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

完全符合 「hut8」 有2筆

序號1佛
序號 1
詞目
音讀 Hu̍t
釋義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為釋迦牟尼佛所創,主張人必須擺脫貪、嗔、痴等慾念,才能成就圓滿智慧、獲得解脫。 泛指佛教、道教的神祇。
序號2核
序號 2
詞目
音讀 hu̍t
釋義 指果實內部用來保護果仁的硬質外殼部分。
完全符合 「hut8」 有2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Hu̍t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為釋迦牟尼佛所創,主張人必須擺脫貪、嗔、痴等慾念,才能成就圓滿智慧、獲得解脫。 泛指佛教、道教的神祇。
2 hu̍t 指果實內部用來保護果仁的硬質外殼部分。

部分符合 「hut8」 有25筆,第1頁

序號1核能
序號 1
詞目 核能
音讀 hi̍k-lîng
釋義 核反應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包含核分裂與核融合二種。所釋出的能量非常巨大,可用於發電或其他動力方面的用途上。
序號2佛教
序號 2
詞目 佛教
音讀 Hu̍t-kàu
釋義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由釋迦牟尼佛所創,認為人會善惡輪迴,教導人要有慈悲心,息滅貪、瞋、痴才能自輪迴中得到解脫。信徒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東亞和東南亞最多,對中華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序號3佛門
序號 3
詞目 佛門
音讀 hu̍t-mn̂g
釋義 佛教界。
序號4佛寺
序號 4
詞目 佛寺
音讀 hu̍t-sī
釋義 供佛的寺廟、寺院。
序號5佛像
序號 5
詞目 佛像
音讀 hu̍t-siōng
釋義 泛指佛、菩薩、羅漢、明王等的造像。造像的方式包括雕塑、鎔鑄、繪畫、刺繡等。
序號6佛堂
序號 6
詞目 佛堂
音讀 hu̍t-tn̂g
釋義 供奉佛像,可誦經膜拜的廳堂。
序號7佛手柑
序號 7
詞目 佛手柑
音讀 hu̍t-tshiú-kam
釋義 佛手柑。又稱香櫞。植物名,芸香科,常綠喬木。葉互生,長橢圓形。花白色而厚,有芳香。果實成熟時會分裂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柑。可做藥物或食品原料,果皮與花均可提取香油。
序號8佛手瓜
序號 8
詞目 佛手瓜
音讀 hu̍t-tshiú-kue
釋義 瓜果類,有塊狀根,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葉心有卷鬚。果實為長橢圓形,形狀像佛手,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可以食用。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是土生龍鬚菜材料。
序號9如來佛祖
序號 9
詞目 如來佛祖
音讀 Jû-lâi-pu̍t-tsóo/Lû-lâi-pu̍t-tsóo
釋義 釋迦牟尼。佛教的創教祖師。
序號10𡳞核
序號 10
詞目 𡳞核
音讀 lān-hu̍t
釋義 睪丸。雄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形如卵狀,藏在陰囊中,是製造精子的地方。
序號11阿彌陀佛
序號 11
詞目 阿彌陀佛
音讀 Oo-mí-tôo-hu̍t
釋義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音譯自梵語。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
序號12佛仔
序號 12
詞目 佛仔
音讀 pu̍t-á
釋義 佛像、神像的統稱。
序號13佛祖
序號 13
詞目 佛祖
音讀 Pu̍t-tsóo
釋義 成佛作祖者,通常指的是釋迦牟尼佛。
序號14佛祖生
序號 14
詞目 佛祖生
音讀 Pu̍t-tsóo-senn/Pu̍t-tsóo-sinn
釋義 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節日,又稱「浴佛節」,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一般訂為農曆四月初八。
序號15核武
序號 15
詞目 核武
音讀 hi̍k-bú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16核心
序號 16
詞目 核心
音讀 hi̍k-sim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17核子
序號 17
詞目 核子
音讀 hi̍k-tsú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18佛學
序號 18
詞目 佛學
音讀 Hu̍t-ha̍k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19佛法
序號 19
詞目 佛法
音讀 Hu̍t-huat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序號20佛經
序號 20
詞目 佛經
音讀 hu̍t-king
釋義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部分符合 「hut8」 有25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核能 hi̍k-lîng 核反應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包含核分裂與核融合二種。所釋出的能量非常巨大,可用於發電或其他動力方面的用途上。
2 佛教 Hu̍t-kàu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由釋迦牟尼佛所創,認為人會善惡輪迴,教導人要有慈悲心,息滅貪、瞋、痴才能自輪迴中得到解脫。信徒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東亞和東南亞最多,對中華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3 佛門 hu̍t-mn̂g 佛教界。
4 佛寺 hu̍t-sī 供佛的寺廟、寺院。
5 佛像 hu̍t-siōng 泛指佛、菩薩、羅漢、明王等的造像。造像的方式包括雕塑、鎔鑄、繪畫、刺繡等。
6 佛堂 hu̍t-tn̂g 供奉佛像,可誦經膜拜的廳堂。
7 佛手柑 hu̍t-tshiú-kam 佛手柑。又稱香櫞。植物名,芸香科,常綠喬木。葉互生,長橢圓形。花白色而厚,有芳香。果實成熟時會分裂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柑。可做藥物或食品原料,果皮與花均可提取香油。
8 佛手瓜 hu̍t-tshiú-kue 瓜果類,有塊狀根,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葉心有卷鬚。果實為長橢圓形,形狀像佛手,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可以食用。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是土生龍鬚菜材料。
9 如來佛祖 Jû-lâi-pu̍t-tsóo/Lû-lâi-pu̍t-tsóo 釋迦牟尼。佛教的創教祖師。
10 𡳞核 lān-hu̍t 睪丸。雄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形如卵狀,藏在陰囊中,是製造精子的地方。
11 阿彌陀佛 Oo-mí-tôo-hu̍t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音譯自梵語。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
12 佛仔 pu̍t-á 佛像、神像的統稱。
13 佛祖 Pu̍t-tsóo 成佛作祖者,通常指的是釋迦牟尼佛。
14 佛祖生 Pu̍t-tsóo-senn/Pu̍t-tsóo-sinn 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節日,又稱「浴佛節」,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一般訂為農曆四月初八。
15 核武 hi̍k-bú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16 核心 hi̍k-sim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17 核子 hi̍k-tsú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18 佛學 Hu̍t-ha̍k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19 佛法 Hu̍t-huat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
20 佛經 hu̍t-king (臺華共同詞 ,無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