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û 魚

部分符合 「hû 魚」 有80筆

序號61魬魚
序號 61
詞目 魬魚
音讀 puánn-hî/puánn-hû
釋義 魬鯛。體側扁呈卵圓形,腹部為銀色,背鰭上有三、四個延長成絲狀的棘,生活在大陸棚海域。為高經濟性食用魚,多以拖網捕獲。
序號62三文魚
序號 62
詞目 三文魚
音讀 sam-bûn-hî/sam-bûn-hû
釋義 指鮭魚。過去常用來製成罐頭。借自英語salmon。
序號63虱目魚
序號 63
詞目 虱目魚
音讀 sat-ba̍k-hî/sat-ba̍k-hû
釋義 魚類。呈紡錘形,長約二十到三十公分,口小,尾鰭分叉,細刺多,善於跳躍。臺灣西南部較多,屏東地區叫「海草魚」(hái-tsháu-hî),是臺灣地區重要的食用魚,在街市上到處有賣虱目魚作為食材的各式食品,像虱目魚粥、虱目魚湯。
序號64鱔魚
序號 64
詞目 鱔魚
音讀 siān-hî/siān-hû
釋義 魚類。身體呈蛇形、圓柱狀,顏色褐黃,有深色斑點,表皮黏滑,沒有鱗片。鰭與鰓器官都已經退化,體內無鰾,是一種退化的魚。多分布在印度半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臺灣等地區,屬於淡水魚。
序號65鯊魚
序號 65
詞目 鯊魚
音讀 sua-hî/sua-hû
釋義 魚類。身體為紡錘形,稍扁,胸、腹鰭大,尾鰭發達。生活在深海中,性凶猛,行動敏捷,經濟價值高。
序號66鯊魚煙
序號 66
詞目 鯊魚煙
音讀 sua-hî-ian/sua-hû-ian
釋義 將鯊魚煙薰製成的食品。
序號67鱈魚
序號 67
詞目 鱈魚
音讀 suat-hî/suat-hû
釋義 常見食用魚。產於寒冷的深海,肉為雪白色,質細而嫩。清蒸、煎炸皆宜。
序號68豆仔魚
序號 68
詞目 豆仔魚
音讀 tāu-á-hî/tāu-á-hû
釋義 大鱗鮻。魚類。食用魚種,外觀近似於烏魚,體長約20至25公分,最長可達35公分。
序號69釣魚翁
序號 69
詞目 釣魚翁
音讀 tiò-hî-ang/tiò-hû-ang
釋義 翠鳥、魚狗。禽鳥類。臺灣地區常見留鳥的一種。大多棲息於平地至山麓、丘陵之溪流、池塘、湖沼等地。常單獨棲坐於離水面不高樹枝上,若發現魚蝦出現即刻入水捕捉,以喙尖咬緊其頭部,在樹幹上敲打後嚥食。
序號70罾魚
序號 70
詞目 罾魚
音讀 tsan-hî/tsan-hû
釋義 用四邊有支架的方形漁網捕魚。
序號71㨻魚
序號 71
詞目 㨻魚
音讀 tsānn hî/tsānn hû
釋義 放網再拉起,然後用網杓把魚撈起。
序號72柴魚
序號 72
詞目 柴魚
音讀 tshâ-hî/tshâ-hû
釋義 鰹魚乾。將鰹魚除去內臟後蒸熟,再用慢火烘烤成堅硬薰黃的魚乾,然後刨成薄片。因形狀和顏色像柴,所以稱為「柴魚」。
序號73草魚
序號 73
詞目 草魚
音讀 tsháu-hî/tsháu-hû
釋義 魚名。一種可食用的淡水魚,身體近似圓筒形,青黃色,有側腺,吃水草維生。
序號74汫水魚
序號 74
詞目 汫水魚
音讀 tsiánn-tsuí-hî/tsiánn-tsuí-hû
釋義 淡水魚。
序號75鯽仔魚
序號 75
詞目 鯽仔魚
音讀 tsit-á-hî/tsit-á-hû
釋義 魚類。身體側扁,頭部呈尖狀,背部隆起。產於淡水中,為常見的食用魚。
序號76鰮仔魚
序號 76
詞目 鰮仔魚
音讀 un-á-hî/un-á-hû
釋義 沙丁魚。魚名。下顎較上顎略長,背蒼腹白,肉質鮮美,多製為罐頭食品。
序號77魚群
序號 77
詞目 魚群
音讀 hî-kûn/hû-kûn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78魚類
序號 78
詞目 魚類
音讀 hî-luī/hû-luī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79吳郭魚
序號 79
詞目 吳郭魚
音讀 ngôo-kueh-hî/ngôo-kueh-hû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80釣魚
序號 80
詞目 釣魚
音讀 tiò-hî/tiò-hû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部分符合 「hû 魚」 有80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61 魬魚 puánn-hî/puánn-hû 魬鯛。體側扁呈卵圓形,腹部為銀色,背鰭上有三、四個延長成絲狀的棘,生活在大陸棚海域。為高經濟性食用魚,多以拖網捕獲。
62 三文魚 sam-bûn-hî/sam-bûn-hû 指鮭魚。過去常用來製成罐頭。借自英語salmon。
63 虱目魚 sat-ba̍k-hî/sat-ba̍k-hû 魚類。呈紡錘形,長約二十到三十公分,口小,尾鰭分叉,細刺多,善於跳躍。臺灣西南部較多,屏東地區叫「海草魚」(hái-tsháu-hî),是臺灣地區重要的食用魚,在街市上到處有賣虱目魚作為食材的各式食品,像虱目魚粥、虱目魚湯。
64 鱔魚 siān-hî/siān-hû 魚類。身體呈蛇形、圓柱狀,顏色褐黃,有深色斑點,表皮黏滑,沒有鱗片。鰭與鰓器官都已經退化,體內無鰾,是一種退化的魚。多分布在印度半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臺灣等地區,屬於淡水魚。
65 鯊魚 sua-hî/sua-hû 魚類。身體為紡錘形,稍扁,胸、腹鰭大,尾鰭發達。生活在深海中,性凶猛,行動敏捷,經濟價值高。
66 鯊魚煙 sua-hî-ian/sua-hû-ian 將鯊魚煙薰製成的食品。
67 鱈魚 suat-hî/suat-hû 常見食用魚。產於寒冷的深海,肉為雪白色,質細而嫩。清蒸、煎炸皆宜。
68 豆仔魚 tāu-á-hî/tāu-á-hû 大鱗鮻。魚類。食用魚種,外觀近似於烏魚,體長約20至25公分,最長可達35公分。
69 釣魚翁 tiò-hî-ang/tiò-hû-ang 翠鳥、魚狗。禽鳥類。臺灣地區常見留鳥的一種。大多棲息於平地至山麓、丘陵之溪流、池塘、湖沼等地。常單獨棲坐於離水面不高樹枝上,若發現魚蝦出現即刻入水捕捉,以喙尖咬緊其頭部,在樹幹上敲打後嚥食。
70 罾魚 tsan-hî/tsan-hû 用四邊有支架的方形漁網捕魚。
71 㨻魚 tsānn hî/tsānn hû 放網再拉起,然後用網杓把魚撈起。
72 柴魚 tshâ-hî/tshâ-hû 鰹魚乾。將鰹魚除去內臟後蒸熟,再用慢火烘烤成堅硬薰黃的魚乾,然後刨成薄片。因形狀和顏色像柴,所以稱為「柴魚」。
73 草魚 tsháu-hî/tsháu-hû 魚名。一種可食用的淡水魚,身體近似圓筒形,青黃色,有側腺,吃水草維生。
74 汫水魚 tsiánn-tsuí-hî/tsiánn-tsuí-hû 淡水魚。
75 鯽仔魚 tsit-á-hî/tsit-á-hû 魚類。身體側扁,頭部呈尖狀,背部隆起。產於淡水中,為常見的食用魚。
76 鰮仔魚 un-á-hî/un-á-hû 沙丁魚。魚名。下顎較上顎略長,背蒼腹白,肉質鮮美,多製為罐頭食品。
77 魚群 hî-kûn/hû-kûn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78 魚類 hî-luī/hû-luī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79 吳郭魚 ngôo-kueh-hî/ngôo-kueh-hû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80 釣魚 tiò-hî/tiò-hû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