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華語查全文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27頁

序號521公親
序號 521
詞目 公親
音讀 kong-tshin
釋義 中人。調解、勸和的人。
序號522講
序號 522
詞目
音讀 kóng
釋義 說。 談論、協商等帶有目的性地說。 責罵、批評。 規勸。 用在句尾,說成變調,表示說話者心裡還有沒說出來的話。
序號523廣告
序號 523
詞目 廣告
音讀 kóng-kò
釋義 一種宣傳的方式。以文字、圖片或影片介紹商品,藉由報章雜誌的登載,電視和收音機的傳播或印成傳單小冊散發,以吸引顧客,達到促銷目的。
序號524講親情
序號 524
詞目 講親情
音讀 kóng-tshin-tsiânn
釋義 說親、說媒。為人說合婚姻。
序號525貢丸
序號 525
詞目 貢丸
音讀 kòng-uân
釋義 一種食品。把整條的豬肉捶打成肉泥,加入鹽、味精等調味料後做成丸狀。一般做湯料。
序號526膏藥
序號 526
詞目 膏藥
音讀 koo-io̍h
釋義 傳統中醫把藥物浸於麻油內,再放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平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
序號527姑情
序號 527
詞目 姑情
音讀 koo-tsiânn
釋義 懇求、情商、央求。低聲下氣地向他人央求。
序號528鼓
序號 528
詞目
音讀 kóo
釋義 樂器。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
序號529鼓仔燈
序號 529
詞目 鼓仔燈
音讀 kóo-á-ting
釋義 燈籠。以細竹或鐵絲做成鼓形的骨架,外表糊上紗或紙,或以塑膠做成,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
序號530股本
序號 530
詞目 股本
音讀 kóo-pún
釋義 股份公司用發行股票方式組成的資本,也指合夥經營工商事業的資本或資金。
序號531鼓箸
序號 531
詞目 鼓箸
音讀 kóo-tī/kóo-tū
釋義 以木、竹製成之擊鼓棒,狀若成雙之筷子。
序號532故鄉
序號 532
詞目 故鄉
音讀 kòo-hiong
釋義 家鄉。一個人出生成長的地方。
序號533糊
序號 533
詞目
音讀 kôo
釋義 可供黏貼的漿糊,也指具有黏性而濃稠的食物。 塗抹。 黏貼。 變成糊狀。 強推、硬給。
序號534龜
序號 534
詞目
音讀 ku
釋義 爬蟲類動物。身體呈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四肢短,頭、尾和四肢都可縮入殼中。行動遲緩,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其肉可食,殼可入藥。 製作成龜形的糕品。
序號535龜殼花
序號 535
詞目 龜殼花
音讀 ku-khak-hue
釋義 爬蟲類動物。是臺灣常見的出血性毒蛇,頭部成明顯的大三角形,背部為黃褐色或棕褐色,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形狀像龜殼花紋。是保育類動物。
序號536龜精
序號 536
詞目 龜精
音讀 ku-tsiann
釋義 烏龜幻化成的精怪。 老賊。狡猾、老謀深算的人。 形容人長壽,具有貶損的意思。 男妓、午夜牛郎。 穿奇裝異服的人。
序號537句
序號 537
詞目
音讀
釋義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詞組成,含有主語和述語,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押韻。 語言的單位。
序號538歌仔戲
序號 538
詞目 歌仔戲
音讀 kua-á-hì
釋義 一種民間戲曲。流行於臺、閩地區。融合了錦歌、採茶曲等民間藝術和當地的民歌、說唱。又受京戲、四平戲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獨立戲種。
序號539歌仔冊
序號 539
詞目 歌仔冊
音讀 kua-á-tsheh
釋義 歌仔冊。盛行於清末、日治、民國初期,臺灣、閩南、潮州等地區的民間俗文學,通常為約六十四開小冊,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韻之形式成篇,以閩南語、客語書寫,題材包羅萬象,為臺灣重要俗文學資料。
序號540卦
序號 540
詞目
音讀 kuà
釋義 古代卜筮所用的符號。相傳為伏羲氏所創,以陰爻、陽爻相配合,每卦三爻,形成八卦,八卦互相搭配,演為六十四卦。古人觀卦象以定吉凶。
對應華語、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成」 有1606筆,第27頁
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
521 公親 kong-tshin 中人。調解、勸和的人。
522 kóng 說。 談論、協商等帶有目的性地說。 責罵、批評。 規勸。 用在句尾,說成變調,表示說話者心裡還有沒說出來的話。
523 廣告 kóng-kò 一種宣傳的方式。以文字、圖片或影片介紹商品,藉由報章雜誌的登載,電視和收音機的傳播或印成傳單小冊散發,以吸引顧客,達到促銷目的。
524 講親情 kóng-tshin-tsiânn 說親、說媒。為人說合婚姻。
525 貢丸 kòng-uân 一種食品。把整條的豬肉捶打成肉泥,加入鹽、味精等調味料後做成丸狀。一般做湯料。
526 膏藥 koo-io̍h 傳統中醫把藥物浸於麻油內,再放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平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
527 姑情 koo-tsiânn 懇求、情商、央求。低聲下氣地向他人央求。
528 kóo 樂器。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
529 鼓仔燈 kóo-á-ting 燈籠。以細竹或鐵絲做成鼓形的骨架,外表糊上紗或紙,或以塑膠做成,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
530 股本 kóo-pún 股份公司用發行股票方式組成的資本,也指合夥經營工商事業的資本或資金。
531 鼓箸 kóo-tī/kóo-tū 以木、竹製成之擊鼓棒,狀若成雙之筷子。
532 故鄉 kòo-hiong 家鄉。一個人出生成長的地方。
533 kôo 可供黏貼的漿糊,也指具有黏性而濃稠的食物。 塗抹。 黏貼。 變成糊狀。 強推、硬給。
534 ku 爬蟲類動物。身體呈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四肢短,頭、尾和四肢都可縮入殼中。行動遲緩,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其肉可食,殼可入藥。 製作成龜形的糕品。
535 龜殼花 ku-khak-hue 爬蟲類動物。是臺灣常見的出血性毒蛇,頭部成明顯的大三角形,背部為黃褐色或棕褐色,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形狀像龜殼花紋。是保育類動物。
536 龜精 ku-tsiann 烏龜幻化成的精怪。 老賊。狡猾、老謀深算的人。 形容人長壽,具有貶損的意思。 男妓、午夜牛郎。 穿奇裝異服的人。
537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詞組成,含有主語和述語,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押韻。 語言的單位。
538 歌仔戲 kua-á-hì 一種民間戲曲。流行於臺、閩地區。融合了錦歌、採茶曲等民間藝術和當地的民歌、說唱。又受京戲、四平戲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獨立戲種。
539 歌仔冊 kua-á-tsheh 歌仔冊。盛行於清末、日治、民國初期,臺灣、閩南、潮州等地區的民間俗文學,通常為約六十四開小冊,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韻之形式成篇,以閩南語、客語書寫,題材包羅萬象,為臺灣重要俗文學資料。
540 kuà 古代卜筮所用的符號。相傳為伏羲氏所創,以陰爻、陽爻相配合,每卦三爻,形成八卦,八卦互相搭配,演為六十四卦。古人觀卦象以定吉凶。