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華語查全文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54頁
序號 | 1061 |
---|---|
詞目 | 銅線 |
音讀 | tâng-suànn |
釋義 | 銅製成的線狀物,因為導電佳,所以可作為電線等用途。 |
序號 | 1062 |
---|---|
詞目 | 擔 |
音讀 | 白 tànn |
釋義 | 攤販。 計算成挑物品的單位。 擔子。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百斤為一擔。 |
序號 | 1063 |
---|---|
詞目 | 擔仔麵 |
音讀 | tànn-á-mī |
釋義 | 一種臺南小吃。以油麵加上少許由沙鍋燉出的肉燥而成。因為早期是以擔子挑著沿街販賣,所以稱為「擔仔麵」。 |
序號 | 1064 |
---|---|
詞目 | 斗籠 |
音讀 | táu-láng |
釋義 | 簍子、籮筐。用竹片或者籐條編製成的可以裝東西的器具。 |
序號 | 1065 |
---|---|
詞目 | 鬥夥計 |
音讀 | tàu-hué-kì/tàu-hé-kì |
釋義 | 勾搭姘頭。 成為合資經營的合夥人。 |
序號 | 1066 |
---|---|
詞目 | 豆餡 |
音讀 | tāu-ānn |
釋義 | 把豆子煮熟搗爛後,加入糖、油等調味料所做成的食品,經常用來做糕餅點心的餡。 |
序號 | 1067 |
---|---|
詞目 | 豆腐 |
音讀 | tāu-hū |
釋義 | 黃豆磨成豆汁之後,再加工製成的食品。 |
序號 | 1068 |
---|---|
詞目 | 豆花 |
音讀 | tāu-hue |
釋義 | 在豆漿中加入少量的鹽滷或石膏,使能凝結成比豆腐還嫩的食品。通常加糖水和花生,當作甜食。 |
序號 | 1069 |
---|---|
詞目 | 豆油 |
音讀 | tāu-iû |
釋義 | 醬油。用黃豆、鹽等發酵製成的黑色液體調味品。 |
序號 | 1070 |
---|---|
詞目 | 豆箍 |
音讀 | tāu-khoo |
釋義 | 豆餅。用壓榨豆油剩下來的渣滓,壓製成每個約三、四十斤的圓餅,可做肥料或飼料。 |
序號 | 1071 |
---|---|
詞目 | 豆奶 |
音讀 | tāu-ling/tāu-ni |
釋義 | 豆漿。以黃豆磨成的漿汁。 |
序號 | 1072 |
---|---|
詞目 | 豆餅 |
音讀 | tāu-piánn |
釋義 | 豆類榨油之後剩下來的殘渣,壓成圓餅狀,可以當飼料或肥料。 |
序號 | 1073 |
---|---|
詞目 | 豆酺 |
音讀 | tāu-pôo |
釋義 | 豆麴。把黃豆或黑豆浸在水中泡透,然後蒸熟或煮熟,經過最後的發酵即完成。再加工便可製成醬油或味噌。 |
序號 | 1074 |
---|---|
詞目 | 豆沙 |
音讀 | tāu-se |
釋義 | 將豆子煮熟搗成泥狀,再添加糖、油等佐料所製成的食品,常用作糕餅的餡。 |
序號 | 1075 |
---|---|
詞目 | 豆豉 |
音讀 | tāu-sīnn |
釋義 | 食品。把黃豆或黑豆泡透煮熟後,經過發酵而製成。可當菜肴的調味料。 |
序號 | 1076 |
---|---|
詞目 | 豆簽 |
音讀 | tāu-tshiam |
釋義 | 用綠豆、豇豆磨成粉後,再加工製成的麵條形食品。 |
序號 | 1077 |
---|---|
詞目 | 豆醬 |
音讀 | tāu-tsiùnn |
釋義 | 味噌。用黃豆發酵所製成的醬。 |
序號 | 1078 |
---|---|
詞目 | 炱替 |
音讀 | te |
釋義 | 某些用澱粉或麵粉加餡料做成的塊狀食品,可放到油裡炸。 |
序號 | 1079 |
---|---|
詞目 | 茶 |
音讀 | tê |
釋義 | 木本植物。葉子外型呈長橢圓形,葉緣有鋸齒。花期大約在每年的秋、冬兩季。嫩葉可焙製成各種茶,種子可榨油供食用,屬於重要經濟作物之一。 泛指各種經過沖泡、調配的飲料、食品。 |
序號 | 1080 |
---|---|
詞目 | 茶箍 |
音讀 | tê-khoo |
釋義 | 用壓榨茶油時所剩下來的渣滓,再把它壓製成堅硬的餅形,就叫「茶箍」。跟肥皂一樣有洗淨功能,但與肥皂其實是不同的。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1061 | 銅線 | tâng-suànn | 銅製成的線狀物,因為導電佳,所以可作為電線等用途。 |
1062 | 擔 | 白 tànn | 攤販。 計算成挑物品的單位。 擔子。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百斤為一擔。 |
1063 | 擔仔麵 | tànn-á-mī | 一種臺南小吃。以油麵加上少許由沙鍋燉出的肉燥而成。因為早期是以擔子挑著沿街販賣,所以稱為「擔仔麵」。 |
1064 | 斗籠 | táu-láng | 簍子、籮筐。用竹片或者籐條編製成的可以裝東西的器具。 |
1065 | 鬥夥計 | tàu-hué-kì/tàu-hé-kì | 勾搭姘頭。 成為合資經營的合夥人。 |
1066 | 豆餡 | tāu-ānn | 把豆子煮熟搗爛後,加入糖、油等調味料所做成的食品,經常用來做糕餅點心的餡。 |
1067 | 豆腐 | tāu-hū | 黃豆磨成豆汁之後,再加工製成的食品。 |
1068 | 豆花 | tāu-hue | 在豆漿中加入少量的鹽滷或石膏,使能凝結成比豆腐還嫩的食品。通常加糖水和花生,當作甜食。 |
1069 | 豆油 | tāu-iû | 醬油。用黃豆、鹽等發酵製成的黑色液體調味品。 |
1070 | 豆箍 | tāu-khoo | 豆餅。用壓榨豆油剩下來的渣滓,壓製成每個約三、四十斤的圓餅,可做肥料或飼料。 |
1071 | 豆奶 | tāu-ling/tāu-ni | 豆漿。以黃豆磨成的漿汁。 |
1072 | 豆餅 | tāu-piánn | 豆類榨油之後剩下來的殘渣,壓成圓餅狀,可以當飼料或肥料。 |
1073 | 豆酺 | tāu-pôo | 豆麴。把黃豆或黑豆浸在水中泡透,然後蒸熟或煮熟,經過最後的發酵即完成。再加工便可製成醬油或味噌。 |
1074 | 豆沙 | tāu-se | 將豆子煮熟搗成泥狀,再添加糖、油等佐料所製成的食品,常用作糕餅的餡。 |
1075 | 豆豉 | tāu-sīnn | 食品。把黃豆或黑豆泡透煮熟後,經過發酵而製成。可當菜肴的調味料。 |
1076 | 豆簽 | tāu-tshiam | 用綠豆、豇豆磨成粉後,再加工製成的麵條形食品。 |
1077 | 豆醬 | tāu-tsiùnn | 味噌。用黃豆發酵所製成的醬。 |
1078 | 炱替 | te | 某些用澱粉或麵粉加餡料做成的塊狀食品,可放到油裡炸。 |
1079 | 茶 | tê | 木本植物。葉子外型呈長橢圓形,葉緣有鋸齒。花期大約在每年的秋、冬兩季。嫩葉可焙製成各種茶,種子可榨油供食用,屬於重要經濟作物之一。 泛指各種經過沖泡、調配的飲料、食品。 |
1080 | 茶箍 | tê-khoo | 用壓榨茶油時所剩下來的渣滓,再把它壓製成堅硬的餅形,就叫「茶箍」。跟肥皂一樣有洗淨功能,但與肥皂其實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