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

部分符合 「草」 有99筆,第3頁

序號41柴鍥
序號 41
詞目 柴鍥
音讀 tshâ-keh/tshâ-kueh
釋義 柴刀、砍刀、劈刀。砍柴、劈柴所用的刀子。
序號42柴刀
序號 42
詞目 柴刀
音讀 tshâ-to
釋義 砍刀、劈刀。砍柴、劈柴用的刀子。
序號43柴草
序號 43
詞目 柴草
音讀 tshâ-tsháu
釋義 薪柴、燃料。可當做燃燒用的樹枝、稻稈、雜草等。
序號44草仔
序號 44
詞目 草仔
音讀 tsháu-á
釋義 草本類的通稱。
序號45草仔粿
序號 45
詞目 草仔粿
音讀 tsháu-á-kué/tsháu-á-ké
釋義 糯米製成的粿類食品。外皮以「粿粞」(kué-tshè)加入艾草或鼠麴草揉成,內包乾蘿蔔絲等,以手塑形成手掌大小,外墊黃槿葉或月桃葉等,再以蒸籠蒸熟。常做為農曆七月普渡或清明掃墓時的供品。
序號46草仔子
序號 46
詞目 草仔子
音讀 tsháu-á-tsí
釋義 草籽。草類的種子。
序號47草鞋
序號 47
詞目 草鞋
音讀 tsháu-ê/tsháu-uê
釋義 用草編製的鞋。
序號48草蝦
序號 48
詞目 草蝦
音讀 tsháu-hê
釋義 草對蝦。甲殼類節肢動物。全身覆蓋土色及黑褐色條紋,尾扇為紅色,可食用。現多為人工養殖,是臺灣重要水產養殖對象之一。
序號49草魚
序號 49
詞目 草魚
音讀 tsháu-hî/tsháu-hû
釋義 魚名。一種可食用的淡水魚,身體近似圓筒形,青黃色,有側腺,吃水草維生。
序號50草絪
序號 50
詞目 草絪
音讀 tsháu-in
釋義 稻草或蔗葉等捆成束,用以作為燃料。
序號51草藥
序號 51
詞目 草藥
音讀 tsháu-io̍h
釋義 藥草。可供治病的草本植物。
序號52草猴
序號 52
詞目 草猴
音讀 tsháu-kâu
釋義 螳螂。昆蟲名。全身綠色或土黃色,身體長,腹部肥大,頭呈三角形,前肢有棘刺,呈鎌刀狀。因為捕食害蟲有益於農業,所以屬於益蟲。
序號53草鍥仔
序號 53
詞目 草鍥仔
音讀 tsháu-keh-á/tsháu-kueh-á
釋義 鐮刀。用來割草的刀子。
序號54草囷
序號 54
詞目 草囷
音讀 tsháu-khûn
釋義 農家在屋外空地堆疊成的乾稻草堆。約一兩層樓高,通常是底圓上尖的涼亭狀,可隨時抽取一些乾草來做薪火、飼料、覆蓋菜畦等用途。
序號55草菇
序號 55
詞目 草菇
音讀 tsháu-koo
釋義 蕈菇類。呈灰色,有黑褐色條紋,足長冠薄,多生長於草堆上,可以食用。
序號56草人
序號 56
詞目 草人
音讀 tsháu-lâng
釋義 稻草人。
序號57草笠仔
序號 57
詞目 草笠仔
音讀 tsháu-le̍h-á/tsháu-lue̍h-á
釋義 用「大甲草」(Tāi-kah-tsháu)製成的斗笠。
序號58草寮仔
序號 58
詞目 草寮仔
音讀 tsháu-liâu-á
釋義 草棚。用茅草搭蓋而成的棚子、工寮。
序號59草蜢仔
序號 59
詞目 草蜢仔
音讀 tsháu-meh-á
釋義 蚱蜢、蝗蟲。昆蟲名。多為綠色或棕色,會大量啃噬農作物。多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尤其以溫帶草原最多。
序號60草蜢公
序號 60
詞目 草蜢公
音讀 tsháu-meh-kong
釋義 飛蝗、螞蚱的總稱。
部分符合 「草」 有99筆,第3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41 柴鍥 tshâ-keh/tshâ-kueh 柴刀、砍刀、劈刀。砍柴、劈柴所用的刀子。
42 柴刀 tshâ-to 砍刀、劈刀。砍柴、劈柴用的刀子。
43 柴草 tshâ-tsháu 薪柴、燃料。可當做燃燒用的樹枝、稻稈、雜草等。
44 草仔 tsháu-á 草本類的通稱。
45 草仔粿 tsháu-á-kué/tsháu-á-ké 糯米製成的粿類食品。外皮以「粿粞」(kué-tshè)加入艾草或鼠麴草揉成,內包乾蘿蔔絲等,以手塑形成手掌大小,外墊黃槿葉或月桃葉等,再以蒸籠蒸熟。常做為農曆七月普渡或清明掃墓時的供品。
46 草仔子 tsháu-á-tsí 草籽。草類的種子。
47 草鞋 tsháu-ê/tsháu-uê 用草編製的鞋。
48 草蝦 tsháu-hê 草對蝦。甲殼類節肢動物。全身覆蓋土色及黑褐色條紋,尾扇為紅色,可食用。現多為人工養殖,是臺灣重要水產養殖對象之一。
49 草魚 tsháu-hî/tsháu-hû 魚名。一種可食用的淡水魚,身體近似圓筒形,青黃色,有側腺,吃水草維生。
50 草絪 tsháu-in 稻草或蔗葉等捆成束,用以作為燃料。
51 草藥 tsháu-io̍h 藥草。可供治病的草本植物。
52 草猴 tsháu-kâu 螳螂。昆蟲名。全身綠色或土黃色,身體長,腹部肥大,頭呈三角形,前肢有棘刺,呈鎌刀狀。因為捕食害蟲有益於農業,所以屬於益蟲。
53 草鍥仔 tsháu-keh-á/tsháu-kueh-á 鐮刀。用來割草的刀子。
54 草囷 tsháu-khûn 農家在屋外空地堆疊成的乾稻草堆。約一兩層樓高,通常是底圓上尖的涼亭狀,可隨時抽取一些乾草來做薪火、飼料、覆蓋菜畦等用途。
55 草菇 tsháu-koo 蕈菇類。呈灰色,有黑褐色條紋,足長冠薄,多生長於草堆上,可以食用。
56 草人 tsháu-lâng 稻草人。
57 草笠仔 tsháu-le̍h-á/tsháu-lue̍h-á 用「大甲草」(Tāi-kah-tsháu)製成的斗笠。
58 草寮仔 tsháu-liâu-á 草棚。用茅草搭蓋而成的棚子、工寮。
59 草蜢仔 tsháu-meh-á 蚱蜢、蝗蟲。昆蟲名。多為綠色或棕色,會大量啃噬農作物。多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尤其以溫帶草原最多。
60 草蜢公 tsháu-meh-kong 飛蝗、螞蚱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