.
|
不好的竹子生出好的筍子,好的竹子生出奇形怪狀的竹子。比喻出身不好的人也能養成好的後代,富貴之人也會出不成才的子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