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台語查詞目

部分符合 「sik4」 有158筆,第3頁

序號41舊式
序號 41
詞目 舊式
音讀 kū-sik
釋義 舊有的形式或樣式。
序號42利
序號 42
詞目
音讀 lāi
釋義 形容器物或五官的能力很尖銳。 形容物品效力較強,容易產生傷害性的效果。 利息。
序號43落色
序號 43
詞目 落色
音讀 lak-sik
釋義 掉色、脫色。
序號44利息
序號 44
詞目 利息
音讀 lī-sik
釋義 本金所生的利潤。
序號45綠色
序號 45
詞目 綠色
音讀 li̍k-sik
釋義 像草和樹葉一般的顏色。 做為前綴。指具有環保概念的產物,如綠色電腦。
序號46藍色
序號 46
詞目 藍色
音讀 nâ-sik
釋義 藍色、青色。像晴天天空的顏色。
序號47黃色
序號 47
詞目 黃色
音讀 n̂g-sik
釋義 一種像金子的顏色。 與色情或低俗趣味有關的事。
序號48染色
序號 48
詞目 染色
音讀 ní-sik
釋義 用染料在物品上加顏色。
序號49鳥鼠仔色
序號 49
詞目 鳥鼠仔色
音讀 niáu-tshí-á-sik/niáu-tshú-á-sik
釋義 灰色。介於黑與白之間的顏色。
序號50烏色
序號 50
詞目 烏色
音讀 oo-sik
釋義 黑色。像煤或墨一樣深暗的顏色。
序號51白色
序號 51
詞目 白色
音讀 pe̍h-sik
釋義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序號52殕色
序號 52
詞目 殕色
音讀 phú-sik
釋義 灰色。介於黑與白之間的顏色。
序號53變色
序號 53
詞目 變色
音讀 piàn-sik
釋義 換色。顏色改變。
序號54西式
序號 54
詞目 西式
音讀 se-sik
釋義 具有歐美風格的樣式。
序號55黍仔
序號 55
詞目 黍仔
音讀 sé-á/sué-á
釋義 穀類。小米,或者泛稱大多數的五穀雜糧。
序號56蟋蟀仔
序號 56
詞目 蟋蟀仔
音讀 sih-sut-á
釋義 蟋蟀。昆蟲名。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只有公蟋蟀才被養來做競鬥用。
序號57色盲
序號 57
詞目 色盲
音讀 sik-bông
釋義 病名。一種眼睛不能辨別顏色的疾病。常見的色盲是紅綠色盲,患者無法區別紅綠兩種顏色。另一種為全色盲,只能區別明暗,不能區別色彩。色盲多為先天性遺傳,患者常為男性。
序號58適合
序號 58
詞目 適合
音讀 sik-ha̍p
釋義 配合得恰到好處。
序號59惜福
序號 59
詞目 惜福
音讀 sik-hok
釋義 珍惜福分,不隨意揮霍、不作過分的享受。
序號60釋迦
序號 60
詞目 釋迦
音讀 sik-khia
釋義 釋迦牟尼。佛教的始祖,簡稱「釋迦」。 釋迦果。水果一種。果肉乳白色,味道甜美,內含黑色有光澤的種子,外形為多角形的疣狀凸起,類似釋迦牟尼佛像的頭,所以稱為「釋迦」。在屏東的佛教信徒因為忌諱「釋迦牟尼」,所以改稱「貓梨仔」(niau-lâi-á)。
部分符合 「sik4」 有158筆,第3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41 舊式 kū-sik 舊有的形式或樣式。
42 lāi 形容器物或五官的能力很尖銳。 形容物品效力較強,容易產生傷害性的效果。 利息。
43 落色 lak-sik 掉色、脫色。
44 利息 lī-sik 本金所生的利潤。
45 綠色 li̍k-sik 像草和樹葉一般的顏色。 做為前綴。指具有環保概念的產物,如綠色電腦。
46 藍色 nâ-sik 藍色、青色。像晴天天空的顏色。
47 黃色 n̂g-sik 一種像金子的顏色。 與色情或低俗趣味有關的事。
48 染色 ní-sik 用染料在物品上加顏色。
49 鳥鼠仔色 niáu-tshí-á-sik/niáu-tshú-á-sik 灰色。介於黑與白之間的顏色。
50 烏色 oo-sik 黑色。像煤或墨一樣深暗的顏色。
51 白色 pe̍h-sik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52 殕色 phú-sik 灰色。介於黑與白之間的顏色。
53 變色 piàn-sik 換色。顏色改變。
54 西式 se-sik 具有歐美風格的樣式。
55 黍仔 sé-á/sué-á 穀類。小米,或者泛稱大多數的五穀雜糧。
56 蟋蟀仔 sih-sut-á 蟋蟀。昆蟲名。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只有公蟋蟀才被養來做競鬥用。
57 色盲 sik-bông 病名。一種眼睛不能辨別顏色的疾病。常見的色盲是紅綠色盲,患者無法區別紅綠兩種顏色。另一種為全色盲,只能區別明暗,不能區別色彩。色盲多為先天性遺傳,患者常為男性。
58 適合 sik-ha̍p 配合得恰到好處。
59 惜福 sik-hok 珍惜福分,不隨意揮霍、不作過分的享受。
60 釋迦 sik-khia 釋迦牟尼。佛教的始祖,簡稱「釋迦」。 釋迦果。水果一種。果肉乳白色,味道甜美,內含黑色有光澤的種子,外形為多角形的疣狀凸起,類似釋迦牟尼佛像的頭,所以稱為「釋迦」。在屏東的佛教信徒因為忌諱「釋迦牟尼」,所以改稱「貓梨仔」(niau-lâi-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