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飯
部分符合 「pn̄g 飯」 有53筆
| 序號 | 1 | 
|---|---|
| 詞目 | 暗飯 | 
| 音讀 | àm-pn̄g | 
| 釋義 | 晚餐、晚飯。 | 
| 序號 | 2 | 
|---|---|
| 詞目 | 肉燥飯 | 
| 音讀 | bah-sò-pn̄g | 
| 釋義 | 一種常見的小吃。將五花肉切成碎肉或絞成碎泥,與蔥、香菇等食材拌炒後,再倒入米酒、冰糖、醬油等佐料熬煮成淋料,將其淋在白飯上即是臺灣南部之「肉燥飯」。惟此小吃在臺灣中北部則慣稱為「滷肉飯」。 | 
| 序號 | 3 | 
|---|---|
| 詞目 | 免錢飯 | 
| 音讀 | bián-tsînn-pn̄g | 
| 釋義 | 牢飯。不用花錢就有飯吃,是一種調侃的說法。 | 
| 序號 | 4 | 
|---|---|
| 詞目 | 燜飯 | 
| 音讀 | būn-pn̄g | 
| 釋義 | 以慢火來燜將煮熟的飯。 | 
| 序號 | 5 | 
|---|---|
| 詞目 | 油飯 | 
| 音讀 | iû-pn̄g | 
| 釋義 | 用糯米做成的一種乾飯,把糯米蒸熟,再攪拌蝦米、肉絲、豬油、香菇、油蔥等配料。一般是在年節、小孩彌月來備辦請客食用,目前一般傳統市場經常買得到,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小吃。 | 
| 序號 | 6 | 
|---|---|
| 詞目 | 羹飯 | 
| 音讀 | kenn-pn̄g/kinn-pn̄g | 
| 釋義 | 燴飯。 | 
| 序號 | 7 | 
|---|---|
| 詞目 | 跤尾飯 | 
| 音讀 | kha-bué-pn̄g/kha-bé-pn̄g | 
| 釋義 | 倒頭飯。人往生的時候,供祭在往生者腳尾的飯。 | 
| 序號 | 8 | 
|---|---|
| 詞目 | 炕肉飯 | 
| 音讀 | khòng-bah-pn̄g | 
| 釋義 | 將白飯配上一些當令的菜餚,再加上一塊用滷料燉煮過的五花肉,為臺灣常見的飯。 | 
| 序號 | 9 | 
|---|---|
| 詞目 | 滷肉飯 | 
| 音讀 | lóo-bah-pn̄g | 
| 釋義 | 普遍常見的小吃。將紅蔥頭切碎爆香,再加入豬絞肉拌勻,後以醬油、五香粉、冰糖、胡椒粉、米酒等佐料燜煮,後加入鹽調味,即成淋料。並將其淋在白飯上,即是臺灣中北部之「滷肉飯」,惟此食物在臺灣南部則慣稱之為「肉燥飯」。 將白飯配上一些當令的菜餚,再加上一塊用滷料燉煮過的五花肉,在臺灣南部多稱之為「滷肉飯」,惟此食物在臺灣中北部則慣稱之為「炕肉飯」。 | 
| 序號 | 10 | 
|---|---|
| 詞目 | 糜飯 | 
| 音讀 | muê-pn̄g/bê-pn̄g | 
| 釋義 | 稀飯和乾飯,常用來泛稱三餐。 | 
| 序號 | 11 | 
|---|---|
| 詞目 | 包飯 | 
| 音讀 | pau-pn̄g | 
| 釋義 | 包伙。按日供人飯菜,再按月收取伙食費的交易方式。 | 
| 序號 | 12 | 
|---|---|
| 詞目 | 扒飯 | 
| 音讀 | pe-pn̄g | 
| 釋義 | 用筷子把碗裡的飯扒進嘴裡。 | 
| 序號 | 13 | 
|---|---|
| 詞目 | 白飯 | 
| 音讀 | pe̍h-pn̄g | 
| 釋義 | 白米飯。 | 
| 序號 | 14 | 
|---|---|
| 詞目 | 便飯 | 
| 音讀 | piān-pn̄g | 
| 釋義 | 日常吃的飯食。 現成的飯菜。 | 
| 序號 | 15 | 
|---|---|
| 詞目 | 便菜飯 | 
| 音讀 | piān-tshài-pn̄g | 
| 釋義 | 便飯、家常飯。 | 
| 序號 | 16 | 
|---|---|
| 詞目 | 飯盒仔 | 
| 音讀 | pn̄g-a̍h-á | 
| 釋義 | 便當盒、飯包。 | 
| 序號 | 17 | 
|---|---|
| 詞目 | 飯坩 | 
| 音讀 | pn̄g-khann | 
| 釋義 | 飯鍋。煮飯或盛裝米飯的容器。 | 
| 序號 | 18 | 
|---|---|
| 詞目 | 飯篋仔 | 
| 音讀 | pn̄g-kheh-á | 
| 釋義 | 飯盒、便當盒。 | 
| 序號 | 19 | 
|---|---|
| 詞目 | 飯篱 | 
| 音讀 | pn̄g-lē/pn̄g-luē | 
| 釋義 | 笊篱。一種用來舀飯去米汁,有篩孔的杓子。 | 
| 序號 | 20 | 
|---|---|
| 詞目 | 飯包 | 
| 音讀 | pn̄g-pau | 
| 釋義 | 便當、飯盒。可出外隨身攜帶的。 |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 1 | 暗飯 | àm-pn̄g | 晚餐、晚飯。 | 
| 2 | 肉燥飯 | bah-sò-pn̄g | 一種常見的小吃。將五花肉切成碎肉或絞成碎泥,與蔥、香菇等食材拌炒後,再倒入米酒、冰糖、醬油等佐料熬煮成淋料,將其淋在白飯上即是臺灣南部之「肉燥飯」。惟此小吃在臺灣中北部則慣稱為「滷肉飯」。 | 
| 3 | 免錢飯 | bián-tsînn-pn̄g | 牢飯。不用花錢就有飯吃,是一種調侃的說法。 | 
| 4 | 燜飯 | būn-pn̄g | 以慢火來燜將煮熟的飯。 | 
| 5 | 油飯 | iû-pn̄g | 用糯米做成的一種乾飯,把糯米蒸熟,再攪拌蝦米、肉絲、豬油、香菇、油蔥等配料。一般是在年節、小孩彌月來備辦請客食用,目前一般傳統市場經常買得到,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小吃。 | 
| 6 | 羹飯 | kenn-pn̄g/kinn-pn̄g | 燴飯。 | 
| 7 | 跤尾飯 | kha-bué-pn̄g/kha-bé-pn̄g | 倒頭飯。人往生的時候,供祭在往生者腳尾的飯。 | 
| 8 | 炕肉飯 | khòng-bah-pn̄g | 將白飯配上一些當令的菜餚,再加上一塊用滷料燉煮過的五花肉,為臺灣常見的飯。 | 
| 9 | 滷肉飯 | lóo-bah-pn̄g | 普遍常見的小吃。將紅蔥頭切碎爆香,再加入豬絞肉拌勻,後以醬油、五香粉、冰糖、胡椒粉、米酒等佐料燜煮,後加入鹽調味,即成淋料。並將其淋在白飯上,即是臺灣中北部之「滷肉飯」,惟此食物在臺灣南部則慣稱之為「肉燥飯」。 將白飯配上一些當令的菜餚,再加上一塊用滷料燉煮過的五花肉,在臺灣南部多稱之為「滷肉飯」,惟此食物在臺灣中北部則慣稱之為「炕肉飯」。 | 
| 10 | 糜飯 | muê-pn̄g/bê-pn̄g | 稀飯和乾飯,常用來泛稱三餐。 | 
| 11 | 包飯 | pau-pn̄g | 包伙。按日供人飯菜,再按月收取伙食費的交易方式。 | 
| 12 | 扒飯 | pe-pn̄g | 用筷子把碗裡的飯扒進嘴裡。 | 
| 13 | 白飯 | pe̍h-pn̄g | 白米飯。 | 
| 14 | 便飯 | piān-pn̄g | 日常吃的飯食。 現成的飯菜。 | 
| 15 | 便菜飯 | piān-tshài-pn̄g | 便飯、家常飯。 | 
| 16 | 飯盒仔 | pn̄g-a̍h-á | 便當盒、飯包。 | 
| 17 | 飯坩 | pn̄g-khann | 飯鍋。煮飯或盛裝米飯的容器。 | 
| 18 | 飯篋仔 | pn̄g-kheh-á | 飯盒、便當盒。 | 
| 19 | 飯篱 | pn̄g-lē/pn̄g-luē | 笊篱。一種用來舀飯去米汁,有篩孔的杓子。 | 
| 20 | 飯包 | pn̄g-pau | 便當、飯盒。可出外隨身攜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