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

完全符合 「味」 有1筆

序號1味
序號 1
詞目
音讀
釋義 氣味、味道。 計算中藥的單位。
完全符合 「味」 有1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氣味、味道。 計算中藥的單位。

部分符合 「味」 有32筆,第1頁

序號1壓味
序號 1
詞目 壓味
音讀 ah-bī
釋義 調味去腥。
序號2䆀味
序號 2
詞目 䆀味
音讀 bái bī
釋義 不好的味道。
序號3味素
序號 3
詞目 味素
音讀 bī-sòo
釋義 味精。用豆、麥等物做成的白色結晶狀的調味品。
序號4味素粉
序號 4
詞目 味素粉
音讀 bī-sòo-hún
釋義 味精。
序號5合味
序號 5
詞目 合味
音讀 ha̍h-bī
釋義 對味。形容食物的味道搭配得恰到好處,合於飲食者喜好。 合於飲食者所習慣或喜歡的味道。
序號6海味
序號 6
詞目 海味
音讀 hái-bī
釋義 海產、海鮮。海洋中可以食用的動植物。
序號7野味
序號 7
詞目 野味
音讀 iá-bī
釋義 山野中所捕獲、採集的食物。 過於濃郁、有刺激性的味道。 引申為外遇。
序號8佮喙
序號 8
詞目 佮喙
音讀 kah-tshuì
釋義 合胃口。適合自己個人的飲食習慣。
序號9厚味
序號 9
詞目 厚味
音讀 kāu-bī
釋義 形容東西的味道又濃又重。 形容東西有著多種的味道。
序號10扴味
序號 10
詞目 扴味
音讀 ke̍h-bī
釋義 因為摻合不同食材,造成味道彼此不相合。
序號11氣味
序號 11
詞目 氣味
音讀 khì-bī
釋義 芳香或惡臭的味道。
序號12古早味
序號 12
詞目 古早味
音讀 kóo-tsá-bī
釋義 指令人懷念具傳統風味的事物。
序號13白汫無味
序號 13
詞目 白汫無味
音讀 pe̍h-tsiánn-bô-bī
釋義 指食物味道淡,沒什麼滋味。 平淡無奇。指事物平凡,沒什麼特別。
序號14芳味
序號 14
詞目 芳味
音讀 phang-bī
釋義 香味。芳香的氣味。
序號15山珍海味
序號 15
詞目 山珍海味
音讀 san-tin-hái-bī
釋義 山中和海中所生產的各式各樣的珍貴食品。
序號16失味
序號 16
詞目 失味
音讀 sit-bī
釋義 走味。因為食物收藏得太久或保存不當而失去原來的味道。
序號17豆醬湯
序號 17
詞目 豆醬湯
音讀 tāu-tsiùnn-thng
釋義 日本味噌湯。一種以豆腐、柴魚、味噌等為材料的湯。
序號18著味
序號 18
詞目 著味
音讀 tio̍h-bī
釋義 形容口味對味,有好滋味。
序號19走味
序號 19
詞目 走味
音讀 tsáu-bī
釋義 失去原味或失去應有的味道。
序號20臭尿破味
序號 20
詞目 臭尿破味
音讀 tshàu-jiō-phuà-bī/tshàu-liō-phuà-bī
釋義 尿騷味。 引申為成果有點樣子。
部分符合 「味」 有32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壓味 ah-bī 調味去腥。
2 䆀味 bái bī 不好的味道。
3 味素 bī-sòo 味精。用豆、麥等物做成的白色結晶狀的調味品。
4 味素粉 bī-sòo-hún 味精。
5 合味 ha̍h-bī 對味。形容食物的味道搭配得恰到好處,合於飲食者喜好。 合於飲食者所習慣或喜歡的味道。
6 海味 hái-bī 海產、海鮮。海洋中可以食用的動植物。
7 野味 iá-bī 山野中所捕獲、採集的食物。 過於濃郁、有刺激性的味道。 引申為外遇。
8 佮喙 kah-tshuì 合胃口。適合自己個人的飲食習慣。
9 厚味 kāu-bī 形容東西的味道又濃又重。 形容東西有著多種的味道。
10 扴味 ke̍h-bī 因為摻合不同食材,造成味道彼此不相合。
11 氣味 khì-bī 芳香或惡臭的味道。
12 古早味 kóo-tsá-bī 指令人懷念具傳統風味的事物。
13 白汫無味 pe̍h-tsiánn-bô-bī 指食物味道淡,沒什麼滋味。 平淡無奇。指事物平凡,沒什麼特別。
14 芳味 phang-bī 香味。芳香的氣味。
15 山珍海味 san-tin-hái-bī 山中和海中所生產的各式各樣的珍貴食品。
16 失味 sit-bī 走味。因為食物收藏得太久或保存不當而失去原來的味道。
17 豆醬湯 tāu-tsiùnn-thng 日本味噌湯。一種以豆腐、柴魚、味噌等為材料的湯。
18 著味 tio̍h-bī 形容口味對味,有好滋味。
19 走味 tsáu-bī 失去原味或失去應有的味道。
20 臭尿破味 tshàu-jiō-phuà-bī/tshàu-liō-phuà-bī 尿騷味。 引申為成果有點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