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
鳥鼠仔糖
|
niáu-tshí-á-thn̂g/niáu-tshú-á-thn̂g
|
新港飴,一種新港特產的花生糖。用麥芽糖、白砂糖、麵粉及花生仁等熬煮兩三小時製成的凝膠澱粉軟糖。
|
702
|
娘仔
|
niû-á
|
指蠶。能吐絲,吃桑葉,蛻皮數次後,會作繭成蛹,化為蛾。
舊時稱呼小姐。
指少女。
指少婦或夫稱妻。
指女性的意中人。
|
703
|
娘仔絲
|
niû-á-si
|
蠶絲。蠶所吐的絲,可用以織成綢緞。
|
704
|
娘仔豆
|
niû-á-tāu
|
蠶蛹。蠶吐絲做繭後,所變成的蛹。
|
705
|
軁錢空
|
nǹg-tsînn-khang
|
指專門在錢上鑽營。
|
706
|
卵白質
|
nn̄g-pe̍h-tsit
|
蛋白質。生物體內的一種大分子,由多種胺基酸聚合而成,為生物體生存、生長、繁殖所不可或缺。
|
707
|
卵蛋
|
nn̄g-tuann
|
禽鳥類卵巢內未成熟的卵。
|
708
|
薁蕘
|
ò-giô
|
愛玉子、愛玉。木本植物,果實球形,成熟後為黃綠色。將果實浸在水中搓揉,會滲出透明膠質,結成果凍,可用來做涼粉,為夏季清涼食品。
|
709
|
蚵仔麵線
|
ô-á-mī-suànn
|
一種地方小吃,將蒸過的土黃色麵線煮成糊狀,加入裹粉略微煮過的青蚵,有時也加入大腸,是十分具有臺灣特色的美味小吃。
|
710
|
蚵炱
|
ô-te
|
一種油炸的地方小吃,將鮮蠔摻上豆芽菜、韮菜,裹以麵粉漿,下鍋炸成圓扁形,吃的時候沾上醬料,酥脆可口。
|
711
|
王爺
|
ông-iâ
|
在民間,王爺是一般神的統稱,種類眾多而複雜,至少包括了石頭公的自然崇拜、鄭成功的英靈崇拜、義民爺的亡魂崇拜、其他神明的泛神崇拜。所以,王爺一詞,幾乎成為臺灣神明的代名詞。
指不務正業,專門欺凌鄉民的地方惡霸。
古代皇帝封賜大臣的一種爵位。
|
712
|
烏漚
|
oo-áu
|
蔬菜類放太久而造成的脫水變色不新鮮。
魚、肉類腐敗前的發黑現象。
半死不活。
|
713
|
烏蝛
|
oo-bui
|
臺灣鋏蠓、小黑蚊。昆蟲名。體長約一點五公釐,頭部黑色,觸角及口器深褐色,胸部、腹部呈黑褐色,翅脈黑色,翅及翅脈上都有短毛分布。只有雌成蟲才會吸血,症狀較一般蚊蟲叮咬明顯且嚴重。
|
714
|
烏魚
|
oo-hî/oo-hû
|
鯔魚、鱧魚。魚類。體形圓長,頭部和背部扁平,眼皮厚,體長約三十到八十公分,多生於鹹淡水交界的河口,也可以人工養殖。每年冬季洄游到臺灣南部西岸產卵,漁民捕獲烏魚,取出魚卵曬成烏魚子,是昂貴的食材,也是漁民重要收入。
|
715
|
烏魚子
|
oo-hî-tsí/oo-hû-tsí
|
臺灣南部的名產之一。取雌烏魚的卵清洗後用針將魚卵的血管刺破除去血液,然後灑少量的鹽,排在木板上輕輕壓扁,隔天曬太陽、風乾後再壓扁,乾燥五、六天後就可做成。
|
716
|
烏煙
|
oo-ian
|
黑煙。物質燃燒或昇華所成的浮游物,通常包括水滴和乾燥微粒。
|
717
|
烏煙黗
|
oo-ian-thûn
|
燃燒物體時,上升的黑煙所凝聚而成的黑色東西。
附著在鍋底、煙囪等物的煙垢。
|
718
|
烏滓血
|
oo-lái-hueh/oo-lái-huih
|
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流通不佳而造成發黑的血液。
|
719
|
阿彌陀佛
|
Oo-mí-tôo-hu̍t
|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音譯自梵語。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
|
720
|
烏斑
|
oo-pan
|
黑斑。常見的黑斑有肝斑、雀斑、曬斑、顴骨母斑及發炎後形成的黑色素沉澱。形成原因可能和遺傳、內分泌、或長期曝曬於陽光下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