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é 粿

完全符合 「ké 粿」 有1筆

序號1粿
序號 1
詞目 粿
音讀 kué/ké
釋義 糕的總稱,指用糯米或粳米等做成的食品。因所加的原料不同而有不同的稱法。
完全符合 「ké 粿」 有1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粿 kué/ké 糕的總稱,指用糯米或粳米等做成的食品。因所加的原料不同而有不同的稱法。

部分符合 「ké 粿」 有36筆

序號1紅龜粿
序號 1
詞目 紅龜粿
音讀 âng-ku-kué/âng-ku-ké
釋義 由糯米製成的粿類食品。先將粿皮染紅,用模具印上龜型的圖樣,再放到蒸籠裡蒸製而成。內餡則是包有豆沙、鹹菜或花生粉,經常用來做為祭拜神明、酬神或添丁的時候用來分送親友的粿品。
序號2磨粿
序號 2
詞目 磨粿
音讀 bō-kué/bō-ké
釋義 用石磨將米磨成漿,而後製成粿。
序號3挨粿
序號 3
詞目 挨粿
音讀 e-kué/e-ké
釋義 磨米漿製年糕。通常是兩人一組,一人舀米和水,另一人推磨。
序號4發粿
序號 4
詞目 發粿
音讀 huat-kué/huat-ké
釋義 一種食品。用在來米粉,加上糖及酵母發酵蒸製而成。蒸發粿一定要讓表面隆開分裂,以示大發好運,民間常於春節祭祖時使用。
序號5粉粿
序號 5
詞目 粉粿
音讀 hún-kué/hún-ké
釋義 涼粉。用番薯粉做成的粿類食品。
序號6挹墓粿
序號 6
詞目 挹墓粿
音讀 ip-bōng-kué/ip-bōo-ké
釋義 一種習俗。掃墓完時,將祭品分給附近的貧困兒童,一方面是憐恤,另一方面是防止他們破壞墳地。
序號7油蔥粿
序號 7
詞目 油蔥粿
音讀 iû-tshang-kué/iû-tshang-ké
釋義 加了油蔥一起蒸製的粿類米食。
序號8油炸粿
序號 8
詞目 油炸粿
音讀 iû-tsia̍h-kué/iû-tsia̍h-ké
釋義 油條。用高筋麵粉加上發粉、鹽,和好之後,再把麵條切成小條,將兩個小條疊壓拉長之後放入油鍋炸。可直接食用、或拿來包在燒餅裡面。
序號9柿粿
序號 9
詞目 柿粿
音讀 khī-kué/khī-ké
釋義 柿餅。把柿子壓扁、晒乾後製成的餅狀食品。
序號10鹹粿
序號 10
詞目 鹹粿
音讀 kiâm-kué/kiâm-ké
釋義 點心。指鹹味道的粿的總稱,例如蘿蔔糕、油蔥粿等。
序號11鹼仔粿
序號 11
詞目 鹼仔粿
音讀 kinn-á-kué/kinn-á-ké
釋義 在用米磨成的粉中加入鹼蒸製而成黃色的糕狀食物。
序號12管仔粿
序號 12
詞目 管仔粿
音讀 kóng-á-kué/kóng-á-ké
釋義 紅豆餅、車輪餅。
序號13粿仔
序號 13
詞目 粿仔
音讀 kué-á/ké-á
釋義 河粉、粄條。白米磨碎加水蒸煮,煮熟後可切成薄條加料炒食或煮食。
序號14粿模
序號 14
詞目 粿模
音讀 kué-bôo/ké-bôo
釋義 粿印。專門用來做糕粿類食品的印模。
序號15粿葉
序號 15
詞目 粿葉
音讀 kué-hio̍h/ké-hio̍h
釋義 做粿的時候所使用的樹葉,有的用香蕉葉,有的用月桃花的葉子。
序號16粿印
序號 16
詞目 粿印
音讀 kué-ìn/ké-ìn
釋義 印模。製作粿類食品時,用來壓印花樣的模具,一面為桃,一面為龜,有長壽之意。
序號17粿路
序號 17
詞目 粿路
音讀 kué-lōo/ké-lōo
釋義 年糕類、糕粿類的食品。
序號18粿酺
序號 18
詞目 粿酺
音讀 kué-pôo/ké-pôo
釋義 煮熟的糯米團。將「粞」(tshè)(糯米團)取一小塊先蒸熟,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稱為「粿酺」,再將「粿酺」揉入「粞」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
序號19粿粽
序號 19
詞目 粿粽
音讀 kué-tsàng/ké-tsàng
釋義 客家粽。將糯米磨成漿壓去多餘水分,之後將炒過的餡料包入,再以粽葉包裹。閩南粽與其不同處在於用生米去蒸煮。
序號20粿粞
序號 20
詞目 粿粞
音讀 kué-tshè/ké-tshuè
釋義 糯米磨成漿後,裝在布袋裡頭,壓上石頭把水分過濾掉,使米漿變成固體狀,可用來搓湯圓或做年糕的材料。
部分符合 「ké 粿」 有36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紅龜粿 âng-ku-kué/âng-ku-ké 由糯米製成的粿類食品。先將粿皮染紅,用模具印上龜型的圖樣,再放到蒸籠裡蒸製而成。內餡則是包有豆沙、鹹菜或花生粉,經常用來做為祭拜神明、酬神或添丁的時候用來分送親友的粿品。
2 磨粿 bō-kué/bō-ké 用石磨將米磨成漿,而後製成粿。
3 挨粿 e-kué/e-ké 磨米漿製年糕。通常是兩人一組,一人舀米和水,另一人推磨。
4 發粿 huat-kué/huat-ké 一種食品。用在來米粉,加上糖及酵母發酵蒸製而成。蒸發粿一定要讓表面隆開分裂,以示大發好運,民間常於春節祭祖時使用。
5 粉粿 hún-kué/hún-ké 涼粉。用番薯粉做成的粿類食品。
6 挹墓粿 ip-bōng-kué/ip-bōo-ké 一種習俗。掃墓完時,將祭品分給附近的貧困兒童,一方面是憐恤,另一方面是防止他們破壞墳地。
7 油蔥粿 iû-tshang-kué/iû-tshang-ké 加了油蔥一起蒸製的粿類米食。
8 油炸粿 iû-tsia̍h-kué/iû-tsia̍h-ké 油條。用高筋麵粉加上發粉、鹽,和好之後,再把麵條切成小條,將兩個小條疊壓拉長之後放入油鍋炸。可直接食用、或拿來包在燒餅裡面。
9 柿粿 khī-kué/khī-ké 柿餅。把柿子壓扁、晒乾後製成的餅狀食品。
10 鹹粿 kiâm-kué/kiâm-ké 點心。指鹹味道的粿的總稱,例如蘿蔔糕、油蔥粿等。
11 鹼仔粿 kinn-á-kué/kinn-á-ké 在用米磨成的粉中加入鹼蒸製而成黃色的糕狀食物。
12 管仔粿 kóng-á-kué/kóng-á-ké 紅豆餅、車輪餅。
13 粿仔 kué-á/ké-á 河粉、粄條。白米磨碎加水蒸煮,煮熟後可切成薄條加料炒食或煮食。
14 粿模 kué-bôo/ké-bôo 粿印。專門用來做糕粿類食品的印模。
15 粿葉 kué-hio̍h/ké-hio̍h 做粿的時候所使用的樹葉,有的用香蕉葉,有的用月桃花的葉子。
16 粿印 kué-ìn/ké-ìn 印模。製作粿類食品時,用來壓印花樣的模具,一面為桃,一面為龜,有長壽之意。
17 粿路 kué-lōo/ké-lōo 年糕類、糕粿類的食品。
18 粿酺 kué-pôo/ké-pôo 煮熟的糯米團。將「粞」(tshè)(糯米團)取一小塊先蒸熟,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稱為「粿酺」,再將「粿酺」揉入「粞」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
19 粿粽 kué-tsàng/ké-tsàng 客家粽。將糯米磨成漿壓去多餘水分,之後將炒過的餡料包入,再以粽葉包裹。閩南粽與其不同處在於用生米去蒸煮。
20 粿粞 kué-tshè/ké-tshuè 糯米磨成漿後,裝在布袋裡頭,壓上石頭把水分過濾掉,使米漿變成固體狀,可用來搓湯圓或做年糕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