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

完全符合 「瓜」 有2筆

序號1瓜
序號 1
詞目
音讀 kue
釋義 葫蘆科植物的總稱。種類很多,葉子呈掌狀,莖末端卷曲,可攀爬蔓生。多開黃色花,果實可食用。
序號2瓜
序號 2
詞目
音讀 kua
釋義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完全符合 「瓜」 有2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kue 葫蘆科植物的總稱。種類很多,葉子呈掌狀,莖末端卷曲,可攀爬蔓生。多開黃色花,果實可食用。
2 kua (單字不成詞者 ,無義項)

部分符合 「瓜」 有49筆,第1頁

序號1醃瓜
序號 1
詞目 醃瓜
音讀 am-kue
釋義 越瓜,葫蘆科的瓜果,常醃漬後食用。醃漬過的越瓜也稱為「醃瓜」或「醃瓜仔脯」。
序號2挽瓜揫藤
序號 2
詞目 挽瓜揫藤
音讀 bán-kue-tshiû-tîn
釋義 順藤摸瓜、追根究柢。依循線索澈底探查事情。
序號3木瓜
序號 3
詞目 木瓜
音讀 bo̍k-kue
釋義 番木瓜。植物名,也稱為「木瓜」。番瓜木科番木瓜屬,草質小喬木。葉具長柄,掌狀分裂。全株有乳汁,雌雄異株,果實卵圓形或橢圓形,成熟後為黃色。供生食或製果汁,可入藥。 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花分紅白,梨果也稱為「木瓜」,橢圓形。原產於中國大陸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可食亦可供藥用。
序號4矮仔冬瓜
序號 4
詞目 矮仔冬瓜
音讀 é-á-tang-kue/ué-á-tang-kue
釋義 矮冬瓜。對矮小的人的謔稱。
序號5海瓜子
序號 5
詞目 海瓜子
音讀 hái-kue-tsí
釋義 小眼花簾蛤。貝類。殼呈卵圓形,殼內為白色,外殼顏色變化多,有深灰色、黃褐色等。多棲息臺灣西部的淺海砂泥底。可加九層塔等香料熱炒,或加薑絲煮湯。
序號6香櫞瓜
序號 6
詞目 香櫞瓜
音讀 hiunn-înn-kue
釋義 佛手瓜。瓜果類,有塊狀根,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葉心有卷鬚。果實為長橢圓形,形狀像佛手,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可以食用。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是土生龍鬚菜材料。
序號7佛手瓜
序號 7
詞目 佛手瓜
音讀 hu̍t-tshiú-kue
釋義 瓜果類,有塊狀根,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葉心有卷鬚。果實為長橢圓形,形狀像佛手,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可以食用。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是土生龍鬚菜材料。
序號8蔭瓜仔
序號 8
詞目 蔭瓜仔
音讀 ìm-kue-á
釋義 醃製的軟嫩醬瓜。
序號9剾仔
序號 9
詞目 剾仔
音讀 khau-á
釋義 用來刮削、去皮的工具。
序號10苦瓜
序號 10
詞目 苦瓜
音讀 khóo-kue
釋義 瓜果類。帶有苦味的瓜類植物,果實是長圓形或卵圓形,兩頭尖,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用來燉湯或炒鹹蛋、豆豉等。也可入藥,做成苦瓜丹。
序號11苦瓜封
序號 11
詞目 苦瓜封
音讀 khóo-kue-hong
釋義 苦瓜封。一道臺灣料理。將苦瓜切成一段一段的圈狀,去籽,內填絞肉餡料,放入鍋內加水烹調而成。
序號12金瓜
序號 12
詞目 金瓜
音讀 kim-kue
釋義 南瓜。瓜果類。果實為扁圓或長圓形, 有黃、綠、或紅色等,可以食用。種子另有驅蟲的效用。
序號13瓜仔
序號 13
詞目 瓜仔
音讀 kue-á
釋義 泛指瓜類的總稱。 醃過的小黃瓜。
序號14瓜仔哖
序號 14
詞目 瓜仔哖
音讀 kue-á-nî
釋義 小黃瓜。瓜果類。「胡瓜」的品種之一。比稱為「刺瓜仔」(tshì-kue-á)的大黃瓜體型更小,常用來涼拌或作為料理的配色。
序號15瓜笠仔
序號 15
詞目 瓜笠仔
音讀 kue-le̍h-á
釋義 用竹篾和竹葉做成的斗笠。
序號16瓜子
序號 16
詞目 瓜子
音讀 kue-tsí
釋義 用西瓜、南瓜或葵花子做的零嘴,通常在過年、筵席上、看電視或親朋好友閒聊時食用。
序號17梨仔瓜
序號 17
詞目 梨仔瓜
音讀 lâi-á-kue
釋義 香瓜、甜瓜。產地主要位於臺灣本島的南部與東部,品種主要分為黃皮棗瓜及青皮梨瓜兩大脆瓜類。
序號18笠仔
序號 18
詞目 笠仔
音讀 le̍h-á
釋義 斗笠。用來遮日光、雨水的竹笠。
序號19黃魚
序號 19
詞目 黃魚
音讀 n̂g-hî/n̂g-hû
釋義 魚名。多分佈在中國大陸東南海域,體側及背部灰黃色,腹部金黃色,肉質鮮美,各種烹調皆適宜,臺灣沿海較少見,馬祖海域較常捕獲。目前市面上販售者大多為養殖的黃魚。
序號20王梨酥
序號 20
詞目 王梨酥
音讀 ông-lâi-soo
釋義 鳳梨酥。主要原料為麵粉、奶油、糖、蛋、冬瓜或鳳梨醬,外皮酥、內餡軟,也稱為冬瓜酥,是臺灣著名的點心。
部分符合 「瓜」 有49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醃瓜 am-kue 越瓜,葫蘆科的瓜果,常醃漬後食用。醃漬過的越瓜也稱為「醃瓜」或「醃瓜仔脯」。
2 挽瓜揫藤 bán-kue-tshiû-tîn 順藤摸瓜、追根究柢。依循線索澈底探查事情。
3 木瓜 bo̍k-kue 番木瓜。植物名,也稱為「木瓜」。番瓜木科番木瓜屬,草質小喬木。葉具長柄,掌狀分裂。全株有乳汁,雌雄異株,果實卵圓形或橢圓形,成熟後為黃色。供生食或製果汁,可入藥。 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花分紅白,梨果也稱為「木瓜」,橢圓形。原產於中國大陸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可食亦可供藥用。
4 矮仔冬瓜 é-á-tang-kue/ué-á-tang-kue 矮冬瓜。對矮小的人的謔稱。
5 海瓜子 hái-kue-tsí 小眼花簾蛤。貝類。殼呈卵圓形,殼內為白色,外殼顏色變化多,有深灰色、黃褐色等。多棲息臺灣西部的淺海砂泥底。可加九層塔等香料熱炒,或加薑絲煮湯。
6 香櫞瓜 hiunn-înn-kue 佛手瓜。瓜果類,有塊狀根,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葉心有卷鬚。果實為長橢圓形,形狀像佛手,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可以食用。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是土生龍鬚菜材料。
7 佛手瓜 hu̍t-tshiú-kue 瓜果類,有塊狀根,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葉心有卷鬚。果實為長橢圓形,形狀像佛手,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可以食用。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是土生龍鬚菜材料。
8 蔭瓜仔 ìm-kue-á 醃製的軟嫩醬瓜。
9 剾仔 khau-á 用來刮削、去皮的工具。
10 苦瓜 khóo-kue 瓜果類。帶有苦味的瓜類植物,果實是長圓形或卵圓形,兩頭尖,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用來燉湯或炒鹹蛋、豆豉等。也可入藥,做成苦瓜丹。
11 苦瓜封 khóo-kue-hong 苦瓜封。一道臺灣料理。將苦瓜切成一段一段的圈狀,去籽,內填絞肉餡料,放入鍋內加水烹調而成。
12 金瓜 kim-kue 南瓜。瓜果類。果實為扁圓或長圓形, 有黃、綠、或紅色等,可以食用。種子另有驅蟲的效用。
13 瓜仔 kue-á 泛指瓜類的總稱。 醃過的小黃瓜。
14 瓜仔哖 kue-á-nî 小黃瓜。瓜果類。「胡瓜」的品種之一。比稱為「刺瓜仔」(tshì-kue-á)的大黃瓜體型更小,常用來涼拌或作為料理的配色。
15 瓜笠仔 kue-le̍h-á 用竹篾和竹葉做成的斗笠。
16 瓜子 kue-tsí 用西瓜、南瓜或葵花子做的零嘴,通常在過年、筵席上、看電視或親朋好友閒聊時食用。
17 梨仔瓜 lâi-á-kue 香瓜、甜瓜。產地主要位於臺灣本島的南部與東部,品種主要分為黃皮棗瓜及青皮梨瓜兩大脆瓜類。
18 笠仔 le̍h-á 斗笠。用來遮日光、雨水的竹笠。
19 黃魚 n̂g-hî/n̂g-hû 魚名。多分佈在中國大陸東南海域,體側及背部灰黃色,腹部金黃色,肉質鮮美,各種烹調皆適宜,臺灣沿海較少見,馬祖海域較常捕獲。目前市面上販售者大多為養殖的黃魚。
20 王梨酥 ông-lâi-soo 鳳梨酥。主要原料為麵粉、奶油、糖、蛋、冬瓜或鳳梨醬,外皮酥、內餡軟,也稱為冬瓜酥,是臺灣著名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