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
|
雜菜麵
|
tsa̍p-tshài-mī
|
什錦麵;用多種食材炒或煮成的麵。
好像樣樣懂卻沒有一項專精。
|
1242
|
走山
|
tsáu-suann
|
因為地震、山崩或土石流等災害而導致山區地形移動、改變。
|
1243
|
灶
|
白
tsàu
|
用來生火烹飪的設備。大多以磚土、石塊等材質砌成。
屠宰場。
計算家庭的單位。一家有一口灶,所以用灶來計算家庭,通常「口灶」連用。
|
1244
|
柴魚
|
tshâ-hî/tshâ-hû
|
鰹魚乾。將鰹魚除去內臟後蒸熟,再用慢火烘烤成堅硬薰黃的魚乾,然後刨成薄片。因形狀和顏色像柴,所以稱為「柴魚」。
|
1245
|
柴箍
|
tshâ-khoo
|
一截一截成段的木頭。
|
1246
|
柴桶
|
tshâ-tháng
|
木桶。用木柴做成的水桶、水盆。
|
1247
|
插枝
|
tshah-ki
|
扦插繁殖法。一種植物無性繁殖的方法。將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如枝、葉、根等由母株切離,插於適宜的床土中,使之發新根、枝葉,而成為獨立的新個體。
|
1248
|
菜花
|
tshài-hue
|
花椰菜。葉菜類。為甘藍的變種,莖硬而肥大,葉寬大,基部鈍形,邊緣呈波狀,平滑無毛。花部成肉質塊狀,可供食用。
尖銳溼疣,也稱性器疣或性病疣,俗稱椰菜花或菜花,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臺南、高雄一帶,對韭菜花的簡稱。
|
1249
|
菜擴
|
tshài-khok
|
大頭菜。根莖類。甘藍菜的一種,莖部肥大成圓球狀,口感如同瓜果,可煮湯。
|
1250
|
菜股
|
tshài-kóo
|
種菜的菜畦。
|
1251
|
菜瓜
|
tshài-kue
|
絲瓜。瓜果類。一年生草本,果實長形,嫩時可供食用,成熟後內多網狀纖維,可以用來做菜瓜布。
|
1252
|
菜瓜布
|
tshài-kue-pòo
|
用絲瓜纖維製成的清潔用具,今多以化學合成原料製成。
|
1253
|
菜包
|
tshài-pau
|
用豬肉、蝦仁、香菇及蘿蔔絲等為內餡,再用糯米糰包成橢圓形,放在棕葉上用蒸籠蒸。使用的時節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冬至等。
|
1254
|
菜脯米
|
tshài-póo-bí
|
蘿蔔刨成籤絲的形狀,再曬乾而成的蘿蔔乾,通常加味烹調後做為內餡使用。
|
1255
|
菜脯簽
|
tshài-póo-tshiam
|
將蘿蔔切割成又細又短的條狀物,再加以曬乾而成的食物。
|
1256
|
菜頭粿
|
tshài-thâu-kué/tshài-thâu-ké
|
蘿蔔糕。在來米漿拌入炒過的蘿蔔絲、蝦米等配料,蒸製而成的食品。
|
1257
|
菜礤
|
tshài-tshuah
|
一種把蘿蔔、番薯刨成長條狀的工具。在木板或塑膠板中間釘嵌一塊金屬片,片上製成許多小孔,使翹起的鱗狀邊緣成為薄刃片。
|
1258
|
𫞼諍王
|
tshāi-tsènn-ông/tshāi-tsìnn-ông
|
好辯的人、善於爭辯的人。
|
1259
|
蔥
|
tshang
|
草本植物。葉呈管狀,中空,尾端尖,有平行脈,下部白色。頂端開白色小花,集成球狀。是極為常見的辛香料。
|
1260
|
草仔粿
|
tsháu-á-kué/tsháu-á-ké
|
糯米製成的粿類食品。外皮以「粿粞」(kué-tshè)加入艾草或鼠麴草揉成,內包乾蘿蔔絲等,以手塑形成手掌大小,外墊黃槿葉或月桃葉等,再以蒸籠蒸熟。常做為農曆七月普渡或清明掃墓時的供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