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台語查詞目
完全符合 「ka1」 有19筆
序號 | 1 |
---|---|
詞目 | 加替 |
音讀 | ka |
釋義 | 名詞前綴。置於某些特定名詞之前形成完整的詞。可能為語言底層的殘留,所以一般用字不固定,有一些已與其他漢字組成固定詞彙。 |
序號 | 2 |
---|---|
詞目 | 加 |
音讀 | 文 ka |
釋義 | 數學演算法上,指兩個數目的結合。 增益。 |
序號 | 3 |
---|---|
詞目 | 交替 |
音讀 | ka |
釋義 | 動詞前綴。置於某些特定動詞之前形成完整的詞。可能為語言底層的殘留,所以一般用字不固定,有一些已與其他漢字組成固定詞彙。 |
序號 | 4 |
---|---|
詞目 | 家 |
音讀 | 文 ka |
釋義 | 家庭。 尊稱自己的長輩。 尊稱學有專長的人。 與家庭有關的。 表單位、商店或團體。 表派別。 |
序號 | 5 |
---|---|
詞目 | 鉸 |
音讀 | ka |
釋義 | 用剪刀將物品裁割、切割或修割。 |
序號 | 6 |
---|---|
詞目 | 膠 |
音讀 | ka |
釋義 | 由植物分泌或動物皮、骨、角熬製而成的黏稠狀液體,也有經由人工合成的。 |
序號 | 7 |
---|---|
詞目 | 佳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8 |
---|---|
詞目 | 咖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9 |
---|---|
詞目 | 咳替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0 |
---|---|
詞目 | 枷 |
音讀 | 文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1 |
---|---|
詞目 | 茄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2 |
---|---|
詞目 | 虼替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3 |
---|---|
詞目 | 茭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4 |
---|---|
詞目 | 袈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5 |
---|---|
詞目 | 傀替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6 |
---|---|
詞目 | 嘉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7 |
---|---|
詞目 | 瞌替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8 |
---|---|
詞目 | 鮫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19 |
---|---|
詞目 | 鵁替 |
音讀 | ka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1 | 加替 | ka | 名詞前綴。置於某些特定名詞之前形成完整的詞。可能為語言底層的殘留,所以一般用字不固定,有一些已與其他漢字組成固定詞彙。 |
2 | 加 | 文 ka | 數學演算法上,指兩個數目的結合。 增益。 |
3 | 交替 | ka | 動詞前綴。置於某些特定動詞之前形成完整的詞。可能為語言底層的殘留,所以一般用字不固定,有一些已與其他漢字組成固定詞彙。 |
4 | 家 | 文 ka | 家庭。 尊稱自己的長輩。 尊稱學有專長的人。 與家庭有關的。 表單位、商店或團體。 表派別。 |
5 | 鉸 | ka | 用剪刀將物品裁割、切割或修割。 |
6 | 膠 | ka | 由植物分泌或動物皮、骨、角熬製而成的黏稠狀液體,也有經由人工合成的。 |
7 | 佳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8 | 咖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9 | 咳替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0 | 枷 | 文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1 | 茄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2 | 虼替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3 | 茭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4 | 袈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5 | 傀替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6 | 嘉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7 | 瞌替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8 | 鮫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19 | 鵁替 | ka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部分符合 「ka1」 有182筆,第1頁
序號 | 1 |
---|---|
詞目 | 暗間仔 |
音讀 | àm-king-á |
釋義 | 妓院。 |
序號 | 2 |
---|---|
詞目 | 安家 |
音讀 | an-ka |
釋義 | 使家庭安定。 |
序號 | 3 |
---|---|
詞目 | 後 |
音讀 | 白 āu |
釋義 | 指時間次序上比較晚的。 在背面的。 排序在次的。 |
序號 | 4 |
---|---|
詞目 | 後壁 |
音讀 | āu-piah |
釋義 | 背面、後面。 背後、暗中。 地名。位於臺南市最北端,嘉南平原中北方,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的狹長型沖積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北邊和西邊以八掌溪與嘉義縣的水上鄉、鹿草鄉為界。東邊與白河區、東山區相鄰,南邊則與新營區毗連。 |
序號 | 5 |
---|---|
詞目 | 馬鮫 |
音讀 | bé-ka |
釋義 | 土托魚、鰆魚。魚名。體長側扁,背部灰綠色,腹部銀白色,身體側面約有五十至六十條褐色橫帶。分布很廣,臺灣盛產於西南沿海,尤其以臺南、高雄沿海及澎湖近海最多。是高級的食用魚類之一。 |
序號 | 6 |
---|---|
詞目 | 蟯 |
音讀 | giô |
釋義 | 文蛤。貝類。殼略呈三角形,大的長二、三寸,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肉味鮮美,極富營養。 借指女性生殖器。 |
序號 | 7 |
---|---|
詞目 | 蟯仔 |
音讀 | giô-á |
釋義 | 文蛤。甲殼類動物。殼略呈三角形,有暗褐、灰白或彩色。生活在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 |
序號 | 8 |
---|---|
詞目 | 蟯桮 |
音讀 | giô-pue |
釋義 | 大的蚌殼。也用來比喻女性的生殖器官。 |
序號 | 9 |
---|---|
詞目 | 海虼蚻 |
音讀 | hái-ka-tsua̍h |
釋義 | 甲殼類動物。身體上下扁平,長約二到四公分,有七對附肢,屬甲殼動物等腳目,大多成群在海邊的礫石縫隙間活動,也可爬入水中避敵,以吃食各種藻類碎片和有機垃圾為生。 指專門對法拍屋進行非法圍標的投機份子。 從事海上走私犯罪活動的人。 |
序號 | 10 |
---|---|
詞目 | 蚶仔 |
音讀 | ham-á |
釋義 | 蛤蜊、文蛤。雙殼貝類。殼外觀略呈三角形,殼表為彩色、褐色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可以人工養殖,為常見食材。 |
序號 | 11 |
---|---|
詞目 | 合家 |
音讀 | ha̍p-ka |
釋義 | 全家人。 |
序號 | 12 |
---|---|
詞目 | 鄉土 |
音讀 | hiong-thóo |
釋義 | 家鄉、故鄉。原意為家鄉的土地,借指家鄉。 |
序號 | 13 |
---|---|
詞目 | 鄉里 |
音讀 | hiunn-lí |
釋義 | 家鄉、故鄉。 |
序號 | 14 |
---|---|
詞目 | 好佳哉 |
音讀 | hó-ka-tsài |
釋義 | 幸虧、還好。 |
序號 | 15 |
---|---|
詞目 | 火燒 |
音讀 | hué-sio/hé-sio |
釋義 | 火災。因失火而造成的傷害。 |
序號 | 16 |
---|---|
詞目 | 火燒厝 |
音讀 | hué-sio-tshù/hé-sio-tshù |
釋義 | 房子失火。 |
序號 | 17 |
---|---|
詞目 | 粉蟯 |
音讀 | hún-giô |
釋義 | 文蛤。一種雙殼貝類,殼略呈三角形,大的長二、三寸,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肉味鮮美,極富營養。其殼可以研磨為蛤粉,也可入藥。有的地區會把「粉蟯」當成「女性生殖器」的替代語。 |
序號 | 18 |
---|---|
詞目 | 加網魚 |
音讀 | ka-bāng-hî/ka-bāng-hû |
釋義 | 魚類。有黑加網魚和紅加網魚,為深海魚類,肉質細,少刺的高級魚類,為屏東縣東港鎮的特產之一。 |
序號 | 19 |
---|---|
詞目 | 茄茉菜 |
音讀 | ka-bua̍h-tshài |
釋義 | 葉甜菜、厚皮菜。葉菜類。二年生草本,葉柄長,葉面平滑有光澤,葉肉很厚,果實為褐色,嫩葉略帶甜味,可以食用,一般民間多用來餵豬。因為外形像飯勺,所以有的客家話叫「勺菜」。 |
序號 | 20 |
---|---|
詞目 | 交易 |
音讀 | ka-ia̍h |
釋義 | 指生意興隆的樣子。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1 | 暗間仔 | àm-king-á | 妓院。 |
2 | 安家 | an-ka | 使家庭安定。 |
3 | 後 | 白 āu | 指時間次序上比較晚的。 在背面的。 排序在次的。 |
4 | 後壁 | āu-piah | 背面、後面。 背後、暗中。 地名。位於臺南市最北端,嘉南平原中北方,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的狹長型沖積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北邊和西邊以八掌溪與嘉義縣的水上鄉、鹿草鄉為界。東邊與白河區、東山區相鄰,南邊則與新營區毗連。 |
5 | 馬鮫 | bé-ka | 土托魚、鰆魚。魚名。體長側扁,背部灰綠色,腹部銀白色,身體側面約有五十至六十條褐色橫帶。分布很廣,臺灣盛產於西南沿海,尤其以臺南、高雄沿海及澎湖近海最多。是高級的食用魚類之一。 |
6 | 蟯 | giô | 文蛤。貝類。殼略呈三角形,大的長二、三寸,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肉味鮮美,極富營養。 借指女性生殖器。 |
7 | 蟯仔 | giô-á | 文蛤。甲殼類動物。殼略呈三角形,有暗褐、灰白或彩色。生活在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 |
8 | 蟯桮 | giô-pue | 大的蚌殼。也用來比喻女性的生殖器官。 |
9 | 海虼蚻 | hái-ka-tsua̍h | 甲殼類動物。身體上下扁平,長約二到四公分,有七對附肢,屬甲殼動物等腳目,大多成群在海邊的礫石縫隙間活動,也可爬入水中避敵,以吃食各種藻類碎片和有機垃圾為生。 指專門對法拍屋進行非法圍標的投機份子。 從事海上走私犯罪活動的人。 |
10 | 蚶仔 | ham-á | 蛤蜊、文蛤。雙殼貝類。殼外觀略呈三角形,殼表為彩色、褐色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可以人工養殖,為常見食材。 |
11 | 合家 | ha̍p-ka | 全家人。 |
12 | 鄉土 | hiong-thóo | 家鄉、故鄉。原意為家鄉的土地,借指家鄉。 |
13 | 鄉里 | hiunn-lí | 家鄉、故鄉。 |
14 | 好佳哉 | hó-ka-tsài | 幸虧、還好。 |
15 | 火燒 | hué-sio/hé-sio | 火災。因失火而造成的傷害。 |
16 | 火燒厝 | hué-sio-tshù/hé-sio-tshù | 房子失火。 |
17 | 粉蟯 | hún-giô | 文蛤。一種雙殼貝類,殼略呈三角形,大的長二、三寸,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肉味鮮美,極富營養。其殼可以研磨為蛤粉,也可入藥。有的地區會把「粉蟯」當成「女性生殖器」的替代語。 |
18 | 加網魚 | ka-bāng-hî/ka-bāng-hû | 魚類。有黑加網魚和紅加網魚,為深海魚類,肉質細,少刺的高級魚類,為屏東縣東港鎮的特產之一。 |
19 | 茄茉菜 | ka-bua̍h-tshài | 葉甜菜、厚皮菜。葉菜類。二年生草本,葉柄長,葉面平滑有光澤,葉肉很厚,果實為褐色,嫩葉略帶甜味,可以食用,一般民間多用來餵豬。因為外形像飯勺,所以有的客家話叫「勺菜」。 |
20 | 交易 | ka-ia̍h | 指生意興隆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