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 李
完全符合 「lí 李」 有2筆
| 序號 | 1 | 
|---|---|
| 詞目 | 李 | 
| 音讀 | lí | 
| 釋義 | 木本植物。葉呈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狀圓味酸,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姓氏。 | 
| 序號 | 2 | 
|---|---|
| 詞目 | 李 | 
| 音讀 | Lí | 
| 釋義 | 附錄-百家姓 |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 1 | 李 | lí | 木本植物。葉呈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狀圓味酸,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姓氏。 | 
| 2 | 李 | Lí | 附錄-百家姓 | 
部分符合 「lí 李」 有7筆
| 序號 | 1 | 
|---|---|
| 詞目 | 紅肉李 | 
| 音讀 | âng-bah-lí | 
| 釋義 | 李子的品種之一。在臺灣的李子當中,是最大型的品種,盛產季節在五、六月間,成熟後,果皮呈紫紅色,果肉為深紅色,皮薄肉厚,並帶有微微的酸味。 | 
| 序號 | 2 | 
|---|---|
| 詞目 | 行李 | 
| 音讀 | hîng-lí | 
| 釋義 | 出門時所攜帶的背袋、箱子等。 | 
| 序號 | 3 | 
|---|---|
| 詞目 | 李仔 | 
| 音讀 | lí-á | 
| 釋義 | 李子。李樹的果實,味甘而酸,可作蜜餞或釀酒。 | 
| 序號 | 4 | 
|---|---|
| 詞目 | 李仔鹹 | 
| 音讀 | lí-á-kiâm | 
| 釋義 | 蜜餞、鹹李子。用李子製成的一種蜜餞。 | 
| 序號 | 5 | 
|---|---|
| 詞目 | 李仔攕 | 
| 音讀 | lí-á-tshiám | 
| 釋義 | 糖葫蘆。用李子做的糖葫蘆。 | 
| 序號 | 6 | 
|---|---|
| 詞目 | 李石樵美術館 | 
| 音讀 | Lí Tsio̍h-tsiâu Bí-su̍t-kuán | 
| 釋義 | 臺北(附錄-地名-文教處所) | 
| 序號 | 7 | 
|---|---|
| 詞目 | 張李 | 
| 音讀 | Tiunn-Lí | 
| 釋義 | 附錄-百家姓 |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 1 | 紅肉李 | âng-bah-lí | 李子的品種之一。在臺灣的李子當中,是最大型的品種,盛產季節在五、六月間,成熟後,果皮呈紫紅色,果肉為深紅色,皮薄肉厚,並帶有微微的酸味。 | 
| 2 | 行李 | hîng-lí | 出門時所攜帶的背袋、箱子等。 | 
| 3 | 李仔 | lí-á | 李子。李樹的果實,味甘而酸,可作蜜餞或釀酒。 | 
| 4 | 李仔鹹 | lí-á-kiâm | 蜜餞、鹹李子。用李子製成的一種蜜餞。 | 
| 5 | 李仔攕 | lí-á-tshiám | 糖葫蘆。用李子做的糖葫蘆。 | 
| 6 | 李石樵美術館 | Lí Tsio̍h-tsiâu Bí-su̍t-kuán | 臺北(附錄-地名-文教處所) | 
| 7 | 張李 | Tiunn-Lí | 附錄-百家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