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華語查全文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44頁
序號 | 861 |
---|---|
詞目 | 磅空 |
音讀 | pōng-khang |
釋義 | 隧道。以火藥進行爆破來貫穿山脈而成的通道。 涵洞。道路與河道、天然排水溝或渠道相交會時,所預留的空間,以利通水的暗渠或暗管。 |
序號 | 862 |
---|---|
詞目 | 碰壁 |
音讀 | pōng-piah |
釋義 | 撞上牆壁。用來比喻做事或求人的時候遭遇到困難,碰一鼻子灰。 |
序號 | 863 |
---|---|
詞目 | 磅子 |
音讀 | pōng-tsí |
釋義 | 砝碼。以天平或磅秤稱物時,用來計算重量的標準器。由銅鉛等金屬製成,有輕重大小之別。 炸藥。 |
序號 | 864 |
---|---|
詞目 | 脯 |
音讀 | póo |
釋義 | 乾製或醃製而成的脫水食品。 乾癟。枯乾而沒有水分。 |
序號 | 865 |
---|---|
詞目 | 布幼仔 |
音讀 | pòo-iù-á |
釋義 | 碎布。 |
序號 | 866 |
---|---|
詞目 | 布棚 |
音讀 | pòo-pênn/pòo-pînn |
釋義 | 帳篷。用帆布或塑膠布及支架製成的露營用具。 用帆布做成用來遮擋陽光、風雨的棚子。 |
序號 | 867 |
---|---|
詞目 | 布篷 |
音讀 | pòo-phâng |
釋義 | 用帆布做成用來遮擋陽光、風雨的遮蓋物。 |
序號 | 868 |
---|---|
詞目 | 布袋 |
音讀 | pòo-tē |
釋義 | 用棉布製成的袋子。 地名。嘉義縣布袋鎮。濱臺灣海峽,沿海風大,土地貧瘠,不適合農業。主要經濟以漁業和鹽業為主,是臺灣產鹽區。 |
序號 | 869 |
---|---|
詞目 | 佈田管 |
音讀 | pòo-tshân-kóng |
釋義 | 蒔田管。一種用竹管或鐵皮作成,套在拇指上,朝外的部分呈尖刃形,專門用來插秧的農具。 |
序號 | 870 |
---|---|
詞目 | 酺替 |
音讀 | pôo |
釋義 | 含有大量活微生物及酶類糖化發酵劑。 製作湯圓時,將糯米團「粞」(tshè),取一小塊先蒸熟,便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再將它揉入「粞」(tshè)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 |
序號 | 871 |
---|---|
詞目 | 部落 |
音讀 | pōo-lo̍k |
釋義 | 人民聚居所形成的單位。通常指具有特定語言與文化的小規模聚落。 |
序號 | 872 |
---|---|
詞目 | 垺替 |
音讀 | pû |
釋義 | 堆。計算成堆東西的單位。 |
序號 | 873 |
---|---|
詞目 | 匏 |
音讀 | pû |
釋義 | 瓜果類。外觀呈葫蘆狀,為常見食材,可直接烹調,亦可製成菜乾。曬乾剖開除去中間乾燥的果肉後,可當作杓子使用。 |
序號 | 874 |
---|---|
詞目 | 匏仔 |
音讀 | pû-á |
釋義 | 匏瓜、葫蘆。瓜果類。莖細長,卷鬚會纏繞在其他物品之上。瓜果又粗又長,剛長出來的時候會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和藥用。也可用來做為舀水的工具,叫「匏桸」。 |
序號 | 875 |
---|---|
詞目 | 匏桸 |
音讀 | pû-hia |
釋義 | 匏瓜曬乾挖空製成的水瓢。 |
序號 | 876 |
---|---|
詞目 | 孵替 |
音讀 | pū |
釋義 | 指蟲、鳥或魚類利用體溫使卵內的胚胎發育成形。也有指用人工方法調節溫度和溼度,使胚胎發育成形。 化膿。 同一窩的蛋或孵化的動物。 |
序號 | 877 |
---|---|
詞目 | 孵卵 |
音讀 | pū-nn̄g |
釋義 | 孵蛋。指禽類從產卵之後,利用自身體溫使卵內胚胎發育成雛的過程。 |
序號 | 878 |
---|---|
詞目 | 簸箕 |
音讀 | puà-ki |
釋義 | 一種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的器具,可揚去穀類糠皮,也能用來盛物。 |
序號 | 879 |
---|---|
詞目 | 跋桮 |
音讀 | pua̍h-pue |
釋義 | 擲筊。丟擲以木頭或塑膠做成二片半月形狀的杯筊求神問卜,藉此與鬼神對話。 |
序號 | 880 |
---|---|
詞目 | 跋臭 |
音讀 | pua̍h-tshàu |
釋義 | 耍賴、賴皮。原意是賭博時,眼看自己就要輸了,就使手段讓賭局破局,引申為沒風度,拖優勢方下水,讓大家都成為輸家。 |
序號 | 詞目 | 音讀 | 釋義 |
---|---|---|---|
861 | 磅空 | pōng-khang | 隧道。以火藥進行爆破來貫穿山脈而成的通道。 涵洞。道路與河道、天然排水溝或渠道相交會時,所預留的空間,以利通水的暗渠或暗管。 |
862 | 碰壁 | pōng-piah | 撞上牆壁。用來比喻做事或求人的時候遭遇到困難,碰一鼻子灰。 |
863 | 磅子 | pōng-tsí | 砝碼。以天平或磅秤稱物時,用來計算重量的標準器。由銅鉛等金屬製成,有輕重大小之別。 炸藥。 |
864 | 脯 | póo | 乾製或醃製而成的脫水食品。 乾癟。枯乾而沒有水分。 |
865 | 布幼仔 | pòo-iù-á | 碎布。 |
866 | 布棚 | pòo-pênn/pòo-pînn | 帳篷。用帆布或塑膠布及支架製成的露營用具。 用帆布做成用來遮擋陽光、風雨的棚子。 |
867 | 布篷 | pòo-phâng | 用帆布做成用來遮擋陽光、風雨的遮蓋物。 |
868 | 布袋 | pòo-tē | 用棉布製成的袋子。 地名。嘉義縣布袋鎮。濱臺灣海峽,沿海風大,土地貧瘠,不適合農業。主要經濟以漁業和鹽業為主,是臺灣產鹽區。 |
869 | 佈田管 | pòo-tshân-kóng | 蒔田管。一種用竹管或鐵皮作成,套在拇指上,朝外的部分呈尖刃形,專門用來插秧的農具。 |
870 | 酺替 | pôo | 含有大量活微生物及酶類糖化發酵劑。 製作湯圓時,將糯米團「粞」(tshè),取一小塊先蒸熟,便成為像「粿」(kué)一樣且具有黏性的「酺」(pôo),再將它揉入「粞」(tshè)當中使其均勻,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 |
871 | 部落 | pōo-lo̍k | 人民聚居所形成的單位。通常指具有特定語言與文化的小規模聚落。 |
872 | 垺替 | pû | 堆。計算成堆東西的單位。 |
873 | 匏 | pû | 瓜果類。外觀呈葫蘆狀,為常見食材,可直接烹調,亦可製成菜乾。曬乾剖開除去中間乾燥的果肉後,可當作杓子使用。 |
874 | 匏仔 | pû-á | 匏瓜、葫蘆。瓜果類。莖細長,卷鬚會纏繞在其他物品之上。瓜果又粗又長,剛長出來的時候會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和藥用。也可用來做為舀水的工具,叫「匏桸」。 |
875 | 匏桸 | pû-hia | 匏瓜曬乾挖空製成的水瓢。 |
876 | 孵替 | pū | 指蟲、鳥或魚類利用體溫使卵內的胚胎發育成形。也有指用人工方法調節溫度和溼度,使胚胎發育成形。 化膿。 同一窩的蛋或孵化的動物。 |
877 | 孵卵 | pū-nn̄g | 孵蛋。指禽類從產卵之後,利用自身體溫使卵內胚胎發育成雛的過程。 |
878 | 簸箕 | puà-ki | 一種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的器具,可揚去穀類糠皮,也能用來盛物。 |
879 | 跋桮 | pua̍h-pue | 擲筊。丟擲以木頭或塑膠做成二片半月形狀的杯筊求神問卜,藉此與鬼神對話。 |
880 | 跋臭 | pua̍h-tshàu | 耍賴、賴皮。原意是賭博時,眼看自己就要輸了,就使手段讓賭局破局,引申為沒風度,拖優勢方下水,讓大家都成為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