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台語查詞目
部分符合 「a2」 有1466筆,第9頁
序號 | 161 |
---|---|
詞目 | 牛貫 |
音讀 | gû-kǹg |
釋義 | 耕牛的穿鼻環。 |
序號 | 162 |
---|---|
詞目 | 牛奶喙仔 |
音讀 | gû-ling-tshuì-á/gû-ni-tshuì-á |
釋義 | 奶嘴,用來裝在奶瓶上供嬰兒吸奶,或用來安撫嬰幼兒。 |
序號 | 163 |
---|---|
詞目 | 牛屎鳥仔 |
音讀 | gû-sái-tsiáu-á |
釋義 | 鶺鴒。禽鳥類。體長約五至六寸。體色有黑白相間、黃綠相間和黑灰相間等三種形態。因為喜歡在牛屎中找昆蟲吃,所以被稱為「牛屎鳥仔」。 |
序號 | 164 |
---|---|
詞目 | 牛捽仔 |
音讀 | gû-sut-á |
釋義 | 趕牛的時候,用來抽打牛的鞭子。 |
序號 | 165 |
---|---|
詞目 | 牛種仔 |
音讀 | gû-tsíng-á |
釋義 | 種牛。有的地方指母牛,有的地方指公牛。 |
序號 | 166 |
---|---|
詞目 | 外路仔 |
音讀 | guā-lōo-á |
釋義 | 外快。來自本業以外的額外收入。 |
序號 | 167 |
---|---|
詞目 | 外甥 |
音讀 | guē-sing |
釋義 | 稱謂。稱姊妹所生的兒子。 |
序號 | 168 |
---|---|
詞目 | 月俸 |
音讀 | gue̍h-hōng/ge̍h-hōng |
釋義 | 月薪、月給。公務員或受僱者每個月所領的薪資。 |
序號 | 169 |
---|---|
詞目 | 海墘 |
音讀 | hái-kînn |
釋義 | 海邊、海濱、海岸。鄰接海洋邊緣的陸地。 |
序號 | 170 |
---|---|
詞目 | 海鱺仔 |
音讀 | hái-lē-á |
釋義 | 海鱺。魚類。分布於溫帶海域,喜棲息於河口、沙灘、深海、岩石海岸等地,主要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為食。經濟價值高,肉質鮮美,適合各種烹調法。 |
序號 | 171 |
---|---|
詞目 | 海豬 |
音讀 | hái-ti/hái-tu |
釋義 | 海豚。哺乳類動物,身長約二公尺,頭小、嘴尖,鼻孔長在頭頂上,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前肢呈鰭狀,可用來保持平衡。牠能學習複雜的動作,並有很好的記憶力,是相當聰明的動物。 |
序號 | 172 |
---|---|
詞目 | 幌頭仔 |
音讀 | hàinn-thâu-á |
釋義 | 米酒。用米釀製成的酒。 |
序號 | 173 |
---|---|
詞目 | 蚶仔 |
音讀 | ham-á |
釋義 | 蛤蜊、文蛤。雙殼貝類。殼外觀略呈三角形,殼表為彩色、褐色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可以人工養殖,為常見食材。 |
序號 | 174 |
---|---|
詞目 | 番薯仔囝 |
音讀 | han-tsî-á-kiánn/han-tsû-á-kiánn |
釋義 | 小地瓜。 臺灣人自稱。 |
序號 | 175 |
---|---|
詞目 | 罕罕仔 |
音讀 | hán-hán--á |
釋義 | 偶爾、難得、久久一次。 |
序號 | 176 |
---|---|
詞目 | 漢學仔先 |
音讀 | hàn-o̍h-á-sian |
釋義 | 以前傳統私塾教漢學的老師。 |
序號 | 177 |
---|---|
詞目 | 巷仔 |
音讀 | hāng-á |
釋義 | 小巷。大街旁的小通道。 |
序號 | 178 |
---|---|
詞目 | 巷仔口 |
音讀 | hāng-á-kháu |
釋義 | 巷口。 |
序號 | 179 |
---|---|
詞目 | 巷仔內的 |
音讀 | hāng-á-lāi--ê |
釋義 | 行家、內行人。「巷仔內」本指巷子裡,和「行仔內」(hâng-á-lāi)諧音相關,用於指某行業、領域內的行家、專家。 |
序號 | 180 |
---|---|
詞目 | 巷路 |
音讀 | hāng-lōo |
釋義 | 走廊、走道、通路。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161 | 牛貫 | gû-kǹg | 耕牛的穿鼻環。 |
162 | 牛奶喙仔 | gû-ling-tshuì-á/gû-ni-tshuì-á | 奶嘴,用來裝在奶瓶上供嬰兒吸奶,或用來安撫嬰幼兒。 |
163 | 牛屎鳥仔 | gû-sái-tsiáu-á | 鶺鴒。禽鳥類。體長約五至六寸。體色有黑白相間、黃綠相間和黑灰相間等三種形態。因為喜歡在牛屎中找昆蟲吃,所以被稱為「牛屎鳥仔」。 |
164 | 牛捽仔 | gû-sut-á | 趕牛的時候,用來抽打牛的鞭子。 |
165 | 牛種仔 | gû-tsíng-á | 種牛。有的地方指母牛,有的地方指公牛。 |
166 | 外路仔 | guā-lōo-á | 外快。來自本業以外的額外收入。 |
167 | 外甥 | guē-sing | 稱謂。稱姊妹所生的兒子。 |
168 | 月俸 | gue̍h-hōng/ge̍h-hōng | 月薪、月給。公務員或受僱者每個月所領的薪資。 |
169 | 海墘 | hái-kînn | 海邊、海濱、海岸。鄰接海洋邊緣的陸地。 |
170 | 海鱺仔 | hái-lē-á | 海鱺。魚類。分布於溫帶海域,喜棲息於河口、沙灘、深海、岩石海岸等地,主要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為食。經濟價值高,肉質鮮美,適合各種烹調法。 |
171 | 海豬 | hái-ti/hái-tu | 海豚。哺乳類動物,身長約二公尺,頭小、嘴尖,鼻孔長在頭頂上,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前肢呈鰭狀,可用來保持平衡。牠能學習複雜的動作,並有很好的記憶力,是相當聰明的動物。 |
172 | 幌頭仔 | hàinn-thâu-á | 米酒。用米釀製成的酒。 |
173 | 蚶仔 | ham-á | 蛤蜊、文蛤。雙殼貝類。殼外觀略呈三角形,殼表為彩色、褐色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可以人工養殖,為常見食材。 |
174 | 番薯仔囝 | han-tsî-á-kiánn/han-tsû-á-kiánn | 小地瓜。 臺灣人自稱。 |
175 | 罕罕仔 | hán-hán--á | 偶爾、難得、久久一次。 |
176 | 漢學仔先 | hàn-o̍h-á-sian | 以前傳統私塾教漢學的老師。 |
177 | 巷仔 | hāng-á | 小巷。大街旁的小通道。 |
178 | 巷仔口 | hāng-á-kháu | 巷口。 |
179 | 巷仔內的 | hāng-á-lāi--ê | 行家、內行人。「巷仔內」本指巷子裡,和「行仔內」(hâng-á-lāi)諧音相關,用於指某行業、領域內的行家、專家。 |
180 | 巷路 | hāng-lōo | 走廊、走道、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