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台語查詞目
完全符合 「hu5」 有8筆
序號 | 1 |
---|---|
詞目 | 魚 |
音讀 | 白 hî/hû |
釋義 | 水生脊椎動物的總稱。冷血、卵生,有鰭、鱗,用鰓呼吸。 |
序號 | 2 |
---|---|
詞目 | 扶 |
音讀 | 文 hû |
釋義 | 攙。用手支持,使人、物不倒。 幫助、輔佐。 護送。 |
序號 | 3 |
---|---|
詞目 | 符 |
音讀 | hû |
釋義 | 用來當作憑證之物。 道家用來驅鬼避邪的祕密圖文。 |
序號 | 4 |
---|---|
詞目 | 漁 |
音讀 | 白 hî/hû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5 |
---|---|
詞目 | 芙 |
音讀 | 文 hû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6 |
---|---|
詞目 | 浮 |
音讀 | 文 hû |
釋義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序號 | 7 |
---|---|
詞目 | 苻 |
音讀 | Hû |
釋義 | 附錄-百家姓 |
序號 | 8 |
---|---|
詞目 | 符 |
音讀 | Hû |
釋義 | 附錄-百家姓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1 | 魚 | 白 hî/hû | 水生脊椎動物的總稱。冷血、卵生,有鰭、鱗,用鰓呼吸。 |
2 | 扶 | 文 hû | 攙。用手支持,使人、物不倒。 幫助、輔佐。 護送。 |
3 | 符 | hû | 用來當作憑證之物。 道家用來驅鬼避邪的祕密圖文。 |
4 | 漁 | 白 hî/hû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5 | 芙 | 文 hû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6 | 浮 | 文 hû |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
7 | 苻 | Hû | 附錄-百家姓 |
8 | 符 | Hû | 附錄-百家姓 |
部分符合 「hu5」 有118筆,第1頁
序號 | 1 |
---|---|
詞目 | 紅鰱魚 |
音讀 | âng-liân-hî/âng-liân-hû |
釋義 | 鮭魚。魚類。體長而側扁,吻端突出,形似鳥喙。口大,內生尖銳的齒,是兇猛的食肉魚。成熟時會自海洋返回淡水河川生殖,幼魚孵化後,再進入海洋,是著名的洄游魚類。肉質鮮美,營養價值很高。也常用來醃製成「鹹鰱魚」。 |
序號 | 2 |
---|---|
詞目 | 肉魚仔 |
音讀 | bah-hî-á/bah-hû-á |
釋義 | 刺鯧、瓜子鯧。魚類。體型短而扁,體色呈淺灰藍色,鰓蓋上有一模糊黑斑,體長可達三十公分,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 |
序號 | 3 |
---|---|
詞目 | 鮸魚 |
音讀 | bián-hî/bián-hû |
釋義 | 魚類。體延長側扁,頭中大,較尖突。冬春之際產量較高。肉質含脂量高,味鮮美,是相當受歡迎的食用魚。常可大量捕獲,是重要的經濟魚種。 |
序號 | 4 |
---|---|
詞目 | 木魚 |
音讀 | bo̍k-hî/bo̍k-hû |
釋義 | 唸經時用來控制節奏的法器。 |
序號 | 5 |
---|---|
詞目 | 魩仔魚 |
音讀 | but-á-hî/but-á-hû |
釋義 | 可供食用的多種海中魚類的魚苗。 |
序號 | 6 |
---|---|
詞目 | 魴魚 |
音讀 | hang-hî/hang-hû |
釋義 | 魟魚。魚類。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尾部細長呈鞭狀,有毒,被刺中會疼痛。喜歡棲息在泥砂底層的海域。澎湖諺語「一魴、二虎、三沙門、四板午……」(it hang, jī hóo, sann sua-mn̂g, sì pán-ngóo……),意思是凡是被這幾種魚刺到,都會令人吃不消,而排名第一的就是「魴魚」。 |
序號 | 7 |
---|---|
詞目 | 魚仔市 |
音讀 | hî-á-tshī/hû-á-tshī |
釋義 | 專門販賣魚貨的市場。 |
序號 | 8 |
---|---|
詞目 | 魚網 |
音讀 | hî-bāng/hû-bāng |
釋義 | 捕魚的網子。 |
序號 | 9 |
---|---|
詞目 | 魚拊 |
音讀 | hî-hú/hû-hú |
釋義 | 魚鬆。魚肉加工所做成的絨狀或碎末狀食品。 |
序號 | 10 |
---|---|
詞目 | 魚餌 |
音讀 | hî-jī/hû-lī |
釋義 | 釣魚或捕魚時,用來誘騙魚上鉤或進網的食物。 |
序號 | 11 |
---|---|
詞目 | 漁港 |
音讀 | hî-káng/hû-káng |
釋義 | 供漁船停泊進出、避風、裝卸貨物等,且具備便利漁業經營的港灣。 |
序號 | 12 |
---|---|
詞目 | 魚肝油 |
音讀 | hî-kuann-iû/hû-kuann-iû |
釋義 | 由鱈魚或其他同屬魚類的新鮮肝臟,提煉出來的精製脂肪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 |
序號 | 13 |
---|---|
詞目 | 魚鱗 |
音讀 | hî-lân/hû-lân |
釋義 | 覆蓋在魚類身體表皮的透明角質,像瓦片一樣依次重疊,具有保護身體的作用。 |
序號 | 14 |
---|---|
詞目 | 魚鱗𤺅仔 |
音讀 | hî-lân-tshè-á/hû-lân-tshè-á |
釋義 | 病名。一種皮膚病。患者皮膚因病毒感染而產生病變,長出一顆顆贅疣,狀如魚鱗。 |
序號 | 15 |
---|---|
詞目 | 魚鰾 |
音讀 | hî-piō/hû-piō |
釋義 | 一種能讓硬骨魚綱的魚類自由浮沉,並可輔助聽覺及發音的重要器官,位在脊柱下方,白色、薄皮,呈橢圓形。 魚的精囊。 |
序號 | 16 |
---|---|
詞目 | 魚脯 |
音讀 | hî-póo/hû-póo |
釋義 | 魚乾。魚肉曬乾製作而成的食品。 |
序號 | 17 |
---|---|
詞目 | 魚酥 |
音讀 | hî-soo/hû-soo |
釋義 | 用魚肉炒製成的魚肉鬆。 一種臺灣常見的魚肉加工食品。將魚肉、魚骨打成漿,加入麵粉、地瓜粉和其他醬料混合,再切成條狀或片狀,油炸成酥脆的食品。 |
序號 | 18 |
---|---|
詞目 | 魚頭 |
音讀 | hî-thâu/hû-thâu |
釋義 | 魚的頭部。 |
序號 | 19 |
---|---|
詞目 | 魚池 |
音讀 | hî-tî/hû-tî |
釋義 | 養魚的池子。 |
序號 | 20 |
---|---|
詞目 | 魚藤 |
音讀 | hî-tîn/hû-tîn |
釋義 | 蔓生植物。原產於南洋馬來一帶。嫩枝、葉柄有褐色茸毛,葉柄長,為奇數羽狀複葉。根部含有能毒殺魚類和昆蟲的魚藤酮,可用來製造殺蟲劑。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1 | 紅鰱魚 | âng-liân-hî/âng-liân-hû | 鮭魚。魚類。體長而側扁,吻端突出,形似鳥喙。口大,內生尖銳的齒,是兇猛的食肉魚。成熟時會自海洋返回淡水河川生殖,幼魚孵化後,再進入海洋,是著名的洄游魚類。肉質鮮美,營養價值很高。也常用來醃製成「鹹鰱魚」。 |
2 | 肉魚仔 | bah-hî-á/bah-hû-á | 刺鯧、瓜子鯧。魚類。體型短而扁,體色呈淺灰藍色,鰓蓋上有一模糊黑斑,體長可達三十公分,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 |
3 | 鮸魚 | bián-hî/bián-hû | 魚類。體延長側扁,頭中大,較尖突。冬春之際產量較高。肉質含脂量高,味鮮美,是相當受歡迎的食用魚。常可大量捕獲,是重要的經濟魚種。 |
4 | 木魚 | bo̍k-hî/bo̍k-hû | 唸經時用來控制節奏的法器。 |
5 | 魩仔魚 | but-á-hî/but-á-hû | 可供食用的多種海中魚類的魚苗。 |
6 | 魴魚 | hang-hî/hang-hû | 魟魚。魚類。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尾部細長呈鞭狀,有毒,被刺中會疼痛。喜歡棲息在泥砂底層的海域。澎湖諺語「一魴、二虎、三沙門、四板午……」(it hang, jī hóo, sann sua-mn̂g, sì pán-ngóo……),意思是凡是被這幾種魚刺到,都會令人吃不消,而排名第一的就是「魴魚」。 |
7 | 魚仔市 | hî-á-tshī/hû-á-tshī | 專門販賣魚貨的市場。 |
8 | 魚網 | hî-bāng/hû-bāng | 捕魚的網子。 |
9 | 魚拊 | hî-hú/hû-hú | 魚鬆。魚肉加工所做成的絨狀或碎末狀食品。 |
10 | 魚餌 | hî-jī/hû-lī | 釣魚或捕魚時,用來誘騙魚上鉤或進網的食物。 |
11 | 漁港 | hî-káng/hû-káng | 供漁船停泊進出、避風、裝卸貨物等,且具備便利漁業經營的港灣。 |
12 | 魚肝油 | hî-kuann-iû/hû-kuann-iû | 由鱈魚或其他同屬魚類的新鮮肝臟,提煉出來的精製脂肪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 |
13 | 魚鱗 | hî-lân/hû-lân | 覆蓋在魚類身體表皮的透明角質,像瓦片一樣依次重疊,具有保護身體的作用。 |
14 | 魚鱗𤺅仔 | hî-lân-tshè-á/hû-lân-tshè-á | 病名。一種皮膚病。患者皮膚因病毒感染而產生病變,長出一顆顆贅疣,狀如魚鱗。 |
15 | 魚鰾 | hî-piō/hû-piō | 一種能讓硬骨魚綱的魚類自由浮沉,並可輔助聽覺及發音的重要器官,位在脊柱下方,白色、薄皮,呈橢圓形。 魚的精囊。 |
16 | 魚脯 | hî-póo/hû-póo | 魚乾。魚肉曬乾製作而成的食品。 |
17 | 魚酥 | hî-soo/hû-soo | 用魚肉炒製成的魚肉鬆。 一種臺灣常見的魚肉加工食品。將魚肉、魚骨打成漿,加入麵粉、地瓜粉和其他醬料混合,再切成條狀或片狀,油炸成酥脆的食品。 |
18 | 魚頭 | hî-thâu/hû-thâu | 魚的頭部。 |
19 | 魚池 | hî-tî/hû-tî | 養魚的池子。 |
20 | 魚藤 | hî-tîn/hû-tîn | 蔓生植物。原產於南洋馬來一帶。嫩枝、葉柄有褐色茸毛,葉柄長,為奇數羽狀複葉。根部含有能毒殺魚類和昆蟲的魚藤酮,可用來製造殺蟲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