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h 藥
部分符合 「io̍h 藥」 有71筆
| 序號 | 21 |
|---|---|
| 詞目 | 藥茶 |
| 音讀 | io̍h-tê |
| 釋義 | 添加某種藥材,具有藥效的茶。 |
| 序號 | 22 |
|---|---|
| 詞目 | 藥頭 |
| 音讀 | io̍h-thâu |
| 釋義 | 藥頭。中藥材第一次熬煮出來的湯藥。 草藥的根部,也泛指養生草藥材。說的時候常加小稱後綴「仔」(á)。 販毒者。販賣毒品的毒犯。 |
| 序號 | 23 |
|---|---|
| 詞目 | 藥頭仔 |
| 音讀 | io̍h-thâu-á |
| 釋義 | 專指第一次熬煮的中藥。 |
| 序號 | 24 |
|---|---|
| 詞目 | 藥材 |
| 音讀 | io̍h-tsâi |
| 釋義 | 可供製藥的材料。 |
| 序號 | 25 |
|---|---|
| 詞目 | 藥渣 |
| 音讀 | io̍h-tse |
| 釋義 | 特指煎煮過第一次以後的中藥。 |
| 序號 | 26 |
|---|---|
| 詞目 | 藥劑 |
| 音讀 | io̍h-tse |
| 釋義 | 根據藥方配出的藥物。 |
| 序號 | 27 |
|---|---|
| 詞目 | 藥劑師 |
| 音讀 | io̍h-tsè-su |
| 釋義 | 有調配藥物能力的專業人士。需先接受大專藥學教育,經考試及格,取得證書,才具有藥劑師資格。 |
| 序號 | 28 |
|---|---|
| 詞目 | 藥草 |
| 音讀 | io̍h-tsháu |
| 釋義 | 可供治病的草本植物。 |
| 序號 | 29 |
|---|---|
| 詞目 | 藥酒 |
| 音讀 | io̍h-tsiú |
| 釋義 | 以各種藥材浸泡製成的酒。 |
| 序號 | 30 |
|---|---|
| 詞目 | 藥水 |
| 音讀 | io̍h-tsuí |
| 釋義 | 治病的藥物溶液。 |
| 序號 | 31 |
|---|---|
| 詞目 | 藥水布 |
| 音讀 | io̍h-tsuí-pòo |
| 釋義 | 紗布。 |
| 序號 | 32 |
|---|---|
| 詞目 | 藥櫥 |
| 音讀 | io̍h-tû |
| 釋義 | 放藥的櫥子。 藥罐子。比喻常常服藥的人。 |
| 序號 | 33 |
|---|---|
| 詞目 | 藥單 |
| 音讀 | io̍h-tuann |
| 釋義 | 處方箋。醫生診斷完畢後,開給病患的藥單子。 |
| 序號 | 34 |
|---|---|
| 詞目 | 藥丸 |
| 音讀 | io̍h-uân |
| 釋義 | 製成圓粒形的成藥。 |
| 序號 | 35 |
|---|---|
| 詞目 | 敆藥仔 |
| 音讀 | kap-io̍h-á |
| 釋義 | 抓藥、買藥。 |
| 序號 | 36 |
|---|---|
| 詞目 | 起藥蛆 |
| 音讀 | khí-io̍h-tshi/khí-io̍h-tshu |
| 釋義 | 起藥布疹。指貼膏藥過後引發皮膚的發炎紅腫。 |
| 序號 | 37 |
|---|---|
| 詞目 | 開藥仔 |
| 音讀 | khui-io̍h-á |
| 釋義 | 開藥方。 |
| 序號 | 38 |
|---|---|
| 詞目 | 寄藥包 |
| 音讀 | kià-io̍h-pau |
| 釋義 | 早期因醫藥不發達,家中會有藥廠「寄放」的藥包,裡面有各種治療一般疾病的成藥,藥廠定期至家中補充藥品並收取費用,是鄉村地區重要的醫療資源。 |
| 序號 | 39 |
|---|---|
| 詞目 | 膏藥 |
| 音讀 | koo-io̍h |
| 釋義 | 傳統中醫把藥物浸於麻油內,再放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平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 |
| 序號 | 40 |
|---|---|
| 詞目 | 便藥仔 |
| 音讀 | piān-io̍h-á |
| 釋義 | 成藥。藥料加工調製完成的藥物。明示劑量、效能、用法,經藥劑師建議後,即可供治療疾病用。 |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 21 | 藥茶 | io̍h-tê | 添加某種藥材,具有藥效的茶。 |
| 22 | 藥頭 | io̍h-thâu | 藥頭。中藥材第一次熬煮出來的湯藥。 草藥的根部,也泛指養生草藥材。說的時候常加小稱後綴「仔」(á)。 販毒者。販賣毒品的毒犯。 |
| 23 | 藥頭仔 | io̍h-thâu-á | 專指第一次熬煮的中藥。 |
| 24 | 藥材 | io̍h-tsâi | 可供製藥的材料。 |
| 25 | 藥渣 | io̍h-tse | 特指煎煮過第一次以後的中藥。 |
| 26 | 藥劑 | io̍h-tse | 根據藥方配出的藥物。 |
| 27 | 藥劑師 | io̍h-tsè-su | 有調配藥物能力的專業人士。需先接受大專藥學教育,經考試及格,取得證書,才具有藥劑師資格。 |
| 28 | 藥草 | io̍h-tsháu | 可供治病的草本植物。 |
| 29 | 藥酒 | io̍h-tsiú | 以各種藥材浸泡製成的酒。 |
| 30 | 藥水 | io̍h-tsuí | 治病的藥物溶液。 |
| 31 | 藥水布 | io̍h-tsuí-pòo | 紗布。 |
| 32 | 藥櫥 | io̍h-tû | 放藥的櫥子。 藥罐子。比喻常常服藥的人。 |
| 33 | 藥單 | io̍h-tuann | 處方箋。醫生診斷完畢後,開給病患的藥單子。 |
| 34 | 藥丸 | io̍h-uân | 製成圓粒形的成藥。 |
| 35 | 敆藥仔 | kap-io̍h-á | 抓藥、買藥。 |
| 36 | 起藥蛆 | khí-io̍h-tshi/khí-io̍h-tshu | 起藥布疹。指貼膏藥過後引發皮膚的發炎紅腫。 |
| 37 | 開藥仔 | khui-io̍h-á | 開藥方。 |
| 38 | 寄藥包 | kià-io̍h-pau | 早期因醫藥不發達,家中會有藥廠「寄放」的藥包,裡面有各種治療一般疾病的成藥,藥廠定期至家中補充藥品並收取費用,是鄉村地區重要的醫療資源。 |
| 39 | 膏藥 | koo-io̍h | 傳統中醫把藥物浸於麻油內,再放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平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 |
| 40 | 便藥仔 | piān-io̍h-á | 成藥。藥料加工調製完成的藥物。明示劑量、效能、用法,經藥劑師建議後,即可供治療疾病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