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

部分符合 「雞」 有114筆,第3頁

序號41雞卵清
序號 41
詞目 雞卵清
音讀 ke-nn̄g-tshing
釋義 雞蛋的蛋白。
序號42雞僆仔
序號 42
詞目 雞僆仔
音讀 ke-nuā-á/kue-nuā-á
釋義 還未生過蛋的母雞。
序號43雞腹內
序號 43
詞目 雞腹內
音讀 ke-pak-lāi/kue-pak-lāi
釋義 雞內臟、雞雜。
序號44雞屎運
序號 44
詞目 雞屎運
音讀 ke-sái-ūn/kue-sái-ūn
釋義 嘲諷或自嘲意外得到的好處。
序號45雞翼
序號 45
詞目 雞翼
音讀 ke-si̍t/kue-si̍t
釋義 雞翅膀。
序號46雞罩
序號 46
詞目 雞罩
音讀 ke-tà/kue-tà
釋義 用來把雞圈住不讓牠跑掉的罩子,多以竹片編成。
序號47雞𧉟
序號 47
詞目 雞𧉟
音讀 ke-tâi/kue-tâi
釋義 雞蝨。長在雞等家禽身上的小蟲。
序號48雞桃仔
序號 48
詞目 雞桃仔
音讀 ke-thô-á/kue-thô-á
釋義 中等大小的雞。
序號49雞豚仔
序號 49
詞目 雞豚仔
音讀 ke-thûn-á/kue-thûn-á
釋義 亞成雞。接近成熟期的雞。
序號50雞牢
序號 50
詞目 雞牢
音讀 ke-tiâu/kue-tiâu
釋義 雞舍。養雞的房舍。
序號51雞災
序號 51
詞目 雞災
音讀 ke-tse/kue-tse
釋義 雞瘟、禽流感,可造成雞隻大量死亡的傳染病。
序號52雞筅
序號 52
詞目 雞筅
音讀 ke-tshíng
釋義 雞帚。竹的圓形小掃帚,專門用來清理雞舍裡的雞屎。
序號53雞箠
序號 53
詞目 雞箠
音讀 ke-tshuê/kue-tshê
釋義 趕雞的工具。用竹子做成,底下紮緊,上面剖成細絲狀,趕雞時打在地上會發出「Phia̍k!Phia̍k!」的聲音。
序號54雞喙變鴨喙
序號 54
詞目 雞喙變鴨喙
音讀 ke-tshuì piàn ah-tshuì/kue-tshuì piàn ah-tshuì
釋義 尖利的雞嘴變成扁平的鴨嘴。喻一個人起初能言善辯,後因證據出現自知理虧,變得啞口無言。
序號55雞酒
序號 55
詞目 雞酒
音讀 ke-tsiú/kue-tsiú
釋義 麻油雞。以薑及大量的麻油、米酒燉雞,是一道常見食補,產婦坐月子時必備的藥膳。
序號56起雞母皮
序號 56
詞目 起雞母皮
音讀 khí-ke-bó-phuê/khí-kue-bó-phê
釋義 起雞皮疙瘩。因寒冷、害怕或聽到刺耳的聲音,皮膚上泛起小米般的小疙瘩。
序號57鹹焗雞
序號 57
詞目 鹹焗雞
音讀 kiâm-ko̍k-ke/kiâm-ko̍k-kue
釋義 菜名。將鹽均勻舖在鍋底,再將雞整隻攤平在鹽上,蓋緊鍋子,用小火乾烤,待六分熟時翻面再烤。起鍋前,用蔥油沾嫩表皮再灑上胡椒粉即可。
序號58鹹酥雞
序號 58
詞目 鹹酥雞
音讀 kiâm-soo-ke/kiâm-soo-kue
釋義 一種小吃。將雞胸肉切小塊,再用醬油、糖、酒跟五香粉等醃漬入味,然後沾上麵粉或番薯粉在鍋中油炸至金黃色再販售。
序號59孤鳥
序號 59
詞目 孤鳥
音讀 koo-tsiáu
釋義 孤落單的鳥。比喻孤獨的人。
序號60麻油酒
序號 60
詞目 麻油酒
音讀 muâ-iû-tsiú
釋義 麻油雞。以薑及大量的麻油、米酒燉雞,是一道常見食補,產婦坐月子時必備的藥膳。
部分符合 「雞」 有114筆,第3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41 雞卵清 ke-nn̄g-tshing 雞蛋的蛋白。
42 雞僆仔 ke-nuā-á/kue-nuā-á 還未生過蛋的母雞。
43 雞腹內 ke-pak-lāi/kue-pak-lāi 雞內臟、雞雜。
44 雞屎運 ke-sái-ūn/kue-sái-ūn 嘲諷或自嘲意外得到的好處。
45 雞翼 ke-si̍t/kue-si̍t 雞翅膀。
46 雞罩 ke-tà/kue-tà 用來把雞圈住不讓牠跑掉的罩子,多以竹片編成。
47 雞𧉟 ke-tâi/kue-tâi 雞蝨。長在雞等家禽身上的小蟲。
48 雞桃仔 ke-thô-á/kue-thô-á 中等大小的雞。
49 雞豚仔 ke-thûn-á/kue-thûn-á 亞成雞。接近成熟期的雞。
50 雞牢 ke-tiâu/kue-tiâu 雞舍。養雞的房舍。
51 雞災 ke-tse/kue-tse 雞瘟、禽流感,可造成雞隻大量死亡的傳染病。
52 雞筅 ke-tshíng 雞帚。竹的圓形小掃帚,專門用來清理雞舍裡的雞屎。
53 雞箠 ke-tshuê/kue-tshê 趕雞的工具。用竹子做成,底下紮緊,上面剖成細絲狀,趕雞時打在地上會發出「Phia̍k!Phia̍k!」的聲音。
54 雞喙變鴨喙 ke-tshuì piàn ah-tshuì/kue-tshuì piàn ah-tshuì 尖利的雞嘴變成扁平的鴨嘴。喻一個人起初能言善辯,後因證據出現自知理虧,變得啞口無言。
55 雞酒 ke-tsiú/kue-tsiú 麻油雞。以薑及大量的麻油、米酒燉雞,是一道常見食補,產婦坐月子時必備的藥膳。
56 起雞母皮 khí-ke-bó-phuê/khí-kue-bó-phê 起雞皮疙瘩。因寒冷、害怕或聽到刺耳的聲音,皮膚上泛起小米般的小疙瘩。
57 鹹焗雞 kiâm-ko̍k-ke/kiâm-ko̍k-kue 菜名。將鹽均勻舖在鍋底,再將雞整隻攤平在鹽上,蓋緊鍋子,用小火乾烤,待六分熟時翻面再烤。起鍋前,用蔥油沾嫩表皮再灑上胡椒粉即可。
58 鹹酥雞 kiâm-soo-ke/kiâm-soo-kue 一種小吃。將雞胸肉切小塊,再用醬油、糖、酒跟五香粉等醃漬入味,然後沾上麵粉或番薯粉在鍋中油炸至金黃色再販售。
59 孤鳥 koo-tsiáu 孤落單的鳥。比喻孤獨的人。
60 麻油酒 muâ-iû-tsiú 麻油雞。以薑及大量的麻油、米酒燉雞,是一道常見食補,產婦坐月子時必備的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