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華語查全文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30頁

序號581啦
序號 581
詞目
音讀 --lah
釋義 語尾助詞,用以表示完成,常與「矣」(--ah)連用,以加強語氣。 語尾助詞,帶有不悅、敷衍、不樂意的意味。 用於否定句,表示拒絕或不同意。 和「莫」合用,表示阻止。
序號582蠟筆
序號 582
詞目 蠟筆
音讀 la̍h-pit
釋義 在蠟裡加上顏料,做成筆狀,可供畫圖用。
序號583蠟燭
序號 583
詞目 蠟燭
音讀 la̍h-tsik
釋義 用蠟或油脂製成的燭,多用於照明、喜慶或祭祀典禮。
序號584來
序號 584
詞目
音讀 lâi
釋義 人或物往接近自己的空間移動。 表示互相交流。通常與往、去並用。 給、送來。 可取代某些動詞,表示當時情境中的某個動作。 與「會」(ē)、「袂」(bē)連用,表示能力可或不可。 接於動詞之前,表示動作意願。 當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方向。 當補語,表示完成。
序號585六月冬
序號 585
詞目 六月冬
音讀 la̍k-gue̍h-tang/la̍k-ge̍h-tang
釋義 夏稻、夏穫。夏季收穫的農作物、第一期稻作所收成的農作物。 六月的收穫期。
序號586磟碡
序號 586
詞目 磟碡
音讀 la̍k-ta̍k
釋義 用來壓埋土塊、雜草,將田地整平成軟泥的農具。外觀似「曰」字型,中間為一滾筒,軸心有葉片,前由牛隻拖行,人以兩腳於其上前後踩踏,以增加重量。
序號587荏懶
序號 587
詞目 荏懶
音讀 lám-nuā
釋義 形容人懶惰成性,骯髒邋遢又不梳洗整理。
序號588欄杆
序號 588
詞目 欄杆
音讀 lân-kan
釋義 用金屬或竹子、木頭等條編成的柵欄,通常建在橋兩側、涼臺或看臺等邊緣,有阻擋以及防止掉落的功能。
序號589籠仔
序號 589
詞目 籠仔
音讀 láng-á
釋義 籠子。盛東西的器具,多用竹片、荊條等編成。
序號590膿
序號 590
詞目
音讀 lâng
釋義 機體組織發炎後,壞死分解而成的黃綠色汁液,是死亡的白血球、細菌、蛋白質、脂肪的混合物。
序號591籠床
序號 591
詞目 籠床
音讀 lâng-sn̂g
釋義 蒸籠。用竹篦、木片製成的蒸煮食物的器具。
序號592弄龍
序號 592
詞目 弄龍
音讀 lāng-lîng
釋義 舞龍。一種民俗活動。由一群受過訓練的人舞弄用布、竹子做成的長龍,有時飛騰,有時翻躍,配合前頭手拿龍珠開道的人指揮前進。通常在年節慶典或迎神賽會時演出,可增添祥和熱鬧的氣氛。
序號593粩
序號 593
詞目
音讀 láu
釋義 一種年節食品。將芋頭加糯米蒸熟製作粿糕,再切條風乾,經油炸後,即成米果,將米果裹上麥芽糖,再黏上花生、芝麻等,便可做成各種口味。
序號594落屎星
序號 594
詞目 落屎星
音讀 làu-sái-tshenn/làu-sái-tshinn
釋義 流星、賊星。星名。夜晚快速飛越天空的輝亮星體。原為太空中漂浮的塵埃、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後,與空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形成如箭的光跡。
序號595流豬哥瀾
序號 595
詞目 流豬哥瀾
音讀 lâu-ti-ko-nuā/lâu-tu-ko-nuā
釋義 特指好色之徒見美色而流口水的樣子。
序號596漏仔
序號 596
詞目 漏仔
音讀 lāu-á
釋義 漏斗。一種灌輸用的器具。通常由一個錐形的斗和一條管子組成,上寬下窄,有孔相通,多用於將液體、粉末、顆粒等灌入小口的容器。
序號597老步定
序號 597
詞目 老步定
音讀 lāu-pōo-tiānn
釋義 老成穩重。
序號598礪
序號 598
詞目
音讀
釋義 摩擦。兩種東西相互接觸,來回擦動。
序號599咧
序號 599
詞目
音讀 --leh
釋義 置於句末,用以加強語氣。 接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持續。 接在動詞後,置於句尾,說成輕聲,表示時間短。 與「較」搭配,置於句尾,說成輕聲,表示祈使。 置於句尾,表示疑問。
序號600笠
序號 600
詞目
音讀 le̍h
釋義 斗笠。以竹籜或蒲葵製成,可用來遮陽。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30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581 --lah 語尾助詞,用以表示完成,常與「矣」(--ah)連用,以加強語氣。 語尾助詞,帶有不悅、敷衍、不樂意的意味。 用於否定句,表示拒絕或不同意。 和「莫」合用,表示阻止。
582 蠟筆 la̍h-pit 在蠟裡加上顏料,做成筆狀,可供畫圖用。
583 蠟燭 la̍h-tsik 用蠟或油脂製成的燭,多用於照明、喜慶或祭祀典禮。
584 lâi 人或物往接近自己的空間移動。 表示互相交流。通常與往、去並用。 給、送來。 可取代某些動詞,表示當時情境中的某個動作。 與「會」(ē)、「袂」(bē)連用,表示能力可或不可。 接於動詞之前,表示動作意願。 當補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方向。 當補語,表示完成。
585 六月冬 la̍k-gue̍h-tang/la̍k-ge̍h-tang 夏稻、夏穫。夏季收穫的農作物、第一期稻作所收成的農作物。 六月的收穫期。
586 磟碡 la̍k-ta̍k 用來壓埋土塊、雜草,將田地整平成軟泥的農具。外觀似「曰」字型,中間為一滾筒,軸心有葉片,前由牛隻拖行,人以兩腳於其上前後踩踏,以增加重量。
587 荏懶 lám-nuā 形容人懶惰成性,骯髒邋遢又不梳洗整理。
588 欄杆 lân-kan 用金屬或竹子、木頭等條編成的柵欄,通常建在橋兩側、涼臺或看臺等邊緣,有阻擋以及防止掉落的功能。
589 籠仔 láng-á 籠子。盛東西的器具,多用竹片、荊條等編成。
590 lâng 機體組織發炎後,壞死分解而成的黃綠色汁液,是死亡的白血球、細菌、蛋白質、脂肪的混合物。
591 籠床 lâng-sn̂g 蒸籠。用竹篦、木片製成的蒸煮食物的器具。
592 弄龍 lāng-lîng 舞龍。一種民俗活動。由一群受過訓練的人舞弄用布、竹子做成的長龍,有時飛騰,有時翻躍,配合前頭手拿龍珠開道的人指揮前進。通常在年節慶典或迎神賽會時演出,可增添祥和熱鬧的氣氛。
593 láu 一種年節食品。將芋頭加糯米蒸熟製作粿糕,再切條風乾,經油炸後,即成米果,將米果裹上麥芽糖,再黏上花生、芝麻等,便可做成各種口味。
594 落屎星 làu-sái-tshenn/làu-sái-tshinn 流星、賊星。星名。夜晚快速飛越天空的輝亮星體。原為太空中漂浮的塵埃、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後,與空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形成如箭的光跡。
595 流豬哥瀾 lâu-ti-ko-nuā/lâu-tu-ko-nuā 特指好色之徒見美色而流口水的樣子。
596 漏仔 lāu-á 漏斗。一種灌輸用的器具。通常由一個錐形的斗和一條管子組成,上寬下窄,有孔相通,多用於將液體、粉末、顆粒等灌入小口的容器。
597 老步定 lāu-pōo-tiānn 老成穩重。
598 摩擦。兩種東西相互接觸,來回擦動。
599 --leh 置於句末,用以加強語氣。 接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持續。 接在動詞後,置於句尾,說成輕聲,表示時間短。 與「較」搭配,置於句尾,說成輕聲,表示祈使。 置於句尾,表示疑問。
600 le̍h 斗笠。以竹籜或蒲葵製成,可用來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