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華語查全文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28頁

序號541掛牌
序號 541
詞目 掛牌
音讀 kuà-pâi
釋義 掛上招牌,表示商店正式營業。 從事外匯等交易,已經委託買進或賣出而等著成交回報。
序號542括
序號 542
詞目
音讀 kuah
釋義 成群的人。
序號543割引
序號 543
詞目 割引
音讀 kuah-ín
釋義 折扣。源自日語。 按售價減除幾成賣出。 附送、免費加贈。
序號544割包
序號 544
詞目 割包
音讀 kuah-pau
釋義 刈包。用麵粉做成扁饅頭的形狀,中間有開口,通常夾入滷肉、酸菜、花生粉等配料一起吃。或稱「虎咬豬」(hóo-kā-ti),因形狀像錢包,象徵財富,是尾牙時的應景食品。
序號545割稻仔尾
序號 545
詞目 割稻仔尾
音讀 kuah-tiū-á-bué/kuah-tiū-á-bé
釋義 坐享其成。原意為收割稻子,引申為罵人不勞而獲。
序號546棺木
序號 546
詞目 棺木
音讀 kuan-bo̍k
釋義 棺材、棺木。裝殮屍體的容器,大多用木材製成。
序號547關帝爺
序號 547
詞目 關帝爺
音讀 Kuan-tè-iâ
釋義 關帝、關聖帝君。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為三國時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後人遂尊稱為「關公」。
序號548罐
序號 548
詞目
音讀 kuàn
釋義 圓筒形的盛物容器,多用玻璃、鐵皮或陶土製成。 計算罐裝物品的單位。
序號549灌腸
序號 549
詞目 灌腸
音讀 kuàn-tshiâng
釋義 香腸。將碎豬肉和配料灌入洗淨的豬腸中所製成的一種食品。
序號550乾
序號 550
詞目
音讀 kuann
釋義 風乾脫水後形成的乾燥食品。
序號551菅芒
序號 551
詞目 菅芒
音讀 kuann-bâng
釋義 芒草,禾本植物。溼地、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叢生,莖中空而筆直,葉細長銳利。秋天開穗狀花,純白或間雜暗紅。生命力強,可用來編織成草席,或製成掃帚、袋子等,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
序號552棺柴
序號 552
詞目 棺柴
音讀 kuann-tshâ
釋義 棺材、棺木。裝殮屍體的容器,大多用木材製成。
序號553菅草
序號 553
詞目 菅草
音讀 kuann-tsháu
釋義 芒草,禾本植物。溼地、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叢生,莖中空而筆直,葉細長銳利。秋天開穗狀花,純白或間雜暗紅。生命力強,可用來編織成草席,或製成掃帚、袋子等,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
序號554菅蓁
序號 554
詞目 菅蓁
音讀 kuann-tsin
釋義 芒草,禾本植物。溼地、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叢生,莖中空而筆直,葉細長銳利。秋天開穗狀花,純白或間雜暗紅。生命力強,可用來編織成草席,或製成掃帚、袋子等,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
序號555趕工
序號 555
詞目 趕工
音讀 kuánn-kang
釋義 為了在期限內完成而必須加快工作進度。
序號556捾
序號 556
詞目
音讀 kuānn
釋義 提、拿。用手勾抓住物品的把手或是用手下垂提取東西。 提把、提手。器物上面可以用手提取的地方。 計算成串的東西。 富含、帶有。
序號557瓜笠仔
序號 557
詞目 瓜笠仔
音讀 kue-le̍h-á
釋義 用竹篾和竹葉做成的斗笠。
序號558粿
序號 558
詞目 粿
音讀 kué/ké
釋義 糕的總稱,指用糯米或粳米等做成的食品。因所加的原料不同而有不同的稱法。
序號559粿仔
序號 559
詞目 粿仔
音讀 kué-á/ké-á
釋義 河粉、粄條。白米磨碎加水蒸煮,煮熟後可切成薄條加料炒食或煮食。
序號560粿酺
序號 560
詞目 粿酺
音讀 kué-pôo/ké-pôo
釋義 煮熟的糯米團。將「粞」(tshè)(糯米團)取一小塊先蒸熟,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稱為「粿酺」,再將「粿酺」揉入「粞」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28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541 掛牌 kuà-pâi 掛上招牌,表示商店正式營業。 從事外匯等交易,已經委託買進或賣出而等著成交回報。
542 kuah 成群的人。
543 割引 kuah-ín 折扣。源自日語。 按售價減除幾成賣出。 附送、免費加贈。
544 割包 kuah-pau 刈包。用麵粉做成扁饅頭的形狀,中間有開口,通常夾入滷肉、酸菜、花生粉等配料一起吃。或稱「虎咬豬」(hóo-kā-ti),因形狀像錢包,象徵財富,是尾牙時的應景食品。
545 割稻仔尾 kuah-tiū-á-bué/kuah-tiū-á-bé 坐享其成。原意為收割稻子,引申為罵人不勞而獲。
546 棺木 kuan-bo̍k 棺材、棺木。裝殮屍體的容器,大多用木材製成。
547 關帝爺 Kuan-tè-iâ 關帝、關聖帝君。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為三國時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後人遂尊稱為「關公」。
548 kuàn 圓筒形的盛物容器,多用玻璃、鐵皮或陶土製成。 計算罐裝物品的單位。
549 灌腸 kuàn-tshiâng 香腸。將碎豬肉和配料灌入洗淨的豬腸中所製成的一種食品。
550 kuann 風乾脫水後形成的乾燥食品。
551 菅芒 kuann-bâng 芒草,禾本植物。溼地、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叢生,莖中空而筆直,葉細長銳利。秋天開穗狀花,純白或間雜暗紅。生命力強,可用來編織成草席,或製成掃帚、袋子等,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
552 棺柴 kuann-tshâ 棺材、棺木。裝殮屍體的容器,大多用木材製成。
553 菅草 kuann-tsháu 芒草,禾本植物。溼地、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叢生,莖中空而筆直,葉細長銳利。秋天開穗狀花,純白或間雜暗紅。生命力強,可用來編織成草席,或製成掃帚、袋子等,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
554 菅蓁 kuann-tsin 芒草,禾本植物。溼地、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叢生,莖中空而筆直,葉細長銳利。秋天開穗狀花,純白或間雜暗紅。生命力強,可用來編織成草席,或製成掃帚、袋子等,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
555 趕工 kuánn-kang 為了在期限內完成而必須加快工作進度。
556 kuānn 提、拿。用手勾抓住物品的把手或是用手下垂提取東西。 提把、提手。器物上面可以用手提取的地方。 計算成串的東西。 富含、帶有。
557 瓜笠仔 kue-le̍h-á 用竹篾和竹葉做成的斗笠。
558 粿 kué/ké 糕的總稱,指用糯米或粳米等做成的食品。因所加的原料不同而有不同的稱法。
559 粿仔 kué-á/ké-á 河粉、粄條。白米磨碎加水蒸煮,煮熟後可切成薄條加料炒食或煮食。
560 粿酺 kué-pôo/ké-pôo 煮熟的糯米團。將「粞」(tshè)(糯米團)取一小塊先蒸熟,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稱為「粿酺」,再將「粿酺」揉入「粞」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