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

完全符合 「動」 有2筆

序號1動
序號 1
詞目
音讀 tāng
釋義 改變原狀,靜的相反。 開始去做。 運用。
序號2動
序號 2
詞目
音讀 tōng
釋義 行為。
完全符合 「動」 有2筆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tāng 改變原狀,靜的相反。 開始去做。 運用。
2 tōng 行為。

部分符合 「動」 有78筆,第1頁

序號1行動
序號 1
詞目 行動
音讀 hîng-tōng
釋義 行為、舉動。
序號2發動
序號 2
詞目 發動
音讀 huat-tōng
釋義 引發、開啟。 發起、動員。 使機器運轉。
序號3移動
序號 3
詞目 移動
音讀 î-tōng
釋義 改變原來的位置或方向。
序號4感動
序號 4
詞目 感動
音讀 kám-tōng
釋義 情緒受外界刺激而有所震憾、激盪。
序號5跤來手來
序號 5
詞目 跤來手來
音讀 kha-lâi-tshiú-lâi
釋義 毛手毛腳、動手動腳。
序號6跤踏車
序號 6
詞目 跤踏車
音讀 kha-ta̍h-tshia
釋義 腳踏車。一種利用雙腳踩踏板前進的兩輪車。
序號7起跤動手
序號 7
詞目 起跤動手
音讀 khí-kha-tāng-tshiú
釋義 動手動腳。常指兩方因為爭執不下而爆發肢體衝突。
序號8孔明車
序號 8
詞目 孔明車
音讀 khóng-bîng-tshia
釋義 腳踏車。一種利用雙腳踩踏板前進的兩輪車。
序號9舉動
序號 9
詞目 舉動
音讀 kí-tōng/kú-tōng
釋義 行為、動作或姿態。
序號10勞動
序號 10
詞目 勞動
音讀 lô-tōng
釋義 純粹使用勞力的動作。 勞駕。勞煩別人幫忙做事。
序號11浮動
序號 11
詞目 浮動
音讀 phû-tāng
釋義 魚漂、浮漂。垂釣時拴在釣魚線上的浮物。
序號12變更
序號 12
詞目 變更
音讀 piàn-king
釋義 改變。變動更改。
序號13不動產
序號 13
詞目 不動產
音讀 put-tōng-sán
釋義 泛指土地及附著於土地上的定著物和改良物。
序號14使弄
序號 14
詞目 使弄
音讀 sái-lōng
釋義 挑撥、唆使。
序號15煽動
序號 15
詞目 煽動
音讀 siàn-tōng
釋義 慫恿、唆使。
序號16動工
序號 16
詞目 動工
音讀 tāng-kang
釋義 開工。開始工作,指工廠開始工作,或工程開始進行。
序號17動土
序號 17
詞目 動土
音讀 tāng-thóo
釋義 挖地。指開始土木工程。
序號18動箸
序號 18
詞目 動箸
音讀 tāng-tī/tāng-tū
釋義 動筷子,指進食、用餐。
序號19動手
序號 19
詞目 動手
音讀 tāng-tshiú
釋義 出手。用手接觸或毆打、爭鬥。 著手。開始進行。
序號20地牛翻身
序號 20
詞目 地牛翻身
音讀 tē-gû-huan-sin/tuē-gû-huan-sin
釋義 地震。由地球內部的變動所引起的地殼震動。
部分符合 「動」 有78筆,第1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1 行動 hîng-tōng 行為、舉動。
2 發動 huat-tōng 引發、開啟。 發起、動員。 使機器運轉。
3 移動 î-tōng 改變原來的位置或方向。
4 感動 kám-tōng 情緒受外界刺激而有所震憾、激盪。
5 跤來手來 kha-lâi-tshiú-lâi 毛手毛腳、動手動腳。
6 跤踏車 kha-ta̍h-tshia 腳踏車。一種利用雙腳踩踏板前進的兩輪車。
7 起跤動手 khí-kha-tāng-tshiú 動手動腳。常指兩方因為爭執不下而爆發肢體衝突。
8 孔明車 khóng-bîng-tshia 腳踏車。一種利用雙腳踩踏板前進的兩輪車。
9 舉動 kí-tōng/kú-tōng 行為、動作或姿態。
10 勞動 lô-tōng 純粹使用勞力的動作。 勞駕。勞煩別人幫忙做事。
11 浮動 phû-tāng 魚漂、浮漂。垂釣時拴在釣魚線上的浮物。
12 變更 piàn-king 改變。變動更改。
13 不動產 put-tōng-sán 泛指土地及附著於土地上的定著物和改良物。
14 使弄 sái-lōng 挑撥、唆使。
15 煽動 siàn-tōng 慫恿、唆使。
16 動工 tāng-kang 開工。開始工作,指工廠開始工作,或工程開始進行。
17 動土 tāng-thóo 挖地。指開始土木工程。
18 動箸 tāng-tī/tāng-tū 動筷子,指進食、用餐。
19 動手 tāng-tshiú 出手。用手接觸或毆打、爭鬥。 著手。開始進行。
20 地牛翻身 tē-gû-huan-sin/tuē-gû-huan-sin 地震。由地球內部的變動所引起的地殼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